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黄土高原旱薄地区春玉米生长期间各生育阶段土壤速效养分和玉米植株吸收养分的连续测定,以二者之和反映各生育阶段的土壤供肥总量,总结了该地区土壤供肥的一般规律,并对土壤动态供肥的部分原因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该地区春玉米的生产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玉米施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玉米科学合理的施用肥料,不仅能够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活动,促进根系发育。而且能够满足不同生育时期对养分的需求,提高肥料的利用率,使植株生产健壮,是玉米获得高产的重要保障。一、玉米的需肥规律玉米不同生育时期吸收氮磷钾的速度和数量都有显著差别。一般来说,幼苗期生长慢,植株吸收营养物质少;拔节至开花期生长快,是植株快速生长发育的时期,吸收营养物质速度快,数量多,是玉米需要营  相似文献   

3.
通过大田对比试验,研究了底肥配施硅肥对玉米不同生育时期生理指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施硅肥在玉米生育前期显著提高中部叶片叶绿素含量,显著改善穗位叶及穗上部1叶和下部1叶和2叶的叶向值,显著提高穗下部叶片的磷含量;在玉米生育后期显著提高叶面积指数,改善穗位叶叶向值,对玉米产量提高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对金正大硝基双效肥的试验示范研究,验证了硝基双效肥在玉米生产上的应用效果。试验示范结果表明:玉米应用金正大硝基双效肥可以明显改善玉米的生育性状,提高玉米的产量。  相似文献   

5.
改性膨润土对东北石灰性土壤磷肥效果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东北石灰性土壤上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改性膨润土对东北石灰性土壤磷肥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玉米不同生育期植株吸磷量和磷肥利用率显著增加。改性膨润土使玉米能够平稳而持久地吸收磷素营养,对提高磷肥利用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地膜覆盖玉米地的小气候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西玉3号”玉米为试验材料,作了覆膜与露地两种方式的对比种植,研究了其生态小气候效应、植株生长特点及其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地膜覆盖在生育前期能提高土壤温度,保持土壤湿度,生育后期特别是旺盛生长期能降低土壤温度,有效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从而显著改善玉米生育期内的生态小气候效应,最终能够提高玉米子粒产量。  相似文献   

7.
施用不同配方肥对玉米生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几种配方肥对玉米生育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以配方肥(30-10-10)、配方肥(30-10-13)为基础的两种配方肥可明显改善玉米生育性状,每667m2增产5.8%-8.0%,增收49.7-68.4元,有效提高了产投比,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大豆生育后期根外喷肥增产效果显著,与大豆吸肥特点及土壤供肥规律有关。大豆根系吸肥随植株生长发育向土壤深层推移,即大豆生育前期主要吸收土壤上层的养分,生育后期主要吸收耕层以下土壤中的养分。据测试,大豆根系对10厘米深养分吸收占总量的百分率为:  相似文献   

9.
正玉米适应性广种植面积大,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营养价值及附加值高。准确掌握玉米种植技术和施肥水平,是玉米获得高产的重要措施。本文分析了玉米对养分的需要量及吸收特点,同时介绍了玉米施肥技术,以供玉米种植户参考。1养分需要量玉米植株高大,对养分需求较多,其所吸收的养分因种植方式、产量高低和土壤肥力水平高低而异。玉米总体施肥原则是:施足基肥,轻施苗肥,重施拔节肥和苞肥,巧施粒肥。一生需肥规律:氮肥最多,钾次之,磷较少。而玉米在不同生育  相似文献   

10.
通过在山西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复垦区的田间试验,研究生物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复垦土壤饲草玉米生长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对不同生育时期饲草玉米株高、茎粗和生物量均有提高作用,且生物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处理效果好于单施化肥,而以单施生物有机肥效果最差;不同施肥处理对不同生育时期饲草玉米N、P、K含量及养分吸收量均有提高作用,且生物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处理效果明显好于单施化肥,而以单施生物有机肥效果最差;与单施化肥处理相比,生物有机肥与化肥配施饲草玉米N肥、P肥利用率分别提高了37.79%~84.25%,27.85%~102.66%,且HS2处理(化肥+1.5倍生物肥)N肥、P肥利用率分别达到62.46%和24.38%。不同生育时期饲草玉米生长及N、P、K含量都为生物有机肥与化肥配施效果好,而HS2处理N肥、P肥利用率最高,故HS2处理为最佳施肥方案。研究结果可为复垦土壤饲草玉米生长及肥料利用率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在通渭县平襄镇进行了玉米全膜双垄集雨沟播长效肥料试验,结果表明:在利用秸秆还田配套全膜双垄集雨沟播栽培技术种植玉米的基础上,施用缓控释肥和高于当地习惯配方肥均比当地习惯施肥增产,分别增产277.05 kg/hm~2、93 kg/hm~2,但增产效果不显著。通过对生育期过程观察发现,缓控释肥在玉米整个生育阶段供肥相对均衡,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减轻了玉米生育后期的脱肥现象。  相似文献   

12.
玉米对氮肥的吸收数量,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是不相同的。只有适时、适量地施肥,不断满足植株对肥料的要求,才能有效地提高玉米产量和施肥经济效益。经研究确定,河西灌区春玉米整个生育期施氮可遵循以下原则:种肥15%,拔节肥30%,大喇叭口肥55%,或种肥15%,拔节肥30%,大喇叭口肥40%,吐丝肥15%。  相似文献   

13.
一、及时追肥玉米是一种需肥较多的作物,单靠底肥和种肥不能满足玉米拔节孕穗期和生育后期对养分的需要,要根据土壤、底肥和生长势等情况确定。在地力肥、底肥足和植株生长健壮的情况下,追肥时间晚些,一般孕穗期每亩追尿素14公斤或硝酸铵18公斤,结合第二次中耕深施肥。在土壤瘠  相似文献   

14.
不同施肥模式下玉米-土壤系统磷锌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施肥模式下玉米-土壤系统磷锌的动态变化规律,为制定合理的玉米高产施肥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田间试验法,研究不同施肥模式下玉米干物质积累、产量及磷锌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随着生育期的延长,各处理玉米干物质和磷锌积累量均呈"S"型变化;不同施肥模式中,各生育时期高产田的土壤速效磷较常规田和低产田分别提高6.2%~15.2%和41.6%~87.0%;成熟期植株干物重分别提高8.3%和25.4%,植株磷累积量分别增加14.6%和43.5%,植株锌累积量分别增加40.2%和74.0%。[结论]高产田中有机无机肥合理配施,玉米增产效果显著,产量达12 286.7 kg/hm2。  相似文献   

15.
<正>试验研究表明,夏玉米生长期需水量为400 mm左右,而生育期的降水是276 mm,一般需要少量灌溉,尤其是苗期降水较少,一般需要补灌出苗水。并且玉米生长的7、8、9月虽是全年降水量最多的季节,但降水时空分布不均,一些关键生育时期(抽雄吐丝期)如遇干旱,仍会影响植株抽雄、授粉和籽粒灌浆,造成减产。另外玉米生育期较长、生物量较大,所需养分较高,传统的施肥方式易造成后期脱肥,使植株早衰而影响产量提高。水肥一体化技术可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吉林省西部玉米田施用控释肥与其他类型肥料的施用效果进行比较,为控释肥在玉米田的施用效果研究提供依据。[方法]设3个处理,在玉米不同生长时期对部分指标进行调查。[结果]48%长效可控释肥播种前一次性深施,施用量为720kg/hm^2时,与当地常用肥料相比可增产6.76%,而且对玉米出苗、根系发育及植株茎粗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结论]48%长效可控释肥能提高出苗率,促进根系发育;在玉米收获期,48%长效可控释肥对玉米株高、地上的生物量、穗行数的影响与普通肥料差异不大,但它能提高玉米植株生物转化率。48%长效可控释肥的肥效利用率比普通复合肥料高。  相似文献   

17.
夏玉米缓控释肥肥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中化化肥缓控释肥的作用,开展了中化化肥缓控释肥对玉米增产效果的试验。结果表明,较习惯施肥施用缓控释肥和配方肥玉米植株和果穗性状表现良好,产量显著增加,且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8.
<正> 夏玉米进入孕穗期,由于气温逐渐增高,光照充足,植株营养体迅速增大,即长根,又长叶,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的时期。为了促进玉米生育良好,满足雌穗分化对养分和水分的需要,延长穗分化时间,减少小花退化,从而达到穗大、粒多、粒饱和提高后期玉米产量,因此,在田间管理上应着重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关键技术措施。 1 重施孕穗肥。根据玉米孕穗期的需肥规律,孕穗期一定要重施穗肥。因为玉米进入孕穗期,正是雌穗小穗、小花分化的盛期,是决定果  相似文献   

19.
玉米宽窄行密植机械栽培技术试验表明,宽窄行种植可培肥土壤,提高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通透性及生态环境.大大减少土壤的风蚀、水蚀,促进玉米生长发育,根系数量增多,叶面积大,光合势强,保绿期长。机械精量播种.实现了单株保苗,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植株间争水、争肥、争光、争热、争气,植株生长自然条件供给集中,优化了玉米的生长环境.  相似文献   

20.
在灭菌肥团土壤中采用接种AM真菌(G+)、不接种AM真菌(G-),以及不灭菌肥团土壤中不接种AM真菌(CK)3种处理,研究肥团接种对玉米(Zea mays L)菌根化、生长和生理生态的影响.结果表明,肥团菌根化育苗能显著促进幼苗生长,并能在成年植株根尖的皮层中形成大量的菌丝体和泡囊,而G-和CK处理的菌根感染率很低,证明接种显著地促进了玉米根系的菌根化,由此而增强了玉米植株的吸收能力,增加了植株叶绿素含量,促进了成年植株及其雌穗的生长,提高了玉米植株的抗干旱耐高温能力,提高了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