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试验旨在探讨有机肥对不同品种的全株玉米青贮品质、消化特性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采用双因素试验设计,选用大康205 (DK205)、高油958 (HO958)、中玉335 (ZY335)和中农787 (ZN787) 4个玉米品种,分别进行施用有机肥和不施用有机肥两个处理,于蜡熟期收割并进行全株青贮,发酵200 d后对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品种和有机肥的互作效应对乳酸、乙酸、丙酸、丁酸含量和氨态氮/总氮比值有影响(P<0.05);品种和有机肥的互作效应可影响干物质、粗蛋白、淀粉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P<0.05)。施用有机肥组的体外干物质消化率及有氧稳定性较高,中农787的体外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高于其他3个品种(P<0.05)。研究表明,施用有机肥对不同品种全株玉米青贮品质、消化特性及有氧稳定性均起到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中农787适宜作为全株青贮玉米品种在内蒙古地区推广种植,施用有机肥可以进一步提高青贮品质。  相似文献   

2.
试验旨在探究密度对不同生态区青贮玉米生物产量和品质指标的影响。研究以中原单32 (ZYD32)、宁单40 (ND40)、银玉238 (YY238)和桂青贮1号(GQZ1H)为材料,于2020—2021年进行了为期两年的密度试验,分析密度6.75万、7.50万、8.25万株/hm2下青贮玉米干物质积累量、产量以及品质的变化。结果显示,不同种植密度下,各品种的含水量和干物质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在泾源县,ZYD32以8.25万株/hm2密度种植的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最高,YY238在密度8.25万株/hm2下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最高,GQZ1H在密度7.50万株/hm2下粗蛋白(CP)含量最高,ZYD32在密度6.75万株/hm2下淀粉(SH)含量最高。在原州区,ND40在密度7.50万株/hm2下NDF含量最高,GQZ1H在密度7.50万株/hm2下ADF含量最高,YY238在密度8.25万株/hm  相似文献   

3.
不同栽培利用模式对全株玉米青贮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对不同玉米品种筛选和栽培利用模式的研究,筛选出适于本地区种植的优质玉米青贮品种,并确立优质青贮玉米最佳栽培利用模式.研究结果表明:乳熟期、蜡熟期和完熟期全株玉米青贮含水量在62%~71%,均可制作出优质青贮,青贮pH值平均为3.76,乳酸、乙酸、丙酸和丁酸含量平均为3.139%、0.358%、0.063%和0.066%,青贮粗蛋白质、粗脂肪含量、体外干物质消化率、体外有机物消化率和产奶净能比青贮前显著增加(P<0.05),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酸洗洗涤木质素含量比青贮前显著降低(P<0.05).种植密度对全株玉米青贮的常规营养成分含量、范氏纤维含量、体外干物质消化率、体外有机物消化率和产奶净能无显著影响(P>0.05);施尿素(150~450 kg/hm2)对全株玉米青贮的粗蛋白质含量、粗纤维含量、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酸洗洗涤木质素、体外干物质消化率、体外有机物消化率和产奶净能有显著影响(P<0.05),300kg/hm2尿素水平的营养品质和青贮品质均优于150kg/hm2和450kg/hm2尿素水平,且蜡熟期品质最为优异.  相似文献   

4.
杜桂娟  杨姝 《草业科学》2009,26(9):178-182
分析了复种青贮玉米Zea mays对气候资源的利用特点、产量和品质优势以及市场需求,并根据田间试验结果提出了辽宁地区复种青贮玉米生产的4项关键技术,即:辽宁地区复种青贮玉米适宜的品种为郑单958和高油青贮4515;为保证产量和品质,选用郑单958和高油4515品种,播期最好不要超过7月19日;在有机质中等偏上、氮含量中等、磷和钾缺乏的土壤条件下,经济合理的施氮量为250 kg/hm2,施磷量(P2O5)为100 kg/hm2;采用穴播技术(一穴双株)可有效地提高产量,适宜的穴播密度为10万株/hm2。  相似文献   

5.
通过研究种植密度和品种对青饲玉米(Zea mays)生物量与营养品质的影响,筛选出适宜环县地区的较优青饲玉米品种及种植密度,以期为该区优质青饲玉米的推广种植及牛羊青粗饲草料资源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于2019年选用'东单13'(H1)、'正大12'(H2)、'科玉188'(H3)、'衡远4038'(H4)及'濮单6号'(H5)5个青饲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每个品种分别设4.50×104(D1)、5.25×104(D2)、6.00×104(D3)、6.75×104(D4)及7.50×104(D5)株·hm?25个种植密度,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的影响极显著(P<0.01),对粗灰分(Ash)含量的影响显著(P<0.05).品种对粗脂肪(EE)、Ash、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淀粉(ST)、钙(Ca)、磷(P)和总可消化养分(TDN)含量及48 h干物质体外消化率(IVDMD)的影响极显著(P<0.01),对干物质(DM)、水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的影响显著(P<0.05).用灰色关联度对各处理生物量和营养品质指标综合评价后,结果排名前三的品种及密度依次为H1D5>H2D4>H3D5.综上,在环县地区表现较优、排名前三的青饲玉米品种及其密度分别为7.50万株·hm?2的'东单13'、6.75万株·hm?2的'正大12'及7.50万株·hm?2的'科玉188',可在该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
不同玉米品种全株青贮品质及营养价值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品种全株玉米青贮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的差异,选取5个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于1/2~3/4乳线期刈割,使用聚乙烯发酵袋(50 cm×80 cm)在实验室条件下(15~20℃)发酵60 d,开袋后进行感官评价,测定青贮发酵品质,风干样粉碎后用于常规化学成分及消化率的测定。结果显示:纪元128感官评分等级为中级,其余品种均为良好级。沃锋9的乳酸含量(6.05% DM)显著高于纪元128(5.13% DM)和郑单958(5.13% DM)(P<0.05),乙酸和丙酸含量则极显著低于潞玉36、郑单958和京科25(P<0.01)。5个品种全株玉米青贮V-score评分均>97.00分。京科25的粗蛋白质(CP)、沃锋9的粗脂肪(EE)、郑单958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和纪元128的淀粉含量高于其他品种,分别达9.24% DM、3.11% DM、2.84% DM、30.33% DM。各品种相对饲喂价值(RFV)由高到低依次为:沃锋9(163.00) > 纪元128(160.93) > 郑单958(156.30) > 京科25(152.70) > 潞玉36(151.77)。郑单958和沃锋9的24 h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NDFD)(17.84% DM;18.28% DM)极显著低于京科25和纪元128(24.87% DM;22.97% DM)(P<0.01)。综上所述,沃锋9全株青贮的RFV最高,且其感官评价、乳酸含量、V-score评分、EE及WSC含量均较高,而氨态氮/总氮(NH3-N/TN)、中性洗涤纤维(NDF)及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均较低,因此沃锋9为较为优异的粮饲兼用型青贮玉米品种。其次为纪元128,其RFV及48 h NDFD较高,而ADF及木质素(ADL)含量均最低。  相似文献   

7.
以先玉696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设低(7.2万株/公顷)、中(10.4万株/公顷)、高(14.1万株/公顷)3个种植密度,研究种植密度对青贮玉米产量、营养成分和发酵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低种植密度的株高、株重、株叶片数、株绿叶数、株叶重、株茎重、株穗重、茎粗最高,但鲜、干草产量最低,粗蛋白产量低于中、高密度。3个种植密度的青贮玉米的粗蛋白含量、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随密度的增加而下降,酸性洗涤纤维含量随密度的增加而提高,中性洗涤纤维含量随密度增加变化不大。3个种植密度的青贮玉米发酵品质都好。综合青贮玉米产量、营养成分以及发酵品质得出中密度(10.4万株/公顷)是攀西地区青贮玉米生产的适宜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8.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以3个青贮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6万株/hm2、6.75万株/hm2及7.5万株/hm2三个种植密度,进行了不同青贮玉米品种的混播试验,分别测定了各处理的产量及营养成分等指标。结果表明:在不同密度条件下,混播组合1(东陵白+科多8号)的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均高于组合内品种单播处理,在密度为6.75万株/hm2时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9.
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及青贮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冯鹏  温定英  孙启忠 《草业科学》2011,28(12):2203-2208
以科多8号青贮专用型玉米(Zea mays)为试验材料,设低(6.80万株/hm2)、中(8.00万株/hm2)、高(9.55万株/hm2)3个种植密度处理,分析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发酵品质、营养成分、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种植密度植株高度、单株叶质量、茎质量均最高,但鲜草产量和粗蛋白产量却低于其他处理;青贮饲料营养成分随密度变化不一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和粗脂肪含量均随密度的增加而提高,粗蛋白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随密度的增加而降低;青贮降低了原料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种植密度对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影响不显著。比较产量、发酵品质、营养成分、硝酸盐类物质含量,中种植密度玉米产量和青贮质量较高,为适宜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不同青贮发酵促进剂和青贮时间对全株青贮玉米发酵品质的影响,以当地全株饲用玉米为原料,选择相同生长时期刈割,以青贮时间和青贮发酵促进剂为试验因素,进行现场评定、营养成分分析和青贮品质检测。结果表明:不同青贮发酵促进剂处理后得到的全株玉米饲料的感官评定均高于对照组;不同青贮发酵促进剂对全株玉米青贮后营养成分中的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木质素(ADL)、淀粉(ST)、粗脂肪(EE)、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G)、总营养物质(TDN)和粗灰分(CA)的含量影响显著(P<0.05);对发酵品质中的pH、乳酸含量、乙酸含量和氨态氮含量影响显著(P<0.05);青贮时间以第7周好于第9周。结论:全株青贮玉米发酵时间第7周(49 d)为益。青贮发酵促进剂以先牧1168和新纪元青贮宝在提高全株青贮玉米品质方面优于不使用青贮发酵促进剂和其他青贮发酵促进剂。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海河平原区播期和种植密度对青贮玉米(Zea mays L.)生产性能和饲用品质的影响,2017-2019年以‘北农青贮368’、‘冀青贮1号’和‘郑单958’为试验材料,设置3个播期、5个种植密度,测定了不同处理下青贮玉米生物产量、农艺性状、饲用品质,并利用Milk2006对不同处理下青贮玉米的生物产量和饲用品质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播期和种植密度对青贮玉米生物产量、吨干物质产奶量和公顷产奶量均影响显著。6月5日播种时,3个青贮玉米品种平均生物产量和公顷产奶量均最高,分别达到19.29 t·hm-2和27.57 t·hm-2。不同种植密度下青贮玉米吨干物质奶产量在7.50万株·hm-2时最高,饲用品质最优。综合评价认为:海河平原区青贮玉米适宜播种期在6月5日左右,种植密度为7.50~8.25万株·hm-2,为降低成本,减少倒伏风险,建议适宜种植密度7.50万株·hm-2。  相似文献   

12.
添加丙酸和尿素对玉米青贮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全株玉米(Zea mays)为研究材料,通过对其发酵品质和化学成分的分析,探讨添加丙酸(0.3%)、尿素(0.5%)、丙酸(0.3%)+尿素(0.5%)对袋装全株玉米青贮品质的影响,60 d后取样分析。结果表明,全株玉米可以单独调制出良好的青贮料,添加丙酸可以降低青贮饲料的pH值、乙酸和氨态氮含量,并能显著提高全株玉米青贮乳酸含量(P<0.05);添加尿素能显著提高全株玉米青贮的粗蛋白含量(P<0.05);添加丙酸+尿素可以进一步改善全株玉米青贮品质  相似文献   

13.
试验旨在综合分析不同地区规模化奶牛养殖场的全株玉米青贮品质,为合理利用全株玉米青贮提供理论依据。分别在黄淮海地区(山东、河南、河北)、长江中下游地区(安徽)、西北地区(陕西、山西、青海、宁夏、甘肃、新疆、内蒙古)、东北地区(黑龙江、吉林、辽宁)、华南地区(广西)、西南地区(云南、贵州)规模化奶牛养殖场采集全株玉米青贮样品,通过近红外光谱技术检测全株玉米青贮品质的相关指标,并运用主成分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不同地区的全株玉米青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①不同地区全株玉米青贮的营养成分和发酵品质存在显著差异(P<0.05)。②主成分分析提取了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82.882%。这4个主成分分别反映了全株玉米青贮的粗纤维、有机酸含量及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方面的信息,可以用来衡量不同地区全株玉米青贮的综合品质。不同地区玉米青贮品质由高到低依次是黄淮海、西北、东北、长江中下游、西南、华南地区。③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不同地区全株玉米青贮品质并与理想质量指标比较,得到不同地区玉米青贮品质的等权关联度为0.71308~0.71264。黄淮海地区玉米青贮品质优于西北地区,其次是长江中下游、东北、华南及西南地区。综上所述,主成分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基本一致,黄淮海和西北地区的全株玉米青贮品质较高,华南和西南地区的全株玉米青贮品质较低。基于两种方法建立的全株玉米青贮质量综合评价模型能相互佐证,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4.
选用京科516(GK516)、海单9(HD9)和强盛30(QS30)三个玉米品种,在蜡熟期收割,分别添加2×105cfu/g布氏乳杆菌(LB),1×105 cfu/g布氏乳杆菌和1×105 cfu/g植物乳杆菌(LB+LP),进行厌氧发酵,青贮90d后测定其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及有氧稳定性。结果表明,QS30的WSC含量显著高于HD9,淀粉含量显著低于HD9(P0.05);GK516的CP含量、NDF、ADF含量显著高于HD9(P0.05);QS30的有氧稳定性显著高于其他两个品种(P0.05)。但是从发酵品质来看,三个品种的全株玉米青贮饲料的pH均小于3.90,氨态氮/总氮小于5%,发酵品质较好。单独添加LB或组合添加LB+LP对全株玉米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影响不显著。组合添加LB+LP后,三个品种的全株玉米青贮饲料的有氧稳定性均有所提高,其中QS30的有氧稳定性可达100h以上。综上所述,品种影响全株玉米青贮饲料的质量和有氧稳定性,单独添加LB或组合添加LB+LP,对全株玉米青贮饲料的质量影响不显著,组合添加LB+LP可以提高全株玉米青贮饲料的有氧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品种全株玉米青贮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的差异,选取5个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于1/2~3/4乳线期刈割,使用聚乙烯发酵袋(50cm×80cm)在实验室条件下(15~20℃)发酵60d,开袋后进行感官评价,测定青贮发酵品质,风干样粉碎后用于常规化学成分及消化率的测定。结果显示:纪元128感官评分等级为中级,其余品种均为良好级。沃锋9的乳酸含量(6.05%DM)显著高于纪元128(5.13%DM)和郑单958(5.13%DM)(P0.05),乙酸和丙酸含量则极显著低于潞玉36、郑单958和京科25(P0.01)。5个品种全株玉米青贮V-score评分均97.00分。京科25的粗蛋白质(CP)、沃锋9的粗脂肪(EE)、郑单958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和纪元128的淀粉含量高于其他品种,分别达9.24%DM、3.11%DM、2.84%DM、30.33%DM。各品种相对饲喂价值(RFV)由高到低依次为:沃锋9(163.00)纪元128(160.93)郑单958(156.30)京科25(152.70)潞玉36(151.77)。郑单958和沃锋9的24h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NDFD)(17.84%DM;18.28%DM)极显著低于京科25和纪元128(24.87%DM;22.97%DM)(P0.01)。综上所述,沃锋9全株青贮的RFV最高,且其感官评价、乳酸含量、V-score评分、EE及WSC含量均较高,而氨态氮/总氮(NH_3-N/TN)、中性洗涤纤维(NDF)及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均较低,因此沃锋9为较为优异的粮饲兼用型青贮玉米品种。其次为纪元128,其RFV及48hNDFD较高,而ADF及木质素(ADL)含量均最低。  相似文献   

16.
通过研究种植密度和品种对青饲玉米(Zea mays)生物量与营养品质的影响,筛选出适宜环县地区的较优青饲玉米品种及种植密度,以期为该区优质青饲玉米的推广种植及牛羊青粗饲草料资源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于2019年选用‘东单13’(H1)、‘正大12’(H2)、‘科玉188’(H3)、‘衡远4 038’(H4)及‘濮单6号’(H5) 5个青饲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每个品种分别设4.50×104 (D1)、5.25×104 (D2)、6.00×104 (D3)、6.75×104 (D4)及7.50×104 (D5)株·hm-2 5个种植密度,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的影响极显著(P 0.01),对粗灰分(Ash)含量的影响显著(P 0.05)。品种对粗脂肪(EE)、Ash、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淀粉(ST)、钙(Ca)、磷(P)和总可消化养分(TDN)含量及48 h干物质体外消化率(IVDMD)的影响极显著(P 0.01),对干物质(DM)、水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的影响显著(P 0.05)。用灰色关联度对各处理生物量和营养品质指标综合评价后,结果排名前三的品种及密度依次为H1D5 H2D4 H3D5。综上,在环县地区表现较优、排名前三的青饲玉米品种及其密度分别为7.50万株·hm-2的‘东单13’、6.75万株·hm-2的‘正大12’及7.50万株·hm-2的‘科玉188’,可在该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旨在分析2种粮饲兼用品种和1种青贮专用玉米品种全株玉米制成的裹包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并比较全株玉米裹包青贮饲料上、中和下层的青贮品质。试验选用登海6702(DH6702)、青贮ND465(ND465)和先玉045(XY045)3个品种的全株玉米制作裹包青贮。结果表明:3个品种的全株玉米裹包青贮饲料的pH均低于3.90,氨态氮/总氮都小于5%;参照全株玉米青贮饲料发酵品质评分标准,得分均在80以上,等级为一级,其中DH6702得分最高,发酵品质较好;DH6702品种的全株玉米裹包青贮可溶性糖(WSC)含量显著高于ND465和XY045,淀粉含量显著高于ND465,粗蛋白质(CP)含量显著高于XY045,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显著低于ND465(P0.05);3个品种的全株玉米裹包青贮上、中和下层的WSC、淀粉、NDF和ADF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选择合适的青贮玉米品种在全株玉米青贮饲料制作过程中十分重要,采用拉伸膜裹包能够调制成发酵品质优良的全株玉米青贮饲料,小型全株玉米裹包青贮上、中和下层青贮质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在4种不同种植密度处理(6.75、8.25、9.75、11.25万株/公顷),以及间作4种豆科牧草(拉巴豆、秣食豆)试验基础上,从青贮玉米农艺性状及经济效益方面,研究了海河平原区青贮玉米适宜种植密度以及间作豆科牧草对青贮玉米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密度8.25万株/公顷处理下,青贮玉米产量最高,结构较为合理,显著高于6.75万株/公顷和9.75万株/公顷(P0.01),而在高密度处理下(11.25万株/公顷),表现为茎秆比重高、穗比重低,生育期推迟2~3d,茎秆变细,倒伏率增加。间作豆科牧草与对照(玉米单作)的青贮玉米产量、产量结构无显著差异;间作群体于玉米蜡熟期收获时,间作拉巴豆鲜草总产量、干草总产量、净收入、土地当量比均显著高于对照(P 0.01),分别提高了33.4%、22.1%、33.6%和0.57,经济效益和土地利用率得到大幅提高。综上所述,在海河平原区青贮玉米适宜种植密度为8.25万株/公顷,其与拉巴豆间作为最佳间作方式。  相似文献   

19.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品种玉米原料特性与青贮品质的内在联系,选出适宜青贮的玉米品种。试验以4个品种(雅玉8号、郑单958、京科青贮516、雅玉26)玉米为材料,对青贮前后营养成分及发酵品质等指标进行差异性评价。结果显示,青贮后,4个品种玉米干物质(DM)、粗蛋白(CP)、水溶性碳水化合物(WSC)、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均下降,各品种的相对饲喂价值均显著提高(P<0.05)。青贮后,郑单958和京科青贮516的WSC和DM含量较高,NDF和ADF含量较低,饲用价值高;4个品种玉米的pH值均低于4.00,其中郑单958的pH值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京科青贮516和雅玉26的乳酸含量较高,京科青贮516的乙酸含量最低,未检测到丙酸含量;各品种氨态氮/总氮均低于10%,其中郑单958的氨态氮/总氮含量最高,为7.65%。郑单958、京科青贮516、雅玉8号的费氏(Flieg)评分较高;4个品种玉米感官评定等级优良。通过主成分和隶属函数综合分析排序发现,京科青贮516的营养品质最高,雅玉8号最低。研究表明,京科青贮516的综合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20.
《草业科学》2012,29(1)
以全株玉米(Zea mays)为研究材料,通过对其发酵品质和化学成分的分析,探讨添加丙酸(0.3%)、尿素(0.5%)、丙酸(0.3%)+尿素(0.5%)对袋装全株玉米青贮品质的影响,60d后取样分析。结果表明,全株玉米可以单独调制出良好的青贮料,添加丙酸可以降低青贮饲料的pH值、乙酸和氨态氮含量,并能显著提高全株玉米青贮乳酸含量(P〈0.05);添加尿素能显著提高全株玉米青贮的粗蛋白含量(P〈0.05);添加丙酸+尿素可以进一步改善全株玉米青贮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