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奥地利黑松与油松1年生苗生长和生物量对比分析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通过育苗对比试验,对奥地利黑松Pinus nigra vat.austriaca和油松P.tabulaeformis 1年生苗生长量和生物量进行了调查测定。结果表明,奥地利黑松1年生苗地径生长量显著大于油松,且主、侧根发达,而油松高生长量显著大于奥地利黑松。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2个树种的高生长量、径生长量与侧根鲜质量、根系鲜质量呈极显著相关,并且高生长量与侧根鲜质量、径生长与根系鲜质量关系最为密切。表2参5  相似文献   

2.
该文通过育苗、造林试验和实验室测定,研究了奥地利黑松的生长特性及抗寒性.结果表明:奥地利黑松幼苗根系发达,主根长、侧根粗壮、层次明显,鲜质量大,与乡土树种油松形成鲜明对照.苗木地径生长量显著大于油松;高生长较快的季节出现在6月下旬至8月下旬,生长量占全年总量的42.3%.31年生奥地利黑松的高生长速生期出现在第15~20年,生长量占树高的32.1%.与油松相比,奥地利黑松树高生长较慢,胸径大于油松,材积年生长量0.007 4 m3,是油松的2倍.人工冷冻处理,测定针叶组织的电解质渗出率,在-20~-40℃条件下,奥地利黑松电解质渗出率明显大于油松;用拟合的Logistic测算出组织的半致死温度(LT50),奥地利黑松的LT50为-16.2 ℃,油松的LT50为-17.9 ℃,其抗寒性比油松弱.针叶组织中较低的束缚水含量、K+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ABA含量是奥地利黑松抗寒性弱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油松26个种源苗期生长及光合特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油松优良种源,调查了26个种源1年生和2年生苗的株高和地径,1年生苗的根长、侧根数、根茎鲜干质量,以及苗期的光合参数。分析了各性状间的相关系数,将2年生苗高和地径作为指标进行油松不同种源苗期生长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年生和2年生苗的株高和地径在26个种源间均差异显著,1年生苗的茎鲜质量和根干质量差异显著;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叶片气孔导度均存在显著差异。株高和地径的隶属函数值高于当地种子园种源(平泉)的5个种源分别是内蒙古宁城、辽宁北票、山西隰县、山西和顺和河北围场。  相似文献   

4.
在陕西周至、永寿、黄陵及延安进行了奥地利黑松引种造林试验。初步结果表明,奥地利黑松对引种地气候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造林平均成活率达到73.7%;树高生长量与海拔、≥10℃积温和年降雨量密切相关;选用2年生容器苗在阳坡造林可提高林木生长量;4年生奥地利黑松最大平均树高和最大平均地径生长量分别超过当地对照油松15.16%和8.4%。初步认为,奥地利黑松适于在陕西秦岭以北、延安以南生长,特别在黄土高原区表现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陕西陇县引种美国黄松生长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陇县3个林场的美国黄松引种育苗、造林效果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美国黄松(Pinus ponderosa)苗期生长量大于油松.八渡林场、龙门洞林场和陇县苗圃的黄松高生长量分别是油松的108.8、105.5和123,陇县苗圃的黄松与油松有极显著差异,而且黄松苗木根系发达,适应性强.陇县八渡林场7 a生美国黄松幼树,平均高为1.21 m,平均地径生长量为3.69 cm,与本地相同立地条件下生长的油松比较,树高生长量小12.4,地径生长量大27.6.与省内其他引种地比较,八渡林场黄松的高生长量明显大于榆林黑  相似文献   

6.
花旗松引种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秦岭火地塘进行了10个美国花旗松全同胞家系的引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家系间8年生树高、地径、当年高生长量存在显著差异;家系内个体间树高、地径差异显著;树高广义遗传力为54.6%,遗传变异系数为17.5%;8年生幼林高生长与1、2年生苗高间存在显著相关,表明早期从严选择是可能的。80%的家系长势好于当地油松。生长表现较好的家系有241×65,65×14和OL-2×241。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苗期油松生长性状和生物量性状的测定与分析,初步评选出陕西省的油松优良种源和家系。【方法】采集陕西洛南、黄龙、太白、宁陕、黄陵和富县6个种源地的82株油松自由授粉优树种子,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容器育苗试验,测定各家系2年生油松实生苗的株高、地径、主根长、地上部鲜质量和干质量、地下部鲜质量和干质量及侧根数,对测定性状进行方差分析、遗传变异分析、遗传相关分析,并采用综合选择指数评选优良种源和家系。【结果】所测定的油松实生苗性状在种源内家系间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同时除主根长外,其余7个性状在种源间的遗传差异也均达极显著水平;家系间油松实生苗的株高、地径、地上部干质量和鲜质量及地下部鲜质量和干质量两两间遗传相关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其中地上部和下部干质量、鲜质量4者间遗传相关系数≥0.813;家系间油松实生苗主根长和侧根数的遗传变异系数均较小,分别为7.976%和11.275%;家系间油松实生苗的地上部鲜质量与地上部干质量、地下部鲜质量与地下部干质量的相关遗传力均较大,分别为0.754和0.750,但是均小于其对应的家系遗传力,所以不适宜进行间接选择;运用综合指数选择法评选出17个油松优良家系,所选家系各性状值均明显优于82个家系各性状的平均值。【结论】洛南种源为陕西油松种子园建设的优选种源;选出了17个油松优良家系。  相似文献   

8.
美国黄松、奥地利黑松和油松光合、蒸腾及生长特性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通过对黄土丘陵沟壑区引种栽培的美国黄松、奥地利黑松和地带性树种油松的光响应曲线、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等生理特性以及树高生长过程进行测定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美国黄松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均明显高于奥地利黑松和油松,在光饱和点,3个树种的光合速率(CO2)分别为122.153、111.786和62.550 μmol*g-1*s-1;3个树种光合作用的日进程都存在"午休现象";美国黄松、奥地利黑松的胸径和材积生长速度大于油松,因此,就生长特点和目前表现而言,美国黄松、奥地利黑松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表现良好,可以在本区域扩大引种推广范围.  相似文献   

9.
【目的】油松(Pinus tabuliformis)是中国西北荒山造林的主要树种,对9个种群油松生长节律进行研究。【方法】采用Logistic方程对油松各种群苗高、地径生长过程进行拟合。【结果】油松各种群1年生苗高、地径生长与Logistic方程相关系数均在0.9以上,显示出相关性;各种群苗高、地径生长都符合"慢-快-慢"的"S"型生长曲线;苗高与地径存在异速生长现象,苗高较地径早进入速生期。根据Logistic方程将油松各种群生长过程划分为3个阶段:生长前期、速生期、生长后期;不同种群苗高、地径进入速生期的时间不同,苗高为第26~36天,地径为第26~61天;各种群速生期持续时间占整个生长过程的2/5以下,但速生期生长量占整个生长期生长量的比重不同,苗高变化于48.53%~58.48%,主要集中在56.87%~58.48%,地径占57.59%~57.98%。各种群的苗高、地径生长量与方程拟合的理论生长量间均显示极显著相关性,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719和0.9899。各种群苗高、地径速生期生长量与理论生长极值k间均显示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9173和0.9999。【结论】利用Logistic方程可以准确估测油松生长量以及划分各生长阶段。  相似文献   

10.
以枳实生苗为试验材料,通过两年重复试验分析了不切除主根、切除1/3主根、切除1/2主根、切除2/3主根等4个不同水平根系修剪处理下枳实生苗生长发育、根系构型和营养吸收的情况,并检测了不同水平根系修剪处理对侧根发育关键基因表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切除1/2主根处理增加了枳实生苗的株高、茎粗、地上部鲜重和根系鲜重,改善了根系构型参数(侧根数、总根长、根表面积和平均长度),增加了根系P、K、Ca、B、Fe、Na和Zn等营养元素含量。另外,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发现,根系修剪处理诱导了侧根发育关键基因HOX1和CYP2的积累,并抑制了IAA11和IAA13的表达。综上所述,适度根系修剪可能通过诱导HOX1、CYP2基因的上调和IAA11、IAA13基因的下调来调控枳实生苗侧根的生长发育,改善根系构型,从而提高枳实生苗对营养元素的吸收能力及植株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1.
为分析云南松苗木生物量的构成因素,以2年生云南松苗木为材料,对其生长性状和生物量进行了测定,运用相关分析与通径分析探讨了二者间的关系,并建立了回归方程。结果表明,云南松苗木生物量地上部分明显高于地下部分,总生物量与地径、苗高、主根长、侧根数、侧根长、针叶长等性状均呈正相关。通径分析可知,地径(0.620)对云南松苗木总生物量的直接作用最大,而侧根数(0.009)的直接作用最小,侧根数是通过地径、苗高、主根长、侧根长和针叶长间接影响总生物量。决定系数分析显示,地径(63.75%)对云南松苗木生物量的综合作用最大,其次是苗高(36.52%),说明地径和苗高是影响云南松苗木总生物量的主要因素。建立的云南松苗木总生物量与生长性状间的线性回归方程,可用于云南松苗木生物量的估测。  相似文献   

12.
玉米自交系抗倒伏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5个玉米自交系材料的抗倒伏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玉米茎秆倒伏主要受茎秆性状—株高、穗位高、茎粗、根数、鲜重和茎秆最大侧拉力的影响;玉米抗倒伏性可用茎秆侧拉力进行量化评定;筛选到抗倒伏的自交系2个,为进一步进行抗倒伏性状的遗传研究及抗倒伏玉米育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针对山生柳3种不同无性繁殖技术,利用灰色系统关联度分析方法对其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无性繁殖技术观测指标间的关联度大小依次为:保存率主根长度茎粗株高一级分枝数量地上生物量鲜质量侧根数量;3种不同处理的关联度大小依次为:硬枝扦插嫩枝扦插根插。主根长度、茎粗和株高3个观测指标是影响山生柳无性繁殖成活率的主要指标因子,硬枝扦插处理是山生柳在高寒区最适合的快繁技术。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高海拔地区晾盘处理对烟苗的影响,2011年于泸州市对比了晾盘和不晾盘2种条件下,烟苗生育期、盘面温度、烟苗农艺性状等指标。结果表明,10:00和16:00记录期内晾盘处理平均盘面温度均比不晾盘高0.99~1.67℃,说明晾盘处理对盘面温度提升效果较为明显;晾盘处理的成苗期比不晾盘提前5 d;成苗时晾盘处理烟苗株高、茎围、单株鲜重、干重、干鲜比及根系干重、茎叶干重、根冠比、根系干鲜比、一级侧根数目均较不晾盘有所增加,其中烟株鲜重及干重、根系干重及根系干鲜比增加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在初级种子园研究的基础上, 确立了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第2 代种子园建园材料的选择标准;通过对3 批142 个油松优树进行半同胞子代测定, 选出36 个优良家系, 再从优良家系内选择出263 个优良单株, 树高、胸径和材积平均增产27.2 %, 41.1 %和125.9 %,预期遗传增益分别为13.3 %, 11.7 %和37.2 %, 提出了第2 代种子园营建技术。参12  相似文献   

16.
不同水源和碳源对脱毒马铃薯快繁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不同水源和碳源对脱毒马铃薯试管苗快繁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水源处理小苗21 d时,自来水和井水处理的几个重要生长指标明显优于对照蒸馏水处理,其中,鲜质量增加15.34%、20.57%,生根量增加0.34、1.24条,平均根长增加0.20、0.46 cm,株高增加1..10、1.22 cm,叶片数增加3.52...  相似文献   

17.
收集南方10省25个地理种源,在福建明溪县进行观赏型南方红豆杉地理种源比较试验,2年生幼林的生长结果表明:观赏型南方红豆杉树高、地径、冠幅、一级侧枝数量、冠幅生物量鲜质量、根系生物量鲜质量等指标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较高的广义遗传力和变异系数;根系生物量、冠幅生物量、树高均与其他观赏性状存在显著正相关;地径与冠幅、一级侧枝数量性状之间不存在显著性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