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采用2 a生"大佛指"雌雄银杏扦插苗,温室盆栽方法模拟自然干旱,研究干旱胁迫下银杏雌雄植株的生长及内源激素含量的性别差异。结果表明:(1)同一干旱胁迫阶段,雄性银杏叶片的萎蔫现象更加严重,株高和地径的增长量减小速度更快。雌性银杏表现出更好的生长情况。(2)同一干旱胁迫阶段,雌性银杏比雄性银杏具有更高含量的促进生长型内源激素IAA、GA_3和ZR,而抑制性内源激素ABA含量更低。(3)与雄性银杏相比,同一干旱阶段雌性银杏具有更高的IAA/ABA、GA_3/ABA、ZR/ABA比例和更低的GA_3/IAA比例。综上所述,干旱胁迫下,雌性银杏比雄性银杏具有更好的干旱适应性。另外干旱胁迫下雌性银杏比雄性银杏具有更高的株高和地径增长量可能是受生长型内源激素IAA含量及IAA/ABA、GA_3/IAA比例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以油茶芽苗砧嫁接口为材料,研究内源激素GA_3、IAA、ABA和ZR对油茶芽苗砧嫁接口愈合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GA_3、IAA、ABA和ZR都影响油茶芽苗砧嫁接口的愈合。激素间相互作用中,以GA_3/ZR、ZR/IAA和ABA/ZR显著影响愈合,其中ZR/IAA主要影响嫁接口形态建成方向,GA_3/ZR和ABA/ZR影响嫁接口的形态形成;嫁接体各组织内源激素相关分析得出,4个内源激素间ZR与GA_3相关性最大,并达到极显著水平(P)。综合分析得出油茶芽苗砧嫁接可通过GA_3调控内源激素水平。结果为油茶芽苗砧嫁接科学研究奠定基础,推广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
为了建立高效的山木通扦插繁殖体系,用吲哚丁酸(IBA)处理插穗,以清水处理为对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简称ELISA),研究插穗生根过程中韧皮部吲哚乙酸(IAA)、脱落酸(ABA)、赤霉素(GA_3)及玉米素(ZR)4种内源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山木通扦插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与生根关系密切,处理组与对照组内源激素含量除ZR外变化趋势均相同。内源IAA含量与IAA/ABA值的变化趋势一致,均在不定根诱导期上升,表达期下降,伸长期回升;ABA、GA_3含量与IAA含量变化趋势相反,即诱导期下降,表达期升高,伸长生长期又下降;对照组插穗ZR含量整体呈下降趋势,处理组则整体呈上升趋势,含量变化趋势不明显。不定根诱导阶段和伸长生长阶段需要较高含量的IAA和较低浓度的ABA、GA_3,IBA处理能够提高插穗内IAA含量,降低ABA、GA_3、ZR的含量,对山木通插穗生根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甘蔗品种‘新台糖22号’(‘ROC22’)愈伤再生苗生长前期,分别使用赤霉素(GA)与多效唑(PP333)均匀喷施于植株叶片等生长部位,对植株生长素(IAA)、赤霉素(GA)、脱落酸(ABA)、玉米素核苷(ZR) 4种内源激素含量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 GA处理甘蔗植株叶片中IAA含量较对照变化较大; GA含量的变化趋势与对照相似; ABA含量逐渐上升; ZR在前期稍高于对照,后期与对照一样。PP333处理甘蔗叶片中IAA、 GA、 ABA与ZR含量初期较高,之后比对照稍低。GA与PP333配合处理后,甘蔗叶片中的IAA、 ABA含量与对照有相似的变化趋势; GA含量较对照变化较大; ZR含量有所上升。(2) GA处理后, GA/IAA、 ABA/IAA、 ZR/IAA比值变化趋势相似。PP333处理的GA/IAA比值变化趋势比较平稳, ABA/IAA、 ZR/IAA比值则比较活跃。GA与PP333配合处理的甘蔗叶片GA/IAA比值前期稍有下降而后上升; ABA/IAA、 ZR/IAA比值变化趋势较一致。经GA与PP333处理的甘蔗植株体内的内源激素IAA、 ZR含量及其GA/IAA、 ZR/IAA比值变化较大,激素之间的平衡调节着甘蔗茎生长过程。  相似文献   

5.
以经外源IBA、NAA和ABT1处理后的国槐插穗为材料,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研究其在嫩枝扦插生根过程中4种内源激素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生根促进剂显著提高了插穗生根率,不同生根促进剂对插穗生根作用显著,尤其以IBA处理插穗的生根表现最好,其生根率达35.17%,显著高于NAA(24%)、ABT1(17%)处理。在生根促进剂处理下,4种内源激素IAA、ABA、GA_3、ZR在插穗不定根形成过程中含量发生相应变化,进而影响插穗生根。在不定根扦插初期,即生根促进剂处理后12d左右,与对照相比,各处理插穗的IAA含量、IAA/ABA和IAA/ZR比值处于较高水平,ABA、GA_3、ZR含量处于较低水平。生根率和生根时间接近的NAA处理和ABT1处理的内源激素变化规律相似。IBA处理显著提高了不定根诱导期IAA水平,但使ABA、GA_3、ZR的含量显著降低,并促使IAA含量顶峰提前到来,这是IBA处理后插穗生根效果显著提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以半夏叶柄为材料,比较MS+BA 2.0 mg/L+NAA 0.1 mg/L(CK)和MS+LFS 0.3 mg/L(Lingfasu,LFS,灵发素)2种培养基在诱导体细胞胚胎发生和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变化差异。结果表明:在半夏体细胞胚胎发生和发育过程中,2个处理组内源激素变化趋势,除ABA大致呈"M"状外,IAA、GA_3和ZR激素大致呈"∧"状;在半夏体胚发生的重要时期(胚性愈伤组织时期和早期胚时期),LFS处理组中IAA和ABA的含量显著高于CK组,ZR在早期胚时期高于对照29.0%,GA_3含量以CK组含量较高。此结果表明,LFS对半夏体细胞胚胎的发生和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IAA、ZR、ABA和GA_3的调控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以灰毡毛忍冬(Lonicera macranthoides Hand.-Mazz)组培苗为试验材料,用双抗体一步夹心酶联免疫法测定灰毡毛忍冬生根诱导过程(0、6、12、18、24、30 d)中生长素(IAA)、脱落酸(ABA)、赤霉素(GA_3)、玉米素核苷(ZR)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ABA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IAA、GA_3和ZR含量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IAA、GA_3含量和IAA/ABA比值与生根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ABA含量与生根率呈负相关,ZR含量与生根率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弱光胁迫对黄瓜幼果生长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以2个坐果率不同的黄瓜高代自交系R103和Y1203为材料,经弱光胁迫对坐果期黄瓜幼果内源IAA、GA_3、ABA、ZT含量及IAA、GA_3、ZT与ABA的比值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弱光处理后,2份材料在开花当天IAA、GA_3、ABA含量及激素间的比值均低于对照;开花后2、4 d ABA含量均低于对照,GA_3含量R103显著低于对照,Y1203与之相反。IAA含量开花后6 d均显著低于对照,开花后2~6 d ZT含量R103显著低于对照,Y1203则高于对照。GA_3/ABA和ZT/ABA比值在开花当天均低于对照,开花后2、4、6 d均较对照显著升高。IAA/ABA比值开花后4 d均高于对照。内源激素含量和比值的这些变化可能是黄瓜在弱光胁迫下幼果对外界环境产生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9.
以中熟品种‘冀红9218’和晚熟品种‘唐山红小豆’为试材,在初花-初荚(EF-EP)、初荚-初粒(EP-ES)和初花-初粒(EF-ES)期进行短日照诱导,通过酶联免疫技术来研究初花后小豆叶片的内源激素含量以及之间的动态平衡。结果表明,初花后短日照诱导使小豆的株高降低,花期提前,且‘唐山红小豆’更为明显;2个品种的GA_(1+3)和ABA含量较对照呈现降低趋势,IAA含量的变化不同,‘冀红9218’在开花期、结荚期和鼓粒期的波动不大,但各个处理较对照降低,而‘唐山红小豆’在开花期和结荚期较对照降低,鼓粒期却升高,2个品种的ZR含量较对照呈现升高趋势,但‘唐山红小豆’却稍有差异,开花期降低,而在结荚期和鼓粒期较对照都升高,鼓粒期升高显著,激素含量的变化会影激素之间的动态平衡,与对照相比,2个品种的GA_(1+3)/ABA和IAA/ABA比值降低,而ZR/ABA和(ZR+GA_(1+3))/ABA比值呈现升高趋势,由激素含量及其比值之间的变化可以看出,初花后短日照诱导使ZR含量升高,促使小豆植株细胞分裂旺盛,生长迅速,营养物质快速转移至果荚中,提前成熟,但较初花前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揭示厚竹(Phyllostachys edulis‘Pachyloen’)新竹发育过程中母竹内源激素的分布和变化规律,研究内源激素对厚竹孕笋成竹的影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吲哚-3-乙酸(IAA)、赤霉素(GA)、玉米素核苷(ZR)和脱落酸(ABA)含量,分析了厚竹在笋芽萌动、竹笋生长和新竹长成期母竹不同器官中内源激素的分布特征和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母竹中IAA和ABA含量相对较高,GA和ZR含量相对较低。笋芽膨大期竹鞭中的生长促进物质含量比地上器官高,其中GA和ZR含量差异显著,说明在笋芽膨大期厚竹地下系统并未休眠。竹笋生长期,地上器官中各种激素的总含量均高于竹鞭,其中ABA含量差异显著,母竹竹叶中的IAA和ZR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时期和其他器官,生命活动最为旺盛,竹林系统的生长中心由地下转入地上。从笋芽膨大至新竹展叶,母竹竹叶和竹枝中的IAA、GA和ZR含量呈抛物线变化,ABA含量则逐渐降低;竹秆中IAA、GA和ABA含量均呈逐渐降低趋势,ZR含量呈抛物线变化;竹鞭中IAA、ZR和ABA含量先降后升,GA含量则是前期快速下降,后期趋于稳定。地上器官中生长促进物质与ABA的比值及ZR/IAA值均是先增大,竹笋生长期达到最高,之后趋于平稳或略有降低。竹鞭中IAA/ABA、ZR/ABA和ZR/IAA值变化不大,GA/ABA和GA/IAA值前期显著下降,后期趋于平稳。GA/ZR值在4个器官中均是前期显著降低,后期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1.
以软枣猕猴桃雌、雄株不同发育时期的花蕾为材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对赤霉素(GA_3)、生长素(IAA)、玉米素核苷(ZR)和脱落酸(ABA)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对其动态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软枣猕猴桃雌雄花发育过程中,GA_3和IAA含量增加有利于雌花的发育,ZR在雌雄花发育过程中起相反的调控作用,ABA对雌雄花性别分化的影响较小。在激素平衡中,ABA/ZR值高更有利于雄花后期花粉的成熟,(IAA+GA_3+ZR)/ABA维持较高的值更有利于雌花的发育。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悬铃木冬芽休眠的机理,研究了悬铃木冬芽休眠过程中芽鳞及叶原基的内源激素变化与休眠的关系.结果表明,芽鳞中ABA含量的增加是决定冬芽休眠深度的关键因素,深休眠期的ABA含量最大,ZR/ABA,IAA/ABA,GA3/ABA比值最小.但叶原基休眠的导入仅与ZR/ABA,IAA/ABA关系密切,GA3含量的变化可能与休眠的解除有关.  相似文献   

13.
选用生育期不同的2个品种作为试验材料,设置自然光照(CK)、处理Ⅰ(出苗-分枝)、处理Ⅱ(分枝-开花)、处理Ⅲ(出苗-开花)4种日照处理,在开花期,结荚期和鼓粒期采用酶联免疫技术(ELISA)测定小豆叶片内源激素含量,研究短日照诱导对小豆叶片内源激素含量及其平衡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GA1+3和IAA含量在3个生育阶段都降低,且处理Ⅲ降低最多,处理Ⅱ降低最少;处理Ⅰ和处理Ⅲ的ABA含量都升高且后者升高较多,处理Ⅱ降低;ZR含量在3个生育阶段都升高,且处理Ⅲ升高较多,处理Ⅱ升高最少。此外,短日照诱导也影响了小豆叶片GA_(1+3)/ABA,ZR/ABA,IAA/ABA和(ZR+GA_(1+3))/ABA的动态平衡,短日照诱导使2个品种ZR/ABA呈升高趋势,但白红2号在开花期低于对照,GA1+3/ABA,IAA/ABA和(ZR+GA1+3)/ABA呈降低趋势,但处理Ⅱ在某些时期会升高。短日照诱导使小豆的开花期和成熟期提前是由于叶片内的ABA和ZR含量升高、GA1+3和IAA含量降低所导致的,且激素之间的动态平衡也起着重要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金花茶花期,按月分别采集果枝和营养枝的叶片及枝条、蕾和花,采用ELISA法测定内源激素IAA、ZR、GA和ABA含量.结果表明,在金花茶花期内,内源激素IAA、ZR、ABA在植株体内的分配顺序是蕾和花>果枝>营养枝,GA在植株体内的分配顺序是果枝>蕾和花>营养枝;蕾和花的IAA、ZR含量变化趋势是由高到低,ABA含量由低到高,GA由高到低直降;果叶和果枝中IAA、ZR、ABA和GA的含量变化趋势是先高后低,营养叶和营养枝则是低一高—低;果枝和营养枝的叶片及枝条ZR/IAA、ZR/ABA、IAA/GA、ZR/GA和ABA/GA比值基本上高于营养枝的叶片及枝条;激素之间具有促进作用或拮抗作用,植株体内的ZR、ABA和GA之间有相互促进作用,果枝的ABA与营养枝IAA相互拮抗,高水平的内源IAA、ZR和ABA及低水平的内源GA有利于金花茶开花.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山药不同生长发育阶段主要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规律,以及不同山药品种形态指标与5种内源激素的相关性,为进一步研究山药生长发育的生理机制和指导山药的高产优质栽培奠定基础。【方法】以毕克齐山药和河北安平白山药7个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块茎为材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测定了脱落酸(ABA)、赤霉素(GA_3)、生长素(IAA)、茉莉酸(JA)、玉米素(ZR)等5种内源激素含量,并分析不同生长期内源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以及山药形态指标与内源激素的相关性。【结果】在两个山药品种块茎膨大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IAA和ABA含量总体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内源激素ZR和GA_3含量有变化,但比较稳定;内源激素JA含量,两个品种均呈下降趋势,尤其是河北安平白山药的JA含量与形态指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说明JA明显抑制了河北安平白山药块茎的周长增加、重量增加及伸长生长;内源激素IAA和JA在不同生长期的含量水平高低,两个品种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结论】内源激素ABA、GA_3、IAA可促进2个山药品种块茎生长发育,其中ABA、IAA对毕克齐山药块茎伸长的促进作用更显著;而内源激素ZR、JA可促进河北安平白山药的块茎形成及初期块茎周长的增加。  相似文献   

16.
对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23个无性系苗木的内源植物激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雷公藤无性系间的IAA、GA、ABA、ZR含量具有一定差异性,差异程度表现为IAA>GA>ABA>ZR;IAA、GA、ZR 3种激素的含量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ABA的含量与上述3种激素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雷公藤无性系间内源激素平衡性差异比较显著,ABA/IAA、ABA/GA、ABA/ZR、ABA/(IAA+GA+ZR)的变异系数大于IAA、GA、ABA、ZR的变异系数;通过聚类分析将23个无性系分为内源激素含量从高至低4个类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云南松幼苗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和内源激素对干旱胁迫的响应规律及其调控机制。【方法】以2年生云南松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称重控水法,将土壤相对含水量分别控制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5%~85%(CK)、60%~70%(轻度干旱)、45%~55%(中度干旱)和30%~40%(重度干旱),研究不同干旱胁迫处理下云南松幼苗针叶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内源激素(脱落酸ABA、生长素IAA、赤霉素GA和玉米素核苷ZR)含量的变化情况以及二者的相关关系。【结果】① 随干旱程度的加重,云南松幼苗针叶可溶性糖含量逐渐增加,淀粉含量先升高后降低,可溶性糖/淀粉比值先降低后升高,淀粉分配比例先增后减,可溶性糖分配比例先减后增。② 各干旱胁迫处理云南松幼苗针叶ABA含量较CK显著升高,而ZR、GA及IAA含量随干旱胁迫加重均呈下降趋势,IAA/ABA、GA/ABA和ZR/ABA比值较CK显著下降。③ 云南松幼苗针叶可溶性糖含量与ABA含量呈正相关关系,与IAA、GA、ZR含量均呈负相关关系,其中与IAA含量呈显著相关(R2=0.423 0,P<0.05);针叶淀粉含量与ABA、IAA、GA、ZR含量均呈正相关关系,其中与GA含量呈显著相关(R2=0.392 4,P<0.05);针叶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与IAA/ABA、GA/ABA、ZR/ABA比值均呈负相关关系,其中可溶性糖含量与IAA/ABA比值显著相关(R2=0.394 3,P<0.05)。【结论】云南松幼苗可通过调整体内可溶性糖和淀粉的相互转化与分配,同时通过积累抑制生长的ABA和降低促进生长的GA、IAA、ZR,进而调整针叶IAA/ABA、GA/ABA和ZR/ABA比值来适应干旱环境。  相似文献   

18.
茶树插穗生根过程中内源激素动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分析了茶树插穗生根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及相互比值动态变化。结果表明:3种主要激素在不同生根率品种间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插穗刚脱离母体时,IAA和ABA含量大幅度下降,而ZR略有下降;在愈伤组织形成及根原基孕育期IAA,ZR含量迅速增加,而ABA降低并保持较低浓度;生根后IAA,ZR下降而ABA迅速增加恢复至正常生长水平。在生根过程中起主要调节作用的是IAA和ABA。离体时不同生根率品种间插穗IAA/ABA值与其插穗生根率成正相关。可以作为插穗生根能力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茶树插穗生根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及相互比值动态变化.结果表明:3种主要激素在不同生根率品种间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插穗刚脱离母体时,IAA和ABA含量大幅度下降,而ZR略有下降;在愈伤组织形成及根原基孕育期IAA,ZR含量迅速增加,而ABA降低并保持较低浓度;生根后IAA,ZR下降而ABA迅速增加恢复至正常生长水平.在生根过程中起主要调节作用的是IAA和ABA.离体时不同生根率品种间插穗IAA/ABA值与其插穗生根率成正相关,可以作为插穗生根能力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外源激素赤霉素(GA_3)与脱落酸(ABA)处理对休眠解除过程中兰州百合鳞茎内源激素的变化规律.【方法】以百合品种‘兰百1号’为试验材料,采取外源GA_3与ABA浸泡处理百合种球12h,测定在2℃贮藏条件下,兰州百合鳞茎内源激素的含量.【结果】在打破休眠过程中,外源GA_3处理的百合鳞茎内源GA_3、ABA、IAA与ZR含量及比值变化的速率加快、提前达到最值,且百合鳞茎萌发时间提前15d;ABA处理结果正好相反,变化速率变缓、延缓到达最值,且百合鳞茎萌发时间推迟20d.【结论】根据相关分析结果初步判定,‘兰州百合’打破休眠主要受内源GA_3和ABA的调控,可能还与两者的比值有关.外源GA_3会促进‘兰州百合’休眠的解除,外源ABA则会抑制休眠解除,二者均可通过使与休眠相关的内源激素变化来调控休眠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