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 毫秒
1.
苦瓜炭疽病病原鉴定及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鉴定海南岛苦瓜种植区的苦瓜炭疽病病原,通过形态学观察和ITS序列分析,对采自海南岛的炭疽病菌进行了鉴定,并初步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将来自海南苦瓜炭疽病菌鉴定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该病原菌与来自台湾、陕西和墨西哥的炭疽病菌同源性最高。生物学特性测定表明该病菌菌丝生长的适宜pH为9~12,最适pH为10;光暗交替有利于菌丝的生长;孢子萌发的适宜pH值为5~8,最适pH为6;黑暗有利于孢子的萌发。胶孢炭疽菌(C. gloeosporioides)也是苦瓜炭疽病菌病原菌,光照和pH是影响其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2.
为开发和利用苦瓜多糖,选用苯酚硫酸法和蒽酮硫酸法测定苦瓜多糖的含量;比较不同成熟度苦瓜中多糖的含量差别;比较冻融法制备的苦瓜汁粉及苦瓜渣粉中多糖含量。结果显示,对同一种样品利用苯酚硫酸法和蒽酮硫酸法测定,测定结果分别为28.00%和29.25%,苯酚硫酸法测定结果更为准确合理,可作为苦瓜中多糖含量测定的首选方法;测定不同成熟度苦瓜的多糖含量,发现苦瓜成熟度越高,多糖含量越低,说明苦瓜生理成熟阶段,苦瓜多糖是重要的呼吸基质之一;利用冻融法制备的苦瓜汁粉多糖含量为31.25%,苦瓜渣粉多糖含量为28.64%,说明冻融法获得的苦瓜汁没有起到完全分离苦瓜多糖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春苦瓜栽培成本低、产量高,且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较好。一、培育壮苗1.选择良种春种苦瓜应选用高产、优质的良种,如穗优苦瓜、翠绿大顶苦瓜、绿宝石、粤丰一号、碧绿二号、长白甘瓜、大白苦瓜等,这些品种具有早熟丰产、肉质厚实、鲜美可口等特点。2.浸种催芽平均气温稳定在10℃左右时开始育苗。用赤霉素浸种可以增强苦瓜种子胚内酶的活性和代谢活动,促进细胞分裂和膨大,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苦瓜表观遗传多样性,通过正交设计方法优化了MSAP技术中预扩增和选择性扩增系统的关键因素,构建了适用于苦瓜的MSAP反应体系,并利用其对52份苦瓜种质资源的表观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0μL MSAP双酶切反应体系中,加入Eco RⅠ和MspⅠ/HpaⅡ各10 U,于37℃水浴酶切4 h时使酶切完全;最佳预扩增反应体系20μL,包含连接产物4μL,10×PCR buffer 2.0μL(25 mmol/L),d NTPs0.3μL(2.5 mmol/μL),Taq酶0.1μL(5 U/μL),10 mmol/L上下游引物各1.0μL;最佳选择性扩增反应体系20μL,包含4μL稀释150倍的预扩增产物。从110对引物中选出扩增效果好,条带清晰的12对引物组合利用最佳反应体系对52份苦瓜种质资源进行MSAP扩增,共得到430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218条,多态性比率为50.70%。对DNA甲基化模式进行分析,其中类型Ⅰ(非甲基化类型)3109条,类型Ⅱ(半甲基化类型)633条,类型Ⅲ(全甲基化类型)606条,类型Ⅳ(外部甲基化)1250条,苦瓜甲基化模式主要为外部甲基化为主。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信息指数分别为0.226 5、0.372 6,该结果表明试验中所用的苦瓜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遗传变异和进化水平较高。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2个不同地区苦瓜种质资源在相似性系数0.88处可分为4大类,大部分种质被聚集在第1类中,又可以分为5个亚群,亚群Ⅰ:中国海南、中国广东、中国福建和日本;亚群Ⅱ:中国云南;亚群Ⅲ:泰国和格林纳达;亚群Ⅳ:中国北京;亚群Ⅴ:中国台湾。本研究通过利用正交优化建立MSAP反应体系,并对苦瓜种质资源甲基化表观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这种基因组结构水平上的研究将为苦瓜种质资源的种群分化及物种进化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苦瓜市场需求增长迅速,栽培效益可观,南昌周边菜农利用苦瓜抗病虫能力强的特点,采用春苦瓜—秋苦瓜—越冬春莴笋的栽培模式,每亩收入1.5万余元。春苦瓜3月下旬大棚内育苗,4月中下旬定植,5月下旬至7月中旬采收;秋苦瓜7月下旬育苗,  相似文献   

6.
苦瓜品种资源聚类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试验对14个不同绿苦瓜、白苦瓜和广西野生苦瓜品种的种子可溶性蛋白、盐溶性蛋白、醇溶性蛋白和碱溶性蛋白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运用遗传距离系数对14个苦瓜品种进行聚类分析方法;同时利用8个数量性状计算主成分遗传距离,对14个苦瓜品种进行聚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广西野生苦瓜与其他13个栽培品种之间遗传距离系数大,数量遗传距离也大,亲缘关系远,它们分别归为不同的品种类群,聚类分析将广西野生苦瓜确定为不同的亚种;栽培品种间差异小,很难进行类群的清晰划分。  相似文献   

7.
<正>1.品种来源翠秀苦瓜是以汉川地方品种白玉苦瓜(编号KD3)为母本,以广东绿秀苦瓜(编号KB4)为父本,经过定向分别育成强雌系、自交系后,再通过杂交育种而选育出的高产苦瓜新品种。2004~2008年进行了区域试验和大面积生产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究苦瓜几丁质酶在生物防治和植物抗真菌病害中的潜势作用,以青皮苦瓜为试验材料,采用0~60%(NH4)2SO4分级分离苦瓜蛋白质,通过几丁质亲和柱层析色谱工作站,分步聚集纯化出几丁质酶。SDS-PAGE凝胶电泳显示单一条蛋白带;经生化分析鉴定,苦瓜几丁质酶的分子量为35.4 k Da,等电点p I=6.2;酶活力为24 U,比活力为32 U/mg。理化性检测表明,苦瓜几丁质酶的最适温度和p H值分别为50℃、6.0;氧化剂、还原剂和金属离子影响酶活力;其清除羟自由基能力和总抗氧化能力均有上升的趋势。抑菌试验显示,苦瓜几丁质酶对霉菌有一定的抑制效力,对植物致病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提示偏酸性几丁质酶具有明显的抗菌活性及抗氧化能力,利用区隔性分级提纯苦瓜几丁质酶,将能开发出有发展潜力的新型抗真菌病虫害药物。  相似文献   

9.
李大忠 《中国种业》2017,(12):47-48
为了探明种衣剂对苦瓜育苗的影响,选择4种种衣剂处理苦瓜种子并进行干籽直播。结果表明4种种衣剂对苦瓜发芽势和发芽率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禾姆、亮盾和金阿普隆3种种衣剂可有效地促进苦瓜种子的发芽,而垄锐会抑制苦瓜种子的发芽;4种种衣剂对苦瓜幼苗茎高、茎粗、地上部分干重、地下部分干重以及种子活力指数等方面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苦瓜常规育种获得纯合株系耗时长、成本高,通过离体雌核培养途径获得单倍体可加速苦瓜育种进程。为建立苦瓜未授粉子房离体培养再生体系,本研究利用苦瓜未授粉子房为外植体,研究基因型、接种方式、激素配比、胚囊发育时期、预培养处理对胚状体诱导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MS+6-BA 0.5 mg/L+NAA1.00 mg/L+2,4-D 1.0 mg/L+TDZ 0.04 mg/L培养基胚状体的诱导率最高,为19.60%;在8个苦瓜品种中,2个植株生长势强的品种‘桂农科3号’和‘泰国山’苦瓜胚状体诱导率较高,适合作为离体雌核诱导的实验材料;开花当天的子房去除表皮后横切成2 mm的薄片可有效降低愈伤组织的形成,提高胚状体的诱导率;在黑暗和33℃条件下热激3 d有利于子房的转绿和出胚。本研究对苦瓜未授粉子房的胚状体诱导关键因子进行优化,为创制苦瓜单倍体育种材料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苦瓜芽期耐冷性鉴定与评价方法,以期为苦瓜耐冷性材料的筛选提供参考.方法:在低温条件下,对54份苦瓜材料进行发芽势、发芽率、种子活力指数、下胚轴长等指标测定,采用主成分分析结合聚类分析进行科学综合评价.结果:发芽率和种子活力指数对苦瓜芽期耐冷性具有较高的载荷,其系数分别为0.865和0.959,可作为苦瓜芽期耐冷性鉴定的重要指标;单一指标不能可靠而准确地对苦瓜芽期耐冷性进行鉴定与评价;聚类分类可将供试材料分为4种类型,第1类为高度低温敏感型,第2类为低温敏感型,第3类为高度耐冷型,第4类为耐冷型.结论:该套方法适用于多数苦瓜资源芽期耐冷性的鉴定与评价.  相似文献   

12.
为筛选苦瓜适宜的移栽密度,进行了嫁接苦瓜3种不同密度的大棚栽培试验。结果表明:苦瓜嫁接苗大棚栽培,密度以70~100株/667m2为宜;在生长管理过程中,整枝除摘除1.2m以下的分枝外,后期还要摘掉过密的分枝和弱枝,增加光照强度和通风透气,提高光合作用,才能提高苦瓜的坐果率,增加产量。  相似文献   

13.
苦瓜品种亲缘关系的RAPD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利用RAPD技术对来自国内外的45份苦瓜栽培品种进行了亲缘关系分析。实验采用UPGMA方法进行聚类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分子系统树。实验结果将45个苦瓜品种分成滑身苦瓜和麻点苦瓜2大类,滑身苦瓜又可以分为来源于东南亚和来源于国内的2组,麻点苦瓜也可分为来源于中国香港和来源于中国内地的2组,说明苦瓜品种存在一定的地域性差异,另外亲缘关系上相近的品种也聚类到一起。  相似文献   

14.
苦瓜种质资源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苦瓜SSR引物对50份苦瓜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分析其遗传多样性,并用NTSYS-pc 2.10e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算遗传相似度,并用UPGMA方法进行聚类和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16对SSR引物扩增出103条等位基因,多态性条带100个,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6.44个位点,说明SSR引物在苦瓜遗传分析中有较高的实用性。50份苦瓜多态性位点百分率P、基因杂合度(He)、有效等位基因数(Ne)、ShannonWiener指数(H')、多态信息含量(PIC)和遗传距离的均值结果分别为:95.8%、0.845、8.341、2.089、0.823、0.333,表明参试苦瓜遗传信息非常丰富。聚类分析将50份苦瓜聚为8类,第7类为最大遗传群体,野生苦瓜在整个群体的最外围,说明该材料具有独特的遗传特性;另外,多数油瓜分类中含有珍珠瓜和大顶苦瓜,说明油瓜中含有其它两类苦瓜较为丰富的遗传信息。  相似文献   

15.
《山东蔬菜》2009,(3):14-15
正一﹑品种选择越冬茬栽培可选用的品种有吉安白苦瓜、蓝山大白苦瓜、长身苦瓜、夏丰苦瓜、北京白苦瓜、扬子洲苦瓜、槟城苦瓜等。  相似文献   

16.
<正>苦瓜棉铃虫以啃食叶片为主,易间接性地造成果实减产减质,甚至绝收,因此必须及早防治苦瓜棉铃虫,提升苦瓜的产量和质量。下面就给大家讲解一下苦瓜棉铃虫的防治措施。苦瓜棉铃虫危害特点棉铃虫以幼虫蛀食蕾、花、果为主,也为害嫩茎、叶和芽。花蕾受害时,苞叶张开,变成黄绿色,2~3天后脱落。幼果常被吃空或引起腐烂而脱落,成果因蛀孔蒂部,便于雨水、病菌流入引起腐烂。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优化苦瓜的氮钾肥施用方式,提高苦瓜中皂苷含量,选取苦瓜低皂苷含量品种‘206’、高皂苷品种‘优佳4号’为试验材料,以中皂苷品种‘疙瘩绿’为对照,采用根尖无损伤检测法,检测苦瓜根对氮和钾离子的吸收情况。结果表明,在幼果期‘优佳4号’根对氮离子的吸收显著高于‘疙瘩绿’和‘206’,而在幼苗期、幼果期对钾离子的释放比‘206’分别低40%和63.5%。田间栽培时以苦瓜品种、氮、钾元素为变量进行正交设计,并进行施肥验证,‘优佳4号’吸收氮元素和保有钾元素的能力更强,在低氮和低钾的情况下也可以产生高皂苷。中高含量的氮钾元素可以显著提高低皂苷品种的皂苷含量。在栽培生产中,高皂苷品种施肥可适当采用低氮和低钾措施,低皂苷品种要采用高氮和高钾措施。  相似文献   

18.
<正>苦瓜不仅营养丰富,因其性寒味苦,清热解毒,还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是夏秋人们喜食的蔬菜之一。闽研二号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选育的中熟偏早杂交一代苦瓜新品种,以k-1自交系×k-48自交系杂交选育而成(k-1系从南屿苦瓜自交纯化育成的自交系,k-48系从广东青皮苦瓜自交纯化育成的自交系)。闽研二号2011年引入海拔800米的高山试种,种性表现稳定,  相似文献   

19.
苦瓜种子发芽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刘政国  秦荣耀 《种子》2004,23(4):43-44
本研究认为苦瓜种子的适宜浸种时间为10h,适宜浸种和催芽温度均为30℃;变温催芽显著降低苦瓜种子的发芽率和活力,0.50gL GA3浸种2~4h再用清水浸种8h能提高苦瓜种子的发芽率和活力.  相似文献   

20.
苦瓜是葫芦科苦瓜属的一种蔓性植物果实,是人们喜爱的蔬菜.苦瓜营养丰富,具有独特的保健功能,含有较高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多种人体必需矿物质,特别是VC的含量居于瓜菜之首.苦瓜中还含具有保健作用的苦瓜素和苦瓜蛋白,苦瓜素有降低血糖作用,苦瓜蛋白能增强免疫细胞活性,抑制癌细胞增殖或将其杀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