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农业发展对涉农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发挥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交叉优势,引领现代农业高新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模式发展方向,同时对接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形成"入主流、有特色"的办学模式,是涉农综合性大学首先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原上海农学院)在传统农科转型的过程中,积极探索,初步走出了一条一流综合性大学发展现代农科、服务三农的特色办学之路。  相似文献   

2.
综合性大学涉农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性大学开办涉农学科专业,是随着20世纪90年代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出现的农科类人才培养新现象。综合性大学应根据国家教育改革和新时期"新三农"对农科人才培养的新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发挥学科综合优势,改造和创新农科类传统学科,构建新型涉农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以吉林大学农科类专业为例,具体阐述了综合性大学涉农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浙江大学农科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实践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为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追踪国际农业学科发展的前沿方向,利用浙江大学综合优势,对农科本科专业进行了整合和改造,设立了生物系统工程、应用生物科学和资源环境科学等新专业,并进行了相应教学改革,初步建立了新的农科人才培养体系,为在综合性大学中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创造型的农科人才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4.
综合性大学农科教学要提高为地方经济服务的能力,不但教学要创新、科研要创新,而且为地方经济服务也要创新,宁波大学水产养殖学科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本阐述了该学科进行产学研相结合创新体系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5.
涉农综合性大学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产物,在解决我国"三农"问题中具有重要地位。涉农综合性大学具有学科综合、基础力量雄厚的优势,但也存在着服务"三农"基础差、服务意识淡薄和实践型专家少等问题。因此,涉农综合性大学需要更新服务理念,找准服务定位,突出服务特色,努力搭建综合化的服务平台,创新服务保障机制,从而进一步提升服务"三农"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我国27所高等农业院校的办学定位进行调研分析,反映出的特点主要有人才培养定位的应用型、服务面向定位的区域性、办学特色定位的鲜明性和发展目标定位的导向性。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目标定位模糊化、类型与层次虚化、规模定位理想化和办学特色同质化,究其原因主要是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理念滞后、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乏力和缺乏科学分类。高等农业院校要想更快、更好地发展,不仅要形成具有"三农"性和发展性的办学定位,更要根据本校特点准确定位。  相似文献   

7.
中兽医学是动物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在综合性大学中普遍存在农科专业萎缩现象。分析了综合性大学中兽医学教学中教学课时量削减、课程建设投入减少、教学方法和手段传统及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等主要问题,提出了对传统中兽医学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与实践,确定现代化农业人才培养目标、增加专业"造血功能",旨在为综合性大学培养高素质农科人才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8.
正南京农业大学是一所以农业和生命科学为优势和特色,农、理、经、管、工、文、法学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双一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南京农业大学前身可溯源至1902年三江师范学堂农学博物科和1914年私立金陵大学农科。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以金陵大学农学院和南京大学农学院(原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为主体,以及浙江大学农学院部分系  相似文献   

9.
与行业紧密结合,多模式培养农科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是农业大学突出的特色和优势。为现代农业服务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是农业大学的责任。高水平农业大学本科人才培养,应面向行业,依托学科优势,彰显行业特色,以培养精英人才为目标,适应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实施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同时,急需建立政府主导、行业部门参与、社会各界支持的农业特色型大学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10.
学科馆员是图书馆面向对口院系教学科研提供针对性服务的图书馆员.学科馆员在传统上是图书馆和对口院系之间的联系人、馆藏学科资源的建设者、学科信息资源的服务者和参考咨询服务的提供者.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学科馆员要注重自身素质培养和能力提升,学习并掌握新媒体技术,积极主动地与对口院系建立合作关系,深层次开发文献信息,将服务嵌入到科研中,从而提供更加准确、优质的服务.  相似文献   

11.
综合性大学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具有独特的学科交融优势、教育资源优势和人文优势,更有利于营造创新氛围、加强农科创新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结合农科高校的特点探讨了高校的办学理念及其实现的途径。农科高校应以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为根本使命,基本功能应是教学、科学研究、服务"三农"和引领农村社会。在教育实践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在培养方案、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满足学生需求;要充分发挥基本功能,在学生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适应"三农"发展需要;要坚持科学的发展策略,准确定位,凝练特色和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3.
地方农科本科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与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实际,从构建具有创新性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和新体系,以现代高新技术充实提升传统农科专业内涵,促进农科学科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突出区域特色,加强实践教学、建立科学的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等5个方面阐述了地方农林高校培养农科本科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实践。  相似文献   

14.
通过调研香港地区3所应用型大学图书馆IC建设情况,提出应用型大学图书馆创建IC,要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体现办学特点,发挥特色资源优势,发挥物理空间优势,发挥服务团队优势,加强与院系合作,开展嵌入式服务,为读者提供更多的知识服务。  相似文献   

15.
高校智库服务区域发展战略既为区域社会发展注入活力,也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动力。山西农业大学通过农科选调生专招、涉农事业单位专招和公费农科生项目等智库建议,服务山西精准扶贫及农业农村发展。高校智库为更好服务区域发展,要切合实际,凸显区域性,注重连贯性;要精心谋划,突出组织性,加强应用性;要依法决策,保证科学性,坚持公益性。  相似文献   

16.
在高教管理体制改革和布局结构调整中,部分农业院校并入综合性大学,有利于促进中国高等农业教育的综合化;有利于农科的知识创新和创新人才培养;有利于加大对社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探索综合性大学农科教育新模式,重在树立科学的办学理念、建立现代大学管理体制、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营造新世纪高校校园化。  相似文献   

17.
面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与食品工业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培养的新挑战,农业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迫切需要以新工科与新农科建设为导向,加速人才培养改革。针对目前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专业思政、课程思政与人才培养融合不足;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食品产业融合不足;理论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融合不足;"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需求融合不足;考核评价机制与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融合不足。必须进一步注重新农科与新工科交叉,探索出契合农业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特点的创新人才培养路径:坚持以"立德树人"为人才培养的根本原则;坚持打造"一体四平台"人才培养体系;坚持"四维全贯穿"实践教学模式;坚持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多元化;坚持树立人才培养教师为本的理念。  相似文献   

18.
综合性大学农科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   总被引:7,自引:7,他引:7  
本从农科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专业结构的调整、专业培养计划的修订、农科学科基础课程大平台的建立以及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等五个方面,论述了在综合性大学中,农业与生物学院探索创新人才体系的各种举措。  相似文献   

19.
为适应现代林业发展需要,青岛农业大学林学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方法、学生创新意识与应用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实践。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定位学科发展方向为城市林业方向,坚持厚基础原则和城市林业特色优化课程体系。在教学内容上,及时补充介绍现代林业背景下成型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并注重结合区域林业实际。在学生创新意识与应用能力培养方面,注重赛教融合,积极组织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激发了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就业率和考研率均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20.
新农科人才建设是培养适应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人才的需要,本文结合新农科建设提出高职教育新型畜牧人才核心能力和能力指标要求,从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四化"课程模式、创建非正式课程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5个方面对新型畜牧人才核心能力培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