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分析基质的类型特征、秧苗生理特性、机插质量和产量间的内在联系,评价育秧基质的适用性与应用广泛性,选取水稻品种连粳11为试验材料,设纯基质、基质+土壤粘结剂、营养土+机插秧专用肥(旱秧绿)3个处理,研究水稻育秧专用基质对秧苗素质及机插作业质量的影响,明确育秧基质在水稻育苗中的可行性,从水稻育秧技术研究情况展开讨论,分析了水稻育秧关键技术及其特点。结果表明,秧苗素质方面,纯基质处理和基质+粘结剂处理的株高、茎基宽和白根数均表现为增高,优势明显;机插质量方面,漂秧率表现为纯基质>基质+粘结剂>营养土+机插秧专用肥,伤秧率表现为营养土+机插秧专用肥>基质+粘结剂>纯基质;群体茎蘖动态方面,纯基质处理和基质+粘结剂处理的分蘖早发性要好于营养土+机插秧专用肥处理,基质+粘结剂处理的最高分蘖数也较高;最终产量表现为基质+粘结剂>营养土+机插秧专用肥>纯基质。因此推荐基质+粘结剂用于机插秧苗的苗床育秧。  相似文献   

2.
研究0.1%笑拂除草颗粒剂在稻田杂草化除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在水稻抛栽或移栽后5~7d,用笑拂除草颗粒剂225~300kg/hm2,对稻田杂草的防效可达90%以上;适量适期用药后,对水稻秧苗安全可靠无药害,水稻秧苗的分蘖、株高、鲜重等明显增加;显著优于丁苄粉,也比常规除草剂加尿素增产10个百分点以上。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不同浸种剂对水稻种子萌发情况、幼苗生长情况中形态指标、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以金优974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在以清水作为对照组的条件下,配制相同体积的25%咪鲜胺乳油、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浸种灵乳油和0.1 g/mL赤霉素粉剂等溶液浸泡水稻种子48 h,从而测定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秧苗根长、苗长和鲜质量,以及苗中抗氧化酶活性、叶绿素质量分数等指标。结果表明,0.1 g/mL赤霉素、咪鲜胺都不会影响水稻的发芽势,而10%浸种灵、50%多菌灵则降低了水稻发芽势;同时,0.1 g/mL赤霉素可以提高水稻的发芽率、发芽指数,而10%浸种灵、50%多菌灵、25%咪鲜胺都会降低水稻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对苗的根长、苗长有明显或极显著促进作用的是0.1 g/mL赤霉素,25%咪鲜胺对幼苗根长、苗长有抑制作用,并降低了幼苗的鲜质量,其他处理苗长、鲜质量与清水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4种浸种剂使水稻幼苗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叶绿素质量分数相比于清水对照都有所增加,其中以25%咪鲜胺尤为突出。该研究为水稻种子浸种剂的选取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该研究主要通过多点试验在水稻秧苗期及水稻生长后期喷施多种叶面肥,观察各类叶面肥对水稻秧苗素质、农艺性状以及产量结构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秧苗期喷施"彩特美细胞酶",明显提高了秧苗高度,增加了茎基宽、白根数和干物重,提升了盘根质量,提高了移栽后的活棵率。水稻生长后期喷施"彩特美细胞酶"、"碧护"和"粒粒金"3种叶面肥在2个试验点上均表现出一致的增产效果,有一个试验点上碧护和粒粒金略有减产,多点平均结果显示,"彩特美细胞酶"、"碧护"和"粒粒金"分别增产3.98%、-1.24%和1.11%。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种子包衣剂对水稻盘育秧秧苗生长效果的影响,以生产上常用的3种种子包衣剂为例,研究种子包衣对水稻盘育秧出苗、秧苗素质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子包衣处理的出苗时间排序为霉灵咪鲜·吡虫啉=CK咪鲜胺;种子包衣剂防病效果排序为咪鲜胺咪鲜·吡虫啉霉灵CK;3种包衣剂处理的盘育秧秧苗丙二醛(MDA)含量降低、叶绿素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提高,且提高了秧苗综合素质,表现在叶龄、最长根长、根数、叶长、叶宽、百株鲜质量、百株干质量等相对较高,其中咪鲜·吡虫啉包衣剂处理的秧苗,百株鲜质量、地上部百株干质量、百株干质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25.03%、33.33%、19.13%;咪鲜胺包衣处理秧苗在底土为半基质、全基质的处理中,叶绿素含量均显著提高,通过半基质处理,百株干质量提高了19.64%,并明显促进秧苗根系发育,秧苗的过氧化氢酶(CAT)、SOD活性分别提高了45.50%、5.17%,MDA含量降低了37.11%,从而提高了秧苗综合素质。由结果总体可以看出,霉灵处理的秧苗出苗时间较长,且对秧苗整齐度有一定影响;咪鲜·吡虫啉处理能明显增加秧苗光合干物质积累量;咪鲜胺处理可减少秧苗出苗时间,提升对苗病的防治效果;咪鲜胺包衣半基质处理的秧苗根系发达,干物质积累能力强。  相似文献   

6.
水稻立枯病是水稻经常发生的一种病害,对水稻秧苗危害较大,尤其以旱育秧发生严重。此病发生严重时,会造成水稻秧苗不足,影响农业生产及水稻产量。因此,做好水稻立枯病的防治工作,对提高水稻秧苗质量、增加水稻产量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探明水稻机插不同播种量条件下秧苗成毯及质量的差异,以超级稻品种甬优12和中浙优1号为试验材料,设置6个秧盘播种量,研究秧苗生长特性、秧苗质量及成毯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播种量对秧苗成毯性及秧苗素质的影响显著,播种量的增加可显著提高秧苗根系盘结力,但其秧苗素质明显下降,秧苗细弱,干物质积累量减少,同时其秧苗整齐度较差,小苗弱苗比例增多。2个品种秧盘播种量每下降10 g,平均秧苗株高提高0.5cm,叶龄增加0.1个,秧苗基部增粗0.1 cm,单株秧苗根数增加0.3根;秧盘播种量每提高10g,平均单株干物质下降5.1 mg。随着播种量的增加,中浙优1号秧苗素质下降较快,小苗比例迅速提高,甬优12播种量弹性则相对较大。甬优12在播种量达到50 g/盘时可实现秧苗成毯,秧苗生长整齐,秧苗个体素质也较优,但其秧盘地上部生长稀疏,叶面积指数较小;而中浙优1号播种量为50 g/盘时,秧苗成毯及秧苗素质各项指标均较优,秧苗生长整齐、紧密。综合各指标研究结果考虑,甬优12和中浙优1号最适播种量分别为65及50 g/盘。  相似文献   

8.
水稻泥质法育秧秧苗根部土坨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秧苗根部土坨的稳定性是衡量秧苗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评价不同育秧方法的重要技术参数。采用抖落、浸泡、自由落体3种方法测定了泥质法和营养土法育秧秧苗根部土坨稳定性。结果表明,泥质法育秧秧苗根部土坨的破碎率均小于6%,而营养土法育秧秧苗根部土坨破碎率高达50%,是前者的4~10倍。从而进一步揭示了泥质法育秧的优势机制,指出了提高秧苗根部土坨稳定性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正健壮秧苗是水稻高产的必要条件。近些年,水稻集中育苗取土难、营养土混拌不均等问题日益突出,导致秧苗素质参差不齐,坏苗现象较为普遍,严重影响了水稻正常的作业进程。开原市引进了营养吸水树脂育秧纸试验,通过试验,探索其对水稻秧苗促根和壮秧效果,进而为水稻高质量育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通过不同播种量(300~1 500 kg/hm~2)处理获得了不同素质的秧苗,研究秧苗素质对水稻产量、干物质分配及光合特性的影响,为不同秧苗素质水稻高产群体构建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较好的秧苗素质有利于水稻高产群体的构建,与秧苗素质较差的处理(播种量为1 500 kg/hm~2)相比,秧苗素质较好的处理(播种量为900、600、300 kg/hm~2)产量分别提高了13.99%、15.76%和11.79%,地上部总生物量分别增加了30.68%、22.52%和23.12%,功能叶片SPAD值分别提高了3.50%、4.55%和2.93%,差异均达显著水平;秧苗素质主要影响水稻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和胞间CO_2浓度,而对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叶温无显著影响。因此,构建适当的水稻群体,提升水稻功能叶片的光合性能,增加光合产物的积累,是提升水稻产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多效疏导素水溶液对水稻秧苗素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适宜的浓度穴10‰雪多效疏导素水溶液对水稻秧苗素质有显著提高,可提高水稻产量达8.0%;过高的浓度,则会明显抑制水稻秧苗生长,造成减产。  相似文献   

12.
通过新型材料营养吸水树脂育苗与常规561孔钵体育苗对比试验,以验证新型材料营养吸水树脂育苗的可靠性、安全性,结果表明,使用吸水树脂育秧纸,能够育出壮秧,保证水稻的秧苗素质,无立枯病发生,促进水稻秧苗快速返青,增加水稻有效分蘖数,提高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13.
为指导盐碱地水稻生产,特开展壳贝佳、稀土、谷聚金3种调节剂对盐碱地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育秧苗期喷施谷聚金能够显著促进水稻秧苗生长及盘根;在水稻整个生育期喷施谷聚金有利于培育壮秧、促进秧苗返青,增加水稻分蘖2.4个,增产15.5%。说明在盐碱地水稻生产中施用谷聚金,可提高水稻秧苗素质及增产提质。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介绍水育秧育种、旱育秧育种和淤泥秧育种这三种育秧方式对水稻机插秧苗的影响,并通过试验可以得出以下结果:旱育秧育:此种育种方式对于增加秧龄弹性、延长秧龄具有很好的作用,并且也利于形成素质较好的秧苗;淤泥育秧,此种育种方式即使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但其成活率却很低,而且还会受到土壤质量的影响,所以在实际的培育过程中一定要小心。如果想要使秧苗的存活时间延长的话.那么在培育秧苗的过程中应该少使用肥料。  相似文献   

15.
生物炭施用对水稻育秧土理化特性和秧苗素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生物炭在水稻育秧中的应用潜力。【方法】以木薯秸秆炭为材料,在不同播期条件下研究生物炭施用(φ为25%)对水稻育秧土理化特性、秧苗根系及地上部性状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木薯生物炭施用改善了育秧土理化特性,木薯生物炭施用使育秧土容重降低了0.66 g·cm~(–3),pH及有机质和碱解氮质量浓度分别增加了0.51、50 mg·cm~(–3)和195μg·cm~(–3),木薯生物炭施用促使水稻秧苗的根长、根系表面积、根体积、根系生物量和发根力分别提高了32.4%、30.1%、50.0%、13.7%和21.5%,秧苗叶面积、株高、茎基宽和地上部生物量分别提高了19.2%、8.0%、5.3%和10.2%。生物炭对水稻秧苗性状的影响在不同播期间存在一定差异,温度相对较低的播期生物炭对秧苗性状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结论】木薯生物炭提高了秧苗素质,在温度较低条件下,木薯生物炭更易培育壮秧,可作为水稻育秧基质的良好添加物。  相似文献   

16.
《农家致富》2011,(8):33
柴米河牌水稻育苗基质是利用秸秆等可再生性植物资源,经多重生化处理,根据水稻的营养生理特性和壮苗机理,再添加粘结剂、保水剂和缓释肥料,人工合成全营养水稻育苗专用基质。用户只需"播下种、浇上水"即可育出健壮秧苗,实现了水稻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索适于水稻钵苗育秧的覆盖物质及其混合比例,以提高成秧率及秧苗素质,以常规水稻品种"黄华占"为研究材料,对钵体育秧覆土部分用不同物质、不同混合比例进行处理,再对出苗率、秧苗素质和成钵质量等方面进行系统比较。结果表明:在覆盖细土中掺入20%稻壳或者10%~20%有机肥,出苗率最高;而掺入20%~30%有机肥或10%河沙,秧苗素质较好。因此,在钵体育秧的覆盖细土中掺入20%有机肥可以有效破除土壤板结,不仅可以提高出苗率,还可以改善秧苗素质,提高机插秧质量,有利于加快水稻钵苗精确机械化育插技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水稻旱育秧育种技术采用的是旱地育秧党方法,秧苗具有较强的耐寒抗病能力,和湿润育秧相比可以提早5到20天进行播种。通过水稻旱育秧育种,可以有效的实现水稻高产、稳产、增收。在文中就结合我县水稻种植情况对水稻旱育秧育种技术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9.
有机硅调理剂在水稻旱育秧上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水稻旱育秧施用有机硅调理剂可显著提高秧苗质量,有效促进水稻增产高产,增产幅度达13.59%,可在盐碱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试验结果表明植物幼苗复合营养剂可促进水稻秧苗生长、提高秧苗抗逆性,提高秧苗素质,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较对照增产2.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