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菌种制作、塑料袋选择、拌料与装袋、灭菌与接种、发菌、出芝管理、子实体采收及孢子粉采集等几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泰山灵芝室内袋栽高产技术。  相似文献   

2.
灵芝又称红芝,属担子菌亚门,多孔菌目,多孔菌科,灵芝属. 1菌种选择 灵芝菌种的好坏对子实体形成的迟早和产量高低有很大关系.好的菌种,接种半个月就可形成子实体,每只子实体可达50g左右;差的菌种,需30天左右才能形成子实体,每只子实体只有7~8g.因此,在生产上必须注意选择优良菌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栽培技术对尖头北虫草产量的影响。[方法]设置液体培养基、菌种代数、栽培培养基养分和VB1含量、菌液接种量、补充液体成分等不同处理,按照常规方法栽培北虫草,测定子实体产量,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液体培养基成分对子实体产量有显著性影响(P0.05);F1代和F2代产量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栽培培养基养分和VB1含量处理产量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接种5 ml菌液的处理产量极显著高于接种2 ml菌液的处理产量(P0.01);补充清水和营养液子实体产量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液体培养基中添加一定天然有机物可以提高子实体产量;尖头北虫草菌种继代1~2次对产量没有明显影响,栽培培养基营养液成分和VB1含量对产量没有明显影响,足够的菌液接种量可以提高产量;培养过程中补充清水即可。  相似文献   

4.
技术简介:本成果介绍了蛹虫草的一种高效培育方法,运用液体发酵技术结合通气培养设施,极大地提高蛹虫草菌种的培养效率:菌种培养效率提高数十倍,生产周期比固体培养缩短3-5天;所生产的菌种菌丝体含量高、培养规模大,适合规模化蛹虫草栽培生产。利用该菌种接种到蚕蛹或大米培养基上,在合适的温度、湿度和光照下,蛹虫草子实体生产快,比常规固体菌种快10天左右。  相似文献   

5.
取猫儿山野生灵芝和江苏天达食用菌研究所的灵芝品种,用同样的培养基,在不同的环境中进行培养试验,结果:猫儿山野生灵芝比江苏天达食用菌研究所的灵芝品种的产量高出20%.采用桑枝实木颗粒菌种应用技术、控光培育新技术、幼芝修剪新技术、地下水灌溉技术成功地利用了废菌料并达到了高产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不同棉花副产物对灵芝菌丝体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明不同棉花副产物培养基对灵芝菌丝体生长的影响。[方法]以棉籽壳、棉杆为主要培养基,采用试管斜面培养方法研究了不同培养基对灵芝菌种A和R生长的影响。[结果]以棉籽壳为主要培养基配方中,菌株A的最适配方为棉籽壳90%、麸皮8%、石膏1%、白糖1%;菌株R的最适配方为棉籽壳85%、麸皮13%、石膏1%、白糖1%。以棉秆为主要培养基配方中,菌株A、R的最适配方为棉秆90%、麸皮8%、石膏1%、白糖1%。[结论]以棉杆为培养基的灵芝日均生长速度均高于以棉籽壳为培养基配方的灵芝;在同一培养基配方中,菌种A除在棉籽壳配方2外,在其余培养基中日均生长速度均高于菌种R。相对于菌种R,菌种A更适合应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7.
通过5个不同盆景灵芝菌株在不同培养基上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菌丝萌发速度和生物学效率差别明显,灵芝3号菌株菌丝生长较快,产量最高,珊瑚灵芝次之。5个菌株中以灵芝3号、珊瑚灵芝菌丝生活力、生长势以及抗杂力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适合固体菌种袋料栽培。3个培养基中以复壮培养基中菌丝生长旺盛,以加富培养基中菌丝生物量最高。  相似文献   

8.
<正>麦粒菌种具有菌丝生长旺盛、浓密、营养物质丰富、接种简单、接种后发菌速度快等优点。它适合制作多数食用菌菌种培养基,如草菇、双孢菇、白灵菇、灵芝、平菇等。大球盖菇菌种制作技术已经成熟,但仍具有培养时间长、污染率高等的问题。近年来,笔者连续做了几批麦粒种,总结一些成功的经验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9.
灵芝菌丝体大豆固态发酵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大豆、紫云豆、扁豆、白豌豆、青豆、黑豆、青豌豆、绿豆、花云豆、红云豆、白云豆等11种豆类作为灵芝发酵的天然固态培养基,通过接种灵芝进行发酵,对这些天然豆类培养基进行了筛选,并且对培养基厚度、接种量、培养时间以及培养温度等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所有豆类中,以大豆作为培养基进行灵芝固态发酵时,所获得的游离氨基酸的含量最高,达1 695.5μg/g;灵芝菌丝体降解大豆产游离氨基酸最佳发酵条件为:培养基装量50 g/250mL、接种量10%、培养温度30℃、发酵时间6 d.  相似文献   

10.
研究灵芝子实体微波煎取对多糖煎取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炉煎取灵芝多糖量在相同条件下比水煎取多糖量大;微波解冻档灵芝多糖煎取量比低火档煎取量大,即微波功率增大,灵芝多糖煎取量大,但微波功率不宜过高;将灵芝子实体粉碎至80目,采用1:20水提比,控制微波炉为低火档(800w×18%),煎取多糖量比同条件下水煎取多约10%。  相似文献   

11.
对引进的6个灵芝品种进行种性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各菌种在同一温度下的母种培养基上及不同温度下的原种培养基上的性状及菌丝生长速度存在较大差异。在母种培养基上,灵芝大盖G9、灵芝444、灵芝265、泰山仙芝菌丝生长势强,菌丝生长粗壮、旺盛、颜色纯白;在原种培养基上,温度在26℃时,灵芝265、灵芝大盖G9两种菌种菌丝生长速度最快。  相似文献   

12.
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对影响灵芝富锌率的发酵环境条件进行筛选,所选取的3个关键因子为:培养基初始pH、接种量和摇床转速。采用响应曲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对影响灵芝富锌率的关键影响因素作进一步研究,通过二次多项回归方程求解可知,当培养基初始pH 8.30、接种量11.1%、摇床转速179 r/min、培养温度26℃、装液量0.32 mL/mL时,可获得最大灵芝富锌率,最大预测值31.01%。  相似文献   

13.
采用类似于植物组织培养中对外植体进行表面消毒的处理方法,对野生喜热灵芝的子实体进行表面消毒,然后取小块子实体进行离体培养,继而用小容器栽培检测法检测菌种是否分离提纯.结果表明,通过该方法,现已从9个野生喜热灵芝子实体中获得了纯化的菌种.这种分离纯化野生喜热灵芝菌种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分别从菌种处理、接种方式、寄主三个角度研究了蛹虫草菌侵染柞蚕蛹的条件,结果表明,用添加70%柞蚕蛹浸出汁制作蛹虫草菌的液体培养基对菌种进行活化培养,以注射的方式接种于灭菌后(121℃,20 min)的柞蚕蛹体内,培养出的子实体最好,蛹体完全僵化所需时间缩短至6 d,僵化率及发草率分别提高至98.0%和99.3%。  相似文献   

15.
茶褐牛肝菌人工模拟栽培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组织分离法获得茶褐牛肝菌母种,筛选母种、原种培养基配方,菌丝日平均生长量0.37~0.44cm。2003年用纯培养原种接种咖啡苗、三裂叶蟛蜞菊苗根系,接种30~50d,在2株咖啡苗、1株三裂叶蟛蜞菊苗根茎部生长子实体幼蕾, 幼蕾发育为成熟子实体。2005年用纯培养原种接种192株咖啡苗根系,共生长子实体幼蕾40个,发育成熟21个。检查生长子实体的宿主树根系,纯培养原种与宿主树根系形成共生菌根,接种咖啡苗的菌根感染率及子实体生长率为6.25%~35.0%。  相似文献   

16.
灵芝的组织分离,常规方法是切取幼嫩组织块作分离材料,放在0.1%升汞溶液内进行表面消毒,或用75%乙醇作表面处理。用小刀将组织块切成0.2立方厘米小块,接种到培养基上,在合适的温度下培养,这种分离法成功率低。主要原因是灵芝籽实体易木质化,恢复到营养生长的能力明显下降。因此,选择材料时,一定要选用幼嫩的组织。此法费工、费时、不易操作,组织块表面消毒不彻底,易污染,导致分离失败。  相似文献   

17.
谢航  林娟 《浙江农业科学》2021,62(4):705-708
为优化灵芝菌种的液氮保藏工艺,从降温程序、培养基、菌饼大小、甘油浓度和解冻方式等方面对菌种保藏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灵芝菌种的降温程序为从常温降至4 ℃时,以每分钟4 ℃或9 ℃速率降温,后以每分钟1 ℃降温至-40 ℃。保藏菌种采用添加木屑浸出液的PDA作为培养基,取菌饼8 mm大小,以10%~15%甘油作为保护剂,保藏后在35 ℃水浴快速解冻后的菌种活力较好。本研究可为灵芝菌种进行液氮保藏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8.
灵芝小试发酵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1):5619-5620,5775
[目的]探讨灵芝小试发酵的工艺条件,为灵芝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硫酸-苯酚法,测定不同培养基、温度、菌种种龄、接种量和搅拌速度条件下灵芝多糖含量的变化。[结果]灵芝小试最佳发酵条件为:种龄72h,接种量为10%~15%,发酵温度28℃,搅拌转速350r/min,此时的灵芝多糖产量可达到0.27g/100ml。[结论]灵芝小试发酵工艺具有周期短,产量大和成本低等优点,具有很好的工业化前景。  相似文献   

19.
桑枝栽培灵芝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桑枝木屑在秋冬期和春夏期进行了袋栽灵芝试验,探讨了不同时期袋栽灵芝的经济性状表现,同时对菌种和培养料配方进行筛选。在5个菌种材料中,秋冬期和春夏期两次栽培试验一致,均表现为南韩红芝最优,优选6号次之,其头潮芝鲜芝生物效率都达到12%以上,平均芝盖直径达到7.8cm,3个培养料配方除污染率外,其他指标有差异,此外,春夏期灵芝经济性状明显高于秋冬期灵芝。  相似文献   

20.
选取6种常用的香菇液体菌种培养基,通过对菌丝生物量、菌棒培养状况和出菇状况的比较,筛选适合香菇菌棒的最佳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配方3(玉米粉2%、马铃薯淀粉2%、酵母膏0.2%、麸皮1%、磷酸二氢钾0.1%、硫酸镁0.1%)适于香菇菌棒的直接接种,其上接种的香菇菌棒整个生长周期仅为205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