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 毫秒
1.
大蒜叶枯病在寅街镇常年大蒜种植中发生较为普遍,给当地的大蒜种植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主要围绕大蒜叶枯病在寅街镇发生流行的现状,分析在生产上导致该病发生的原因及防治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提出具体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以达到和实现控制该病的发生流行。  相似文献   

2.
大蒜叶枯病是危害大蒜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年来大蒜叶枯病发病日益严重,对大蒜产业造成较大损失。为更好地了解并防治大蒜叶枯病,阐述了徐州地区大蒜叶枯病的病原菌、发病症状及其发生流行的原因;并结合大蒜栽培管理,详细介绍了蒜种选择与处理、园地选择与翻耕、适宜的播期、栽培管理及化学防治等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3.
大蒜叶枯病是大蒜生产上的一种常发性病害,直接影响大蒜的产量。将就大蒜叶枯病的发病症状、发病条件、病原及防治方法进行全面阐述,以期对大蒜生产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早熟无公害大蒜经济效益高,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已成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特色产业之一。但近年来大蒜叶枯病普遍发生,已成为新、老蒜区的主要病害,严重的田块常造成减产20%30%。掌握大蒜叶枯病发生规律,做好综合防治工作,是夺取大蒜优质高产的关键。1发生规律大蒜叶枯病是大蒜上常见的病害之一,各菜区均有不同程度发生,主要危  相似文献   

5.
大蒜叶枯病是大蒜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从播种出苗后的3叶期开始一直到大蒜成熟期均可受害,一般减产10%~30%,严重发生时损失在40%以上。由于大蒜叶枯病的为害逐年加重。现将大蒜叶枯病的发生及防治技术介绍如下。一、发病症状(一)症状大蒜叶枯病主要为害叶和花梗。叶片染病多始于叶尖或叶的其他部位,初呈花白色小圆点,扩大后呈不规则形或椭圆形灰白色或灰褐色病斑,其上生出黑色霉状物,严重时病叶枯死。花梗染病易从病部折断,最后在病部散生许多黑色小粒点,为害严重时不抽薹。叶片  相似文献   

6.
<正>大蒜为百合科、葱属草本植物,原产中亚,栽培历史悠久。大蒜营养丰富,是人们喜爱的传统调制品,经深加工成系列产品后,可大量出口创汇。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大蒜贸易的发展,大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但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大蒜叶枯病也逐年加重,一般病田减产20%~30%,重病田减产50%以上,严重制约着大蒜生产的进一步发展。为了有效控制其危害,现将大蒜叶枯病的发生及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7.
大蒜叶枯病是大蒜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从播种出苗后的3叶期开始一直到大蒜成熟期均可受害,一般减产10%~30%,严重发生时损失达40%以上。由于大蒜叶枯病的为害逐年加重。我们对其进行了研究,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冬春早熟大蒜的种植现己成为大理州农业生产上的支柱产业 ,1 999~ 2 0 0 0年度 ,全州种植面积1 1万hm2 ,产值达 4 8亿元。但因受大蒜叶枯病〔Pleosporaherbarum (Pers.etFr.)Kabenhovst〕和大蒜病毒病 (Garlicmosaicvirus)的危害 ,每年均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在大蒜叶枯病的防治上 ,我们先后筛选出了大生、新万生等代森锰锌类药剂对大蒜叶枯病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而施保克、施保功等咪唑类药剂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为了有效地减轻这两种病害对大蒜的危害 ,提供更多的防治药剂 ,我们在…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大蒜叶枯病逐年加重,一般病田减产20%~30%,重病田减产50%以上,严重制约着大蒜生产的进一步发展。为了有效控制其危害,现将大蒜叶枯病的发生及防治技术介绍如下。主要症状及发病条件1.发病症状大蒜叶枯病主要危害叶片和蒜薹,多从下部老叶尖端开始发病。发病初期病斑呈水渍状,叶色逐渐减退,叶面出现灰白色稍凹陷的圆形斑点。病斑扩大后变为灰黄色至灰褐色,空气湿度大时为紫黑  相似文献   

10.
鲁西南地区覆膜大蒜叶枯病的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大蒜覆膜栽培技术有利于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近年来,淮北地区特别是鲁西南地区大蒜采用覆膜种植面积逐渐扩大.但由于大蒜覆膜栽培地温高,往年遗落在土壤中的菌丝体在高温条件下病菌繁殖量大,扩展速度快,加之大蒜由于低温升高生长加快,抗病能力差,极易引发大蒜叶枯病的流行.据2005、2006年进行对比试验,不防治的蒜田比及时防治的分别减产21.5%和27.6%.  相似文献   

11.
大蒜大多采用秋播栽培,从出苗到生长期发生的病害种类较多,特别是在连作条件下病害发生重.现将大蒜几种主要病害的症状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一、叶枯病 该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可危害大蒜叶片、叶鞘、薹茎等部位,发生区域广、危害严重,造成蒜株早枯,蒜蔓腐烂,流行成灾年份造成减产50%~80%左右. 1.发病症状可分为5种类型:一是尖枯型.  相似文献   

12.
叶枯病是大蒜的重要病害,发生区域广,为害严重,常造成蒜株早枯,蒜蔓霉烂,如流行成灾可造成大蒜减产50%~80%。一、发病症状该病可为害大蒜叶片、叶梢、薹茎等部位。因大蒜发育阶段不同,发病症状可分为5种类型。一是尖枯型。多发生在越冬期和早春,病株叶尖变成枯黄色或深褐色,坏死卷曲。湿度大时叶尖坏死部位长出黑色霉层,少数叶片生有不太  相似文献   

13.
50%咪鲜胺锰盐防治大蒜叶枯病药效试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使用50%咪鲜胺锰盐对大蒜叶枯病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800~1000倍的50%咪鲜胺锰盐防治大蒜叶枯病效果可达到47.90%~63.40%,且对作物安全,同时对大蒜的蒜薹鳞茎还有一定的增产保产效果,值得在大面积生产中进一步示范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大蒜病害的发生特点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正> (一)蒜田病害的发生特点 大蒜病害主要有大蒜叶枯病、大蒜茎腐病、大蒜紫斑病、大蒜细菌性软腐病、大蒜灰霉病、大蒜锈病及大蒜病毒病等。  相似文献   

15.
一、大蒜叶枯病1.为害及发生特点大蒜叶枯病是大蒜的主要病害。主要危害叶和花梗,叶片染病多始于叶尖或叶的其它部位,初呈花白色小圆点,扩大后呈不规则形或椭圆形白色或褐色病斑,病斑上长出黑色霉状物,严重时病叶枯死;花梗受害,易从病部折断,最后病部产生许多黑色小粒点  相似文献   

16.
<正>1大蒜主要病虫草害1.1大蒜病害。主要有大蒜菌核病,以土壤带菌传播为主,主要发生在连作时间长的老蒜区;大蒜干腐病、细菌性软腐病有逐年加重趋势;大蒜叶枯病是一种常发病害,秋春季都可发生;大蒜病毒病以种蒜种带毒;偶发性的大蒜紫斑病、叶绣病、叶  相似文献   

17.
不同杀菌剂防治大蒜叶枯病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进行不同杀菌剂防治大蒜叶枯病试验研究,结果表明: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对大蒜叶枯病防效最好,其次为60%吡唑醚菌酯.代森联水分散粒剂,对大蒜叶枯病也有较好的防效,以1500g/hm2剂量对大蒜叶枯病的防效较佳,注意在发病初期用药,每隔7d喷施1次,连续3次,要求大蒜叶片正反面均匀着药。  相似文献   

18.
进行不同杀菌剂防治大蒜叶枯病试验研究,结果表明: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对大蒜叶枯病防效最好,其次为60%吡唑醚菌酯.代森联水分散粒剂,对大蒜叶枯病也有较好的防效,以1500g/hm2剂量对大蒜叶枯病的防效较佳,注意在发病初期用药,每隔7d喷施1次,连续3次,要求大蒜叶片正反面均匀着药。  相似文献   

19.
选取5种药剂,对病害流行后大蒜叶枯病的田间防治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大蒜叶枯病发病流行后施药,百菌清、阿米西达、代森联、甲基硫菌灵和扑海因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2.16%、71.14%、61.80%、37.04%和7.42%。  相似文献   

20.
大蒜是成县的主要经济作物,但对其病虫害的研究尚不够深入,群众多不易识别,作者现将大蒜叶枯病、锈病、霉斑病、紫斑病、灰叶斑病的危害症状、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作一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