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产学研结合是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的主渠道.通过对地方高校在产学研结合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地方高校产学研结合的解决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2.
就业工作是高校的生命线,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保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产学研合作教育有助于提高高校毕业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创新实践能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结合安徽工程科技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实际情况,探讨工科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体系改革。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营养产品的期望越来越高,食品产业快速发展,对专业人才需求也越来越大。通过梳理产学研结合促进食品类大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意义,分析当前高校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产学研结合提升食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思考,对于促进高校食品类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一定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4.
高校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饶旻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268-271
以高校产业发展为背景,探讨了我国高校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其制约因素,提出科技创新是高校产业发展的基础、保证和动力,其中最主要的是体制创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和产学研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5.
对江苏省地方特色芋头品种资源的收集与利用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简要介绍了江苏省地方特色芋头品种的资源分布和主要品种类型;从种质资源方面分析了芋头生产上存在的问题;全面介绍了江苏省地方特色芋头品种资源研究现状与进展;从种质资源保护、新品种鉴定、产学研结合等多方面提出了江苏省地方特色芋头品种资源发掘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产学研结合培养广西木薯产业专业技术人才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木薯生产是广西一大优势产业,占全国木薯种植面积的60%,产量占全国的70%。木薯是优质的淀粉作物,又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质能源作物。随着广西木薯产业的迅速发展,培养木薯产业专业技术人才已成为木薯产业企业发展的重点需求。实践证明,产学研结合教育是当今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促进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有机结合,培养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的有效途径。通过产学研结合,可改善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竞争力,为木薯产业培养出高素质木薯产业专业技术人才,促进木薯产业的大力发展。  相似文献   

7.
谢恩魁  王军  侯沛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10):533-533
从国内外农业的发展揭示出在农业方面产学研密切结合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产学研结合是促进科技与经济发展一条有效途径,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如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十分重视,各自都建立了各种形式的研究开发与经营实体。参考发达国家在农业产学研结合中采取的措施、办法和一些有益的经验,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从探索新模式与机制,多层次优化,立足“三农”,人才培养,健全完善制度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进一步共同探讨,扬长避短,谋求新发展。  相似文献   

8.
农产品加工业产学研合作创新动力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是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发展的源泉,而产学研合作是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结合农产品加工业的特点,研究了农产品加工业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动力机制,指出由于成熟的产业链和同业竞争威胁的推动,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各方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在政府的引导下,利用由科技创新体系、中介组织和行业协会构成的支撑平台,进行合作创新,并提出完善农产品加工业产学研合作创新动力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发挥产学研相结合优势推进红小豆产业化进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北京农学院与北京凯达恒业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的合作 ,使红小豆新品种转化成生产力 ,走出了产学研相结合的产业化道路。现主要介绍红小豆产业化运作的思路和具体做法、红小豆企业标准制定、宣传和贯彻的措施以及在产学研结合推进红小豆产业化过程中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传统的、单一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难以适应地方综合性大学研究生教育规模的增长和多样化质量标准要求,必须结合高校自身特色,创新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1.
水稻是重庆市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两系杂交水稻因育种效率高、制种成本低、品种稻米品质好等优势,近年来成为水稻研究的热点之一。为明确两系水稻杂交组合遗传特性,选择了渝优系列代表性恢复系11个,分别与两系不育系‘C815s’、‘深08s’配制两系杂交新组合,对新组合的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及组合实际产量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C815s’组合在株高、产量、稻瘟病抗性等性状上优于‘深08s’组合,而‘深08s’组合则在生育期、有效穗、稻米品质等方面优于‘C815s’组合。研究结果为两系亲本的创制及两系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以往弱感光杂交晚籼的矮小多穗型组合发展到稍为高大韧大穗型新组合的趋向,及其迅速发展的因素,提出了晚籼杂交稻的育种方向应为高大韧优质多抗新组合。  相似文献   

13.
应用正交设计优选秸秆降解菌组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利用正交设计筛选秸秆降解菌组合的方法,优选产纤维素酶和木质素酶的秸秆降解菌的组合。利用正交设计以玉米秸秆粉为发酵底物,检测分析不同组合的降解率及酶活;采用平板拮抗试验测定组合内菌株间的拮抗作用,检测筛选的效果。结果表明,降解菌不同组合之间玉米秸秆降解率存在着极显著的差异。筛选出最佳组合为A1B3C1D4E1F2G1,即接种量F-11为1 mL,XX-10为2.0 mL,G-09为1.0 mL,降解率超过对照10%以上。部分降解菌菌株之间存在一定的拮抗作用,秸秆降解率与组合内降解菌株的组成有关。正交试验设计是筛选秸秆降解菌最佳组合的一种有效方法,筛选出的降解菌最佳组合秸秆降解能力强,具有较好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The optimal model of investment combination has been constructed with 0-1 linear programming. The subject-to equations of the model are also discussed, and the solution of investment combination is acquired through special software. A case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the model of investment combination can effectively resolve the decision of annual planning of investment items in enterprise.  相似文献   

15.
为摸清本地区土壤养分供给状况,建立玉米施肥指标体系及科学配方,提高玉米综合效益,提升肥料利用率和土壤可持续利用,研究配方施肥对国审‘苏玉糯901’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以及施用氮磷钾的肥料效应。通过“3414”回归最优设计原理设置了玉米肥效试验,并采用统计学的方法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国审‘苏玉糯901’为耐肥玉米品种,影响其产量的主要因素是N肥,P 肥次之,而K肥对产量影响不大。N3P2K2产量最高,N0P0K0产量最低;N2P2K3投入最高,N2P2K0投入最低;N2P2K3投入产出比最低,为2:15,N2P2K0投入产出比最高,为1:19。说明肥料用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并不会带来产量的显著提高,但会降低收益率。  相似文献   

16.
为确定昆明地区混播绿地草坪的适宜组合,本研究采用“NTEP九分制”法对昆明地区3组(组合1:70%高羊茅+20%草地早熟禾+10%多年生黑麦草;组合2:50%高羊茅+40%草地早熟禾+10%多年生黑麦草;组合3:30%高羊茅+60%草地早熟禾+10%多年生黑麦草)混播绿地草坪进行外观质量评价。结果表明组合3草坪得分最高(6.97),综合分析认为以草地早熟禾为建群种,高羊茅为伴生种,多年生黑麦草为先锋草种的混播搭配所建植的绿地草坪质量较好,适宜在昆明地区建坪使用。  相似文献   

17.
为获得降低低糖枣糕水分活度的数学模型,通过试验筛选出适宜的水分活度(Aw)抑制剂组合,采用三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3种水分活度抑制剂对降低低糖枣糕水分活度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低糖枣糕水分活度抑制剂组合为氯化钠、丙三醇和乳酸钠,其最佳组合配方为丙三醇添加量1.5%、氯化钠添加量1.5%、乳酸钠添加量3.0%,采用该水分活度抑制剂加工而成的低糖枣糕Aw为0.64。  相似文献   

18.
籼型三系杂交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在华南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或新选育的5个不育系和6个恢复系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产生的杂种, 2003年晚造种植杂种和其亲本(保持系和恢复系)并在收获后进行考种,对三系杂交稻亲本与其系列的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进行相关分析和对组合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进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保持系的每株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与其不育系系列组合对应性状分别呈显著、显著和极显著正呈显著正相关,每穗粒数与其不育系系列组合单株产量呈显著正相关;恢复系每株穗数与其系列组合每株穗数呈极显著正相关,结实率与其系列组合千粒重,千粒重与其系列组合每穗粒数均呈显著负相关。对于杂交稻组合选育,选育高产组合本身首先结实率要高,出于优质考虑千粒重较小,选择穗数适中的大穗型。  相似文献   

19.
The problem of determination to weighting coefficient is a key and difficulty for combination forecast. A method of determining weighting coefficient based on rough set theory is showed in this paper. Determining weighting coefficient is translated into estimating significance of attributes among rough set. A relation data model about combination forecast is established. Knowledge systems are built through making attribute value into eigenvalue. Under data moving, the weighting coefficients of a combination forecast model are computed by analyzing the dependence and significance of forecasting method for the predicted object. The proposed approach overcomes the subjectivity of traditional determination to weighting coefficient, avoids computing linear or nonlinear extremum problem and makes combination forecast more objective. The validity of the proposed approach is verified with a case.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烟叶化学品质现有组合评价方法的不足,探讨离差最大化组合评价法与BP神经网络相结合进行评价。选取4种典型单一评价法,首先采用改进熵权法和AHP法确定指标权重,然后根据离差最大化原理计算组合评价值,最后利用BP神经网络对组合评价值进行反演。结果表明,离差最大化组合评价值与单一评价法相关性较其他组合评价法更高,平均相关系数为0.9822;BP神经网络对组合评价值有较高的预测准确性与稳定性,预测值与实际值相对误差不超过3%,决定系数大于0.9900。说明,离差最大化组合评价法对单一评价法的组合效果更好,BP神经网络提高了组合评价的便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