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牟吉奎  彭文清 《湖南林业》2015,(1):30-31,47
2014年4月17日,湖南省林业厅邓三龙厅长来到鼎城实地考察了长茅岭乡66.7公顷"油茶带状更新"示范基地,对鼎城区探索的"油茶带状更新"模式给予了高度肯定,并指出要在全省推广,以点带面示范推动油茶产业发展。目前,鼎城区油茶产区乡镇的林农实施"带状更新"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政策、技术咨询者络绎不绝。2014-2020年,鼎城规划实施带状更新1万公顷油  相似文献   

2.
乐安县油茶低产林形成的原因及改造技术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9年以来乐安把油茶产业作为农业支柱产业来发展,到目前为止,全县新造高产油茶林6600hm~2,包括6000hm~2老油茶林在内,全县油茶林总面积达12600hm~2。由于油茶林品种老化、树龄老化、经营管理粗放、产量普遍低、经济效益不高,大都属低产油茶林。要大力发展油茶产业,除新造大面积高产油茶林基地外,还要对现有的低产油茶林进行改造。通过抚育改造、嫁接换优、更新改造等有效措施,实现优质、丰产,以提高其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新造油茶林地水土保持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号召发展油茶产业以来,全社会参与油茶开发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油茶的栽培面积迅速扩大.但在油茶栽培生产过程中忽视了对新造油荼林地水土保持,许多新造油茶林地由于施工等原因而裸露,未采取水保措施,极易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简述泸溪县油茶产业基本情况,介绍油茶低产林现状及改造的几种方式,重点分析了低产林带状更新改造的技术方法、改造前景、优势.指出了实施中存在的老油茶树"惜砍"、林地坡度大选地难、缺乏劳动力等问题.从政策宣传、示范带动、方法创新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中联天地公司开启掘金油茶的"梦之旅"。公司的100多台挖掘机,正在湘南开挖全国最大油茶林基地。 此前,金庾油茶公司因资金不济,新造的约230公顷油茶林被迫转手,近千万元资金血本无归,被迫离场。  相似文献   

6.
刘环宇  侯娥 《国土绿化》2009,(10):52-52
10月12日,江西省永丰县龙冈畲族乡的农民正在喜滋滋的采摘油茶果。永丰县现有油茶林486万亩,为全国19个油茶生产重点县之一。为做大做强油茶产业,永丰县实行油茶低产林改造与新造高产油茶林同步推进,产量翻番增长。预计今年油茶种植户户均增收10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7.
杨清心 《中国林业》2011,(19):40-40
江西省兴国县是著名的“中国油茶之乡”,现有老油茶林面积52.3万亩,大部分分布在西北部山区,品种繁杂,树龄老化,年平均产油量不足2.5公斤。为了更好地发展山区经济,增加林农收入,兴国县在大力发展新造高产油茶基地的同时,着重抓低产油茶林改造工作。  相似文献   

8.
<正>油茶是一种重要的木本油料作物,具有适应性强、经营成本低、收益大、用途广等特点,素有“炸不烂的油库”之美誉。茶油色清味香、营养丰富,是一种优良的有机和绿色食用油,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在国际市场上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因此,大力发展油茶能帮助山区林农尽快脱贫致富。近年来,霍山县在积极开发改造油茶低产林的同时,结合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地新建了一批油茶林。部分地区林农因未掌握油茶栽培技术,致使新造油茶林成活率和保存率都很低。根据生产实践,栽培油茶须做到:  相似文献   

9.
怎样更新改造低产油茶老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加强对低产油茶老林的更新改造,可促进老油茶林新陈代谢,焕发生机,增加产量,提高永续利用率,好处甚多。现介绍更新改造低产油茶老林的几项主要技术措施。1.清山砍杂,改造林相。好的油茶林相,是油茶高产的基础,清山砍杂主要是清除茶林中的杂树和野藤,有利集中营养供养油茶林,改造林相,达到加速老油茶林“返老还童”的目的。清山砍杂时间安排在夏季和秋初季节为好,有利“二杂”的干枯和减轻病虫危害。在清山砍杂中应注意保护好混生在油茶林中的山苍子,因为山苍子发出的激素气味,对于防止油茶林炭疽病、软腐病、烟煤病和多种虫…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太湖县抓住国家倡导发展油茶的良机,新造与改造一齐抓,大力发展油茶产业。现全县油茶林面积已发展到10万亩,初步形成油茶产业化发展链条。该县确立了今后十年主抓油茶产业的思路,制订了《太湖县油茶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县政府从2007起每年安  相似文献   

11.
刘志平 《湖南林业》2010,(12):17-17
鼎城区地处湖南省西北部,亚热带气候,丘岗地貌,林业用地面积7.14万公顷,其中油茶林面积3万公顷,位居全省第5。充分利用鼎城现有油茶资源,加快产业发展与升级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常宁市是全国"油茶之乡",也是国家油茶示范林基地试点市。全市林业用地面积11.67万公顷,其中油茶林面积4.87万公顷,占林地总面积的41.7%。近年来,常宁市以打造油茶第一市为目标,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新造与低改相结合,油茶产业得到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龙川县采取梯带、梯级、小平台改地等多种油茶低产林改造措施,获得大面积增产、增收效率。本文对该县低产林改造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油茶产业发展中的几个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论述我国发展油茶的7个关系。①发挥自然能力与采用人工措施的关系。要充分认识、利用和发挥自然力发展油茶产业;②数量和质量的关系。要高质量地数量扩张",又好又快"地发展油茶产业;③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关系。要充分认识发展油茶三大效益综合的自然属性;④科学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的关系。研究要"深入",推广要"浅出";⑤资源培育与加工利用的关系。以提高油茶产品的规格和附加值来推动油茶资源的培育;⑥用地和养地的关系。养好地才能使油茶林经营可持续,只有林地地力维护好,才能保持油茶林的高产、稳产、高效;⑦新建油茶林与改造低产林的关系。要对油茶低产林进行分类,利用已有科技成果,根据条件先易后难逐步、稳妥地推进低产林改造。7个问题的相对两面是发展油茶产业的必然关系,因地制宜的处理好7个关系,是在发展油茶产业中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5.
宁都是油茶中心产区县,现有油茶林面积近1.33万hm2.从2010年起,列为国家油茶产业发展重点县.近2年新造高产示范林1 466.67 hm2.笔者结合宁都实际,对宁都油茶产业发展进行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16.
油茶林土壤微生物生态分布及土壤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4  
为了了解油茶林土壤肥力状况,我们对株洲地区油茶林地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根际土壤中的细菌数量明显大于非根际土壤,根际土壤酶的活性高于非根际土壤;新造幼林地土壤微生物数量较萌芽更新林地多,土壤酶的活性也以新造幼林地较萌雅量更新林地土壤高;低改林地土壤微生物数量较未低改林地多,土壤酶的活性也以低改林地高。  相似文献   

17.
全国油茶产业发展现场会召开后,各地迅速掀起了一股发展油茶产业的热潮。但由于我省油茶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滞后,良种穗条供应能力有限,致使当前优质种苗缺口较大。因此,近两年内,除新造一部分优质油茶林外,要重点对现有油茶林进行高标准垦复。这是提高我省油茶产业发展整体效益的一项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8.
常宁市素以“油茶之乡”享誉全国,油茶林面积5.1万公顷,占林地总面积的56%,是“半壁江山”,搞好油菜开发是振兴农村经济的重大举措。1984年被列为世界粮食计划署无偿援助的油茶更新改造工程县之一,1993年又被国家批准列入了第二期油茶低改项目市,市委、市政府依托油茶更新改造工程,全面实施油茶低改,到1996年,共完成更新油茶林3867公顷,改造油茶低产林600公顷。经连续四年测产,更新造林的油茶平均公顷产茶油达120公斤,最高达315公斤;低改林次年公顷产茶油达180公斤,是改造前产油量的4倍。常宁市油茶更新低改工程的建设情况…  相似文献   

19.
基地内修建有林道,部分小班有灌溉设施。林地使用剩余年限为24年。基地内的茶林全部为新造油茶林,苗木品种为湘林系列。林地使用剩余年限为34年。基地内油茶林全部为新造油茶林,苗木品种为湘林210号。  相似文献   

20.
详细介绍3种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措施,为油茶低产林改造的具体实施提供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