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小麦赤霉病防治药剂筛选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30%戊.福WP1 500g/hm2、80%多菌灵WP1 200g/hm2、80%多菌灵WP600g+15%三唑酮WP1 125g/hm2可有效地防治小麦赤霉病,防治效果明显高于戊唑醇、咪鲜胺、三唑酮。在小麦赤霉病发生较重年份,防治感病品种小麦,应于小麦初花期(扬花株率10%)施第1次药,7d后再施第2次药,并做好戊.福、多菌灵、多菌灵+三唑酮的交替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2.
试验结果表明,50%多菌灵(班治)悬浮剂1 500 mL/hm2防治小麦赤霉病,效果显著;59.7%咪锰窑多菌灵(百功)可湿性粉剂600 g/hm2、25%咪鲜胺(使百克)乳油900 mL/hm2和36%多窑酮(护穗)可湿性粉剂600 g/hm2,按使用说明书最高推荐用量,在小麦抽期扬花期喷雾1次,防治小麦赤霉病也有较好效果,但效果低于50%多菌灵(班治)悬浮剂。各种试验药剂对小麦白粉病,均有一定防治效果,以36%多·酮(护穗)可湿性粉剂防治效果最好,平均防治效果为82.62%;59.7%咪锰·多菌灵(百功)可湿性粉剂防治效果次之。  相似文献   

3.
通过几种不同杀菌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的试验,比较其防治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表明:40%咪鲜胺.氟环唑SC600ml/hm2、28%丙硫菌唑.多菌灵SC1950ml/hm2在小麦扬花初期防治一次,对小麦赤霉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4.
小麦赤霉病药防的新理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马勇 《农学学报》2016,6(4):20-25
针对当前江苏省建湖地区小麦赤霉病频发、重发,且防治主体药剂——多菌灵及其复配剂防效下降的现状,笔者提出了一些新的药防理念,以期为小麦赤霉病的大面积防治提供理论依据。主要通过提高多·酮的利用率、多菌灵的减量使用、选择代替多·酮的药剂新组合来防治小麦赤霉病等3 个办法,改进小麦赤霉病的药防。结果表明:40%多·酮1500 g/hm2 兑水225 kg 对小麦赤霉病的病指防效为65.24%,与40%多·酮2250 g/hm2兑水300 kg 的病指防效(68.43%)接近。40%多·酮1500 g/hm2加入5%白醋1500 mL/hm2对小麦赤霉病的病指防效为71.04%,好于40%多·酮2250 g/hm2的病指防效(68.43%)。药剂新组合对小麦赤霉病的病指防效达84.71%,远高于常规药剂40%多·酮2250 g/hm2的病指防效(68.43%),理论产量的增产效果达12.83%。研究结果表明,控制用水量可以提高多·酮的利用率,添加助剂可以达成多·酮的减量使用,使用新药剂组合可以达到很好的防治和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5.
试验结果表明:63.5%咪鲜胺锰盐·多菌灵WP对小麦赤霉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对小麦生长安全.用药量达324.9g/hm2以上时,在小麦扬花初期(扬花株率15%时)第1次施药,7d后再施药1次,对小麦赤霉病防效可达84%以上,与对照药剂50%咪鲜胺锰盐WP412.5g/hm2、80%多菌灵WP1200g/hm2防效相近.从经济有效角度出发,在大面积推广应用时,建议63.5%咪鲜胺锰盐·多菌灵WP使用量为324.9~354.3g/hm2.  相似文献   

6.
40%多菌灵.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是防治小麦白粉病、赤霉病的理想药剂。使用剂量1 500g/hm2,对白粉病的防效可达86.52%,对赤霉病的防效可达84.01%;与三唑酮、多菌灵的防效相当。  相似文献   

7.
王亚梅 《现代农业科技》2010,(11):166-166,169
咪鲜·甲硫灵防治小麦赤霉病效果研究表明,咪鲜·甲硫灵防治小麦赤霉病效果较好,一般发生年份用药600~900 g/hm2即可;小麦赤霉病已对多菌灵产生抗药性,建议停止使用多菌灵防治小麦赤霉病。  相似文献   

8.
为了更好地防控小麦赤霉病的危害,对无为县农资市场上登记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几种主推药剂进行田间防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小麦抽穗扬花期,25%氰烯菌酯SC 2250m L/hm2、80%多菌灵WP防治2次,对小麦赤霉病防治效果均较好。  相似文献   

9.
不同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小麦赤霉病中等发病程度的田块内,进行了不同药剂的田间防病试验。结果表明: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以25%氰烯菌酯悬浮剂1.50 kg/hm2相对最高,平均达75%以上;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0 kg/hm2、50%多·酮可湿性粉剂1.35 kg/hm2和40%戊唑·多菌灵悬浮剂1.35 kg/hm2以及59.7%咪锰·多菌灵可湿性粉剂0.45 kg/hm2的防治效果较为接近,平均在70%左右。30%戊唑·福美双可湿性粉剂1.80 kg/hm2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相对较低,平均在60%以下。  相似文献   

10.
将5种杀菌剂(36%多酮SC、40%戊唑多菌灵SC、59.7%咪鲜多菌灵WP、40%百菌灵WP和25%赤霉清WP)于小麦始花期施药1次及小麦始花期、盛花期各施药1次,研究了其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在小麦扬花始期、盛期各施药1次36%多酮SC1 050 ml/hm2,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最佳,病穗、病指防效分别达47.67%和64.01%;40%戊唑多菌灵SC 1 200 ml/hm2、25%赤霉清WP1 800 g/hm2处理对小麦赤霉病也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效分别达59.18%和59.86%。  相似文献   

11.
不同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田间药效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28%烯肟·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800 g/hm2、43%戊唑醇悬浮剂180m L/hm2、40%戊唑·咪鲜胺乳剂600 m L/hm2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分别为60.57%、56.10%、43.90%,建议在贵池地区使用这3种药剂,并进行合理轮换,配合优良抗病品种,可以提高小麦产量,增强小麦的抗病性。  相似文献   

12.
戊唑醇对小麦赤霉病的田间防治和增产效果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2013年田间药效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戊唑醇对小麦赤霉病的田间防治和增产效果。结果表明:随着药剂戊唑醇用量的逐级增加,赤霉病病情指数逐渐减小,病害发生逐渐减轻,药剂防治效果逐级显著。与对照相比,喷施240g/hm2戊唑醇或喷施90 g/hm2戊唑醇与375 g/hm2多菌灵的混合药剂可分别使小麦赤霉病病情指数降低60.84%和67.09%,病穗率降低34.32%和35.61%,产量增加3.19%和5.70%,说明戊唑醇对赤霉病防治效果较好,且对小麦生长安全,可以作为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替代品种。  相似文献   

13.
通过2013年田间药效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戊唑醇对小麦赤霉病的田间防治和增产效果。结果表明:随着药剂戊唑醇用量的逐级增加,赤霉病病情指数逐渐减小,病害发生逐渐减轻,药剂防治效果逐级显著。与对照相比,喷施240g/hm2戊唑醇或喷施90 g/hm2戊唑醇与375 g/hm2多菌灵的混合药剂可分别使小麦赤霉病病情指数降低60.84%和67.09%,病穗率降低34.32%和35.61%,产量增加3.19%和5.70%,说明戊唑醇对赤霉病防治效果较好,且对小麦生长安全,可以作为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替代品种。  相似文献   

14.
为有效防治小麦赤霉病,选择48%丙硫菌唑SC、50%叶菌唑WDG、75%戊唑·百菌清、25%氰烯菌酯、50%多菌灵进行比较试验。结果显示:48%丙硫菌唑SC525 ml/hm~2、50%叶菌唑WDG180 g/hm~2防治小麦赤霉病效果好于25%氰烯菌酯1800ml/hm~2,明显高于50%多菌灵750 g/hm~2(纯量)。  相似文献   

15.
为有效防治小麦赤霉病,大丰市于2012年进行了59.7%咪鲜胺锰盐·多菌灵可湿性粉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9.7%咪鲜胺锰盐·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 g/667 m2对小麦赤霉病防效优异,建议小麦赤霉病一般发生年份使用59.7%咪鲜胺锰盐·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5~30 g/667 m2,大流行年份可适当提高用量。  相似文献   

16.
该文通过开展"激健"与40%多菌灵·三唑酮混配减量防治小麦赤霉病试验,结果表明,用"激健"225g/hm2与多菌灵·三唑酮常规用量50%混用可以取得较好的防效。  相似文献   

17.
小麦赤霉病药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赤霉病是影响小麦产量及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药剂防治仍是当今防治赤霉病的重要手段。2016年进行了新型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试验,研究表明:供试9种药剂对小麦赤霉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20%丙硫菌唑可湿性粉剂600 g/hm2、30%戊·福可湿性粉剂2 250 g/hm2、25%氰烯菌酯悬浮剂1 500 m L/hm2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较为理想,病指防效在88%以上,明显好于多·酮的防效,因此可以在小麦生产上进行大面积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8.
为确保沿江麦区小麦赤霉病的药剂防治效果,本文通过小麦抽穗始期、齐穗扬花期两个防治时间和5种药剂6个处理。田间调查表明防治小麦赤霉病,在抽穗始期及齐穗扬花期只要正确施药,病情指数均大幅下降,齐穗扬花期施药的防病效果明显优于抽穗始期。80%多菌灵80克/亩效果最好,40%戊唑。多菌灵67克/亩和80%多菌灵40克/亩+25%咪鲜胺50毫升/亩防效也较好,36%多酮防效最差,不能作为防治赤霉病单一药剂使用。在赤霉病大发生年份,所有药剂防治一次不能控制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建议在小麦齐穗扬花开始用药防治,间隔5-7天连续施药2-3次,确保防病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为筛选出防治小麦赤霉病的高效、经济、安全药剂品种,改善在小麦赤霉病防治中因大量使用多菌灵而造成的抗药性问题,特进行了6种药剂及不同施药次数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于小麦扬花初期施用27%戊唑·噻霉酮EW 450 mL/hm~2或48%氰烯·戊唑醇SC 800 mL/hm~21次,8 d后再施药1次,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较好。因此,建议在小麦生产中,用这2种药剂替代多菌灵或与多菌灵交替使用,以高效防治小麦赤霉病。  相似文献   

20.
2012年在凤台县桂集镇园艺村进行了几种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大田示范,结果表明,25%氰烯菌酯悬浮剂100mL/667m2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为79.6%,与80%多菌灵100克/667m2两次施药的防病和增产效果相当,显著优于对照药剂59.7%咪鲜胺多菌灵23.6g/667m2、30%多酮100g/667m2。氰烯菌酯对小麦赤霉病具有明显的防病和增产效果,应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