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鳜鱼(Siniperca chuatsi)属鲈形目脂科鳜亚科鳜属,又名桂鱼、季花鱼,是一种凶猛性肉食鱼类,鳜鱼以其肉嫩味美驰名中外,是久负盛誉的淡水鱼珍品,在国内外广为畅销.由于天然资源量日趋减少,捕捞的鳜鱼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人工养殖鳜鱼得到较快发展,尤其是驯化转食技术试验(从摄食活饵料鱼到摄食冰鲜鱼再到完全摄食人工配合饲料)的成功和推广,进一步推动了鳜鱼人工养殖的规模化.北方地区养殖鳜鱼的苗种主要是从水库中捕捞的天然苗和从南方采购的人工繁育苗.因天然苗数量远远不能满足生产需要,近年来实际生产中鳜鱼苗种主要是从南方购运人工繁育苗.而从南方购运繁育苗又存在运输饲养成活率低、易带进外源性病虫害和生产成本高等问题.在北方地区开展鳜鱼苗种人工繁育是十分必要的,现结合我们的实践经验将北方地区鳜鱼的人工繁殖技术归结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从上世纪80年代突破鳜鱼的人工繁殖技术后,鳜鱼养殖主要以成鱼池和亲鱼池中搭养或山塘小水库套养为主,池塘主养的规模小,单产低。近几年来,随着广东鲮鱼苗的引进和大规格鳜鱼种培育技术的突破,其养殖的发展速度迅速加快,养殖规模越来越大,主养单产逐年提高,但也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如病害逐年增加,养殖收益逐年下降。而且市场对商品鱼规格的要求越来越严。如何使鳜鱼养殖持续、稳定、健康地向前发展,何种养殖模式能更好地避免养殖风险、提高经济效益,是当前广大鳜鱼养殖者和水产科技人员所关心的。从90年代起,我站对鳜…  相似文献   

3.
为充分利用水库的饵料鱼资源,提高水库水域的生产潜力,增加养殖收入,近几年,水库养殖鳜鱼在鹰潭市得到迅速发展,面积达到2万亩,经济效益非常显著。笔者通过多年的鳜鱼养殖技术推广,总结积累了一些水库养殖鳜鱼的相关技术,供养殖同仁参考。 一、 养殖环境  相似文献   

4.
鳜鱼生长速度快,经济价值高,为充分利用水库资源,提高水库经济效益,于2006年和2007年在万年县余源水库、社里水库、熊家水库进行水库套养鳜鱼健康养殖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为充分利用水库的饵料鱼资源,提高水库水域的生产潜力,增加养殖收入,近几年,水库养殖鳜鱼在鹰潭市得到迅速发展,面积达到2万亩,经济效益非常显著.笔者通过多年的鳜鱼养殖技术推广,总结积累了一些水库养殖鳜鱼的相关技术,供养殖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6.
方榕乐  李万洲 《水库渔业》1984,(1):F002-F002
近年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水库渔业研究室对鳜鱼的繁殖、养殖进行了试验研究,初步掌握了鳜鱼在人工控制下自行繁殖及苗种培育、成鱼饲养的技术,为今后鳜鱼养殖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据调查,湘西山区有半数以上水库鱼苗繁殖场只能繁殖草、鲤等鱼苗和少量鲢鱼苗,鳙鱼和多数鲢鱼繁殖往往失败,因而造成鳙、鲢鱼苗种困难,使水库放养品种搭配不合理,鱼产量低。  相似文献   

8.
潘宪章 《内陆水产》1996,22(4):18-18
鳜鱼的人工养殖(接上期21页)3天然苗采集和人工繁殖3.1天然水域采苗:我国长江和珠江流域是天然鱼苗的主要产区,其中也有很多级鱼苗分布。在采集天然鱼苗时,就能采集到很多鳜鱼苗。鳜鱼苗身短体高,体色呈暗黑透红,能在水中翻滚游动。因鳜鱼比其它鱼类耗氧大,...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江都区鳜鱼养殖发展较快,而鳜鱼苗种主要来自于南方地区,由于受南方气候、水温和长途运输、苗种病害的影响,调回的鳜鱼苗培养成大规格鱼种成活率不高,鱼种在养殖商品鳜鱼过程中病害发生率较高,导致主养鳜鱼池塘效益降低,甚至亏本。为探索鳜鱼在本地自繁自育技术,提高鳜鱼苗培育大规格鱼种成活率,增强养殖鳜鱼自身抗病力,2014-  相似文献   

10.
鳜鱼,俗称季花鱼、桂花鱼,鳜鱼的饵料鱼配套是发展鳜鱼养殖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一、饵料鱼的品种主要包括鲫鱼、草鱼、鲢鱼、团头鲂和露斯塔野鲮  相似文献   

11.
正据了解,在佛山地区鳜鱼单养模式的产量一般以亩产1500千克左右为主;而笔者在这两年,跟踪本地区全记鳜鱼养殖场的养殖情况时发现,产量比其他的养殖场高出很多,针对这种情况,笔者拟对其高产养殖技术要点进行概括整理如下,旨在为广大养殖户提供参考。一、种苗来源鳜鱼苗主要是从肇庆市鼎湖地区某水库边的鱼苗场购回,该地区的鱼苗场水源充足,水质清新,种苗  相似文献   

12.
鳜鱼,又称桂花鱼,隶属于鲈形目,鱼旨科,喜栖静水或缓流水域中,尤水草繁茂处,白天少动,多夜间在水草丛中觅食,黄昏和拂晓是其摄食高峰,暗视觉灵敏,靠偷袭捕捉活饵而生长,鳜鱼苗出膜即以其它种鱼苗为食,一生拒食死饵,因此自然条件下苗种成活率低,生产过程中,苗种培育及其饵料成了其养殖生产迅速发展的两大制约因素。东江水库位于湘南山区的资兴市境内,水面24万亩,蓄水量81.2亿立方米,号称“湘南洞庭”,它同时亦是一个富饶的鱼仓,水库中放养的四大家鱼生长迅速,野杂鱼类、凶猛鱼类繁盛,尤其盛产鳜鱼,其鳜鱼远销韶…  相似文献   

13.
鳜鱼养殖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姚国成 《淡水渔业》1994,24(1):30-32
鳜鱼养殖技术姚国成(广东省水产局广州510222)为了发展鳜鱼养殖,广东省水产局于1985年下达鳜鱼人工养殖技术研究项目,由佛山市水产局和南海市水产养殖场等单位的科技人员组成课题组进行试验研究,从长江水系引进装捞的天然鳜鱼苗试养,筛选出优良品系,摸索...  相似文献   

14.
湖北省浮桥河水库管理处的科研人员,利用网箱养鳜鱼,从生态环境上满足鳜鱼的需要,克服了池养鳜鱼因水质较肥影响鳜鱼生长或因缺氧易造成死亡的缺点,同时投喂以鲭鱼种为主的饵料鱼,满足其摄食要求。将当年孵化的鳜鱼苗养成8.5克的鱼种进箱,经4个多月的饲养,单养网箱折合最高亩产5,700公斤,套养网箱折合最高亩产380公斤,平均成活率56.19%,饵料系数为4.06。最大个体重O.7公斤,平均尾重0.3公斤。当年鱼苗养成商品鱼。  相似文献   

15.
徐广友 《内陆水产》1997,22(12):10-11
近年来,鳜鱼养殖已成为名特优养殖热点。鳜鱼养殖热带来了规模化鳜鱼繁育。1995年后,我市年繁育鳜鱼寸片(3cm以上/尾)在50万—70万尾,为成鳜养殖生产提供了苗种来源。然而,在利用人繁鳜鱼寸片进行成鳜养殖生产中,存在着成活率相对较低的状况。通过分析,原因主要在于鳜鱼寸片直接下塘养殖,早期养殖饵料鱼配套差,以及水体较大的池塘中鳜鱼饵料获得性差。1996年6月中旬至7月中旬,笔者利用小体积网箱在水库中进行鳜鱼种培育试验,取得了培育成活率90.8%的结果。1试验条件与材料1.1小网箱设置水域理化性状,夏季早晨6:00测定,p…  相似文献   

16.
<正>分宜县分宜镇农业服务中心水产科技人员会同库区部分网箱养殖专业户,从2001年开始,探索网箱养殖的产业结构调整,摸索出鳜鱼年产两茬网箱养殖新技术模式,从而找到了一条从养殖低值鱼转变为优质高效鱼的有效途径,达到了网箱养殖鳜鱼的最佳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比养殖鲢鱼提高10倍以上。从前几年的试验示范型养殖,逐渐向目前的规模化、产  相似文献   

17.
潘宪章 《内陆水产》1996,22(3):21-21
鳜鱼的人工养殖1概述鳜鱼又叫桂鱼、桂花鱼。季花鱼、花鲫鱼等,地方名称很多,学名统称鳜鱼,为凶猛的肉食性鱼类。在鱼类分类学中属鲈形目、科、鳜鱼属。鳜鱼分布很广,南起广东、北至黑龙江,长江、黄河及通江河的湖泊、水库都是鳜鱼的盛产区。品种很多,现已发现的有...  相似文献   

18.
小型水库套养鳜鱼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水库野杂鱼资源丰富,套养鳜鱼可将营养价值低的野杂鱼转化为高品质的鳜鱼;清野除杂还有助于养殖鱼类消灭争氧、争饵、争空间的竟争对手,有利于主养鱼类的健康生长,调整了水库的养殖品种和结构,提高了水库渔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外市场对鳜鱼的需求日益增大,但由于活体饵料鱼供给不足,制约了鳜鱼养殖的规模化发展。山东省临沂市有大中型水库36座、小型水库817座,可养鱼水面22000公顷,而且水库内水质良好,溶解氧含量常年保持在6mg/L以上,水体中野杂鱼资源十分丰富,非常适合开展鳜鱼网箱养殖。为探索  相似文献   

20.
鳜鱼俗称鳜花鱼、季花鱼、桂花鱼,属鲈形目,能科,鳜亚科,鳜属。是我国特有的名优水产品,历来被认为是鱼中上品、宴中佳肴,深受人民喜爱。双牌水库建成后,水域水流平缓,水质良好,小型野杂鱼、虾众多,十分有利于鳜鱼的繁衍生长。近些年来,为充分利用水面资源,我们在双牌水库推广了名优水产网箱养殖,在2006年网箱养殖斑点叉尾鲴成功的基础上,于2008年起在部分库湾探讨鳜鱼网箱养殖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就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