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阴剑锋 《中国农资》2006,(11):50-51
创新理念 王锡义用13年的努力实践,将自己的农资营销体验上升为“驻点直销”的全新农资营销理论,驻点直销模式是一种动态发展的,有效的将营销理论转化为企业生产力。从营销理论到营销书籍,带动了中国农资营销行业的飞速发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正>从网络构建起步《中国农资》记者:唐总,2005年4月6日,四川美丰在成都成立四川美丰农资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推进营销网络终端建设。特别是2009年公司年产30万吨高效复合肥生产线建成投产后,公司实现了从单质肥向高效复合肥的转型升级,美丰更加快了从生产企业向生产流通企业转型的步伐。那么,请您首先谈谈美丰开启"全营销时代"从网络建设方面是如何布局的呢?  相似文献   

3.
<正>四川美丰农资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推出"整合营销模式",要以联合多方优势和实现各方共赢的方式帮助农民科学用肥及助农增产增收,并借此平台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在7月19日,由晋中市榆次区农业局、山西农资集团晋中分公司、四川美丰农资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共同举办的"四川美丰比利夫复合肥榆次区玉米试验示范田现场观摩会"上,记者对这一"模式"作了深入了解。  相似文献   

4.
创新理念王锡义用13年的努力实践,将自己的农资营销体验上升为“驻点直销”的全新农资营销理论,驻点直销模式是一种动态发展的,有效的将营销理论转化为企业生产力。从营销理论到营销书籍,带动了中国农资营销行业的飞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四川美丰公司的迅猛发展,公司产能大幅提升。无论以往传统的"美丰尿素",还是新品"美丰比利夫"复合肥的推出,美丰公司有了更强大的营销硬实力,在营销方面与其它大型化肥企业的竞争已是不可避免,这场竞争除了产品品牌的竞争、产品质量的竞争、商业模式的竞争以及经营人才的竞争外,最具竞争力的是企业文化的竞争!为此,本报记者就有关企业文化建设问题专访了四川美丰副总经理、四川美丰农资公司总经理唐立永先生。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资》2012,(45):5
<正>20年来,农资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根本性变化,由农资专营到市场全面开放,一大批农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逐步发展起来。中国农业生产资料流通协会作为一个颇有影响力的行业协会,为组织和引领我们农资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一大批农资人默默无闻、奉献青春、挥洒汗水,为我国农资流通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2003年,四川汇力农资连锁股份有限公司应运而生。公司主要销售氮、磷、钾以及各类复合肥,营销网络遍布国内主要省  相似文献   

7.
<正>本报讯日前,四川德阳市农业局分管领导、植保站站长、农技站站长等一行到德阳美丰农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中心参观考察。德阳美丰农资负责人介绍了德阳美丰农资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中心进一步完善现阶段所做的工作。听完介绍后,德阳市农业局负责人肯定了德阳美丰农资为测土配方所做的工作,并指出,今后将加大农企合作力度,共同推进德阳市测土配方的前进步伐。德阳美丰农资要优化现有测土配方肥配送网络,把测土配方  相似文献   

8.
<正>广西美丰农资发展有限公司作为美丰的子公司,经营管理上时刻都体现着四川美丰优秀的企业文化和魅力,并逐步打造成服务型区域营销典范。真诚合作闯"旱"关袁喆在2009年底来到广西开拓市场。2010年初就遇到了广西百年一遇的干旱天气,当地农资市场遭受持续冲击,农民不出手,客户也出不了货。"美丰"尿素在广西高达3万吨的库存量,  相似文献   

9.
<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农资营销如何应对?农资企业如何实现转型升级?六国营销一直在创新、突破、发展之路上大胆探索,勇往直前。2017年,以"深耕一体,力拓两翼"为重点的营销创新工作,深入推进,长足发展,为公司建成投产30周年,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深耕"一体"强本固基"一体"指驻点直销。驻点直销模式自1999年创立推行以来,展现了强大的生命力,对公司的发展壮大功不可磨。"至少在十年内,无论行业形势如何变化,传统渠道的主体地位仍无可撼  相似文献   

10.
<正>在开门子化肥的经销商中,戴建辉是其中的佼佼者。这位朴实的经销商在进入农资行业之前一直经销可乐。在经营可乐的过程中,他学习到了不少经营理念。"经营可乐的时候,厂家经常在我们县城最繁华的地带搞演出,打造自己在年轻人当中的形象,或是和一些知名快餐连锁店合作共同推动产品的销售。从这些方面,让我意识到广告和合作的重要性。"经销可乐的过程给戴建辉上了很好的一堂营销课,这为他经营农资奠定了营销基础。他认为做化肥也应该像做可乐一样让品牌深入人心。注重广告宣传与卖可乐相比,戴建辉认为,化肥要有销量必须有大量的广告投入。为此,戴建辉总是积极地寻找与厂家合作的机会。就在记者到访时,戴建辉正与开门子的营销人员商讨如何加大推广开门子化肥力  相似文献   

11.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农资产品的电子商务越来越多的受到大家的关注。站在农资经销企业的角度,从农资连锁经营模式出发,探寻农资连锁经营模式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引入电子商务这一网络直销模式,将农资连锁经营与电子商务进行整合,实现线上线下结合,虚拟网络与实体网络的结合,构建了网络直销模式下的农资销售流通网络,剖析了农资销售网络的结构和运行机制,将网络节点分为顶层节点、中间节点和末端节点三类,说明了各节点间订货与配送流程和方式。网络直销模式下的农资销售网络融入了电子商务元素,有助于农资及农产品物流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农资经营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环境保护、农业与农民的新变化,都对农业技术服务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原有的服务模式已很难适应新形势的新要求,农技推广部门、农资企业在深化原有服务的基础上,都在积极探索新的服务方式,一种新的模式——服务营销模式正在形成,随着这一新模式的推广普及,农资销售即将进入服务营销新时代。服务营销的优势现代服务营销理论认为,像农药化肥产品,其需求是个性化  相似文献   

13.
黄逞渊 《中国农资》1998,(5):29-30,41
<正> 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成败与存亡在于营销。供销合作社农资部门如何运用现代营销理论促进销售、促进企业发展是一个现实的课题。本文试就农资企业营销的现状、营销组合及加强营销的措施等作一些探讨。 营销:农资经营新课题 近两年,农资企业经营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从客观原因看:一是农资流通逐步市场化,资源主要由市场配置,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二是农药、化肥、农膜买方市场形成,竞争  相似文献   

14.
闵小龙 《中国农资》2011,(48):15-15
12月16日-19日.由中国农技推广协会主办的第七届现代农资发展与营销峰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有影响力的农药、种子、肥料等农资行业的销售经营近千人参加了此次盛会。  相似文献   

15.
<正>四川自贡金玉农资有限司是一家在自贡地区专业从化肥销售与服务的公司,与川美丰从2006年开始合作,2011年美丰比利夫复合肥投以来,一直致力于在自贡地推广美丰比利夫复合肥。20年自贡金玉农资有限公司在贡地区建立美丰比利夫复合实验示范田,得到了经销商农户的积极支持并参与。美比利夫复合肥实验示范田,数据说话,用事实说话——"实"话"实"说。油菜亩产达到500斤自贡市大安区鸳鸯乡的售商张满先和郑显德夫妇是  相似文献   

16.
<正>对于2007年下半年以来的农资行业来说,由于肥价的高位运行和生存企业营销模式的转变,作为民营农资企业,由于在资金获得、经营规模方面与其他一些传统渠道相比处于劣势地位,为了在行业发展中保存和发展自己,民营农资企业需要通过联合起来提高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于近期成立的盛世兴农农资公司就是将诸多民营农资经销商以股份制的形式联合起来,创造一个农资行业的"国美"。  相似文献   

17.
张弛 《中国农资》2007,(6):12-15
2004年,农资行业涌动连锁加盟之潮;2005年,农资行业开始大举整合之路;2006年,农资行业梳理营销模式;2007年,农资行业开始把企业管理进化成企业文化。有人说,农资行业比其他行业要落后整整10年。当众多农资企业开始形成自己的企业文化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农资行业的迅速崛起和思维上的长足进步。准确地说,整个农资行业正在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8.
农资经营变革之旅目前的农资经营经历了两次变革,第一次在上世纪九十年末到二十一世纪初,其标志是不少供销社、农资公司倒闭或歇业,其中的原因在于供求矛盾变化,在这之前,农资商品处于供不应求状态,制造商日子好过,销售科长最吃香。国务院1995年取消农资专营,农资经营渠道由原来单一变为多渠道竞争。不少农资公司面对这样的变化束  相似文献   

19.
正去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许多行业都陷入了经营困境之中,也有不少企业为了自救,努力开展线上营销、推广品牌。那么,到了现在的"后疫情时代",对于农资企业来说,下一步究竟该如何发展?笔者认为,线上营销将是农资企业下一步发展的重点,甚至一些农资企业还可借助线上营销挽回往季不利的销售局面,实现逆风翻盘。本文以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专业化农资企业为案例,  相似文献   

20.
依据多年为农资企业服务的经验,笔者发现从去年开始,对零售商的疏导与培训越来越多,主办者有的是厂家,有的是大的经销商,我们发现"决胜终端、品牌经营"在农资渠道领域真正形成了氛围。分销渠道的精细化管理一浪高过一浪,新的渠道模式也被广泛使用,如邮政系统的农资销售,营销渠道创新与深化呈现很多新的内容,农资营销渠道变革的探索在理论界也开始受到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