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对四轮车辆的动力学分析,建立了八自由度车辆的力学模型,计算得到车辆四点随机激励的八自由度耦合振动方程,并用分块矩阵的方法推得车辆振动系统的传递函数,其结果对进一步研究车辆的频率特性、振动强度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该车辆的线性二自由度数学模型,通过数学计算的方法分析了该车辆的横向稳定特性,对车辆的稳态响应进行了数值分析.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对林火巡护车辆建立了多体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模拟分析了稳态转向特性及瞬态响应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虚拟试验方法与数值分析计算结果非常吻合,该车辆具有不足转向特性,其质心位置是影响该车辆横向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  相似文献   

3.
振动方式测定木材弹性模量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该文介绍了振动法测定木材弹性模量的理论依据,组建了由脉冲锤、加速度计、计算机等组成的测试系统,对测试基本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发现横向振动方式可以有效地测得木板试材的固有频率值,测定效果好;而纵向振动方式不能测得试材的固有频率值,不能作为测量木材弹性模量的方法.在横向振动测量方式中,激振点与拾振点间距离应位于试材两端部附近,两者间间距应尽量远.通过与静态测试结果比较,发现振动方式测得的弹性模量值比静态方式测得的稍大.   相似文献   

4.
四轮车辆隔振系统的传递矩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四轮运输车辆为模型,建立了车辆4点随机激励的耦合与非耦合振动方程,导出了非耦合条件下四轮车辆隔振系统的传递矩阵。利用本文结果,可对车辆振动系统的频率特性和结构参数作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用静力试验测定桩侧地基抗力系数m值,工作繁重且时间长,而用动力法测定m值则简捷得多。但用动测法时,须知道桩横向振动固有频率f_n与m值的关系。本文采用比集中质量模型更为符合实际情况的弹性体力学模型,列出有自由长度桩的横向振动微分方程,推得频率方程,并通过数值计算求得对应于实测最低阶固有频率的m值。为动测法提供了理论根据,及简便而较精确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横向混合系数与水力系数的定量关系,建立了横向混全系数的理论关系式,通过天然河流原体观测、计算值与观测值相当吻合。  相似文献   

7.
等效锥度是评价轮轨接触几何状态的重要指标,与车辆的动力学性能密切相关,具有很大的工程价值。本文从等效锥度的定义出发,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上阐述了等效锥度与服役CRH_3性动车组构架横向振动超限问题的关系,提出了合理安排轮对镟修及钢轨打磨以降低构架横向振动超限发生的频率,并且建议在轮对LY系统中加入等效锥度测量一项作为轮对运行状态的监测参数,保证车辆运行安全。  相似文献   

8.
温室风振分析中的压杆弯曲振动动态刚度阵模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温室风振分析中的压杆弯曲振动问题,根据考虑二阶效应和惯性力影响的压杆基本方程建立压杆横向弯曲振动微分方程,得到采用基函数和位移系数表达的压杆横向弯曲振动位移的向量表达式,结合位移边界条件求得以节点位移向量表达的位移系数,给出压杆截面内力方程,进而得到以节点位移向量表达的杆端内力,最终给出综合质量矩阵、几何矩阵和刚度矩阵的精确动态刚度矩阵。研究结果表明:一般的插值形函数单元模型需加密单元才能提高计算精度,但仍存在误差,而本研究模型得到的压杆横向弯曲自振圆频率与解析法计算获得的理论解完全相同,为精确解。  相似文献   

9.
横向振动方法评估大尺寸规格材静态抗弯弹性性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该文通过比较大尺寸规格材动态和静态弹性模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利用横向振动方法预测大尺寸板材抗弯弹性性质的可行性. 根据ASTM D198-99和ASTM D4761-96标准分别测定了加拿大针叶树商品材云杉-松-冷杉类大尺寸规格材 (38 mm×89 mm×3 658 mm) 的静态抗弯弹性模量E1和E2,并通过横向振动无损检测设备得到的动态弹性模量Etv对静态测试结果进行预测. 试验结果显示,横向振动方法得到的动态弹性模量Etv的平均值最大,比静态抗弯弹性模量E1和E2的平均值分别高5%(0.56 GPa)和15% (1.46 GPa). 动态弹性模量Etv与静态载荷方法测得的E1和E2都具有很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853 和0.881,均在0.01水平上呈显著相关. 该研究表明,横向振动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预测大尺寸规格材的静态抗弯弹性性质,是一种具有发展潜力的无损检测评估技术.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原木汽车列车的横向振动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提出了带二节挂车的原木汽车列车系统的横向振动理论公式。振动系统的特征方程的每一个根,均产生一种形式为G=A_ie~(λt)的运动。它为寻求动态稳定提供了可能性。由所研究的因素可以知道不论那种形式的运动,均与车辆的结构尺寸——挂车长度,牵引杆的长度、轴距,重心位置等有关系。于是为我们从动力学的角度寻求最佳车辆结构尺寸找到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高等植物侧芽、侧枝的发生及调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等植物侧芽和侧枝的发育是受多种因素调节控制的.目前已经发现许多与侧生组织相关的基因,它们调控侧芽与侧枝的形成和发育,决定植株的形态结构;可长距离运输的信号物质在植物侧生组织的形成和发育、植物从营养生长到生殖生长的过渡中都发挥重要调控作用;植物激素参与了包括侧芽、侧枝的发育、植物的生长等多种生命过程的调节与控制;光周期经常和植物的基因型、植物激素等诸多种因子一起共同发挥作用,来调节植物侧生组织的形成和发育.调节植物的侧芽和侧枝发育的多种因素构成了一个网络系统,只有用综合研究的手段才可以知道网络系统中的各种因子之间的相互影响与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2.
低压滴灌灌水均匀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通过对灌水均匀度的研究,寻求改进和提高低压灌溉系统灌水均匀度的途径和方法。【方法】通过试验研究了低压条件下毛管进口压力、铺设长度、铺设坡度及管径等参数对灌水均匀度的影响,并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处理。【结果】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灌水均匀度随着毛管管径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毛管铺设长度的增大而减小,逆坡时,随着坡度的增大而减小,顺坡时,随着坡度的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毛管进口压力对灌水均匀度影响不显著,毛管铺设长度、管径及铺设坡度对灌水均匀度影响显著,其中毛管铺设长度影响最大,毛管管径次之,毛管铺设坡度最小。【结论】可以通过适当增大毛管管径、减小灌水器设计流量及对地形适当分区等措施,提高低压滴灌系统的灌水均匀度,保证系统的灌水质量。  相似文献   

13.
熊的腹壁疝是有管取胆熊常见的并发病,铁衣的磨擦损伤及引流管处感染化脓易导致该病的发生.当腹压大、腹壁层厚时,可采用8字型缝合法及扭扣状减张缝合法.  相似文献   

14.
探究了不同类型花生侧根条数规律。结果表明,在花生全生育期内,最多可出现七级侧根,立蔓型、半蔓型花生二、三级侧根和爬蔓型花生二、三、四级侧根在花生生长中起着重要作用。半蔓型花生和爬蔓型花生的根系生长优势主要表现在三级和四级侧根上。  相似文献   

15.
虎舌红幼苗一、二代侧枝打顶后喷施150 mg/L的植物生长调节剂6-BA溶液,可诱发养成较为圆满、紧凑的株型,提高了虎舌红的观赏性和商品性.经侧枝诱发的虎舌红在栽培管理上要注意保证良好的光照,做好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  相似文献   

16.
MT 10 Mutant of Rice with Altered Lateral Root Initiation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Mutants with increased resistanco to toxic anxin concentrations were first isolated in rice.The present report describes their isolation,genetics and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zation.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索不同磷肥施用量对柱花草侧芽发生的影响,以热研2号、有钩柱花草和电白柱花草为材料,设置了3个磷肥(P2O5)水平,分别为每千克土施入磷肥0.2,0.8,1.6g,并以不施磷肥为对照,在温室条件下进行盆栽试验。以累计主茎和侧枝的侧芽数量为指标进行了连续观测和分析。结果表明, 供试柱花草材料的主茎和侧枝的侧芽数是其遗传特性和栽培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供试柱花草有利于其侧芽发生的最佳施磷量不同,热研2号柱花草最佳磷肥施用量为每千克土施入磷肥0.2g,其他2个供试柱花草的最佳磷肥施用量为每千克土施入磷肥0.8g。施用磷肥可以促进柱花草主茎侧芽和侧枝侧芽的发生,但对侧枝侧芽发生的影响更大,促进侧枝侧芽的发生可能是磷肥提高柱花草产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以莴苣幼苗为材料,以适应浓度的生长素类物质萘乙酸(NAA)、吲哚丁酸(IBA)和吲哚乙酸(IAA)处理根部20 ̄30h,可使大量的侧根原基得到的启动和突起,10.000mg/L的NAA,IBA或IAA处理的侧根原基数分别为对照的27.9,26.5和13.6倍;  相似文献   

19.
为揭示温度影响水稻侧根发育的机制,从水稻甲基磺酸乙酯(EMS)突变体库中筛选出一个高温敏感侧根缺失突变体hts1,初步研究了该突变体苗期性状及农艺性状对不同温度的反应.结果表明,该突变体在26℃侧根表型正常,28~32℃表现为少侧根,34℃以上表现为无侧根以及不定根数目显著增加;34℃高温处理下,相比野生型对照,突变体的分蘖数、株高以及结实率等分别降低了42.5%、14.0%、58.2%.遗传分析表明,该突变体是单隐性基因突变.该基因的突变使水稻生长发育尤其是侧根发育和育性对34℃以上的高温表现出超敏感.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微灌系统田间管网的水力计算原理和设计方法为基础,对微灌系统毛管分组调压设计方法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探讨。分析了在毛管分组调压设计中,因调压管长度偏差引起的毛管进口水头的变化及其对支管单元灌水均匀度的影响。通过计算机的数值模拟,对两例采用毛管分组调压方法设计的微灌工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毛管分组调压设计,调压管长度偏差所引起的毛管进口水头偏差,对微灌系统灌水均匀度的影响之大,在工程设计中绝不能忽略;最后,对毛管分组调压设计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