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西是中国重要的商品林生产基地和木材战略储备基地。每年木材采伐量占全同的36%,但绝大部分是小径材,中大径材很少,胸径30厘米以上的大径材更少。除试验林外,广西造林单位培育大径林商品林的意识还不强。  相似文献   

2.
我国森林资源的稀缺性和经济社会发展对木材刚性需求的矛盾日益尖锐,有效利用国土资源,大力发展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保障国家木材安全,已成为当今林业发展的重点。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材生产基地,由于对森林资源长期过量采伐,可采资源处于枯竭状态。开展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是非常及时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刺槐是苏北沿海盐渍土造林的主要先锋树种,具有耐盐、速生、丰产、材质坚实等优点,在沿海栽培数量中,占80%以上,仅盐城地区刺槐蓄积量就达二十多万立方米,为人民提供了大量生产、生活用材。但其木材在利用中易遭蛀虫为害,给群众生产生活造成很大损失,故刺槐木材防蛀,已成为苏北沿海林业生产上的一项重大课题。鉴于国内过去对这类害虫研究很少,为了向林业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我们自1973年起,开展了刺槐木材防蛀研究工作。 通过几年来的饲养、观察及防治试验,我们初步发现为害刺槐木材的害虫有樱桃虎天牛、枹扁蠹虫、窃蠹虫、小蠹虫、长蠹虫、竹虎天牛和二种家天牛,其中以樱桃虎天牛、枹扁蠹虫为害最严重。现将这两种害虫的初步研究结果整理于下: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步伐的加快,社会对木材的需求量急剧增长,木材的稀缺性和珍贵性日益凸显,木材需求成为刚性需求。因此,国家启动了国家储备林划定与基地建设工作。玉溪市两个国有林场划定储备林(后备林)3700 hm~2、储备蓄积达612711.2m~3,通过对储备林采取林改培、森林抚育等措施,提高林地林木生产率,对玉溪市木材储备和培育大径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国家储备林是为了保障木材安全、缓解珍稀树种及一般树种大径级材结构性短缺而建立的。河南省是林业大省,但现有的木材总量,尤其是大、特大径级木材储备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加快国家储备林建设,实施国家储备林制度,对增强河南省木材供给能力、维护国家木材安全意义重大。在总结河南省国家储备林经营管理现状的基础上,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同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措施,以期为河南省国家储备林工程后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我国红松大径级用材林近自然培育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松是地带性森林植被阔叶红松林的建群种,其木材力学强度适中,纹理通直,花纹美观,材质强韧,不易开裂、变形,耐腐朽力强,为我国珍贵用材树种。通过近自然经营可以达到低成本培育大径材近自然林的目的。文中分析了我国红松大径材林培育现状及存在问题,并从红松的生物和生态学特性、木材利用价值方面阐述了大径级用材林近自然培育的适用性,提出了红松大径级用材林近自然培育技术,包括原则、目标树选择时间、大径材目标树选择技术、目标树密度、干扰树确定方法、种源与立地条件的确定等,以期为提升优质大径材蓄积量和满足国家需求提供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正>目前我国人工林中幼林面积所占比例高达65%,近、成、过熟林仅占35%,人工林木材产量和质量均比较低,主要为中小径材,大径材极为缺乏,而大中径材的市场需求占到75.19%。在我国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战略下,大径级材的供求矛盾日益凸现。杉木是我国特有的优良速生针叶树种,杉木人工林面积、蓄积量分占全国人工乔木林总面积、总蓄积量的1/5和1/4,杉木大径材定向培育技术成果推广是杉木乃至我国人工用材林提质增效的迫切需求及有效途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在国家"十五""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研究基础上,以杉木中带、南带、北带近30年的完整轮伐期杉木密度试验林、间伐试验林、良种控制试验林、立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世界上少林国家之一。由于缺林,自然灾害频繁,生态条件不利于工农业生产发展,木材、薪材及各种经济林产品供需矛盾突出,影响我国四化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怎样全面发展林业,改善生态条件和木材供应不足的局面,是我国林业发展中急待解决的一个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9.
湖南省国有林场大径材资源培育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80年代初期开始,我省国有林场以部省联营建设速生丰产林基地为契机,在近10个大中型林场陆续建设了6.67万ha杉松速生丰产林基地,成为我省高效林业建设的骨干和样板。进入80年代后期,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木材材种供求关系发生了明显变化,中小径材销路明显滑坡,价格变化不定,而大径材销售则供不应求,价格上涨,资源不足。根据框算,大径材培育的投入产出效益比要高出中小径材投入产出效益比的1~2倍。这一市场信息,许多国有林场在省内外作了广泛的市场调查,结果认为:随着我国木材工业及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市场对大径材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红椎大径材近自然培育适用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近自然林经营理念及原则,结合红椎生物、生态学特性及木材利用特性,系统地分析了红椎采取近自然林经营技术培育大径材的适用性。分析认为,红椎为南亚热带地带性常绿阔叶林顶极群落的主要建群种,可以采取近自然林目标树单株培育技术,高效培育大径材多功能人工林。  相似文献   

11.
正2018年3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印发《国家储备林建设规划(2018-2035年)》,提出到2020年,规划建设国家储备林10500万亩,继续划定一批国家储备林,国家储备林管理制度体系基本建立。到2035年,规划建设国家储备林30000万亩,年平均蓄积净增2亿立方米,年均增加乡土珍稀树种和大径材蓄积6300万立方米,一般用材基本自给。南阳作为林业  相似文献   

12.
指出了桉树是我国纸浆材的主要树种,培育出大径材的桉树可以有效地缓解我国对木材的需求,尤其是缓解我国中径木材、大径木材紧缺的失常状况,从而解决我国木材市场上供需不平衡的矛盾。阐述了桉树大径材培育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提出了桉树大径材和无节材培育技术的有效策略,以为我国实现桉树种植效益最大化起到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一、广西杉木速丰林综合标准 1、总则 1.1杉木是我区主要速生用材树种,为促进生产大幅度增产,提高营造杉木速丰林的质量,并使木材材性和抗逆性能有所改良,特制定本标准。 1.2培育目标:中心产区以大、中径材为主,一般产区以中、小径材为主。 1.3丰产林要具一定规模,一个造  相似文献   

14.
在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中,杨树成为栽植的主要树种。经过几年的生长,大部分林地已郁闭成林。在杨树片林栽培中,密度偏大的现象比较普遍,农民大多希望密植多收。笔者通过调查对后认为,栽植密度过大,不但费用增加,且生产的木材径阶小、价格低,效益相对较差,而培育大径材效益则较高。所以应及时进行抚育间伐,尽量培养大径材,提高林地的总蓄积量和木材质量,以获得较高的效益。  相似文献   

15.
刺槐是匈牙利养蜂业的基础。花好的年景,50—60%商品蜜产自刺槐。1982年蜂蜜出口收入外汇达1,650万美元(全国平均每公顷刺槐林这项年收入31美元)。目前匈牙利的刺槐林约占整个森林总面积的18%,但现有的刺槐木材质量差,很难开发利用。林业研究所根据不同培育目标,选出了10  相似文献   

16.
北方今春木材市场走势随着国家整顿金融秩序和宏观调控措施初见成效,木材供应紧张局势将有所缓和,木材市场已出现价格稳步回落趋势。但目前林区大径级优质红白松、落叶松原木及阔叶胶合板材货源越来越少,有些产区库存优质大径材已经告罄,库存结构发生很大变化,很难进...  相似文献   

17.
邵伟  李荣  吴丽云 《中国林业》2010,(19):41-41
<正>山东省临沂市是全国四大人造板生产基地之一,杨树丰产林面积大,人造板生产企业多,木材资源消耗多。全市1.8万家木业加工企业每年加工能力达1500万立方米。如何保障临沂木材持续发展,促进产业发展,已成为临沂林业健康发展的关键。一、木材生产、加工集群及市场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18.
合理造材是林业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天保工程的实施和国家对林业企业木材生产总量的调减,林业企业木材生产数量锐减。怎样对原条进行合理造材,使之在市场上获取最大经济效益,是木材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由于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农村林业政策的落实,社员户经营的自留山、自留坡,一般都喜欢既出薪炭材,又出农具和檩、椽用的小径材,并且还想培育一些做梁和家具用的大径材,来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这就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在小块林地上怎样才能达到这个要求呢?我认为采用中林作业法,是比较适合以户为单位的经营方式的。所谓中林作业法,就是在同一块林地上既培育小径材或薪炭材,又培育大径材的经营方式。它是结合了乔林和矮林两种作业的特点,使同一林分中同时培育着起源不同、年龄不同的林木。它的森林结构由上层林和下层林两部分组成。上层林起源于乔林作业,是种子更新起来的异龄林,实行择伐,培育大径材,轮伐期  相似文献   

20.
<正>2014年5月,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重大项目"速生林木材高效重组制造关键技术与示范"项目在京启动。我国的人工林面积居世界之首,速生林木材产量7 000万m3/a左右,但其中约50%的木材径级不足12 cm,无法解决我国木材产业优质阔叶树材和大径材短缺的这一重大产业难题,也是制约速生材高效利用的产业瓶颈和技术瓶颈。重组木是速生材高效利用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其制造技术研究始于80年代的澳大利亚、美国及日本,以建筑结构材为应用目标,通过将小径级木材疏解并重新组合,制成新型大规格木材。但由于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