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一、沼气池的日常维护 1、要认真坚持和充分理解"三分建池、七分管理"的原则,只有管理得好,才能使沼气发挥出很好的效益. 2、要坚持"三改"、 "四结合".即坚持做到改厕、改厨、改圈;沼气建设要与种植业相结合,要与养殖业相结合,要与环境卫生建设相结合,要与生态农业建设相结合. 3、坚持"四勤".即勤进料、勤出料、勤搅拌和勤检查.池内一般要装满池容的三分之二料液,才能保证产气相对稳定.经常取出旧料,一般5~7天小出料一次,进出料量应基本相等;每隔2~3天要搅拌发酵料液;要勤检查,即检查管道、开关、接头、灶炉具以及沼气池是否漏气漏水等.  相似文献   

2.
<正>一、日常管理1.吐故纳新为使沼气池产气正常而持久,要不断补充新鲜原料,做到勤加料、勤出料。户用沼气池正常启动使用2~3个月后,每天应保持20千克左右的新鲜畜禽便入池发酵,同时,还要定期小出料,以保证沼气内料液的出入平衡。根据农村家用沼气池原料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一、要勤加料、勤出料。沼气池加新料一般要在产气量最高峰没有下降以前,即在启动后20天左右,最迟不得超过30天。沼气池启动运转20~30天后,应添加新料同时出旧料,每5~10天进出料一次,每次加料量占发酵料液的3%~5%,折合每天应加20千克左右的人畜粪便入池。  相似文献   

4.
高功 《农家致富》2013,(14):46-47
一、勤加料、勤出料根据一般农户家庭日常用气量和常用沼气发酵原料的产气量,在户用沼气池正常启动使用2~3个月后,每天应保持20公斤左右的新鲜畜禽粪,即每天有3~6头猪或1~2头牛的粪便入池发酵,即可满足需要。平时只需添加适量的水,即可保持发酵原料的浓度。对于没有养猪或牛的农户,其沼气池一般每隔5~10天,应出、进占总有效容积5%的原料。按每立方米沼气池容积进干料3~4公斤的比例加入发酵原料,同时也要定期小出料,以保持池内一定数量的料液。进、出料时,应先出料,后进料,做到出多少、进多少,以保持气箱容积的相对稳定。要保证剩下的料液  相似文献   

5.
沼气池日常管理的关键环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勤加料.勤出料根据一般农户家庭日常用气量和常用沼气发酵原料的产气量.户用沼气池正常启动使用2—3个月后,每天应保持20千克左右的新鲜畜禽粪,即每天有3~6头猪或1~2头牛的粪便人池发酵,即可满足需要,平时只需添加适量的水,以保持发酵原料的浓度。对于家中没有养猪或牛的农户,其沼气池一般每隔5~10天,应出、进占总有效容积5%的原料。即按每立方米沼气池容积进干料3~4千克的比例加入发酵原料:同时也要定期小出料,以保持池内一定数量的料液。[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1.及时补充新鲜料.加入沼气池的发酵原料,在发酵产生沼气的同时,原料中的营养成分会逐渐地被消化或转化,如果不及时补充新鲜原料,沼气细菌就会"吃不饱"、"吃不好",产气量就会下降. 2.勤搅拌料液.用出料器反复拉动数十次即可,也可用长柄竹木器具从进、出料口伸入池内来回搅动,或由水压间取出料液,从出料口冲入,每天1次,每次150~250千克.在冬季,无论搅拌、搅动或冲动,宜选择晴天,每3~5天进行1次. 3.经常检查各处盖板.沼气池的深度一般将近2米,同时发酵间又处于密封状态,一旦人、畜掉入池内,是十分危险的.因此,沼气池的进、出料口一定要用结实的盖板(如预制盖板、木板等)盖上,这样既安全,又可防止沼气粪水中铵态氮挥发,也有利于保持和提高地温.  相似文献   

7.
一、沼气池的日常管理 1、当沼气发酵启动之后,即进入正常运输阶段.为了维持沼气的均衡产气,启动后30天左右就应定时进行补料. 2、勤加料、勤出料沼气池正常使用一个月之后,就可以加料,加料时先关掉脱硫器开关,打开总开关,检查集水器有没有泥沙,软管是否畅通,检查完以后方可加料,加料时必须注意从进料口缓慢加入,以免过快损坏池体. 勤出料和勤加料,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1)应做到先出料,后进料.出、进料量要相等.  相似文献   

8.
一、注意勤换料、勤出料沼气池加新料一般要在产气量高峰没有下降前,即在启动后20天,最迟不得超过30天。不是"三结合"的沼气池启动运转20~30天就应添加新料出旧料,每5~10天进出料1次,每次加料量占发酵料液的3%~5%,折合每天应加20公斤的人、畜粪便入池发酵。"三结合"的沼气池,从启动开始  相似文献   

9.
张兰 《当代农业》2011,(10):49-49
一、勤换料、勤出料 沼气池加新料一般要在产气量高峰没有下降前,即在启动后20天,最迟不得超过30天。非"三结合"沼气池,启动运转20~30天就应添加新料出旧料,每5~10天进出料1次,每次加料量占发酵料液的3%~5%,折合每天应加20公斤的人、畜粪便入池发酵;"三结合"沼气池.  相似文献   

10.
农村户用沼气池的日常管理要做到“五勤、两防、一换、一保”。这对沼气池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一、五勤(一)勤进出料。为保证沼气细菌有充足的营养和正常的新陈代谢,必须不断补充新鲜的发酵原料,更换部分旧料。一般沼气池每隔5~10天要进出料一次,更换量以占池内总料液的5%为宜  相似文献   

11.
<正>一、掌握基本知识沼气池建好后,用户要和技术员一起操作,熟知沼气管道安装,沼气灯、沼气灶的使用和压力表的认读等基本知识。当沼气技术人员将沼气池交付给用户管理和使用时,要心中有数,不慌不乱。此外,要勤搅拌,按时进料、出料;经常检查沼气池活动盖是否漏气,及沼气输气管、开关接头,发现问题及时更换。池子出现漏水、漏气等重大问题时,最好请沼气技术人员解决,尤其是下池,更要注意安全操作,预防安全事故发生。二、定时清池除渣  相似文献   

12.
<正>鹿泉区从2003年开始推广"一池三改"沼气建设,到目前已建设沼气池2.8万个,收到了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为了保证农户能长期正常使用,减少事故隐患,增强沼气用户的安全意识,现对我区沼气池的日常管护提出几点意见:一、做到勤加料、勤出料为了保证沼气厌氧菌有充足的食物,使产气正常持久,就要不断补充新鲜原料,做到勤加料、勤出料。沼气进料时,应先出料后进料,做到出多少进多少,以便保持气箱容积。如果长期只进料不出料,会由于发酵料液过多,气箱容积被发酵  相似文献   

13.
沼气池如何使用好与日常管理有很大的关系,常言道“三分建池,七分管理”,日常管理得好,就会获得好的产气率。 一、经常出料要及时将池内发酵残料抽出,原则是“出多少,进多少,坚持先出后进”。残料抽出后,池内料液液面不能低于进出料管口的上沿,避免池内沼气从进出料管跑掉。  相似文献   

14.
<正>在工作中发现许多非三结合沼气池由于日常管理不到位,造成次年春天难启动甚至酸化,常言道:"三分建池,七分管池",沼气池的管理应做到"四勤",即勤出料、勤进料、勤搅拌和勤检查。现以京津冀地区浇筑10  相似文献   

15.
一、勤换料、勤出料沼气池加新料一般要在产气量高峰没有下降前,即在启动后20天,最迟不得超过30天。非三结合沼气池,启动运转20~30天就应添加新料出旧料,每5~10天进出料1次,每次加料量占发酵料液的3%~5%,折合每天应加20公斤的人、畜粪便入池发酵;三结合沼气池,从启动开始就向池内进料,但应对每天进料多少作  相似文献   

16.
勤进出发酵物 为满足沼气细菌的新陈代谢和农田季节用肥的需要,沼气池一般在春季或秋季需进行一次大换料.大换料前20~30天停止进料并备足发酵原料,清除全部沼渣,留下20%~30%的沼液作为接种物以加快产气.平时,为了保证沼气细菌有充足的营养,使产气正常、持久,就要不断地补充新鲜发酵料,更换部分旧料.进出料的原则是先出后进,出多少进多少.出料时,应使剩下的料液面不低于进出料管下口的上沿,以免沼气从进出料管跑掉.一般沼气池要每隔5~10天进出料1次,数量约占池内料液的5%为宜."三结合"的沼气池,人畜粪尿不断自动流入或冲刷入池,只要定期少出料,保持池内一定数量的料液即可.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国家对农村新能源的开发和建设极其重视,并为此投入大量的建设资金,使全国各地区农村沼气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现将沼气日常管理方法以及存在的的问题介绍如下。一、日常管理加入沼气池的发酵原料,经沼气细菌发酵产生沼气,原料的营养成分会逐渐被消耗,为保证沼气细菌有充足的食物,使沼气池正常产气,就要不断地补充新原料,做到勤加料、勤出料。沼气池加新料一般要在产气量高峰没有下降以前进行,即启动后20 d,最迟不得超过30 d。畜禽舍和厕所  相似文献   

18.
1.勤进料、勤出料 保证沼气池有充足的发酵原料,才能旺盛产气。必须保持沼气池正常的水位,沼气压力表显示的压力即水柱差为零时,水位与水压箱底面持平为标准水位。进、出料时应保持平衡,即出多少就进多少。不要将有毒物质入池,也不要把死畜禽放进沼气池,以免影响沼气池正常发酵和产生有毒气体。有些酸性、碱性太重的物质如酒精、青料等作发酵原料进料时,特别要注意适量,防止酸性或碱性太大影响正常发酵产气。[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正>在工作中发现许多非三结合沼气池由于日常管理不到位,造成次年春天难启动甚至酸化,常言道:"三分建池,七分管池",沼气池的管理应做到"四勤",即勤出料、勤进料、勤搅拌和勤检查。现以京津冀地区浇筑10m~3旋流布料池为例,谈谈沼气池的常年管理和使用。  相似文献   

20.
邱凌 《农友》2002,(11):27-27
加入沼气池的发酵原料,经沼气细菌发酵分解,逐渐地被消耗或转化。如果不及时补充新鲜原料,沼气细菌就会“吃不饱”、“吃不好”,产气量就会下降。为了保证沼气细菌有充足的食物,并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使产气正常而持久,就要不断地补充新鲜原料,做到勤加料,勤出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