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降低啤饲大麦株高,减少大麦倒伏,增加产量,用不同浓度的烯效唑拌种和喷施麦壮灵处理啤饲大麦。结果表明,每千克种子用20mg、30mg、40mg、50mg烯效唑拌种,大麦株高分别降低4.4cm、5.2cm、5.9cm、6cm,达极显著水平;穗节间分别缩短1.2cm、2.2cm、3cm、3.7cm;倒伏面积分别减少18.3个百分点、23.3个百分点、23.3个百分点、283个百分点;产量分别增6.72%、7.23%、12.94%、21.51%。大麦抽穗前每公顷喷施麦壮灵300ml、375ml、450ml、575ml,大麦株高分别降低6.3cm、6.6cm、11cm、14cm,达极显著水平;穗节间分别缩短3.9cm、4.1cm、5.1cm、6.7cm;倒伏面积分别减少25个百分点、31.7个百分点、31.7个百分点、40.7个百分点;产量分别增17.14%、10.42%、1.18%、0.84%。生产上可采用抽穗前每公顷喷施麦壮灵375ml或每千克种子用50mg烯效唑拌种来降低大麦株高,减轻倒伏,增加产量;也可采用抽穗前喷施麦壮灵525ml/hm。,以大幅降低株高,减轻倒伏。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丰尔安在冬小麦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小麦起身期喷施100-300mg/kg 丰尔安溶液300 kg/hm2,可有效控制小麦营养生长,抑制小麦节间伸长,降低小麦株高3.3 -5.0 cm,分别缩短基部1-3节节间长度0.6-1.7 cm、0.4-0.7 cm和0.5-0.8 cm;明显增强小麦抗倒伏能力;分别增加小麦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17.1万-27.45 万穗/hm2、0.5-1.6粒、0.2-0.6 g和4.45%-9.04%。  相似文献   

3.
烯效唑对甜高粱主要农艺性状及倒伏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烯效唑对甜高粱主要农艺性状和倒伏率的影响,试验以晋甜杂3号为材料,于二叶期分别喷施50、100、150、200、250、300、400、500、750、1 000 mg/L的烯效唑水溶液,研究其对甜高粱株高、茎粗、倒伏率和茎秆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喷施不同质量浓度烯效唑对甜高粱株高、茎粗、倒伏率和茎秆产量均具有极显著影响;随着烯效唑喷施质量浓度的增加,甜高粱株高、倒伏率逐渐下降,茎粗逐渐增加,茎秆产量则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综合考虑各个因子,二叶期对甜高粱喷施200~300 mg/L烯效唑水溶液,既可以提高甜高粱抗倒性,又可以增加甜高粱生物产量。  相似文献   

4.
烯效唑对小麦产量及产量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不同浓度烯效唑的小麦分蘖期、拔节期的喷施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喷施烯效唑能增加小麦的有效穗数、穗实粒数、千粒重、提高小麦产量,于小麦拔节期喷施50mg/kg烯效唑增产效果最佳,每公顷增产达516.7千克,增产13.0%。  相似文献   

5.
晚稻甬优6号喷施多效唑控制株高试验结果表明,在田中无水的情况下,喷施15%多效唑1.125-2.250kg/hm^2株高可矮化10~20cm,喷施4.50kg/hm^2株高矮化35-40cm,分蘖丛生,基节变粗,成穗少,株型出现严重矮缩。  相似文献   

6.
杂交中籼稻药剂防倒伏技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杂交中籼稻喷施植物生长延缓剂立丰灵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多点试验中,以丰两优3号、新两优6号和扬两优6号为试材,5%立丰灵粉剂的用药剂量设3个处理:300、600和900g/hm^2,在水稻拔节前10d进行喷施,同时以15%多效唑150g/hm^2制剂为对照用药,清水处理为空白对照,研究杂交中籼稻的药剂防倒伏技术。[结果]施用5%立丰灵使植株明显矮化,药效长达25~30d,且随着剂量的加大,矮化作用越显著,显著降低倒伏指数。喷施300和600g/hm^2剂量的立丰灵可有效促进幼穗发育,使出穗提前2~4d,增加每穗粒数,增产3.0%~8.5%,但达到900g/hm^2的剂量,则表现减产。[结论]在同等条件下,施用5%立丰灵600g/hm^2的处理,既有显著矮化抗倒效应,又能促进穗粒发育,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108g/L高效氟吡甲禾灵EC有效成分用量97.2g/hm^2、129.6g/hm^2、162g/hm^2和259.2g/hm^2于苗期茎叶喷雾处理.药后60d株防效分别达72.7%、87.1%、91.4%、94.7%,鲜重防效分别为79.2%、89.8%、91.8%、97.3%。倍量处理259.2g/hm^2对向日葵未见药害,在试验用药剂量范围内对供试作物安全。  相似文献   

8.
冬小麦新品种中天1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冬小麦新品种中天1号是普通小麦与十倍体长穗偃麦草复合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株高106.0cm,穗长8.0cm,千粒重39.46g,容重764.0g/L,籽粒含粗蛋白13.54%(干基)、湿面筋24.8%,沉降值9.2mL、稳定时间1.0min,抗寒、抗旱性强,稳产性好,高抗条锈病。在2005—2006年度甘肃省天水半山组区试中,折合产量5334.00kg/hm^2,较对照品种成农4号增产7.00%;在2006—2007年度陇南山区组区试中,折合产量4561.50kg/hm^2,较对照品种中梁22号减产4.90%。适宜天水市干旱、半干旱山区,二阴山区及边类似生态区种植。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烯效唑、多效唑对黄淮区油菜新品种秦优1699苗期和成熟期性状的影响,探索其在机械化生产上的应用,于6~7叶期(T1)、5~7 cm薹高期(T2)和以上2个时期T1+T2(T3),分别喷施80、160 mg/L烯效唑(C1、C2)和150、300 mg/L多效唑(C3、C4),以喷施清水为对照,研究其对油菜苗期性状、成熟期抗倒性状和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显示,①T1C1、T1C3可有效降低油菜幼苗薹高,使其叶片数增加,根茎变粗,有助于冬前苗期壮苗,提高油菜耐寒性;②各处理均能降低植株株高、有效分枝高度和倒伏指数,提高抗倒性;③烯效唑、多效唑处理可以降低千粒重,增加单株角果数,对每角粒数影响不显著,仅T3C1和T3C3处理单株产量显著高于对照;④T3C1、T3C3处理既可增加幼苗绿叶数、根茎粗,降低薹高,有助于培育壮苗,提升幼苗耐寒性,又可降低成熟期植株株高、有效分枝高度、增强抗倒性,提高产量.考虑到烯效唑的降解速度快于多效唑,使用安全性高,烯效唑在秦优1699上的使用效果略优于多效唑,建议生产上使用烯效唑,即用80 mg/L浓度烯效唑,在6~7叶期(T1)+5~7 cm薹高期同时喷施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以污水厂污泥与尿素、磷酸二铵、磷酸铵、氯化钾等化肥为原料的复混肥生产工艺,通过控制C/N、含水率、温度、供气量等工艺参数,生产出了能在农业上应用的污泥复混肥.通过在沙质土壤中施用不同量及不同配方的复混肥,进行了城市生活污水污泥复混肥在冬小麦生长中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污泥复混肥具有良好的改良土壤、增加小麦产量的作用.污泥复混肥作底肥与对照组相比,对植株的生长性状大都产生了显著或极显著的影响.小麦冬前分蘖增加30~60万个/hm^2,返青后分蘖数增加30~90万个/hm^2,拔节期蘖茎数增加30~105万个/hm^2,穗数增加19.5~45万条/hm^2,株高增加2~4cm.施用复混肥对小麦发育生长没有不良影响,有增产效果.一般穗粒数增加1~2个,千粒质量提高0.1~1.7g,产量增加457.5~1209.0kg/hm^2,增产率为7.6%~20.2%.但是由于污泥中重金属在土壤中的累积及在粮食作物中的富集现象,施用复混肥应控制污泥的比例.  相似文献   

11.
植物增产剂利鑫丰在玉米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植物增产剂利鑫丰在玉米不同生育期喷施的试验结果表明:在玉米拔节期、大喇叭口期、灌浆中期3个时期都喷施的处理,增产效果最好,兰州、张掖两地较对照分别增产866.6kg/hm^2和1280.0kg/hm^2,增产率分别为8.6%和16.1%;在不同时期只喷施1次的处理中,以大喇叭口期喷施效果较好,较对照分别增产733.3kg/hm^2和586.6kg/hm^2,增产率分别为7.3%和7.4%。  相似文献   

12.
试验结果表明:测土配方施肥方法每穴穗数比常规施肥方法减少0.2个穗.每穗粒数增加3粒,结实率高0.7%,千粒重高0.8g,理论产量高6.4%;测土配方处理比常规处理增产654.7kg/hm^2,增加效益1029.6元g/hm^2。  相似文献   

13.
以空育131为试验水稻品种在草甸黑钙土的水稻田内按照规定用量喷施金田磁能硅叶面肥。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分蘖期喷施200毫升/亩金田磁能硅叶面肥可使始穗期、齐穗期、成熟期分别提前2天、1天、3天,平均株高提高3%茎杆粗壮无倒伏,可使穗长、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有效穗数、理论产量、实际产量分别增加5.2%、4.6%、1.2%、4.6%、2.7%、16.4%和13.8%增产效果显著,较对照区提高产量13.8%.亩增产83.5公斤。  相似文献   

14.
通过研究化控次数和缩节胺用量对棉花品质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冀958棉花品种通过3-4片叶、7~8片叶、头水前、二水前、打顶后分别化控1次,缩节胺用量分别为22.5g/hm^2、37.5g/hm^2.45.0g/hm^2,67.5g/hm^2,120.0g/hm^2,棉花的产量较其他处理增产幅度为5.64%-8.91%。  相似文献   

15.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花生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花生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为花生高产栽培提供参考。[方法]在花生开花下针期,以喷清水为对照,分别喷施几种不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即喷施花生超生宝1次(开花下针期900g/hm^2)、花生超生宝2次(苗期450g/hm^2和开花下针期900g/hm^2)、国光矮丰(多唑·甲哌翁可湿性粉剂)2250g/hm^2、快绿丰1800g/hm^2、花生控旺粒粒饱1125g/hm^2,调查分析各处理对花生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花生生产安全,其中喷施花生超生宝的处理较清水对照增产9.32%。喷施国光矮丰(多唑·甲哌翁可湿性粉剂)和快绿丰的处理均增产4.24%,喷施花生粒粒饱的处理增产0.42%。[结论]花生生产应首选花生超生宝作为调节剂。  相似文献   

16.
硫肥施用方式对冬小麦灌浆期籽粒蛋白含量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设计 试验连续2年在河南农业大学科教示范园区进行。土质为壤质,田菁掩底,耕层有机质含量12.50g/kg、全氮0.99g/kg、碱解氮100.80mg/kg、速效磷59.90mg/kg、速效钾108.00mg/kg、有效硫15.80mg/kg。基施优质干鸡粪1875kg/hm^2,P205138kg/hm^2、K2O 165kg/hm^2,氮肥施用以纯N 210kg/hm^2,基追比7:3,分别为基施和拔节期追施。  相似文献   

17.
采用对比法分析麦业丰、EB麦壮灵2种化控药剂在大麦防倒伏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应用化控药剂可以有效地控制大麦节间伸长,使其植株矮化,增强抗倒伏能力,提高产量。施用麦业丰可提高大麦分蘖成穗率,从而增加单位面积穗数。’三叶期施用麦业丰600mL/hm^2+抽穗期施用麦壮灵375mL/hm^2的处理抗倒指数最高,产量最高,达7482.75kg/hm^2,增产5.02%。  相似文献   

18.
小麦抗倒剂应用效果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a对 4种小麦抗倒剂的试验表明 ,DF 5、烯效唑、壮丰安、多效唑对小麦都具有抗倒增产作用。在小麦中后期降水偏多 ,发生倒伏的情况下 ,DF 5 3 0 0 0ml/hm2 、烯效唑 480g/hm2 和多效唑 10 5 0g/hm2 都能明显增强小麦基部节间强度 ,增强抗倒能力 ,分别增产 17.6 %、6 .5 %和 2 .3%。在小麦中后期干旱 ,小麦不发生倒伏的情况下 ,烯效唑 15 0 0g/hm2 、壮丰安 15 0 0ml/hm2 增产明显 ,分别增产 7.4%和 6 .7% ,DF 5和多效唑虽然也增产 ,但增产幅度不大  相似文献   

19.
在大麦(HordeumsativumL.)拔节期喷施不同浓度烯效唑(20、40、60mg/L)的试验结果表明:①喷施对产量直接影响不大,年度间反应不同,品种间存在一定差异.但各品种经烯效唑加钾混合处理后,因穗、粒、重产量构成因素均明显改善,均显著或极显著增产;②烯效唑具有延缓衰老作用,处理后明显提高大麦生育后期功能叶的光合色素含量、叶面积指数、根系活力;加钾处理能强化延缓衰老作用.其原因与生育后期保持较高的超氧物岐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有关;③提高植株总氮量,灌浆初期,促进氮元素向籽粒运转;也可进一步提高植株总钾量.加钾和赤霉素可提高烯效唑作用;④烯效唑对三类型大麦(二棱、四棱和六棱)敏感性基本一致,均有50%左右品种(系)不敏感或敏感性较弱,10%左右品种(系)极敏感,35%左右品种(系)敏感性较强.  相似文献   

20.
试验研究表明,麦茬免耕直播水稻在拔节前10d,以100mg/kg 烯效唑每667m2用50kg溶液喷施,具有防倒伏作用,不影响产量;直播水稻在拔节期一般不施用烯效唑.抛栽水稻以100mg/kg烯效唑每667m2用50kg溶液,在抛栽前3d喷施,有增穗增产和抗倒伏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