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9 毫秒
1.
1.因机器在泥水中作业,工作条件十分恶劣,用后存放时间又长,所以作业后必须进行彻底清洗、全面保养和必要的检修。尤其对秧门、秧箱上滑道、滚轮支架、送秧机构和取秧调节手柄等部位的清洗更要彻底,并对相应运动摩擦表面涂黄油或机油润滑,不能等来年进行。  相似文献   

2.
杀秧作业时,刀辊高速旋转将地面浮土打起影响驾驶员视线,杀秧机在田间遇到地块不平时易伤薯,机手在驾驶室内很难及时发现杀秧机伤薯情况;当机手发现伤薯后,通过拖拉机液压装置调节杀秧机的离地高度,往往会造成离地过高,杀秧机出现空转现象,使薯秧的漏打率增加,影响马铃薯机械化收获效率与质量,增大了仓储成本;在北方大田种植的马铃薯,机械化收获水平较高、收获期较短、霜降来临较早,杀秧不彻底易造成误农时、增大油耗、损伤机车等风险。基于此,设计了一款适用于杀秧机伤薯、空转时的报警装置,通过理论分析与田间验证试验表明:当拖拉机输出轴转速稳定、正常杀秧作业时该装置准确率在95%以上,杀秧高度过低或过高时准确度略低但满足设计要求,该装置可及时提示机手伤薯和空转,间接地减少了伤薯与薯秧漏打情况的发生率,对马铃薯机械化收获效率、质量有更好保障,对种植户的仓储、增收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1清洗除污用高压清洗机冲洗机子各处的污泥,除去缠在秧爪、秧针、轮子等处的杂草。冲洗中应防止水进入空气滤清器,乘座式插秧机也要防止水进入电机电器、电瓶等部位。清洗后用布擦去各部分水分,空转2~3min(包括乘座式)方可停车。2保养注油清扫清洗完后,各运转活动部位应涂上润滑油或机油,特别是秧针,轨道等应涂上润滑油。各注油处充分注油,新机油的更换应在热机运转结束后放净为好,然后注入30#发动机机油,油量在油位计不拧紧的状态下,上下刻线之间。齿轮箱,侧支架驱动轮箱等处检查补充齿轮油。燃油滤清器、过滤器、空气滤清器要进行清理或…  相似文献   

4.
机动插秧机作业结束后,需要进行全面维护保养,选择合适的地方按下列技术要求存放。 一、技术保养 1.对全机进行彻底清洗,除掉杂物、泥水和油污。 2.检查各机件磨损及变形情况,并进行维护和调整。 3.放出燃油箱、汽化器、沉淀杯内的剩余燃油。  相似文献   

5.
基于ADAMS的高速插秧机三插臂分插机构运动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现有分插机构提高转速后,增加作业效率而导致取秧针针尖速度过快,取苗时触碰秧苗后造成伤秧率较高,影响水稻的成活、生长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高速分插机构——椭圆齿轮行星系三插臂。增加一个栽插臂后可以在不降低插秧机插秧效率的情况下减小转速,降低秧针尖的速度,减小伤苗率,通过理论推导建立了秧针运动数学模型,通过SolidWorks进行了三插臂的三维建模,利用ADAMS对其运动学进行了仿真分析,分析表明,相同作业效率下,秧针尖速度降低  相似文献   

6.
由于马铃薯块茎生长在地下,形状不规则,收获作业后土杂含量较多。采后清洗处理成为马铃薯初级加工、食用加工和精深加工必经环节,其作业效果直接影响马铃薯加工产品的品质。机械化清洗作业可有效地减轻人工劳动强度和提高清洗作业效率,是马铃薯采后清洗加工的重要发展方向。为了解当前马铃薯机械化清洗技术研究和应用现状,通过对国内外马铃薯采后机械化清洗技术进行综述,阐述马铃薯用途分类及等级划分指标,重点梳理分析干洗和水洗两种不同类型清洗方式的原理和技术特点,并对中国马铃薯清洗技术面临问题及发展方向进行初步探讨,为从事马铃薯采后清洗技术研究的科研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针对黏性土壤种植的马铃薯,存在机械收获泥土分离不净、薯秧分离不净、病薯伤薯分离不彻底的问题,根据收获拣选农业技术要求,研制开发出一款分离、输送等为一体的马铃薯田间分选机,适用于马铃薯联合收获机的田间配合作业。该分选线主要由集成分选机、接收料斗、装车机构成,集成分选机主要由分离输送装置、秧薯分离装置、传动系统、机架及地轮等各部分组成。该分选机额定电压为380 V,额定处理能力20~80 t/h,可以完成土薯、茎秆、杂草和病薯的分离,以及薯块输送等作业,大幅度减少用工,缩短收获周期。田间收获分选试验表明:该分选线在田间地头与马铃薯联合收获机配合作业效果好,减少沃土的流失,土薯分离、分级及茎秆分离良好,除秧率和除净率分别高于90%和99%,伤薯率低于1.23%。适用于机械化清选黏性土壤种植的马铃薯,对已收获的马铃薯进行二次分离清选作业。  相似文献   

8.
针对我国现有的大蒜多行联合收获机的秧果(蒜秧和蒜头)归集输送作业分别采用两套装置完成,极易造成整机结构复杂和动力浪费的问题,依据我国收获期大蒜植株特性和多行大蒜同时收获要求,设计一种可实现多行大蒜联合收获作业过程中的秧果分别归集输送的一体式集送装置。阐述该装置的整体结构和工作原理,对装置整体尺寸、安装位置和关键部件杆式输送链的主要参数进行设计分析。以蒜秧收集率和蒜头收集率为试验指标,通过台架试验和田间试验对设计的秧果归集输送装置的作业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蒜秧平均有效收集率分别为98.17%和97.01%、蒜头有效收集率为100%,满足大蒜多行联合收获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9.
农忙作业结束后,到下次作业还有较长的时间,对使用过的耕整、播种、收获等机械要及时做好保养、保管工作。一、耕整机械犁、圆盘耙、旋耕机、秸杆还田机等机械作业结束后,应及时清除机具上的缠绕物、杂草、泥土。对工作部件如犁铧、旋耕机刀片、秸杆切碎部件等,要认真清洗,晾干  相似文献   

10.
为实现秧草机械化收获,提高收获效率,避免汽油机动力作业时带来的二次污染问题,在研究秧草的种植模式、生长特性和秧草力学切割性能基础上,设计的4GDS-1.0型秧草收获机采用清洁能源锂电池为动力,可一次性完成秧草的收割、拨禾、输送、收集等作业工序。田间试验结果显示,样机的收获效率达0.17hm2/h,最小漏剪率1.9%,满足秧草的收获收集一体化作业要求,同时,也为其他叶菜类作物机械化收获作业机具研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针对北京郊区甘薯杀秧环节缺少适宜机具,人工杀秧费时、费力等问题,开展甘薯秧蔓粉碎还田机对比试验。根据京郊甘薯种植垄距为80~90 cm的种植模式,引进4U-S980型单行甘薯秧蔓粉碎机、1JH-170型双行甘薯秧蔓粉碎机和1JSM-900型单行甘薯秧蔓粉碎机3种机型。经过前期试验,筛选出作业质量符合相关行业标准及当地甘薯种植农艺要求的两种秧蔓粉碎机。其中4U-S980型单行甘薯秧蔓粉碎机适宜作业行距为90 cm,1JH-170型双行秧蔓粉碎机适宜作业行距为80 cm,作业效率为人工作业的50~90倍,作业成本较人工低2 627~2 703元/hm~2,有效地解决了甘薯杀秧环节机械化问题,降低了甘薯种植成本。  相似文献   

12.
水稻插秧机投入插秧作业前必须进行保养维护。液压部分检查液压油是否充足,运动件是否灵活,液压仿形的中浮板动作是否灵敏;插植部分检查插植传动箱、插植臂、导轨、侧边链条箱是否加注润滑油,插植臂是否运转灵活,秧针与秧门间隙是否正确,纵向取苗量调整是否正常,纵向送秧及送秧星轮转动是否活动正常等;行驶部分检查变速杆调节是否可靠,行走轮运转是否正常,左右转向拉线是否注油。经维护保养后可进入田间作业,作业中若出现故障应现场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13.
马铃薯杀秧机设计优化与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马铃薯收获前的杀秧作业对提高马铃薯品质及收获效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现有机型存在打碎长度合格率差、带薯率高、土壤在护罩上粘着严重等问题,为此,设计一种新型马铃薯杀秧机。对其关键部件进行结构设计,并分析了甩刀排列方式对杀秧性能的影响。以机具作业速度、甩刀刀辊转速、垄上刀距垄台高度为试验因素,以打碎长度合格率、留茬高度、带薯率为试验指标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护罩开长孔结构减少了土壤的粘着;机器作业速度为4.5~6.0 km/h、甩刀刀辊转速为1 500~1 600 r/min、垄上刀距垄台高度为50~52 mm时,试验指标打碎长度合格率为94.7%~95.5%、留茬高度为56.0~59.9 mm、带薯率为0.15%~0.23%,杀秧机杀秧效果较好,满足马铃薯杀秧机作业质量要求且机具作业稳定。  相似文献   

14.
旋转式水稻钵苗移栽机构移栽臂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旋转式水稻钵苗移栽机构移栽臂是移栽作业的执行部件,控制取秧和推秧动作,直接影响移栽机构取秧和推秧的成功率。针对原水稻钵苗移栽机构存在取秧时间长、成功率偏低,无推秧装置、推秧效果差等主要问题,对其移栽臂结构进行改进设计,优化凸轮机构,减小凸轮推程运动角,增加推秧装置。建立机构虚拟样机,研制机构物理样机,开展机构虚拟运动仿真和高速摄像运动试验。比较虚拟仿真和高速摄像试验移栽机构夹取秧苗时间的缩短情况,结果基本一致,表明移栽臂的改进设计是正确和合理的。开展安装不同凸轮机构和有无推秧装置的移栽机构的取秧试验,改进后的机构取秧成功率和推秧成功率分别为94.3%和98.6%,远高于改进前的82.9%和88.6%,表明改进后的机构能够更好地满足水稻钵苗移栽工作要求,且具有很好的工作性能。  相似文献   

15.
针对新疆地区采用膜下灌溉技术的番茄种植模式,番茄收获机在作业中,滴灌带和地膜容易缠绕在分离滚筒上的问题,通过对番茄果秧传动过程中的特性进行研究分析后,确定果秧分离机理,对果秧分离装置的结构进行设计,通过试验证明,该装置果秧分离率为97.8%,分离破损率为1.6%,且能够避免滴灌带和地膜缠绕。  相似文献   

16.
马铃薯收获前需要进行茎秧的清除作业,此时茎秧倒伏比较严重,采用人工或现有机械杀秧,作业劳动量大、强度高、效率低、收获效果不佳;除去的马铃薯秧多被遗弃、焚烧或就地还田,不仅造成大量生物资源的浪费,还会污染环境。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一种与自走式青贮收获机配套使用的马铃薯秧收获割台,它能一次性完成马铃薯茎秧的切割、捡拾输送和喂入工作,为后续对马铃薯茎秧的揉搓和抛送过程做好铺垫。对青贮割台进行三维建模、样机制作和田间试验,田间试验表明,该青贮割台作业平稳,收获效果较好,最低留茬高度为64.5 mm,平均留茬高度88.5 mm,茎秧损失率3.5%,伤薯率为0.75%,均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7.
收割机作业结束后要及时封存保养才能使其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延长其使用寿命。现将保养注意事项说明如下。 1、彻底清扫和清洗机器。打开窗口、护罩,启动发动机并接合离合器运转5分钟后,清除机器内外泥土、灰尘、碎秸秆、籽粒等杂物,然后用自来水冲洗一遍晾干后存放。  相似文献   

18.
水稻田间育秧成套设备包括铺土机、播种机和切块机,三者分别安装相同型号的动力装置,动力装置由发动机、离合器和减速器构成。该套设备能进行铺土、播种、覆土和秧块切割作业,可满足田间育秧的全套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19.
入春后拖拉机的保养事项车现鹏冬季大多数拖拉机在秋忙之后“畏寒而息”。而进入春季,拖拉机开始进入“作业期”,同时,天气也逐渐变暖,利用春前这段时间,彻底做好拖拉机的各类保养工作,事关全年拖拉机的作业。那么机手在入春后应做好哪些保养工作?1.彻底清洗,保...  相似文献   

20.
联合收割机是大型农业机械,结构复杂,投资大,而使用时间短,闲置时间长。因此,在作业结束后,搞好封存保养,对延长其使用寿命是很重要的。现将联合收割机作业结束后封存保养的方法介绍如下:一、彻底清理 将机器内、外泥土、碎秸秆、籽粒等杂物,彻底进行清理,然后用自来水冲洗一遍,晾干后开进机库内存放好。二、保存好三角带、链条 卸下全部三角带,然后擦干净涂上滑石粉,系上标签,挂在库内墙上;卸下链条,放入柴油中清洗干净,后涂上机油或黄油,用牛皮纸包好,存放在通风干燥处。三、修复或更换磨损的零件 全面检查联合收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