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魔芋软腐病、白绢病的发生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症状和发生特点1 .1 症状(1 )魔芋软腐病 :苗期即可表现症状。如果出苗期苗尖弯曲 ,叶不能完全展开 ,则下部叶柄和种芋腐烂或仅种芋腐烂。魔芋展叶后发病 ,有的叶片向叶柄弯曲 ,株型呈蘑菇状 ,叶片稍黄 ,有的叶片不展开 ,两者地下种芋均腐烂。生长期发病 ,植株半边发黄或整株发黄 ,有的叶片略显萎蔫 ,病害进一步发展可导致整株枯死。半边发黄则地下块茎半边腐烂 ,整株发黄则整个块茎腐烂 ,严重者块茎只剩下一块空皮。生长期发病还可表现为叶柄茎部腐烂 ,导致折断倒伏 ,由于发病快 ,叶片仍为绿色。也有的叶片先发病 ,初期在叶片上出现暗…  相似文献   

2.
马铃薯晚疫病( phytophthora infestans) 是一种导致马铃薯茎叶死亡和块茎腐烂的毁灭性病害. 鄂西南山区常年发病较重,秭归县2008年马铃薯种植面积8 400hm2,晚疫病发生面积2 800hm2.由于农民对病害认识不足,一般用传统杀菌剂防治或不防治,导致晚疫病为害损失较重.  相似文献   

3.
高寒半干旱区马铃薯聚垄集肥覆膜技术效应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在河北张北小二台旱农试区研究表明,高寒半干旱区马铃薯聚垄集肥覆膜技术效应显著,生育前期具有明显的保水增温效果,且显著地促进了地上部和地下部生长发育和块茎与地上部比值的提高,但同聚垄覆膜处理相比,施肥在一定程度上又抑制了块茎与地上部比值的提高。同平种处理相比,聚垄集肥覆膜干薯产量提高185.3%~230.3%,作物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0.9kg/(mm  相似文献   

4.
正马铃薯晚疫病是由致病疫霉引起,马铃薯感病后,茎叶死亡和块茎腐烂。晚疫病是一种毁灭性的病害,世界各地马铃薯产区都有发生,流行年份,一般减产30%。玉屏县位于贵州省东部,铜仁市南部,为黔东门户。地处东经108°47'~109°9',北纬27°7'~27°31',属平坝、丘陵、山区兼有地形,海拔400~600 m,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6.4℃,年平均日照1 227.8 h,无霜期平均为  相似文献   

5.
马铃薯抗晚疫病遗传工程研究获得重大突破马铃薯晚疫病是由卵菌Phytophthorainfestans(Mont.)deBary引起的马铃薯毁灭性病害。由于该病危害马铃薯块茎全世界年损失达170亿美元。据不完全统计,90年代以来我国马铃薯因晚疫病危害年...  相似文献   

6.
李松  费甫华 《植物医生》2000,13(6):25-25
魔芋软腐病与根腐病是魔芋上两大病害,在生产上造成损失占病害损失总量的40%以上,有时成为主要发生的病害种类。二者症状既有相似且不易分开,防治上也有侧重点。一、症状及区分方法魔芋软腐病为细菌性病,主要危害魔芋块茎、茎秆及叶片,造成茎秆软腐、流汁、叶片黄化|块茎腐烂。魔芋根腐病为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根部,造成根部腐烂,叶片黄化、萎蔫。2种病害的区分方法为:软腐病腐烂部位有臭味,茎秆容易倒伏,叶片及茎秆腐烂流汁,拔起植株及块茎,根部少有腐烂或根数量不减;根腐病无臭味,上部叶片变黄后茎秆不腐烂无流汁现象,根及块茎拔起观…  相似文献   

7.
马铃薯抗晚疫病品种块茎切片的浸渍液并不能抑制病菌的生长繁殖。但薯片愈薄,抗性愈弱。厚度在1毫米以下、基本上失去抗性,但这种块茎切片,在组织培养液中却仍能保持抗性。因此认为马铃薯抗晚疫病的基础首先是寄主的生命活动强度。  相似文献   

8.
魔芋软腐病病原传播途径及无公害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省富源县89·1%的魔芋软腐病是地下种球先发病腐烂,病原菌沿维管束传至地上部,茎秆、叶柄和叶片才出现软腐症状[1]。种球软腐由部分腐烂发展到全部腐烂。种球部份腐烂后病原在魔芋植株上沿着与腐烂部同侧的维管束向上侵染,最终与种球腐烂部同侧的叶片表现黄化,叶柄生长缓慢、腐烂、折落。与腐烂部相连的茎秆表皮内侧的组织,从表面看都正常,但已开始腐烂,若顺延致枝,则分枝的主茎外侧发病,发病初期在茎秆内部腐烂,中、后期外皮层也腐烂,在茎秆上形成一条凹沟。1传播途径1·1远距离传播种传是魔芋软腐病病原远距离传播的主要形式[2,3]。富…  相似文献   

9.
<正>番茄是蔬菜兼水果的作物之一,在生产中,番茄主要病害有立枯病、叶霉病、灰霉病、青枯病、病毒病、早疫病、晚疫病等,影响番茄的生长,造成番茄减产。为了有效防治番茄病害,笔者介绍番茄主要病害的防治方法。1番茄立枯病1.1症状与诊断幼苗受侵染后,茎基部或根部出现圆形或近圆形褐色病斑,病斑上下左右扩展,细缢呈线状,上部叶片逐渐发黄,干枯死亡。发病初期,病苗皮层变色腐烂,地上部分白天中午表  相似文献   

10.
咸宁市马铃薯晚疫病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马铃薯晚疫病是咸宁市马铃薯病害中发生较为普遍、为害较为严重的一种病害,严重影响马铃薯产量。多年来马铃薯晚疫病在咸宁市大面积发生,特别是在多雨、气候冷湿的年份,发生较重,受害植株提前枯死,损失可达20%~40%,严重的损失可达50%以上。2012年、2014年马铃薯晚疫病在咸宁市大发生。1为害症状马铃薯晚疫病可为害叶、茎及块茎。叶部病斑大多先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初期为水浸状褪绿斑,后渐扩大,空气湿度  相似文献   

11.
民勤沙区不同稳定性沙丘植被生境条件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固定、半固定和流动沙丘生境条件测定结果表明:固定沙丘优势种均生长不良,枯梢、死亡普遍,其伴生植物的种类和密度均很小;沙丘水分条件决定了其生境条件,固定沙丘水分条件最差亦即生境条件最差;固定沙丘和半固定沙丘表面易形成粘粒、粉粒结皮,其表土层田间持水量大,影响降水下渗;固定沙丘表面田间持水量大是影响降水下渗的关键,其沙丘表土层粘粒、粉粒含量高是导致其田间持水量大的关键。其伴生草本植物密度并不随表土层田间持水量大而增加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当地降水少、气候干燥、表土层土壤水分易蒸发损耗所致。  相似文献   

12.
塔里木河中下游农户能流分析及生态经济分形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能流分析和分形理论是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定性研究和定量分析的重要手段之一。把农户作为“分形元” ,以尉犁县兴平乡达西村 4 0个农户为研究对象 ,在绿洲农业生态系统能流分析基础上 ,对不同经营类型农户的生态经济特征进行分形研究 ,结果表明 :(1) 5类农户从总体上都显现生产经营结构单调 ,能量利用和转化链条短 ;牲畜养殖是唯一的次级生产系统 ,能量转化率低 ,增效不明显。 (2 )农田亚系统是农户生产力的主体 ,棉花生产现在和今后若干年内仍将是农户的支柱产业。 (3)基于农户分析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没有相关关系 ;生态效益高 ,并不意味着经济效益也高 ,反之亦然。农户生产系统总体的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水平不高。  相似文献   

13.
黄人鑫  姜婷 《干旱区研究》2004,21(4):430-433
从新疆巩留县往西的察布查尔县境内,约2 000 km2的伊犁河南岸荒漠是未来灌区项目建设的所在地。2002年8月,对该地及其南缘和北缘地带的昆虫区系进行了调查,查明计有291种昆虫,隶属于15目87科239属,并对未来灌区建设对昆虫区系的影响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4.
塔里木河下游绿色走廊特点及衰败成因分析   总被引:43,自引:7,他引:43  
近50年来塔木河上中游的水土开发活动,使得下游地区的来水骤减并中断有近30年的历史,从而引发了下游绿色走廓的逐步走向衰败、土地荒漠化趋势加剧等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综合分析了塔河下游绿色走廓发生、发展的特殊性和特点,认为绿色走廓衰败主要有5个主要因素:绿色走廓自然生命过程的衰退;新生幼林发生和发育原生机制的中断;土壤盐分的累积和增加;水分条件持续恶化;人类开垦荒地、滥伐、滥控等行为。通过成因分析认为,只有充分考虑到下游绿色走廓的特点及其衰败的原因,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下游绿色走廓衰败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杨肖艳  #  刘红斌#  李铷  傅杨  汤东生 《植物保护》2020,46(6):264-269
为筛选能有效防除云南麦田入侵杂草小籽虉草Phalaris minor的除草剂, 采用温室盆栽法分别测定了麦田常用7种茎叶处理剂各7个梯度剂量对小籽虉草的毒力?结果表明, 在推荐剂量下, 50%异丙隆WP?5%唑啉草酯EC?15%炔草酯WP?69 g/L精噁唑禾草灵EW?7.5%啶磺草胺WG?30 g/L甲基二磺隆OD和70%氟唑磺隆WG对小籽虉草药后30 d的株防效分别为99.34%?99.43%?87.50%?75.00%?34.50%?37.50%, 54.17%, 药后30 d的鲜重防效分别为87.92%?92.66%?56.09%?74.43%?57.17%?45.61%?44.67%?所有除草剂中, 唑啉草酯的GR90接近推荐使用剂量的90%?异丙隆的GR90略高于推荐剂量, 其他除草剂的GR90远高于麦田推荐使用剂量?以上结果表明, 防治麦田杂草小籽虉草的首选除草剂为唑啉草酯, 备选除草剂种类少?  相似文献   

16.
宁夏近40多年积温及不同积温期降水量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取宁夏22个地面气象站1961~2005年逐日平均气温、逐日降水量资料,统计计算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和10℃期间的积温,结果表明:随着气候的变暖,宁夏各地≥0℃和≥10℃积温呈明显增加趋势,近19 a增加显著;≥10℃积温不同等值线明显向地势较高地区移动,喜温作物面积扩大;积温持续日数明显增加,有利于作物的成熟;≥0℃和≥10℃积温期间降水量主要在部分干旱地带增加,这有利于干旱地带农牧业生产和植被恢复。  相似文献   

17.
对汾河水库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和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汾河水库沉积物中Cd含量为11.42±2.84mg/kg,高于中国湖泊底泥重金属含量背景值。沉积物中Cd的单项潜在生态风险系数远大于其它重金属,高达2346.57,具有极强的生态危害性;而Zn、Cr和Cu只显示出轻微的生态危害性,故Cd是导致汾河水库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增强的主要贡献者。室内模拟沉积物经历好氧和厌氧等环境条件下,并用EDTA铵盐溶液单一提取法和BCR连续提取法分别研究了汾河水库沉积物中Cd、Zn、Cr和Cu等重金属的形态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好氧条件下,Cd的形态分布特征变化最为明显,具有潜在环境效应的Cd含量所占总量的比例上升至52.15%;用EDTA单一提取法测定结果表明:生物有效态Cd含量占总量的比例(B/T)在好氧处置后最高,达30.37%;上述试验结果进一步证明了沉积物中Cd具有强烈的潜在生态风险和较高的生物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新疆艾比湖湖面面积变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遥感资料和文献,研究艾比湖湖面面积的年际和月际变化。利用最小二乘法求参数,进行线性回归,寻求湖面变化和降水因子的相关性,得出降水量和湖面面积的相关系数为0.706 43,经显著性检验,并用大量的数据及事实分析了湖面面积和其他自然因素及人类活动因子的相关性。根据以上研究可以大致预测艾比湖湖面的变化趋势,为决策层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河套灌区引用黄河水量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河套灌区水资源高效利用是灌区可持续发展和缓解黄河水资源供需矛盾的需要。应用河段差法、引排差法、最大蒸发量、作物总需水量方法计算河套灌区引用黄河水量,分别是49.3×108,49.2×108,54.4×108,49.7×108m3。方法相互佐证,引排差法计算结果,49.2×108m3是灌区实测引用黄河水量。引用黄河水量的分析为河套灌区节水改造、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管理以及黄河干流水资源分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环青海湖地区草地蝗虫成灾状况与气候条件的关系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本文以1988-1998年蝗灾记录资料和1997-1999年实地调查资料为基础,初步探讨了环青海湖地区草地蝗虫数量的空间分异特征,并利用近十年来刚察县气象资料,定性分析了不同年份灾情状况与气温、降水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6-7月份的平均气温和累积降水量对当年蝗灾发生强度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