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大连森林动物园于2008年7月从南宁动物园引进1对白颊长臂猿,至今已成功繁殖3只幼仔。现对白颊长臂猿的饲养环境、日常管理、饲料配制及繁殖行为等方面进行一定的阐述,以期为人工饲养下白颊长臂猿的繁殖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2.
天行长臂猿是一种非常稀有的长臂猿,国内鲜有动物园饲养。截至2016年12月31日,在全国饲养研究单位中,共有2只天行长臂猿。上海动物园灵长二区有1只雄性天行长臂猿,呼名为“果果”。笔者对天行长臂猿的日常饲料、生活习性、环境布置和疾病预防等情况进行介绍,以期为天行长臂猿的饲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杭州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天温度最低在零下5℃左右,夏季最高温度可达40℃左右,饲养管理中需重点考虑冬季的保温防寒,同时兼顾夏季的防暑降温。杭州动物园饲养的白颊长臂猿(Hylobates leucogenys)、黑叶猴(Trachypithecus francoisi)、东非黑白疣猴(Colobus guereza)、赤猴(Erythrocebus patas)等灵长类生境在热带和亚热  相似文献   

4.
正白颊长臂猿为我国一级保护动物,是类人猿之一。关于长臂猿人工育幼及饲养方面的报道不多[1-2]。笔者在整理杭州动物园白颊长臂猿育幼记录时发现,有些饲养过程与文献报道不尽相同,因此将该白颊长臂猿的育幼过程进行整理,供同行探讨。1动物个体及方法1.1白颊长臂猿幼仔和育幼环境情况2015年1月22日,1只35日龄白颊长臂猿幼仔被首次繁殖的母猿抛弃,只能取出进行人工饲养。幼  相似文献   

5.
正南宁市动物园具有30多年饲养白颊长臂猿的历史,白颊长臂猿的成功繁殖尤其是在近几年取得显著成绩,使动物种群不断扩大。现园内白颊长臂猿种群存栏数为58只,其中成年白颊长臂猿40只,亚成体及幼体18只。但是,在白颊长臂猿能成功繁殖取得成绩的同时,在饲养管理上也存在不足,笔者通过多年对白颊长臂猿的饲养,总结一些经验和教训,现报告如下,供同仁参考。1环境结构1.1笼舍结构  相似文献   

6.
天津动物园于1994年底开始饲养白颊长臂猿,其中1只雌性(呼名唯唯)与雄性(呼名鲜鲜)于2000年9月份成功繁殖了第一胎白颊长臂猿。由于当时雌性产仔后对幼仔弃之不理,幼仔生命垂危,饲养员只好将幼仔取出放入新生儿早产箱内进行人工育幼并获得成功,这在我国华北地区尚属首例。此后,唯唯与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收集重庆动物园人工饲养的4只北白颊长臂猿和1只黄颊长臂猿血液样本用以检测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共检测了24项血常规指标和26项血液生化指标。结果显示,亚成体北白颊长臂猿和成年黄颊长臂猿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均有部分不在成年北白颊长臂猿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平均值±标准差”内,表明不同年龄、性别和物种可能影响长臂猿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检测值。本试验是健康长臂猿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国内首次详细检测,为国内圈养长臂猿血液标准值的确定提供了基础数据,对长臂猿的饲养繁育、健康管理和疾病诊断等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2007年3月11日,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的黄颊长臂猿"园园"出生不久便被亲代遗弃,该园首次尝试人工育幼并成功。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至今尝试人工育幼并成功9只。对黄颊长臂猿的人工育幼做出研究总结,描述了幼龄黄颊长臂猿对温度、湿度的要求,对人工育幼黄颊长臂猿的育幼方法、人工乳的配制、饲养管理以及疾病防治方面给出了建议,并对1~180日龄的黄颊长臂猿幼仔体重进行了测量。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训练对象及目标、训练准备、训练方法等方面介绍了白颊长臂猿的采血训练,笔者所在动物园珍猴馆有2只白颊长臂猿,(雌)五瓜、(雄)四零,训练员针对实际情况制定出训练计划,并对五瓜做采血训练。经过不断的行为训练,五瓜能完成采血训练,这为以后在饲养管理、身体检查及疾病治疗中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10.
正南宁市动物园位于南宁市大学西路,创建于1973年,1975年建成正式对外开放,总面积39.1公顷,每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00万人(次)。是广西唯一一家集珍稀动物展出、精品动物表演、主题游乐园与水上世界于一体的一流大型主题乐园,为国家AAAA级精品旅游景区。动物园区内由海豚馆、大象馆、长臂猿馆、黑叶猴馆、长颈鹿馆、企鹅馆、河马馆、蛇馆等30多个景区组成,其中以动物饲养展出为主。而动物饲养展出又以动物饲养专业技术人员骨干为中坚力量,保证动物的正常展出。但是,动物园动物品种繁多,饲养专业技术人  相似文献   

11.
扬州动物园有两只白颊长臂猿先后处于展出区(喧闹)和繁殖区(安静)饲养,我们通过观察白颊长臂猿处在不同区域的日常行为,分别记录5日内运动、休息、取食、社会性行为时长和频次。结果分析发现,白颊长臂猿在展出区中取食行为所占时间高于繁殖区,运动、休息和社会性行为时间占比均低于繁殖区猿猴。两只长臂猿在展出区中运动、取食、休息频次高于繁殖区,展出区社会性行为频次低于繁殖区。其中雄性白颊长臂猿在两个笼舍中的运动频次,差异显著,雌性的差异极显著。雌雄白颊长臂猿在两个笼舍中的休息频次、取食频次和社交频次差异极显著。所以我们认为环境不同对白颊长臂猿的行为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为改善白颊长臂猿的饲养环境,对福州动物园2只白颊长臂猿进行丰容,并根据丰容前后动物行为的变化对丰容效果进行评估.研究表明,玩具丰容对白颊长臂猿的多项日常行为产生了显著影响(P<0.05).个体1吃植物枝叶的行为显著增加,移动行为极显著增加;个体2地面活动、梳理同类、跑的行为显著下降和追逐行为极显著下降.研究结果同样表明,玩具丰容效果具有一定的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13.
<正>川金丝猴属灵长目猴科疣猴亚科仰鼻猴属,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国特有的珍稀物种,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中(CITES)附录Ⅰ物种。目前,我国在野外的川金丝猴总数有2万只左右,主要分布于四川、甘肃东南部、陕西南部和湖北神农架等地的高山森林中~([1])。目前,大连森林动物园饲养川金丝猴28只,在川金丝猴的饲养环境、饲料、繁殖及人工育幼方面积累了先进的经验,为川金丝猴在动物园的饲养繁殖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一九五三年,大熊猫在成都首次展出,一九五五年北京动物园展出并开始饲养大熊猫。三十年来,国内共有三十二个城市的动物园饲养过大熊猫,累计总数已逾一百七十头,目前国内动物园约保持有一百头。北京和成都两家动物园拥有大熊猫十余头,是动物园中的“超级大国”,重庆、上海、福州等地动物园只有四、五头,其余大部分省、自治区首府的动物园一般仅有一、二头。国外的动物园从一九三六年芝加哥布鲁克菲尔特动物园首次展出大熊猫书林以来,先后饲养过三十七头,目前,国外共有十  相似文献   

15.
野幼羚牛的饲养与繁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羚牛(Budoreas taxicolor Hodgson)又名扭角羚。属偶蹄目、牛科、牛羚属动物。分布于四川、西藏、甘肃、陕西等地,是我国的高山特产动物。羚牛的吻、鼻宽大而裸露,前额向上隆起,双角扭曲奇特,在动物园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对动物学的研究也有重大的科学意义。在野外分布地区狭窄,数量不多,人工饲养困难,繁衍后代难度更大,至今,只有少许动物园有羚牛的饲养,繁衍成功的事例亦是少数。它被视为国家第一类保护的珍稀动物。  相似文献   

16.
正狼是动物园常见的兽类观赏动物之一。中小型动物园由于受饲养条件的限制,通常采取圈养方式来对狼进行饲养管理,本文主要介绍圈养方式下狼的饲养与繁殖情况。狼属食肉目犬科犬属,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因其在我国具有特殊的文化底蕴,所以被动物园列为重要的兽类观赏动物之一。野生狼体型中等、匀称,四肢修长,嗅觉灵敏,听觉发达,夜间活动多,善于快速及长距离奔跑,多喜群居,常追逐猎食,以食草动物及啮齿动物等为食。栖息  相似文献   

17.
1984年1月10日至2月25日,我们对上海动物园的山魈(Mandrillus sphinx)、猩猩(Pongo pygmaeus)、黑猩猩(Pantroglodytes)、白掌长臂猿(Hylobates lar)、白眉长臂猿(Hylobates hoolock)、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e)、黑叶猴(Presbytis francoisi)、白头叶猴(Presbytis  相似文献   

18.
小熊猫的饲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伍卓春 《野生动物》1991,(4):21-22,48
小熊猫(Ailurus fulgens Fcuvier)属食肉目、浣熊科。分布在亚热带海拔2000—3000米的高山丛林或竹林地区,常年生活在气温30℃到零下10℃之间,和大熊猫相似,既怕酷热,又怕严寒。以岩洞或树洞为巢穴,杂食性,以箭竹或其它竹类为主食,也食野果、树叶、鸟蛋、小鸟等。我国主要产区是四川省大小凉山地区,是一种小型兽类。国内很多动物园都有展出,是国家珍贵保护动物之一。关于小熊猫的寿命,说法不一。据《野生动物饲养与繁殖》(吕向东、马文忠著)介绍为12年左右;《国际动物园简讯》第二期(1983年)(全国动物园科技情报网、北京动物园编印)“动物园饲养兽类的寿命记录”为13年5个月。而我园饲养的小熊猫,除一只在1977年人为造成死亡外,其余三  相似文献   

19.
北极狼为犬科犬属灰狼亚种,分布于欧亚大陆北部、北美洲北部(加拿大北部和格陵兰岛),是动物园常见兽类观赏动物的一种。本文结合上海动物园北极狼日常饲养管理经验,阐述了北极狼在人工圈养条件下的饲养环境、饲养管理方式、日粮组成、疾病预防等方面要点,为北极狼的饲养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1992年8月我园的2只青年白颊长臂猿先后发生急性腹泻,临床及实验室诊断为白色念珠菌引起的念珠菌性肠炎。一、发病经过1992年8月10日我园从外地动物园引进雌性长臂猿(4岁)1只。入园次日,该猿轻微腹泻,给乳酶生口服,经一段时间观察,病情稳定,精神、食欲很好。于8月22日将其与本园的两只长臂猿(1只为6岁的雄性青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