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论证40%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混剂对吉林省玉米田玉米螟的药效及对玉米的安全性。[方法]按国家田间药效试验标准进行。[结果]不同施药方式对玉米螟的防效幅度相当,但不同剂量防治效果差异明显,随剂量升高防效增大,施用量在36.0~56.25 ga.i./hm2,防效幅度为38.8%~95.2%。[结论]40%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WG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兑水稀释后玉米茎叶喷雾,施用量36.0~48.0 ga.i./hm2;兑水量375.0 L/hm2;40%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GR可按1:50拌沙子,混匀后直接撒施,施用量45.0 ga.i./hm2~56.25 ga.i./hm2。  相似文献   

2.
40%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水分散粒剂防治早稻害虫试验表明,40%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复配剂对防治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具有速效性慢、持效期长、用药量少、防治效果好的特点。施药后10d,对稻纵卷叶螟杀虫效果达99.3%~100%、稻飞虱杀虫效果70.3%~76.7%;施药后16d,控制稻纵卷叶螟卷苞效果达99.2%~99.5%,对稻飞虱杀虫效果70.9%~80.5%,特别对稻纵卷叶螟的杀虫控害效果明显优于当地常用防治药剂。  相似文献   

3.
氯虫·噻虫嗪撒施对水稻害虫的田间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3~2014年,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评价了1.5%氯虫·噻虫嗪GR、0.4%氯虫苯甲酰胺GR和25%噻虫嗪WG撒施处理对水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水稻移栽后5~10 d,1.5%氯虫·噻虫嗪GR 90.0~112.5 g/hm~2撒施1次,可有效控制水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危害;0.4%氯虫苯甲酰胺GR 42.0 g/hm~2撒施1次,对二化螟及稻纵卷叶螟防效较高,但对稻飞虱防效较差;25%噻虫嗪WG 37.5 g/hm~2撒施1次,对稻飞虱防效较高,但对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基本无效。因此,建议在水稻生产实践中,于移栽后5~10 d撒施1次1.5%氯虫·噻虫嗪GR 90.0~112.5 g/hm~2,防治水稻生长前期的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及稻飞虱;间隔40 d再补施1次,以有效控制水稻生长后期的上述害虫危害。  相似文献   

4.
氯虫苯甲酰胺和噻虫嗪在移栽小白菜上的残留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氯虫苯甲酰胺和噻虫嗪在移栽小白菜和土壤中的残留趋势。小白菜和土壤样品均采用甲醇提取,经2%Na Cl水溶液/三氯甲烷液—液萃取净化,高效液相色谱—可变波长紫外检测器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将300 g·L-1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悬浮剂以推荐剂量2 m L·m-2和1.5倍推荐剂量3 m L·m-2各施药1次,移栽后28 d氯虫苯甲酰胺和噻虫嗪在小白菜中的残留量分别为0.147 mg·kg-1和0.291 mg·kg-1,均低于我国、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及日本《肯定列表》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标准。  相似文献   

5.
40%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福戈)防治稻纵卷叶螟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40%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福戈)和10%氯虫双酰胺·阿维菌素(稻腾)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比常规药剂防效高,药效期长,可作为防治稻纵卷叶螟的首选药剂,且40%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还能有效兼治稻飞虱.  相似文献   

6.
氯虫·噻虫嗪对稻纵卷叶螟的毒力及田间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氯虫·噻虫嗪(氯虫苯甲酰胺与噻虫嗪)混配对稻纵卷叶螟的室内毒力、田间防效,对稻飞虱的兼治作用和对天敌蜘蛛的影响,以及对水稻增产的效果.结果表明:氯虫·噻虫嗪对稻纵卷叶螟48 h致死中浓度为5.23 mg/L.氯虫·噻虫嗪等量混配药剂的共毒系数为227.38,具有很好的增效作用;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在使用量为48 g/hm2下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为97.41%.同时对稻飞虱的兼治作用达66.96%;对天敌蜘蛛的影响小于对照药剂且对水稻具有明显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7.
进行48%氟虫双酰胺·噻虫啉悬浮剂防治水稻1代二化螟田间试验。结果表明,667 m2用氟虫双酰胺·噻虫啉6,9,12 m L,药后3 d幼虫死亡率均高于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 m L处理,低于10%阿维·氟虫双酰胺悬浮剂30 m L处理;药后16 d的保苗效果均很好,与氯虫苯甲酰胺无显著差异,极显著好于阿维·氟虫双酰胺;药后16 d的幼虫防效,均高于氯虫苯甲酰胺和阿维·氟虫双酰胺。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和5%氟虫腈悬浮剂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及对水稻一些生长与生理指标的影响.小区试验显示:四(2)代、五(3)代稻纵卷叶螟药后14 d,氯虫苯甲酰胺防效和保叶效果都高于氟虫腈;氯虫苯甲酰胺连续施用2次>第1次施用氟虫腈+第2次施用氯虫苯甲酰胺>氟虫腈连续施用2次的防效和保叶效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好于氟虫腈.施药14 d后对水稻植株株高、分蘖数未产生明显影响,但水稻叶片过氧化物酶(POD)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极显著低于空白对照.  相似文献   

9.
在草地贪夜蛾幼虫1~3龄期每亩分别用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90 mL、14%氯虫苯甲酰胺·高效氯氟氰菊酯悬浮剂45 mL、40%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悬浮剂15 mL、6%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悬浮剂75 mL处理,以清水作对照。试验结果表明,药后3天,各处理防效就达97.98%~100%;药后7天,除亩用40%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悬浮剂15 mL处理防效为96.92%外,其他3个处理防效均达100%;药后14天,亩用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90 mL、14%氯虫苯甲酰胺·高效氯氟氰菊酯悬浮剂45 mL处理防效仍维持在100%,而亩用40%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悬浮剂15 mL、6%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悬浮剂75 mL处理的防效则分别下降为92.99%和98.16%。从幼虫防效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及田间植株整体防效分析,含有氯虫苯甲酰胺成分药剂对草地贪夜蛾幼虫比其他参试药剂有更好的防效,建议玉米大田生产上推荐使用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和其他含有氯虫苯甲酰胺单剂,可以有效防控草地贪夜蛾等玉米害虫发生为害。  相似文献   

10.
试验结果表明:40%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福戈)和10%氯虫双酰胺·阿维菌素(稻腾)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比常规药剂防效高,药效期长,可作为防治稻纵卷叶螟的首选药剂,且40%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还能有效兼治稻飞虱。  相似文献   

11.
每667 m2用36%氰虫·毒死蜱悬乳剂100 mL防治稻纵卷叶螟,药后3 d虫口防效74.51%、保叶效果30.86%,药后10 d虫口防效88.17%、保叶效果57.22%,虫口防效较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8 g对照为好。  相似文献   

12.
40%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福戈)等3种药剂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40%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福戈)水分散粒剂180 g/hm2、10.5%甲维.氟铃脲(龙歌)水分散粒剂180 g/hm2、2%阿维菌素(四门)乳油900 mL/hm2,防治稻纵卷叶螟的保叶效果和杀虫防效都在85%以上,值得今后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40%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水分散粒荆防治早稻害虫试验表明,40%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复配剂对防治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具有速效性慢、持效期长、用药量少、防治效果好的特点。施药后10d,对稻纵卷叶螟杀虫效果达99.3%-100%、稻飞虱杀虫效果70.3%-76.7%;施药后16d,控制稻纵卷叶螟卷苞效果达99.2%-99.5%,对稻飞虱杀虫效果70.9%-80.5%,特别对稻纵卷叶螟的杀虫控害效果明显优于当地常用防治药剂。  相似文献   

14.
氯虫苯甲酰胺和噻虫嗪在豇豆中的残留检测与消解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QuEChERS方法提取,以超高效液相色谱 电喷雾电离串联质谱法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显示,在0.02~1.0 mg·kg-1添加水平范围内,氯虫苯甲酰胺和噻虫嗪平均回收率为944%~101%,变异系数为2.03%~7.58%,方法最低检出限为0.5~1.0 μg·kg-1。当施药剂量氯虫苯甲酰胺为60 g·hm-2,噻虫嗪为120 g·hm-2时,消解方程分别是C=0.620 5 e-0.264 1t,C=1.662 3 e-0.561 7t。该方法的灵敏度、准确度和精密度均能符合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氯虫苯甲酰胺和噻虫嗪在豇豆中属于易降解农药,半衰期分别是2.62和1.32 d。  相似文献   

15.
汪芳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9):108-108
0.4%氯虫苯甲酰胺颗粒剂是一种新型药剂,通过防治水稻二化螟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600、700 g/667m20.4%氯虫苯甲酰胺采用毒土法,药后35d的防效分别为99.01%、97.09%,与对照药剂200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g/667m2喷雾处理防效相当。  相似文献   

16.
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防治水稻早期虫害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5%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颗粒剂、40%福戈水分散粒剂对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明显优于对照药剂科得拉颗粒剂和3%呋喃丹颗粒剂;1.5%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颗粒剂相比40%福戈水分散粒剂无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7.
30%高效氯氟氰菊酯·噻虫嗪悬浮剂对小麦蚜虫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0%高效氯氟氰菊酯·噻虫嗪悬浮剂3~4m L/667m2处理区药后1d、3d、7d、14d防效分别为74.78%~85.95%、90.85%~96.78%、98.70%~100.00%、98.14%~99.86%,与对照药剂的防效基本相当,持效期优于对照药剂2.5g/L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剂处理区。试验剂量对小麦安全。在小麦蚜虫始盛期,以商品量3~4m L/667m2(有效成分13.5~18g/hm2)叶面喷雾为宜对蚜虫有着很好的防效,且持效期长。宜在小麦蚜虫防治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在玉米3~4叶期,草地贪夜蛾幼虫3龄前,开展氯虫苯甲酰胺对玉米草地贪夜蛾的田间防治效果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一次施药后7 d,200 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处理小区玉米的受害株率防效为83.33%,叶片受害率防效72.54%;一次施药后9 d,活虫防效为94.83%;二次施药后,处理小区玉米的受害株率防效为100%,叶片受害率防效91.36%;二次施药后9 d,活虫防效为100%。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分散粒剂农户自防处理区,二次施药后7 d,玉米的受害株率防效为66.66%,叶片受害率防效59.82%,二次施药后9 d,活虫防效为79.32%。  相似文献   

19.
为了明确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在辣椒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及残留规律,用乙腈匀浆提取辣椒和土壤样品,经N-丙基乙二胺(PSA)、C_(18)分散固相萃取剂净化,超高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结果表明,在辣椒植株和土壤中添加氯虫苯甲酰胺和噻虫嗪0.020~2.000 mg/kg,其平均回收率为88.5%~101.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1%~8.3%,氯虫苯甲酰胺和噻虫嗪在辣椒中的定量限(LOQ)均为0.005 mg/kg。田间残留试验结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和噻虫嗪在辣椒及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均符合一级动力学反应模型。氯虫苯甲酰胺在辣椒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5.0 d和4.8 d,噻虫嗪在辣椒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6.6 d和4.5 d。按照推荐剂量和1.5倍推荐剂量对辣椒施用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最后一次施药后3.0 d,氯虫苯甲酰胺和噻虫嗪在辣椒中的残留量分别为0.912 mg/kg和0.627 mg/kg,低于欧盟规定氯虫苯甲酰胺和噻虫嗪在辣椒中的最大残留量。  相似文献   

20.
玉米大喇叭口期至雌穗花期萎蔫期,用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5.7%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分散粒剂、5%高氯氟·甲维盐水乳剂、44%高氯氟·毒死蜱水乳剂5种杀虫剂防治玉米穗虫。结果表明: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防治效果最好,防效达94.87%,比清水对照增产1 362.9 kg/hm2,增产率达18.38%。推荐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为目前防治玉米穗虫的最佳经济型药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