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品种特征特性 1.1产量高 永玉3号玉米2002~2003年,参加国家西北春玉米区f新疆、甘肃、宁夏等5省、区)区域试验,每年13点,平均亩产分别为796.2kg、836.9kg,比对照(掖单13)依次增产13.6%、19.4%,分居第二、第一位。生产试验,16点,平均亩产764.9kg(最高亩产1233.2kg),比掖单13增产8.5.%,居第一位。同期,永玉3号参加国家东北华北春玉米区(吉林、辽宁、内蒙等8省、区)区域试验,每年23点,平均亩产分别为685.6kg、695.4kg,比对照(农大108)依次增产10.7%、12.9%,分居第四、第一位。生产试验,22点,平均亩产677.4kg,比农大108增产7.2%,居第二位。  相似文献   

2.
高产多抗常规粳稻新品种信粳1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粳1号是信阳市农业科学院以信粳64为母本,宁粳3号为父本杂交,F_1代用宁粳3号回交一次,采用系谱选择而育成。2019年通过河南省审定。2016年参加豫南稻区豫南粳稻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26.6 kg,较对照9优418增产3.2%,增产极显著;2017年续区,平均亩产556.4 kg,较对照9优418减产0.1%;2018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09.2 kg,较对照9优418增产4.8%。2017年经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抗病鉴定: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为3.25,中抗稻瘟病(MR);对白叶枯病代表菌株浙173抗性表现为7级,对KS-6-6和JS49-6、PX079抗性表现为5级,抗纹枯病(R)。2016-2018年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检测:平均出糙率83.1%,精米率73.3%,整精米率69.7%,粒长5.2 mm,长宽比2.0,垩白粒率34.7%,垩白度7.2%,直链淀粉16.1%,胶稠度64.0 mm,碱消值6.9级,透明度1.3级,水分12.0%。适宜在河南省南部稻区及生态相近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3.
“浙双6号”又名“鉴6”,是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油菜育种组选育的双低优质油菜品种,我市2000年品试结果表明,“浙双6号”平均亩产为2012kg,比CK“汇油50”增产14.6kg,增幅7.82%;2003年品试结果表明,“浙双6号”平均亩产为194.5kg,比CK“中杂油1号”增产34kg,增幅21.18%;两年增产幅度均达显著水平。2004年在我市马桥街道先锋村连片示范种植8.34万m^2,平均亩产为160,10kg;2006年在我市硖石街道军民村连片示范种植589万m^2,平均亩产达171.92k,其中姚一峰农户种植面积767.05m^2,平均亩产达205.22kg。现将该品种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4.
郑单 958系河南省农科院粮作所最近育成,具有高产、稳产、优质、多抗、广适、耐密植等特点的玉米单交种。在河南省和国家区试及生产试验中,连续 6次产量均居第 1位,增产幅度为 11.5%~ 28.0%。于 2000年同时通过了河南、河北、山东及国家审定,被农业部列为重点推广的高产优质品种之一。 1 产量表现 1.1 区域试验结果 1997、 1998年河南省夏玉米区试平均亩产 588.0 kg和 512.8 kg,比对照种豫玉 12号分别增产 15.1%、 22.4%,均居第 1位。 1998、 1999年全国夏玉米区试 (7省、直辖市 )平均亩产 577.3 kg和 583.9 kg,比对照种掖单 19号分别增产 28.0%、 15.5%,均居第 1位。 1.2 生产试验结果 1999年河南省夏玉米生产试验,平均亩产 630.2 kg,比对照种豫玉 23号增产 15.2%,居第 1位。 1999年全国 (7省、直辖市 )夏玉米生产试验,平均亩产 587.1 kg,比 7省、直辖市对照种平均增产 11.5%,均居榜首。 1.3 示范情况 1999、 2000年在河南鹿邑县示范, 2年平均亩产 650.4 kg,比对照种掖单 19号增产 36.12%、比豫玉 18号增产 16.7%,均居第 1位。 1999年在河南武陟县西滑村 1.3亩高产攻关田,经专家测产验收,平均亩产 927.3 kg。 2000年定为河南省重点推广玉米品种之一,示范推广 10万亩,收到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今后可望成为河南及黄淮玉米区的接班品种。  相似文献   

5.
为促进重庆开县地区的马铃薯产业发展,提高马铃薯的单产、总产水平和食味品质,采用田间试验比较了"青薯9号"等6个马铃薯新品种的生育进程、块茎性状以及产量差异。试验结果表明,在重庆开县地区的春马铃薯生产中,早熟品种可选择"费乌瑞它",其实际平均亩产为1 165.5 kg;中熟品种可选择"紫云1号",其实际平均亩产为1 086.5 kg;中迟熟品种可选择"青薯9号"和"鄂薯5号",实际平均亩产分别为2 113.7 kg和1 475.1 kg。  相似文献   

6.
河南天存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小麦主推品种 国审周麦23号——属弱春性中熟品种,大穗、超高产、优质、早熟、幼苗长势强。抗寒能力强,分蘖力强,株形半紧凑,较抗倒,耐后期高温,成熟落黄好。在国家和省区试中,3年获6个第1,国家区试最高产量11151.0kg/hm^2(亩产743.4kg/hm^2)。  相似文献   

7.
凤稻 15号 (96 - 12 5 )是以 0 4 - 2 86 5为母本 ,著名的高产品种滇榆 1号为父本杂交育成。两年品比试验平均每公顷产 9838 2kg ,较对照种鹤 16增产 2 1 88% ;两年大理州中北部水稻良种区试平均每公顷产 94 10 85kg ,较鹤 16增产 19 4 6 % ;两年云南省中北部水稻良种区试平均每公顷产 82 5 7 35kg ,较对照种云粳 9号增产 2 5 34% ;生产示范 2 0 73 3hm2 ,加权平均每公顷产830 0 7kg ,较原当家种增产 8 38%。该品种的突出特点是早熟、耐寒性强、中抗稻瘟病及白叶枯病、高产、稳产、优质。适宜于在高海拔冷凉稻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
镇稻 99是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用镇稻 88作母本、武育粳 3号作父本杂交配组 ,经连续多代定向选育而成的粳稻新品种。经多年试验试种 ,均表现成熟早、品质优良、增产潜力大、适应性广、稳产性好、容易脱粒等特点。 2 0 0 1年 4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产量表现1998年在镇江市组织中粳品种多点试验 ,5个试点 ,平均亩产 5 83.5 kg,比武育粳 3号亩产5 6 8.5 kg,增产 2 .6 % ,早熟 5 d。 1999年徐州市区试 ,平均亩产 6 6 0 .5 kg,比对照早丰九号增产5 .2 % ,居 6个参试品种之首。 1999年、2 0 0 0年在江苏省淮北片…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出适宜北京地区种植的优质厚皮甜瓜品种,对‘江淮蜜1号’、‘江淮蜜2号’、‘江淮蜜6号’、‘江淮蜜7号’、‘雅州蜜’和‘银脆’6个甜瓜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雅州蜜’、‘江淮蜜2号’、‘江淮蜜7号’组合表现较好,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为19.1%、17.5%和17.3%;平均单瓜重分别为1.43 kg、1.38 kg和1.42 kg;平均亩产量分别为1 741.7 kg、1 680.8 kg和1 729.6 kg;肉质、颜色、耐储运方面,‘雅州蜜’肉色为浅绿色,‘江淮蜜2号’和‘江淮蜜7号’肉色为橙黄色,果皮颜色均为浅绿皮,‘雅州蜜’无网纹,‘江淮蜜2号’和‘江淮蜜7号’有网纹,三个品种均耐储运。因此综合试验结果表明,‘雅州蜜’、‘江淮蜜2号’、‘江淮蜜7号’综合表现优于其他品种,适合在北京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0.
郑杂棉6号是以郑158为母本、郑811为父本杂交选育出的转基因抗虫杂交棉.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广适、抗棉铃虫、抗枯萎耐黄萎病、品质优等特点,2008-2010年河南省区试和生产试验平均亩产籽棉、皮棉、霜前皮棉,分别是240.5 kg、100.2 kg、93.8 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