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新疆两种星翅蝗外生殖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意大利蝗、黑腿星翅蝗两种星翅蝗雄性外生殖器、雌性下生殖板进行比较解剖,并描述其形态特征。结果表明,两种星翅蝗雄性外生殖器变化最为明显的部位是阳具基背片的侧板及阳具复合体的色带基支、色带瓣、阳茎端瓣。两种星翅蝗雌性下生殖板变化最为明显的部位是下生殖板的前突基内支及腹产卵瓣腹基瓣片。外生殖器特征在意大利蝗和黑腿星翅蝗存在明显差异,可作为两种蝗虫区别性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比较形态学,研究云粉蝶属雄性外生殖器的形态结构,为该类群的准确鉴定、物种形成与演化研究提供依据,为开展蝴蝶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对分布于新疆的云粉蝶属3个种即云粉蝶Pontia edusa (Fabricuis)、箭纹云粉蝶Pontia callidice (Hbüner)和绿云粉蝶Pontia chloridice (Hbüner)进行雄性外生殖器的解剖和标本制作,比较其雄性外生殖器的形态结构特征。【结果】云粉蝶属雄性外生殖器在阳茎、背兜、钩形突、抱器瓣以及囊形突等结构上存在明显的形态特化和种间差异,这些结构特征能有效应用于新疆云粉蝶属的物种鉴定【结论】编制了基于雄性外生殖器的云粉蝶属分种检索表,云粉蝶属雄性外生殖器形态结构差异明显,是物种鉴定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作者对Strachiini 族中Strachia 属群的6个属级单元的代表种做了形态学研究,选取了外部形态特征以及雌、雄外生殖器以及雌性受精囊等方面的20项形态特征,运用PAUP程序进行支序分析,得出该属群的属级关系支序图.同时对Strachia 属群的系统发育及一些雌、雄外生殖器特征的演化趋势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解剖制作瓢甲雄性外生殖器样本,观察了盔唇瓢虫属、食植瓢虫属、整臀瓢虫属、黄菌瓢虫属、褐菌瓢虫属、异斑瓢虫属、异色瓢虫属、小巧瓢虫属、宽柄月瓢虫属、盘瓢虫属10个属的16种瓢甲的雄性外生殖器的特征。结果表明,瓢甲的雄性外生殖器,尤其是弯管、侧叶、中叶等结构的形态特征在种、属间具有明显差异,瓢甲的雄性外生殖器形态多样、结构复杂,具有明显的种间差异,可作为物种鉴定,特别是区分近似种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原有基础上,对食植瓢虫外生殖器解剖、制片方法进行了一些改进;描述了云南食植瓢虫族5个属22个种瓢虫的雌性外生殖器特征,讨论了其在分类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文章记述了我国线灰蝶族1新属1新种,即南岭灰蝶属Nanlingozephyrusgen.n.及其模式种南岭灰蝶Nanlingozephyrusnanlingensis,sp.n..新属与栅灰蝶属JaponicaTutt相近似,但地地翅面斑纹及雌性外生殖器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7.
文章记述了我国线灰蝶族1新属1新种,即南岭灰蝶属Nanlingozephyrusgen.n.及其模式种南岭灰蝶Nanlingozephyrusnanlingensis,sp.n.新属与栅灰蝶属JaponicaTut相近似,但翅面斑纹及雌性外生殖器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8.
本文记述毛绥螨属Lasioseius一新种囊毛绥螨Lasioseius scrotiformis JiangJin,sp.nov.,近似种为亚东毛绥螨Lasioseius yadongensis MaWang,二者区别在于新种背板前部具囊泡状网纹,背表皮毛10对均为刀状,无胸前板,生殖板两侧具孔缘1对;而亚东毛绥螨背板前部无囊泡状网纹,无背表皮毛,具2对胸前板,生殖板两侧无孔缘。模式标本保存于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GUGC)。文中编制了含本文记述新种在内的中国已知25种的分类检索表。  相似文献   

9.
此新亚属隐片纹石蛾亚属Occutanspsyche属于纹石蛾属,与侧枝纹石蛾亚属Ceratopsyche雄性外生殖结构相似,但第9节侧后突长,第10节背板有一对短肛上突,阳茎孔片隐藏于内茎鞘中或愈合成钩形骨片等可与之区别。新种产于广东南昆山,与H.hobby Mosely雄性外生殖器结构相似,但后者阳茎孔片钩状,内茎鞘腹叶完全中裂,内茎鞘突各有一背突和侧刺。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秆野螟属(Ostrinia)雄性外生殖器系统比较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分布于中国的11种秆野螟属(Ostrinia)昆虫雄性外生殖器结构进行了比较分析,秆野螟属昆虫雄性外生殖器由生殖瓣、爪形突、抱器、抱器腹、阳茎组成.秆野螟属昆虫雄性外生殖器形态相似度较高,根据爪形突分裂情况,该11个种分为两个大群,其中亚洲玉米螟、欧洲玉米螟、苍耳螟、豆螟、酒花螟、麻螟、刺菜螟和款冬螟为一个大群,而酸模螟、虎杖螟和克什米尔螟为一大群:在第一大群中,根据爪形突中侧叶与两侧叶长度比分为两个亚群,在第一亚群中,根据抱器腹具刺区与无刺区的长度分为两个亚亚群.  相似文献   

11.
尖天牛与坡天牛雌雄生殖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记述了4种尖天牛和4种坡天牛的雄性外生殖器及雌性生殖器,分析比较了二类天牛在雌雄生死器结构上的差异,二者区别显著,认为BreuningS将尖天牛属降为一个亚属并入坡天牛属的处理是不恰当的 ,应恢复其属级地位。最后结合后支翅脉特点及外部形态特征对尖天牛属的属征进行了重新描述。  相似文献   

12.
合长足虻属Sympycnus首次在内蒙古报道,对中国新纪录种并内蒙新记录种Sympycnus simplicitarsus Becker的形态特征和外生殖器特征进行了重新拍照和描述,并编制了中国大陆合长足虻属分种检索表;对3个内蒙古新纪录种:云南曲胫长足虻Campsicnemus yunnanensis Yang et Saigusa,中华黄鬃长足虻Chrysotimus sinensis Parent和洛阳小异长足虻Chrysotus luoyangensis Wang et Yang进行了重新描述。  相似文献   

13.
研究湖南棒蝠蛾(NapialushunanesisChuetWang)生殖系统的形态构造。分为雌性内部生殖器官、雌性外部生殖器官、雄性内部生殖器官及雄性外部生殖器官四部分。雌性内生殖器中,卵巢为多滋式,一对,各由四根卵巢管组成,两组卵巢管汇合成中输管通外生殖腔,外方开口为产卵孔;受精囊为肾形,通过受精囊管与生殖腔相通,在受精囊顶端有分叉的受精囊腺;无附腺。雌性外生殖器由袋状交配囊和产卵器组成;无导精管。雄性内生殖器,有睾丸一对,各呈四裂花瓣状,外被淡绿色睾丸膜;输精管一对,基部与肾形贮精囊中部相连;贮精囊端部具附腺。雄性外生殖器构造复杂,抱器瓣无钩,背兜前下方有一瘦长叶,外缘有钩齿,囊形突狭长  相似文献   

14.
记述了4种尖天牛和4种坡天牛的雄性外生殖器及雌性生殖器,分析比较了二类天牛在雌雄生殖器结构上的差异,二者区别显著,认为BreuningS将尖天牛属(LychrosisPascoe)降为一个亚属并入坡天牛属(PterolophiaNewman)的处理是不恰当的,应恢复其属级地位。最后结合后翅翅脉特点及外部形态特征对尖天牛属的属征进行了重新描述。  相似文献   

15.
对脊虎天牛属Xylotrechus的雄性外生殖器进行了比较解剖研究,描述了该属7个种的雄性外生殖器特征。结果表明,脊虎天牛属雄性外生殖器的结构特征具有重要的分类学价值,其交配孔腹缘形态在属内是稳定的,具有属级分类学意义;阳基侧突、中茎的结构及内囊骨化物的特化具有高度的稳定性,是重要的分种性状。  相似文献   

16.
中国四川省小车蝗属1新种(蝗总科:斑翅蝗科)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记述分布于我国横断山地区小车蝗属1个新种,即黑翅小车蝗Oedalrusnigri pennis sp.nov.。该新种近似于台湾小车蝗Oedaleus formosanus(Shiraki),主要区别为:后翅除基部淡黄色外,其余部分全黑色;雌性下生殖板后缘中央三角形突出;腹基瓣片狭长,上具较大的粗糙颗粒;下产卵瓣腹面观外侧缘明显凹陷。文中附有中国小车蝗属分种检索表。模式标本保存于陕西师范大学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17.
对熊蜂属(Bombus)胸熊蜂亚属(Thoracobombus) 3个种的外部形态及雄性外生殖器特征进行比较,并采集整体及局部特征图.结果表明:3种熊蜂在体型大小、触角第4节及毛色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如黑足熊蜂(B.atripes)与仿熊蜂(B.imitator)触角第4节长均大于宽,而兴熊蜂(B.impetuosus)宽大于长;阳茎瓣末端、阳茎基腹铗内钩、生殖刺突内钩差异明显,如黑足熊蜂生殖刺突具两内钩,仿熊蜂与兴熊蜂仅具一内钩.进一步对工蜂20个形态指标进行系统测量和分析得出:中单眼与右单眼距离、肘脉指数和跗节指数在3种熊蜂之间差异均不显著;黑足熊蜂中单眼半径(0.161±0.010) mm与仿熊蜂(0.152±0.020) mm差异不显著,但两者均与兴熊蜂(0.127±0.011) mm差异显著;其余16个指标差异均显著,特征大小表现为黑足熊蜂仿熊蜂兴熊蜂.  相似文献   

18.
记述我国菱背网蝽属(Eteoneus)昆虫3种。在检视大量标本的基础上,增添了3种网蝽的分布记录和星菱背网蝽的寄主记录(桂花树),并图示了3种网蝽在阳茎侧突和雌性腹部末端上的差异,提供了角菱背网蝽与星菱背网蝽的五龄若虫形态图。  相似文献   

19.
李传仁 《长江大学学报》2006,3(2):116-118,133
记述我国菱背网蝽属(Eteoneus)昆虫3种。在检视大量标本的基础上.增添了3种网蝽的分布记录和星菱背网蝽的寄主记录(桂花树),并图示了3种网蝽在阳茎侧突和雌性腹部末端上的差异,提供了角菱背网蝽与星菱背网蝽的五龄若虫形态图。  相似文献   

20.
对污天牛属MoechotypaThomson5个种的雌性生殖器官进行了比较解剖研究。结果表明,该属的雌性生殖器极为特化,其受精囊呈长棒状,内有显著的骨化环结构,骨化环的形态及数目在种内稳定,而种间差异大,是判断种间隔离的可靠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