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结合对黄背木耳的温度、湿度、光照、空气、酸碱度等生物学特性的分析,从栽培场所及季节、栽培材料与配方、拌料装袋、灭茵接种、培养茵丝、耳房的消毒及出耳管理、采收、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其袋料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魏银初  郭中义 《食用菌》2000,22(1):30-31
黄背木耳在我国栽培比较广泛,有段木栽培和袋料 栽培两种方法,袋料栽培出耳快,生长周期短,还可节省 大量的林木资源,因此近年来发展很快。我们根据当地 的气候特点和资源状况,通过几年的探索,总结出适合 于北方生产的大袋立体高产新模式。所谓大袋,是用折 径22~25cm、长45~50cm,每袋装干料2.5kg,这种大 袋是根据北方气候干燥而设计的,能够达到保温、保暧、 养分集中的效果。立体栽培主要是便于利用光、热、气、 空间等自然条件,有利于分户种植,发展庭院经济。 1季节安排 10月制母种,10~12月制原…  相似文献   

3.
王鸿  刘芳秀 《食用菌》1993,15(6):9-9
为了寻求优质高产毛木耳新品种,我们在栽培黄背木耳的基础上,于1990年分别引进了白背木耳3039、粗木耳Au-2等四个新菌株,于1992年进行了出耳品比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一、材料和方法(一)供试菌株黄背木耳为本中心保藏菌种,白背木耳3039和粗木耳4034引自台湾,粗木耳Au-2引自广东,紫木耳引自上海.(二)培养料配方①母种采用PDA+麸皮培养基;②原种和栽培种培养基为棉子壳77%,木屑10%,麸皮10%,石膏、磷肥、糖各1%,水分56.5%,用2%  相似文献   

4.
黄背木耳、金针茹是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有多种医药价值,但具有不同的耐热、耐寒特性的食用菌。黄背木耳是黑木耳的一种,又称血木耳、毛木耳,适于夏季栽培。我国人民认识利用可上溯二千年以前,《齐民夏术》《本草纲目》中都有记载。黄背木耳与黑木耳一样,是素中之荤,是各种荤素莱肴的理想配料,食法咸甜均可,它的脆骨质的质  相似文献   

5.
黄背木耳室外袋栽高产技术孔凡海(四川省云阳县江口食用菌研究所624506)(一)外界环境条件对生长发育的影响影响黄背木耳生长发育的外界因子主要是营养、水分、温度、光照、空气、酸碱度等。现分述如下:1.营养黄背木耳是一种腐生性真菌,只能完全依靠从现成的...  相似文献   

6.
王茂如 《食用菌》1993,15(3):15-16
在栽培过各种食用菌的废料中,均残留许多菌丝体和未被分解吸收的营养物质。为了充分利用原料,笔者用种过黄背木耳的废料添加适量新料种蘑菇18.2m~2,收鲜菇203kg,每m~2产菇11.133kg。本文主要介绍其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我县黄背木耳生产发展迅速,成千上万袋的生产大户比较普遍。由于木屑、棉子壳原料供不应求,直接影响黄背木耳的再发展。为解决原料问题,三年多来,我们进行了用稻草袋栽黄背木耳试验和大面积推广,生物转化率为110%~130%。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一)栽培季节黄背木耳子实体生长发育的最适宜温度为22~28℃,根据气温变化情况,我地区出耳一般安排在5~9月,迟的到10月中旬也可以。制栽培袋应选择在3、4月进行,迟的5月中旬也可以。  相似文献   

8.
鲁山县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地区伏牛山东麓,发展食用菌有较长的历史,其中黄背木耳是拳头产品,生产量最大,目前有四万多户的生产规模,最高年份生产量达到一亿多袋,干耳产量达到12000多吨。产品遍及全国各地。目前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木耳生产基地。鲁山黄背木耳由于当...  相似文献   

9.
以菌丝体生物量和多糖产量为主要指标,对黄背木耳的深层发酵条件进行优化,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筛选出黄背木耳液体发酵的培养基。结果表明,黄背木耳菌丝体生长的最佳的发酵培养基:果糖2.0%,牛肉膏0.2%,KH2PO40.20%.MgS040.05%。黄背木耳多糖含量最佳发酵培养基:乳糖2.0%,牛肉膏0.2%,KH2PO40.25%,MgS040.1%。  相似文献   

10.
黄背木耳营养丰富,食味鲜美,是我国主要的食用菌之一。自古以来,它被列为“山珍“之一,又是烹调高级菜肴的佐料。传统栽培木耳的原材料是段木、棉子壳和木屑等。平原地区段木缺乏,若用棉子壳作主要原料栽培黄背木  相似文献   

11.
王兴国 《食用菌》1993,15(4):23-24
用甘蔗渣袋式栽培黄背木耳,成本低、效益好、原料来源广。我们经两年多的栽培实践,取得了显著效果,生物效率达160%以上。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一)安排栽培季节根据我地的气候条件,每年可安排春、秋两季,春季于2月下旬~4月上旬培育菌袋,5月上旬~6月中旬出耳;秋季在7月上旬~8月中旬培育菌袋,9月上旬~10月下旬出耳。  相似文献   

12.
黄背木耳病虫害防治孔凡海(四川省云阳县江口食用菌研究所634500)病虫及杂菌的为害,是黄背木耳生产的大敌。如不及时防治,对木耳产量和质量都有严重影响,重者造成绝收。目前,影响黄背木耳生产的主要病虫害有以下几种:(一)杂菌类常发生在菌袋接种后,进入菌...  相似文献   

13.
以生产常规配方为对照,以30%,50%的紫茎泽兰替代常规配方中的棉子壳、玉米芯等主要原料栽培食用菌,结果表明,黄背木耳的产量较常规配方显著提高,可以作为利用紫茎泽兰栽培食用菌的候选品种;但其菌丝生长速度显著降低,可能导致黄背木耳生产的周期延长,降低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4.
白背木耳营养丰富,具有毛木耳的清脆性和黑木耳和柔软性,成分与黑木耳基本相似,是一种保健食品。白背木耳适应性广,抗杂强,产量高,管理粗放,且耐高温,是食用菌周年生产比较理想的配套品种。笔者利用香菇棚夏季栽培白背木耳,获得高产。现将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生物学特征 白背木耳是一种中温、恒温结实性菌类,较耐高温。菌丝生长温度3~35℃,适温25~30℃,于实体生长温度18~32℃,最适20—28℃。基质最佳含水量60%,菌丝白色,绒毛状,分校有横隔。多条菌丝体纵横交错互相缠绕为菌丝体。空气湿度在50%~…  相似文献   

15.
张彪 《食用菌》2000,22(1):22-23
安徽省阜南县是平原地区,目前全县黄背木耳发展迅速。但由于木屑、棉子壳原料供不应求,直接影响黄背本耳的进一步发展,为解决原料短缺问题,1998年春季我们进行了用稻草袋栽黄背木耳的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稻单处理 稻单处理好坏是栽培成败的关键。稻草表层有一层较厚的蜡质保护层,其表皮细胞内硅酸盐含量较高,它影响菌丝的酶活性,又不利菌丝分解稻草中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由于稻草生长和存放时间较长,特别是晚稻草,其表面有很多霉菌孢子,易造成栽培污染。我们主要采取以下三种软化稻草的处理方法:①碾压法:把无霉变…  相似文献   

16.
木耳新品种‘丽黑1号’是从浙江丽水市白云山采集的野生黑木耳中分离、驯化选育而来。菌丝抗高温能力强,出耳早,优质耳比例高,产量稳定,适合袋料栽培,适合干销或鲜销。  相似文献   

17.
秋延后温棚黄瓜连作黄背木耳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祖峰  王澄澈 《食用菌》2000,22(3):34-34
保护地栽培蔬菜目前已成为广大菜区的主要生产形式,但生产中各种保护地设施利用率偏低。而温棚内特有的温湿条件又极有利于多种食用菌的生长发育。为此,我们自1997年以来开展了温棚蔬菜立体、高效、周年栽培技术模式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本文将秋延后温棚黄瓜连作黄背木耳高效栽培的技术总结报道如下:1时间安排我省中西部地区秋延后黄瓜9月下旬定植,元旦春节大量上市,2月上旬栽培结束,此时棚温 20℃左右,黄背木耳的出耳(15—18℃)。因此,10月份开始母种原种制备,11月开始栽培用种生产,菌袋生产安…  相似文献   

18.
研究黄背木耳对正常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通过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ConA诱导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试验、血清溶血素抗体生成试验、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试验、小鼠碳粒廓清试验等方法,测定黄背木耳对正常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黄背木耳能显著有效的增强正常Balb/c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免疫、淋巴细胞转化能力和NK细胞活性。黄背木耳能够从细胞免疫功能方面达到增强正常小鼠免疫系统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黄背木耳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品种,形态象毛木耳,但比一般毛木耳细嫩。可用各种代料进行瓶栽、袋栽,也可用段木栽培。用塑料袋裁培,生物效率可达100%。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一)栽培季节安排:黄背木耳属中高温型,菌丝在10~32℃均能生长,以22~28℃最为适宜;子实体在20~30℃能生长,但最适宜是25~28℃。在四川地区的气候条件下,每年只能栽培一次,无论是瓶栽、袋栽或段木栽培,每年1~2月须备种备料,3~4月正式栽培,5~8月出耳采收,7~8月是盛产期,9月下旬采收完毕,一般可采收3~4批耳。  相似文献   

20.
黄背木耳是毛木耳中质量较好的一个种,用棉籽壳、杂木屑栽培具有生长周期短、产量高等特点。生物效率可达70~100%,本研究是以蔗渣为主料的不同添加料栽培黄背木耳,取得了生物效率61.4~76.0%的好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