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杨丽薇 《热带林业》2010,38(4):25-26,27,28
文章以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云龙种苗基地15月生诺丽果林6个样方共36株为观测对象,分别以树高、地径、平均冠幅、分枝数为生长势指标,探讨各项指标与诺丽果结果量的相关性,通过总体相关性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诺丽果树高、地径和冠幅大小对结果量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分枝数对结果量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在此基础上,采用进入和逐步回归分析法进行分析,建立树高、地径、平均冠幅、分枝数预测诺丽果结果量方程模型为y:=-72.584-0.015x1+25.127x2+0.352 x3-1.004 x4或y=-72.561+24.854 x2+0.346 x3-1.001 x4,对预测诺丽果结果量具有科学参考价值,可为评价诺丽果种植水平及诺丽果产品开发和市场拓展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
西双版纳诺丽种植园无脊椎动物群落组成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西双版纳诺丽种植园无脊椎动物种类及群落组成,2014年8月至2015年6月,采用直接观察法和喷药振落法,对诺丽试验园中的无脊椎动物种类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无脊椎动物种类共计2门3纲14目49科76种,其中害虫分属2纲6目29科40种,天敌分属2纲8目14科23种,中性昆虫分属1纲4目8科13种;害虫类群的科、种以半翅目所占比例最大,分别占40.74%和35.00%;天敌类群的科、种以蜘蛛目所占的比例最大,分别占38.46%和31.82%;中性类群的科以膜翅目和双翅目所占比例最大,均为37.50%,所属的种以膜翅目所占比例最大,达61.54%。西双版纳诺丽害虫主要为蚜虫和白粉虱,应予重点防治。诺丽园天敌种类丰富,应注意保护和利用。  相似文献   

3.
为给山茶属植物的资源评价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以21个山茶种质为材料,研究了高温胁迫条件下的相对电导率、叶绿素含量、丙二醛含量和SOD活性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21个山茶种质的相对电导率升高,且呈"S"型曲线,XSC14等5个种质的半致死高温均达60℃以上。高温胁迫促使21个山茶种质的叶绿素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结合MDA含量和SOD活性测定结果,发现XSC20、XSC14耐热性较强,而XSC4耐热性较差。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44份楸树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利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采自鲁豫地区的44份楸树优良种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筛选出的8对PstI/MseI引物组合从44份楸树种质中共扩增出1087条清晰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NPB)1043条,多态性比率(PPB)达到95.60%。平均每对引物可扩增出135.88条带和130.38条多态性带。每个位点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Nei’s平均基因多样性(H)、Shannon平均信息指数(Ⅰ)分别为1.3210、0.2003和0.3204,且8对引物组合共产生261条特异性条带,表明楸树资源间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通过计算种质间遗传相似系数和进行UPGMA聚类分析得出,各种质材料间的遗传相似性系数在0.5022~0.7919间,平均为0.6527。以遗传相似性系数0.65为界44份楸树种质可划分为5组,其中第1组包括15个山东种质和2个河南种质;第2组包括18个山东种质和3个河南种质;第3组包括3河南种质;第4组包括1个河南种质;第5组包括2个河南种质。这表明不同地理生态条件造就了各种质材料间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其遗传多样性以及亲缘关系与其地理分布并不完全一致。综上,AFLP标记技术能较好的揭示楸树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可为楸树优良种质资源的收集、鉴别及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诺丽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检测中无内参基因的现状,根据其他植物Actin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一对简并性引物,以诺丽果实总RNA反转录成c 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扩增出的基因片段克隆到p MD-18T载体,阳性克隆经PCR鉴定后测序。序列结果表明:该片段长393 bp,编码131个氨基酸;所得序列与麦蓝菜actin 1有最高的一致性(96%)和相似性(98%)。q RT-PCR结果表明,诺丽Actin基因在诺丽的各个组织、果实不同发育时期都能稳定表达,且表达水平基本一致,适合在诺丽基因表达研究中作为内参基因。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诺丽的光合生理特性及为其丰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应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对诺丽的光合生理特性进行观测,分析与诺丽光合参数相关的环境因子日变化及光合生理特征的日变化,计算诺丽光能利用效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诺丽Pn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具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特征;影响诺丽Pn日变化的主要生理因子是气孔导度和胞间CO_2浓度,主要生态因子是光合有效辐射;诺丽光能利用效率呈"V"型,早上8:00-10:00点最高,达到0.022%。诺丽水分利用效率早上8:00点左右最高,达到2.039μmol/mmol。  相似文献   

7.
运用层次分析法对三叶崖爬藤种质评价与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收集的三叶崖爬藤种质进行评价,筛选优良种质。以生长性状、环境适应性、经济性状三方面的9个指标作为综合评价的依据,其中总黄酮、多糖、移栽难易等3个指标是影响目标选择的主要因子。选出权重值大于4.80的14份优良种质,均来自余杭地区。  相似文献   

8.
木荷为我国亚热带地区主要的珍贵优质阔叶用材树种和生态防护树种.利用筛选的14对多态性强的SSR引物,对木荷1代育种群体中来自15个产地133个亲本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为其优异种质资源保存、杂交亲本选配及新种质创制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4对引物共扩增86个位点,每对引物检测到的等位基因数(Na)变异范围为2~11个,平均等位基因数(Na)为6.14个,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3.23个,平均观察杂合度(Ho)为0.572 0,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I)和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Nei)分别为1.224 7和0.599 0,说明木荷1代育种群体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其中,福建建瓯产地遗传多样性最高,浙江遂昌产地遗传多样性最低.木荷1代育种群体中成对亲本间遗传距离为0.023 3~1.633 8,平均为0.6067.不同产地遗传多样性与纬度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0.5162,p=0.048 9).通过UPGMA聚类,可将133个育种亲本分成3个类群,其中,类群3又分为4个亚类群.木荷亲本选配时,应充分考虑优树的产地来源.  相似文献   

9.
2006年在西双版纳成功引种诺丽,通过对诺丽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进行系统研究,在多年试验研究结果和实践操作的基础上,根据其农艺性状和引种表现,提出一套较完整的诺丽生产栽培技术措施,包括种苗繁殖、建园定植、园地管理、病虫害防治、果实采收、寒害预防及复壮等主要技术内容,为诺丽生产性种植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为观察诺丽果粉对糖尿病小鼠的降糖作用,采用腹腔注射四氧嘧啶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连续灌胃给药30 d,观察诺丽果粉对小鼠体重、空腹血糖、糖耐量的影响。结果显示,诺丽果粉对正常和模型小鼠的体重无不良影响,对空腹血糖无影响(P0.05);中剂量组小鼠糖耐量实验中的0.5、2 h的血糖值及血糖曲线下面积较模型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5),表明诺丽果粉具有辅助降血糖功能。  相似文献   

11.
巨龙竹幼年竹优良无性系早期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巨龙竹实生苗生长性状的观测,总结出了20个月苗龄时,对其种胚组培苗进行优良无性系选育是相对可靠的,筛选出了8个各种性状均较优的无性系。并对各无性系在试管微环境下和圃地的生长表现进行对比,归纳了二者之间的相关性,为巨龙竹幼年竹组培在试管内的早期选优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
毛竹等6种竹材的天然耐久性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毛竹等6种竹材进行了室内耐腐性试验、野外埋地试验、热水抽提试验,结果表明:6种竹材都属耐腐和稍耐腐等级,天然耐久平均月数都不超过24个月。彩绒革盖菌侵染失重率越大的竹种,竹材的天然耐久平均月数就越短。失重率与竹材密度不呈直线相关,竹材的热水抽提物越多,其耐久性越差。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欧洲山杨优良种质保存新途径进行探讨。试验结果表明,愈伤组织或分化试管苗作为保存材料,效果很好;在低温下保存时,保存期长,保存率高;欧洲山杨3-1和欧洲山杨3-2保存温度为2~4℃,而欧洲山杨3-3为4℃;在MS培养基中增加激素含量(0.1~0.2mg/L)保存种质效果好,保存期可延长6个月。  相似文献   

14.
红掌组织培养用叶柄顶部作外植体 ,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 1 2MS +6 -BA1.0mg·L-1+2 ,4 -D0 .1mg·L-1+食用白沙糖 4 0g·L-1,继代增殖及完整植株形成培养基为改良MS +6 -BA0 .5~ 2 .5mg·L-1+NAA0 .5mg·L-1或MS中NH4 NO3 的 5 4+食用白沙糖 30g·L-1,每个过程均培养 4 5d ,每块组织增殖 2~ 3倍 ,形成完整植株 4~ 6株。移栽基质粗河沙∶珍珠岩 (2∶1) ,遮光率为 80 % ,保持较高湿度 ,每 7d喷施 1 2MS无机盐 ,2个月后成活率在 95%以上  相似文献   

15.
"啸声"是木工硬质合金圆锯片空转的主要噪声源,是一种自激振动噪声.本文主要研究径向槽对硬质合金圆锯片噪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金属铜填塞径向槽底部圆孔技术,可以消除硬质合金圆锯片在整个测试转速范围的"啸声".而其他两种普通径向槽的圆锯片只能在较高转速下消除"啸声".此外,径向槽底部塞有金属铜圆锯片的空气动力性噪声比未塞有金属铜的圆锯片略低2~3 dB(A).  相似文献   

16.
咸宁市桂花品种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湖北省咸宁市桂花品种资源的调查,共记载37个品种,分属4个品种群,其中四季桂品种群4个品种、金桂品种群14个品种、银桂品种群15个品种、丹桂品种群4个品种。编制了各品种群品种分类检索表,并对各品种特征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7.
深色有隔内生真菌在寒温带地区的研究在国内还属空白。本研究首次对内蒙古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林下笃斯越橘、越橘、杜鹃和杜香的DSE真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4种杜鹃花科植物都有DSE真菌定殖,但DSE定殖率都小于10%。DSE菌根定殖率与全氮呈极显著负相关。依据菌落形态特征和菌丝体的显微结构特征将这4种植物的根样中分离得到的187个DSE菌株分为15个菌株类型,并对这4种植物进行回接实验,其中有8种DSE菌株类型可以定殖这4种植物,8个菌株类型属于子囊菌门的Phialocephala属,分属4个种。  相似文献   

18.
选取了乌兰布和沙漠绿洲边缘4种灌木防风阻沙林地为研究对象,对4种林地的地表粗糙度、防风效能及其风速变化规律进行了观测和研究。结果表明:4种灌木均能够有效地减小风速,并随着高度的增加风速均呈增加的趋势。与林前相比,林内5H处的风速明显降低。4种灌木林的粗糙度均显著高于迎风面旷野处;2 m高度处,在林内距迎风侧1H~5H范围内,其防风效能花棒最大为24.79%;在20 cm高度处4种灌木的防风效能比较,花棒〉沙棘〉柠条〉柽柳,其防风效能分别为73.78%、57.64%、27.68%和21.78%,花棒的防风效果好于其他3种灌木。  相似文献   

19.
2008年于云南富宁县八角林的2月春梢期、4月春果成熟期、10月秋果成熟期、12月休眠期4个重要物候期对八角林间作农作物林分类型Ⅰ、八角与油茶混交林林分类型Ⅱ、八角纯林林分类型Ⅲ、八角与茶树混交林林分类型Ⅳ4种八角林分类型,采用设样陷阱诱捕法采集蚂蚁,对不同八角林分类型的蚂蚁群落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共捕获蚂蚁44种,隶属6亚科21属。研究得出,粗纹巨首蚁是当地八角林中蚂蚁群落的绝对优势种。但在八角林各物候期及不同的八角林分类型内,蚂蚁的优势种类、群落组成特征不完全相同,造成八角林分类型间蚂蚁群落多样性差异的原因与其八角林云南链壶蚧的发生及危害程度有关。各八角林分类型经营状态的不同导致林分的植被类型及生境产生变化,使蚂蚁群落结构也发生较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Sophora moorcroftiana is an endemic, droughtresistant shrub that grows in Tibet and has some degree of resistance to salt, cold, heat, and drought. In the present study, four dehydration responsive element-binding(DREB) genes(Sm DREB1, Sm DREB2, Sm DREB and Sm DREB1) were isolated from S. moorcroftiana for the first time and their expression and proline content under abiotic stress were analyzed. Proline accumulated in seedlings under drought, salt, cold, and heat stress treatments. The four genes were variously expressed in response to the four abiotic stresses. Sm DREB1 was induced by drought, cold, and heat stresses; Sm DREB2 and Sm DREB4 were both induced by salt, cold, and heat stresses, whereas Sm DREB3 was induced by drought and heat stresses. Thus, these four genes may participate in conferring tolerance to these four abiotic stresses and are candidate genes for genetic engineering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