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有效填补广东全省小果型冬瓜品种的空白,探索华南地区小型冬瓜高产制种技术,从制种时间、选地整地、播种育苗、定植管理、种子保纯、人工授粉、种子采收及处理等方面介绍了莞研1号小冬瓜的高产制种技术,为华南地区小型冬瓜制种技术提供了理论参考和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2.
与搭架栽培冬瓜制种相比,爬地栽培制种具有节省架材,减少搭架、绑蔓、吊瓜、撤架等环节用工,成本较低,经济效益好的优势。经单双行定植,雌雄株调整,父母本保纯,及肥水、后熟、取籽等一系列独特并与常规措施相结合处理,爬地栽培制种也可获得较高的产量及效益,为满足日益高涨的冬瓜良种需求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我国近年来冬瓜种子萌发的物理、化学及其他研究方法,阐述了各种处理方法对冬瓜生产的有益影响,提出了冬瓜生产上亟待解决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以期为企业商业化生产高质量的冬瓜种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蔬菜》1984,(6)
育种与种子加速发展甜玉米生产番茄杂交制种技术问答大蒜气生鳞茎留种试验石刁柏育种新方法—全雄株育种甜菊—一种新兴的搪料作物利用保护地制番茄杂交种子平谷冬瓜甜椒花粉贮藏试验小结 栽培生产春大棚多层筱盖栽培技术试验和推广大棚黄瓜春季栽培温室黄瓜春茬栽培怎样栽好早  相似文献   

5.
鲁西南地区节瓜杂交制种产量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节瓜(Benincasa hispida Cogn.var.chieh-qua),又称毛瓜,为葫芦科冬瓜属冬瓜的变种,是华南地区特有的地方蔬菜。以往节瓜杂交制种多在南方地区进行,但在制种过程中,留种瓜成熟时正值炎热气候,多造成留种瓜不够老熟而植株已枯死,导致种子成熟度差、出芽率低、出苗差且弱。而鲁西南地区不但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日照长、昼夜温差大,气候适宜节瓜的生长,而且病虫害轻,一般667m^2产节瓜种子60-80k,比在南方繁种增产1倍以上。  相似文献   

6.
蔬菜中管棚生产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保护地设施生产。它人为地改变了田间小气候环境,能使“春提前,秋延后”,是缓和蔬菜生产和供应的淡旺矛盾的一项重要措施。目前,上海市已有中管棚设施2万多亩。为了进一步提高中管棚设施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市蔬菜科学技术推广站会同闵行、浦东、嘉定、青浦、南汇、金山、奉贤、松江、崇明等蔬菜技术推广站有关科技人员,对当前的蔬菜中管棚生产进行了调查。 一、生产现状 (一)生产模式:目前上海菜区中管棚生产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栽培型。春季栽培以番茄、黄瓜、茄子、辣椒、冬瓜等为主;夏季以栽培短期叶菜为主;秋冬季栽培以芹菜、菠菜、生菜等为主,是近郊老菜区和中远郊蔬菜园艺场的主要栽培模式,约占中管棚总面积的60%。二是育苗一栽培型。冬春季育“三茄二瓜二豆”秧苗;春季栽培番茄、黄瓜、茄子、辣椒、冬瓜、豇豆、刀豆等;夏季育苗甘蓝、花菜、芹菜等秧苗;秋冬季栽培芹菜、黄瓜、菠菜、葱蒜等。该模式为生产提供健壮秧苗,有利于瓜果豆类蔬菜的早熟高产,约占中管棚总面积的30%。三是留种(制种)一栽培型。以留种(制种)为主,冬季育苗或栽培,春季制种。利用这种模式生产茄果瓜类和花菜、甘蓝等杂交种子产量高而稳定,质量也好,直接经济效益和辐射经济效  相似文献   

7.
1广西冬瓜生产现状 冬瓜(Benincasa hispida Cogn)属葫芦科冬瓜属一年生蔓性草本植物,起源于中国和东印度,在我国已有2 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广泛分布于亚洲的热带、亚热带及温带地区。  相似文献   

8.
华南地区粉皮冬瓜主要应用品种为高筒形、矮筒形、小圆筒形;介绍了广东、广西、海南地区粉皮冬瓜主要栽培模式;该地区粉皮冬瓜生产主要存在销路单一、深加工程度低、品种繁杂、专业化程度低等问题,生产中应采取对应措施。  相似文献   

9.
冬瓜在瓜类蔬菜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而枯萎病严重威胁冬瓜的安全生产。通过病原菌致病力测定、形态学特征观察、培养特性比较,以及基于翻译延伸因子(TEF-1α)的系统发育分析,对采自广东、广西等地的冬瓜枯萎病病原菌进行鉴定,将引起冬瓜枯萎病的病原鉴定为尖孢镰刀菌冬瓜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 sp. benincasae)。在此基础上,选取致病力较强的冬瓜枯萎病菌株,以不同冬(节)瓜资源为材料,采用苗期灌根接种法对所收集的26份小冬瓜资源、47份节瓜资源和74份大冬瓜资源进行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147份冬(节)瓜资源的抗性鉴定结果差异相对较大,且不同冬(节)瓜资源间的枯萎病发病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26份小冬瓜资源中没有1份高抗材料;47份节瓜资源中有2份高抗材料(JG-25和JG-33),占比4.26%;74份大冬瓜资源中有4份高抗材料(DDG-19、DDG-32、DDG-40和DDG-74),占比5.41%。研究结果为抗枯萎病冬瓜种质资源的筛选及瓜类枯萎病抗性遗传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食用菌二级、三级菌种制作环节及常见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食用菌二级、三级菌种制作重要环节及常见问题进行分析,提高制种成功率,为食用菌制种生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1.
冬瓜嫁接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华南地区冬瓜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老菜区枯萎病严重以及早春寒潮和低温的侵袭。为提高冬瓜抗枯萎病能力和耐寒性 ,近年来在华南地区的冬瓜集中产区开始采用嫁接技术 ,但由于冬瓜嫁接成活率不高等原因 ,该项技术难以大面积推广。本试验针对华南地区高温、多雨、潮湿的气候特点 ,对如何提高冬瓜嫁接成活率进行了研究 ,以期建立适合华南地区气候特点的冬瓜嫁接技术体系 ,为嫁接技术在冬瓜生产上的应用提供参考。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 砧木材料 :黑籽南瓜 (云南省种子公司提供 )、14号瓠瓜 (广东农家品种 )、日本南瓜(デリシヤス ,日本…  相似文献   

12.
冬瓜休眠和冬瓜苗期病虫害是影响冬瓜生产的主要因素.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等土传病原菌,其可以在土壤中长期存活,防治困难.选育休眠浅、抗病的新品种是最佳选择,但由于缺乏抗源材料,且培育新品种周期较长.研究表明,运用包衣剂进行药剂拌种是防治作物苗期主要病虫和提高种子发芽率的主要手段.为了研究并筛选出适合冬瓜种子的包衣剂,本文以无菌水作对照初步研究了苗盛、适乐时、高巧、锐劲特等4种包衣剂的效果,筛选出适合冬瓜种子的包衣剂,为发展冬瓜生产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正冬瓜[Benincasa hispida(Thunb.)Cogn.]为一年生草本植物[1],茎上有卷须,能爬蔓,叶子大,开黄花,生产于夏季,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以及矿质元素等营养成分。冬瓜喜温耐热,产量高,耐贮运,是夏季上市的主要蔬菜,也是夏季居民喜食蔬菜之一,夏季栽培冬瓜病虫害少、农药用量省,是农药残留较少的安全蔬菜,同时夏季利用设施生产冬瓜,既利用了设施骨架又可以直接接  相似文献   

14.
贾上海 《中国蔬菜》2001,1(6):48-49
在露地 ,尤其是在新疆及北方干旱、高温、空气相对湿度低的条件下 ,进行菌、菜套种栽培还未见报道。为探讨西北地区露地条件下 ,拱架冬瓜下袋栽木耳的成套技术 ,笔者在驻伊 6934 8部队副食品生产基地 ,于 2 0 0 0年进行了露地冬瓜套种木耳的栽培试验 ,面积为 5 9.5m2 ,当年获得成功。折合每 667m2 产冬瓜 65 88.8kg ,鲜木耳 1195 .5kg ,创产值 8613.3元 ,比单一种植冬瓜提高经济效益 2 .8倍。1 冬瓜的栽培过程及其主要技术1.1 品种 选用湖北省小板良种繁育场繁育的抗病、高产、晚熟冬瓜品种后基冲。1.2 播种育苗 在温室内按畦宽 …  相似文献   

15.
黑皮冬瓜是广西南宁、玉林、钦州、百色等地主要
的经济作物之一,产品绝大部分销往区外。由于连年
种植,导致黑皮冬瓜易发生疫病与枯萎病,品质和产
量均下降,造成减产甚至绝收。广西农业科学院园艺
研究所自1996 年起进行黑皮冬瓜嫁接研究并取得成
功,但没有大面积生产应用。随着黑皮冬瓜市场需求
加大,经济效益提高,2008 年开始在生产上推广黑皮
冬瓜嫁接栽培,至今推广面积已达85 hm2,主要集中
在南宁周边黑皮冬瓜种植老区。黑皮冬瓜一年种植两
茬,嫁接栽培以冬春种植为主,少部分为夏秋种植。近
几年的生产实践证明,冬春黑皮冬瓜嫁接苗比实生苗
抗寒能力强,结果早,不仅能抗枯萎病,增产效果明
显,而且能保留黑皮冬瓜原有的品质和风味优势。  相似文献   

16.
冬瓜是秋季的主要蔬菜之一,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食之肉质细嫩,味道清香,并有良好的药效。经常食用冬瓜有清热、泌尿的作用,有益于人们的健康。本文介绍了冬瓜露地高品质栽培技术,对冬瓜的生产提供了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7.
于2009-2010年对广西玉林地区冬瓜种植病害种类和发生时期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结果表明,有8种病害在该地区发生,其中冬瓜疫病、枯萎病、病毒病和褐斑病普遍发生,冬瓜疫病和枯萎病是影响冬瓜产量最严重的病害。同时指出了现阶段玉林地区冬瓜生产上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整改措施和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黄瓜杂交制种的面积越来越大,黄瓜杂交制种已成为银川市广大农民增产、增收的又一重要途径,但是由于环境因素、制种技术等原因的影响,使得不同地区、同一地区不同农户及同一品种不同年份之间的制种产量差异很大。如何改进制种技术,提高制种产量已迫在眉睫。现就近年来的生产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大棚冬瓜、辣椒立体栽培技术陈立新,毛同艳为满足人们对南菜的需求,我们引入冬瓜等珍稀品种,冬瓜以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著称,其耐贮性极强,对调节淡季蔬菜供应作用巨大,但由于需搭架给生产带来很多麻烦。近几年大棚生产辣椒由于夏季高温强光,使辣椒极易感染病毒病...  相似文献   

20.
高寒地区南瓜杂交制种高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瓜一代杂交种的生产,在河北、山东、山西等地区均采取露地栽培方式进行制种,但不同地区及同一地区生态区域不同制种技术和产量有明显差异,根据多年南瓜杂交制种经验,摸索出一套高寒区制种高产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