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新梨7号和早酥梨果实发育过程中主要营养成分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喜  张琦  吴刚  蒋丽丽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2):181-184
以新梨7号和早酥梨两个梨品种的果实为试材,进行果实发育过程中单果重、果实纵横径变化及主要营养成分(有机酸、可溶性糖、维生素C等)含量的分析。结果表明:早酥梨和新梨7号单果重的变化曲线呈“慢-快-慢”的单“S”型,新梨7号果实纵横径的日增长量呈现3个高峰,早酥梨有2个高峰;可溶性糖含量不断增加,有机酸含量和游离氨基酸含量随果实成熟逐渐减少;果实维生素C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呈“降-升-降”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2.
设施桃果实品质发育生理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设施栽培的曙光、早红珠、春捷为试材,研究了桃果实发育过程中,主要品质指标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果皮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随着果实的发育呈下降趋势,总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糖酸比不断增加。可滴定酸、总糖、维生素C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在果实接近成熟期迅速变化。果实中淀粉含量很低且呈下降趋势,只是在果实发育前期有所升高。果实中干物质含量变化在花后50d内变化趋势是由低到高,此后,三者呈现不规则变化。可溶性蛋白在果实内含量由高到低递减,前期降减程度最大,后期含量保持相对稳定,其变化规律与果实生长一致。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黄皮两个主要栽培品种鸡心黄皮和郁南无核黄皮果实生长动态及其发育过程中糖、酸和维生素C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两个黄皮栽培品种果实纵、横径生长均呈双“S”型曲线;糖、酸和维生素C含量的变化两品种间虽有差异,但随着果实发育成熟呈规律性变化。果实糖含量随着果实发育成熟逐渐增加,其中鸡心黄皮在果实转黄后第3周(即花后12周)剧增,而无核黄皮在转黄后第5周(即花后14周)剧增;果实酸含量随着果实发育成熟逐渐下降,其中鸡心黄皮在果实转黄后第3周(即花后12周)开始剧降,而无核黄皮在转黄后第4周(即花后13周)开始剧降,直至果实成熟;维生素C含量在果实发育成熟的早期有升有降,但在果实成熟后期即果实转黄后第3~5周含量均急剧升高,最后成熟果维生素C含量显著高于青果  相似文献   

4.
温室条件下杏果实发育过程中糖、酸和Vc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温室条件下杏(金太阳、凯特)果实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还原糖、非还原糖)、有机酸和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系统分析了它们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可溶性糖总量随果实的生长而增加,但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变化趋势相反。有机酸含量幼果期较高,硬核期降低,之后有一次高峰,成熟时降至最低。维生素C含量,幼果期、成熟期较高,硬核期较低,且呈“V”型变化曲线。果实中糖、酸和维生素C的变化与果实的生长期有一定的关系,非还原性糖、有机酸和维生素C在果实硬核期含量都最低。  相似文献   

5.
冬枣和临猗梨枣果实发育期主要营养成分变化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为探究鲜食枣品种的营养品质形成规律,以碘量滴定法,酸碱中和滴定法以及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测定了冬枣、临猗梨枣果实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可滴定酸以及维生素C的含量。结果显示:在冬枣和临猗梨枣果实的发育过程中,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变化趋势为前期变化不明显,近成熟迅速积累至最高;可溶性糖组分在果实发育前期为果糖>葡萄糖>蔗糖,成熟时为蔗糖>果糖>葡萄糖。可滴定酸含量前期较高,随果实生长呈下降的趋势,果实成熟时略有升高。维生素C含量变化总体上低-高-低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油蟠桃果实生长发育规律以及主要品质指标的形成和变化规律,以‘紫月’、‘新月’、‘美月’油蟠桃为试材,对果实发育过程中纵横径、单果重、可溶性总糖、可滴定酸、淀粉含量和落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紫月’、‘新月’、‘美月’果实发育规律基本符合核果类果实双“S”型曲线。随着果实的生长发育,‘新月’、‘美月’可溶性总糖含量变化呈逐步上升趋势,可滴定酸变化呈先升后降趋势,果实淀粉含量呈递减趋势。落果波相观察‘美月’有3次落果高峰;‘紫月’、‘新月’分别有2次落果高峰,且第一次落果期时间较长,可能与‘紫月’、‘新月’果实发育期比‘美月’短有关。总体看来,油蟠桃果实生长发育规律以及主要品质相关因子的变化规律与普通桃、油桃相似。  相似文献   

7.
金秋梨果实发育中生长速率及主要营养成分的变化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通过对金秋梨果实发育过程中果实生长速率、可溶性糖、有机酸、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可食部分和含水量的测定,系统分析了它们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动态变化。果实生长速率有三个高峰:一个在花后40d,一个在花后82d,一个在花后131d;还原糖与非还原糖含量的变化趋势在花后110d前基本一致,但在花后110d后恰好相反,还原糖含量下降,非还原糖含量上升;有机酸含量在花后124d前逐渐升高,花后124d以后逐渐降低;维生素C含量呈V形的变化曲线,花后96d前逐渐降低,以后逐渐升高;可溶性固形物、可食部分和含水量在果实成熟过程中呈缓慢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金秋梨果实发育过程中果实生长速率、可溶性糖、有机酸、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可食部分和含水量的测定,系统分析了它们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动态变化。果实生长速率有三个高峰:一个在花后40d,一个在花后82d,一个在花后131d;还原糖与非还原糖含量的变化趋势在花后110d前基本一致,但在花后110d后恰好相反,还原糖含量下降,非还原糖含量上升;有机酸含量在花后124d前逐渐升高,花后124d以后逐渐降低;维生素C含量呈V形的变化曲线,花后96d前逐渐降低,以后逐渐升高;可溶性固形物、可食部分和含水量在果实成熟过程中呈缓慢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9.
钙、钙调素在刺梨果实发育过程中的含量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充  樊卫国  刘进平  安华明 《种子》2004,23(12):6-8
为探讨Ca2 、CaM在刺梨果实发育过程中的含量变化,以贵农5号优系为试材,测定其果实发育过程中Ca2 和CaM的含量及可溶性总糖、还原糖、维生素C的含量.结果表明:刺梨果实发育过程中,Ca2 含量前期高后期低,呈逐渐下降的趋势;CaM含量呈波动状态,在果实发育的中前期,与果实发育状况之间成相互响应的曲线变化;果实发育的后期,CaM含量处于较高的水平,与此期可溶性总糖、还原糖、维生素C的高水平相对应.本文还对Ca2 、CaM在刺梨果实发育的不同阶段可能的调控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猕猴桃果实发育过程中糖的积累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华明  樊卫国 《种子》2002,(6):43-44
为探索猕猴桃果实内糖份的含量变化和积累规律,以秦美猃猴桃为试材,通过生育期定期采样,研究了果实干物质重,果实内可溶性总糖、还原糖、蔗糖及淀粉的含量和积累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猴猴桃果实内可溶性总糖和蔗糖的百分比含量大致呈现“升--降--升--降“的趋势;而还原糖含量在后期没有下降反而还在不断增加;淀粉含量在整个生育期间持续缓慢增加,没有较大的起伏。由于生育期内各种糖份之间的相互转化和环境条件的共同作用,导致各糖份在几个时期出现负积累。  相似文献   

11.
长枝修剪对NJC19黄桃树体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连续2年对NJC19黄桃进行长枝修剪试验,对树体生长和果实品质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的短枝修剪技术相比,经过长枝修剪后的树体叶面积增大,净光合速率提高;徒长枝比例降低,优质果枝率增加;一年生枝条的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均提高,树体营养状况得到改善;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均得到提高,果实着色更加均匀。  相似文献   

12.
海棠果实功能性成分与高含量资源筛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海棠果富含糖酸、维生素、单宁等多种功能性成分,在功能食品的开发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研究选取了48个杂交海棠株系的果实,对其果实主要的外观性状和功能性成分:可溶性总糖、可滴定酸、维生素C和单宁含量进行测定。根据其综合性状的表现,分别筛选出功能性成分含量较高、外观品质较好的优系。结果表明:海棠果实内功能性成分含量均显著高于苹果内的含量,其中海棠内可溶性总糖、可滴定酸、维生素和单宁含量最高可分别达到苹果的1.86、2.23、6.72、33.4倍。所筛选出的海棠优系不仅可以作为与苹果杂交的亲本,改善苹果的营养和口味,同时还对育种工作者培育综合农艺性状的优良品种、拓宽海棠种质资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库尔勒香梨辐射诱变枝条的果实品质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库尔勒香梨枝条经辐射诱变后所结果实的品质进行综合比较,旨在为库尔勒香梨果实品质改良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为培育香梨优良品种提供一条新的途径。以库尔勒香梨辐射诱变枝条所结果实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辐射剂量处理后果实的外观及内在品质指标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剂量为20 Gy时,休眠枝与萌动枝所结果实的石细胞、可溶性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差异不显著,糖酸比表明休眠枝所结果实最甜;剂量为30 Gy时,休眠枝的果实含水量最高,萌动枝的果实石细胞含量最高,休眠枝与萌动枝果实的可溶性糖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差异不显著,萌动枝果实的Vc和可滴定酸含量显著高于休眠枝;剂量为40 Gy的果实石细胞含量最少,肉质细腻,可溶性糖含量高,富含维生素C,果味较甜,商品性较高。辐射诱变枝条的果实品质有所提高,其中剂量为40 Gy的辐射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双层纸袋对红富士苹果果皮色素和果实糖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了红富士苹果套袋后果皮色素含量和果实糖、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果实套袋后果皮叶绿素含量一直低于对照果实,其中chla的含量降低最多,并且与总叶绿素的含量变化动态相似,类胡萝卜素的含量降低不大,这可能有利于果实着色;成熟期果实果皮花青苷含量迅速上升,摘袋5d后其含量超过对照,采收时超过对照1倍以上,使果实着色更鲜艳;套袋果实的可滴定酸含量显著降低,总糖、还原糖及各种可溶性糖和淀粉的含量均不同程度的降低,但是套袋果实各种糖、酸等含量变化趋势与对照相同。  相似文献   

15.
酸枣种质资源果实主要数量性状变异及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149份酸枣种质的主要数量性状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了酸枣果实主要数量性状的变异情况、主要数量性状间的相关性。以149份酸枣种质为材料,对其主要数量性状的变异和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变异系数的分布范围很广,在6.94%~56.18%之间。可溶性总糖和单果重呈极显著正相关,和可食率呈显著正相关;可滴定酸和单果重、果核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和可食率、千仁重呈显著负相关,和维生素C呈极显著正相关;维生素C和单果重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不同杏品种果实营养成分分析及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综合评价不同杏品种果实营养品质,选择具开发利用前景的品种,测定11个杏品种果实的3项外观品质(果形指数、单果重、可食率)和8项营养物质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可滴定酸、类胡萝卜素、Vc、固酸比、糖酸比),并通过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所测杏品种进行综合品质评价。结果显示,11个杏品种果实的营养成分等各项指标均存在差异,但变异程度不大。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杏果实单果重与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与Vc、可溶性糖与糖酸比、固酸比与糖酸比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可滴定酸与固酸比、糖酸比呈极显著负相关,可溶性糖与Vc、Vc与固酸比呈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共提取了4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为91.002%,表明影响杏果品质的主要指标为糖酸比、固酸比、可食率、单果重、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等。根据这几项指标数据杏农可以进行品种选择,杏育种者可以确定新品种的开发利用前景。‘金荷包’、‘凯特’、‘兰州大接杏’、‘晚红杏’、‘新疆杏晚熟’5个品种的营养品质更优。。  相似文献   

17.
草莓果实含水量对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土壤水分控制在不同水平,获得了130个不同含水量的果实,分析表明:随着果实含水量的减少,果实大小、滴定酸含量降低,可溶性总糖、糖酸比、色相和硬度增加。在提高糖含量的过程中,蔗糖、葡萄糖和果糖提高的幅度并不一样,从而改变了3种单糖占可溶性总糖的比例,果实含水量与果实Brix、糖酸比的相关系数为-0.71和-0.6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