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夏春 《海鲜世界》1999,(1):20-20
鲤鱼春季病毒血症(Spring Viremia of Carp:SVC)是流行于欧洲各国,严重危害鲤鱼养殖业的病毒病。病原为弹状病毒科狂犬病毒属的鲤弹状病毒(Rhabdovirus Carpio)。该病毒有鲤春弹状病毒(SVCV)和棱子鱼苗弹状病毒(PFRV)两个血清型。近年来,日本等亚洲国家养殖的鲤鱼也出现了类似该病的症状,  相似文献   

2.
锦鲤疱疹病毒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锦鲤疱疹病毒病(Koi herpes virus disease,KHVD)是20世纪末被确定的一种疾病,现已流行于世界各地,是严重威胁鲤和锦鲤养殖业安全的一种疾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必须申报的疾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疫病。一、病原学病原是锦鲤疱疹病毒(K o i herpes virus,KHV),暂列为疱疹病毒科(Herpesviridae),鲤疱疹病毒属(Cyprinid herpesvirus),又称鲤疱疹病毒Ⅲ型(CyHV-Ⅲ),与鲤痘疮病毒(鲤疱疹病毒Ⅰ型,CyHV-Ⅰ)和金鱼造血器官坏死病毒(鲤疱疹病毒Ⅱ型,CyHV-Ⅱ)同属。KHV和CyHV-Ⅰ存在交叉的抗原反应。KHV是球状病毒,成熟病毒颗粒有囊膜,直径约170nm~230nm。核衣壳为对称十面体,直径100nm~110nm,由31种病毒多肽组成,其中21种多肽分子量与鲤疱疹病毒相似,10种多肽与斑点叉尾鮰病毒(Channel catfish virus,CCV)相似。KHV含有双链DNA,基因组大小约为277kb,比疱疹病毒科的其他病毒基因组(250kb)大。二、流行病学目前该病流行范围已遍及欧亚美非各大洲的以色列、英国、德国、美国、南非、日本、韩国、中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并在部分国家造成危害。1998年5月,该病在以色列首次发生,随后18个月内连续发生三次,造成以色列600吨食用普通鲤和400万美元出口锦鲤的损失。使以色列鲤和锦鲤养殖业遭受毁灭性打击。2002年4月印度尼西亚养殖锦鲤和鲤暴发该病,损失500万美元。2003年10月日本10余个县暴发该病,造成近千吨的鲤和锦鲤死亡。KHV的严重危害引起国际动物卫生组织(OIE)和世界粮农组织(FAO)的高度关注。KHV仅仅感染锦鲤、鲤和剃刀鱼(Solenostomus paradoxus)。其鱼苗、幼鱼、成鱼,均可感染。KHV发病最适温度是23℃~28℃(低于18℃,高于30℃不会引起死亡)。若鱼已感染KHV,水温18℃~27℃间持续时间越长,疾病暴发的可能性越大。该病多发于春、秋季,潜伏期14天,鱼发病并出现症状24小时~48小时后开始死亡,开始死亡至2天~4天内死亡率可迅速达80%~100%。KHV暴发后幸存的鱼成为疾病的传播者,可将病毒传染给其他健康的鱼。KHV主要通过水平传播,能否垂直传播目前尚未确定。三、临床症状病鱼停止游泳,鱼眼凹陷,皮肤上出现苍白的块斑与水泡,  相似文献   

3.
疱疹病毒简称KHV(英文为KOI HERPESVIRUS),该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会引起鲤鱼的大量死亡,自从1996年在英国被发现以来,迅速传播到世界上几乎所有的锦鲤养殖国家,据公开报道,1998年在以色列暴发,2003年在日本暴发,传播速度非常之快,对锦鲤养殖业造成巨大的打击,养殖业者更是闻之色变。  相似文献   

4.
<正>锦鲤睡眠病(KSD)又称鲤鱼浮肿病,自1970年日本首次报道以来,该病已蔓延到英国、法国、荷兰、德国、意大利、印度等国,该病的病原为鲤鱼浮肿病毒(CEV),目前已进入中国。有文献报道目前养殖鲤、锦鲤的病毒阳性率较高,亟须加强该病原的监测、防控。鲤鱼是黔东南州稻田综合种养的传统主养品种,2018年8月从江县放养鲤鱼苗种引发大规模死鱼,我们对此进行了检测分析,应引起广大鲤鱼  相似文献   

5.
<正>锦鲤疱疹病毒病(Koi Herpesvirus Diease,KHVD),为疱疹病原科,鲤疱疹病毒属,是由锦鲤疱疹病毒(Koi 540Herpesvirus, KHV)所诱发的一种致死率高达80~100%的流行性疾病。主要感染鲤鱼,如锦鲤以及其他变异鲤科鱼类。首次发现于1998年,由德国和以色列学者从患病的鲤鱼和锦鲤中分离,并被得到证实的一种病毒。国内2001年于香港发生首例疱疹病毒爆发事件,随后在东南亚许多国家的也  相似文献   

6.
鲤鱼春季病毒血症的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鲤鱼春季病毒血症(SpringViremiaofCarP:SVC)是流行于欧洲各国、严重危害鲤鱼养殖业的病毒病。病原为弹状病毒科狂犬病毒属的鲤弹状病毒(RhabdovirusCarpio)。该病毒有鲤春弹状病毒(SVCV)和梭子鱼苗弹状病毒(PFRV)两个血清型。近年来,在我国、日本等亚洲国家养殖的鲤鱼也出现了类似该病的症状,因而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本文将介绍诊断和防治鲤鱼春季病毒血症的方法。1971年欧洲人Fijan等首先报道了鲤鱼春季病毒血症。SVC主要为腹水型,部分毒株可引起鲤鱼的嫖发炎(Swimbladderinflammation:SBI),称为鲤嫖炎型。…  相似文献   

7.
正鲤鱼是品种最多、分布最广、养殖历史最悠久、年产量最高的淡水养殖鱼类之一,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由于锦鲤的进出口及鲤鱼的国际贸易,目前锦鲤疱疹病毒病已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严重威胁鲤和锦鲤产业发展。我国养鲤业同样深受该病困扰。本文对锦鲤疱疹病毒的病原、流行病学、发病机制、诊断方法及防治措施进行整理,以期为有效鉴定锦鲤疱疹病毒病并及时控制治疗提供一定的指导方法。  相似文献   

8.
据文献记载,日本的鲤鱼是从中国引入的,日本人在长期饲养中发现鲤鱼经过变异形成斑斓的体色。在十九世纪初,日本贵族将这种鲤鱼移入庭院的水池中养殖,以供观赏,因此,锦鲤又称“贵族鲤”。日本人根据鲤鱼容易变异这一特点,采取人工选择、交配、培育等多种方法,选育出许多新品种。1906年引进德国的无鳞“草鲤”和“镜鲤”,与日本原有的锦鲤杂交,选育出品种繁多的锦鲤。可以说“锦鲤”是日本人创造的一种艺术品,被誉为日本的“国鱼”。“锦鲤”被日本人视为和平、友谊的象征,  相似文献   

9.
鲤鱼病毒病的诊断方法与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省是养殖鲤鱼大省 ,近几年在养殖生产过程中发现鲤鱼的病害有日渐增多的趋势。比较常见的有烂鳃病、竖鳞病、肠炎病、细菌性败血症、孢子虫、绦虫病等。一般来说 ,由细菌类、原生动物类、蠕虫类等病因引起的疾病 ,通过正确及时诊断并施以鱼药是可以治愈的。而病毒病一旦发生则很难治疗并危害巨大。从目前看鲤鱼病毒病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锦鲤疱疹病毒病 ,一种是鲤春病毒病。下面就分别做以介绍 :1 鲤鱼病毒病症状及诊断方法1 .1 锦鲤疱疹病毒病锦鲤疱疹病毒病的病原是锦鲤疱疹病毒 ,目前的流行病学表明 ,该病毒仅感染鲤和锦鲤 ,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10.
汪开毓 《科学养鱼》2001,(11):40-40
随着集约化养鲤的规模不断扩大和养殖密度的增大,鲤鱼养殖上近年来又出现了一种以鲤鱼体表局灶性溃烂和穿孔为特征的疾病,常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群众称之为“穿孔病”。日本也曾有报道,称为“洞穴病”。一、病原日本曾从病鱼体表溃疡处分离到柱形屈桡菌和气单胞菌。国内对该病的研究尚少,据四川农大汪开毓等报道1993,从病鱼体表的病灶处分离到气单胞菌。二、流行情况国内该病的发生近年来才日趋严重,特别是鲤鱼主要养殖区多有发生。四川是集约化养鲤的高产省之一,也是该病的高发区,据内部资料,成都市青白江区流水养鱼场、…  相似文献   

11.
为建立并优化锦鲤疱疹病毒检测方法,针对目前国内集约化养殖鲤鱼大面积流行的病死现象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测,对在疫区采集到的病鱼肾脏、肝胰脏、肠等组织,提取基因组DNA,应用锦鲤疱疹病毒特异性引物进行PCR反应,同时设立阴性对照(TE buffer)。通过1%琼脂糖凝胶进行鉴定,与阴性对照比较,在484bp处出现特异性目的条带。经序列测定,所得PCR产物的基因序列与NCBI上锦鲤疱疹病毒的同源率达到99%以上。对同一批次的样品进行重复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可重复性,可据此判定结果。通过对锦鲤疱疹病毒的检测,确定了疫区引起框镜鲤(Cyprinus carpio)和建鲤(Cyprinus carpio var Jian)大批死亡的病原为锦鲤疱疹病毒(Koi Herpesvirus,KHV),从而对疫区控制、防治方案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建议尽快在鲤鱼主要养殖区开展KHV流行病学、诊断与检测及免疫预防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白淑清 《水产科学》1992,11(4):24-27
我县是国家商品鱼基地,1985年以来,随着养殖面积的不断扩大,池塘养殖密度逐步增高,外进鱼苗数量多,来源广,给鱼病的传播和流行创造了条件。近年来,我县流行危害最大的鱼病数指环虫病。其病源有的来自南方鱼苗,如鲤鱼的坏鳃指环虫(Dacfylogyrus vasfafor)。1984年6月,我县从江苏省镇江市水产养殖场运入鲤鱼乌仔300万尾,分布在全县33个养殖点。由于当年该场鲤亲鱼曾患指环虫病大批死亡,我们  相似文献   

13.
锦鲤疱疹病毒病是由锦鲤疱疹病毒(Kio herpesvirus,KHV)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主要是引起各生长阶段鲤鱼、框镜鲤、锦鲤等鳃坏死及间质性肾炎,死亡率高达60%~100%,疫情难以控制,已引起各国的高度关注。1998年锦鲤疱疹病毒病首次在以色列暴发,并迅速扩展至世界各地。2002年首次证实该病已传至  相似文献   

14.
鲤疱疹病毒2型和3型主要感染鲫(金)鱼(Carassius auratus)、鲤鱼(Cyprinus carpio)和锦鲤(Cyprinus carpio haematopterus)及其杂交种,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和致病性,对养殖鲤科鱼类危害严重。为了建立快捷、高效且能同时检测这2种类型鲤疱疹病毒的检测技术,本研究根据鲤疱疹病毒的DNA聚合酶基因(2、3型)、解旋酶基因(2型)和胸苷激酶基因(3型)的保守序列,设计了3对特异性引物,通过对三重PCR的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建立起鲤疱疹病毒2型和3型三重PCR检测方法,并运用该方法对实验室保存的鲫鱼和鲤鱼组织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该三重PCR检测方法仅在鲤疱疹病毒阳性样品中扩增出3条特异性条带,表现出良好的特异性;以克隆的目的基因质粒为模板,进行10倍梯度稀释,该检测方法能检出的极限值为2.85×102 copies/μL,表现出较高的灵敏性;运用该方法检测122份鲫鱼和60份鲤鱼样品,其结果与运用国家标准(GB/T 36194-2018)和行业标准(SC/T 7212.1-2011)方法检测的结果一致。本研究表明,构建的三重PCR检测方法不仅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灵敏度,还能同时检测2种类型的鲤疱疹病毒,有效提高检测效率。  相似文献   

15.
<正> 据《中国淡水鱼类养殖学》(第二版)一书记载:“根据目前资料,鲤嗜子宫线虫仅寄生于鲤鱼,一尾亲鱼身上最多寄生到30条(安徽省农林厅的资料),使亲鱼在产卵前就大量死亡。”据此书记载,该病的流行地区有:辽宁、湖北、河南、上海、江苏、安徽、江西、湖南、山东等省市。1975年4月22日,笔者在河北省唐山地区柏各庄农场五分场渔林队,曾发现较多越冬后的亲鲤患嗜子宫线虫病,病情十分严重,引起产卵前的亲鲤大批死亡。当时,取其中一尾雌鲤(全长39厘米,体长31厘米,体重525克)进行检查,其体表竟然寄生了101条鲤嗜子宫线虫的雌虫,数量十分惊人。该虫寄生在头后  相似文献   

16.
鲤鱼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鱼类,在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是主要的养殖对象,从1994年流行鲤鱼暴发病以来,每年各种鱼病给当地的养殖者带来了很大损失。为此,我们对该地区的鱼病进行调查,并对危害严重的几种鱼病的症状、病因及防治方法作如下介绍。一、几种常见病的症状及其流行情况1.鲤  相似文献   

17.
正本文针对近些年来给鲤鱼养殖业带来重大损失的"鲤鱼急性烂鳃病"展开调查研究,确定其原发病原为鲤浮肿病毒、锦鲤疱疹病毒,继发病原有维氏气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和孢子虫等。通过研究,作者针对鲤鱼烂鳃病制定了科学严谨、可操作性强的防控方案,推动形成综合疫病防控体系,保障了河南省鲤鱼养殖健康发展,为其它水生动物疫病防控也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湘阴县东湖渔场从73年开始进行鲫(母本)和鲤鱼(父本)的杂交试验,后来又用多种鲫鱼和鲤鱼扩大杂交组合,随之发现部分鲫鲤杂交鱼有较好的生产效果;另外于77年开始发现部分鲫鲤杂交鱼在该场养殖水面内春未夏初有发性追逐交配产卵等自然繁殖的现象,并于79年4月获得完全性成熟的杂交公鱼。而根据国内外有  相似文献   

19.
本着鱼类遗传多样性的特点,抓住遗传保护和遗传育种两方面经济学性状,1993—1994年对江西“三红”(荷包红鲤、兴国红鲤、玻璃鲤鱼)和江苏、浙江20多个渔场作鲤鱼养殖经济学调查,就我国当前鲤鱼遗传经济学现状谈点粗浅认识。(一)遗传保护鲤鱼在我国南方大都作为搭养品种(表1),养殖对象比较杂乱,唯江西省鲤鱼地方品种突出,种质资源丰富多彩,拥有全国驰名的万安玻璃鲤、兴国红鲤及婺源荷包红鲤。是食  相似文献   

20.
薛晖 《水产养殖》2009,30(5):43-43
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1992年首次在台湾对虾养殖中被发现,一度给对虾养殖业造成巨大损失,直到今天依然是对虾养殖中需要重点防范的主要病害之一。2007年5月江苏省首次发现该病毒在养殖克氏原螯虾中感染流行,并造成克氏原螯虾的批量死亡。2007年全省发病面积近6000×667m2,发病塘口死亡率在5%-20%;至2008年底,全省发病面积已达8万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