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海南岛是一个高温季节的地区,夏季气温高达30℃以上,而且高温时间很长,每年只能在10月以后至次年的3月前栽培平菇,高温严重地影响了海南岛平菇生产的发展。为了解决海南岛高温季节栽培平菇的难题,笔者进行了多年的平菇品比和栽培试验,筛选并试栽成功了高温侧耳831菌株。现将试验情况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索和选出在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每年8~9月高温季节适栽的平菇品种,笔者于1990~1991年用8个平菇菌株进行引种栽培试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袋栽平菇的成品率,确保高产稳产、降低成本,笔者近年来对现行的平菇袋栽技术进行了一些改进,在推广中深受农民欢迎. (一)改生料或发酵料为熟料因为生料或发酵料中仍存在一些杂菌,尤其是在高温季节,往往污染严重而失败。熟料袋栽,因原料经高温灭菌和无菌操作,接种成功率可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4.
为了在蔬菜淡季提供市场新鲜的食用菌,我们在1987年7~9月的高温多雨季节,先后对凤尾菇、平菇进行4批露地畦栽试验,取得了预期的结果,为我市郊县农民提供了一条新的致富途径。一、材料与方法(一)材料菌种有山西风尾菇、718平菇、白平小、农大11号、日本佳平、德国平菇等。母种用  相似文献   

5.
为了筛选出适于北京地区栽培的耐高温平菇品种,采用日光温室袋栽技术,对9个供试菌株菌丝生长情况、高温季节出菇能力及子实体商品性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菌株P6综合性状优良,菌丝长势强,子实体肉厚,较耐高温,菌盖颜色为灰色,较受市场欢迎,可以作为一个耐高温平菇品种在当地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6.
当今平菇栽培已推广普及,但产量高低悬殊.我们通过十二个春秋的反复试验,探索出了棉子壳、木屑、玉米芯、稻草等原料栽平菇的四项可靠的增产栽培技术,现介绍如下:高温发酵料袋栽法一般栽培平菇的原料,播种前需曝晒3~5天,但由于受季节所限,往往不尽人意,播种后仍易感染杂菌.笔者采用高温堆制培养料栽培法,成功率达百分  相似文献   

7.
笔者于1990年用蔗渣栽平菇试验,经一年多的示范推广,二年的大田覆土推广,产量比稻草栽培的高。近年来,蔗渣已作为我县冬闲田栽平菇的主要原料之一。栽培技术阐述如下: 1 栽培季节根据我桂北地区气候,大田覆土栽培要比室内袋栽推迟2个月。一般每年11月中旬至翌年2月份。冬天整个榨季都可以栽培,室外气温8~21℃适应栽培。室外大田覆土栽培比室内袋栽难度大些。 2 蔗渣处理选新鲜无霉变、无虫蛀的蔗渣,刚榨出不久经太阳晒干的蔗渣更好。干蔗渣可贮藏备用。  相似文献   

8.
平菇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人体所需8种氨基酸较为丰富,Vc、VB_1、VB_2和麦角固醇的含量均相当高,食用口感好,价格适中,是市民菜篮子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平菇生产对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的适应性较广,抗逆性较强,生物学效率高,在上海地区有较好的市场,但6~9月高温季节只有少量草菇上市,目前还没有适宜的高温型平菇品种。本试验旨在从引进的品种中筛选出适宜于上海郊区的高温型平菇当家种,以期在蔬菜、食用菌夏秋淡季供应市场。  相似文献   

9.
平菇高产稳产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平菇抗逆性强,产量高,成本低,见效快,所以发展速度居食用菌各品种之首。但有些菇农因对平菇的生物学特性及品种性能认识不足,往往出现产最头年高、二年低、三年无收成的情况,因而导致很大的经济损失。为此,笔者将在多年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平菇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一、正确选用优良菌种首先要根据栽培季节选用适温菌种.春栽平菇以选用广温型佛罗里达平菇、中温型凤尾菇或高温  相似文献   

10.
春末至秋季高温时节,室内栽培平菇管理较难.为探索高温季节生产平菇的途径,我们于1988年进行了菇豆间作试验,收到了较好的效果.1989年我们又在栽培技术方面进行了进一步研究,获得了亩产黄豆288公斤,鲜菇2649~5200公斤的好收成,现总结如下:(一)材料和方法供试平菇品种为双耐3号.黄豆品种是一宝圆粒,该品种株型紧凑,株高90厘米,耐肥抗倒伏,不吐蔓,春播生育期110天左右.试验  相似文献   

11.
反季节层架式平菇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艳萍 《食用菌》2014,(4):39-40
<正>山西长治地处太行山之巅,被太行、太岳山所环绕,构成高原地形,又称"上党盆地"属中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暖夏凉,昼夜温差大于12℃,年降水量丰富,优越的自然环境为反季节栽培平菇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7、8、9月正是河南、河北的高温季节,没有平菇流入长治市场,反季节栽培平菇填补了这一市场空缺。11月到次年2月是冬季的农闲季节,劳力充足,接种制袋与其它农事活动不相矛盾,这样就充分发挥了冬闲劳动力的作用。由于和常规的栽培季  相似文献   

12.
十七个高温平菇菌株比较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日光温室袋栽技术,通过对17个供试平菇菌株菌丝生长情况、子实体商品性状和高温季节生物学效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灰平260和夏丰一号耐高温,综合性状表现良好,可以作为高温品种进行越夏栽培推广。51942和SD111比较耐高温,综合性状表现良好,可以作为夏秋栽培推广。  相似文献   

13.
随着高温型平菇新品种及其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周口地区秋季平菇栽培时间较过去提前40 d~50 d(天),国庆节前即有大量鲜菇上市,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然而,由于此时仍处于高温高湿季节,极易发生虫害.最近两年,对周口市近郊菇棚的调查结果表明,早秋袋栽平菇虫害发生率达80%以上,危害严重的占50%左右,近30%的菇棚严重减产甚至绝收,给广大菇农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虫害防治已成为关系到早秋平菇栽培成败的一项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为改进平菇室内的大床栽培,充分利用空间,以达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我们从1984年起进行了涵管式圆柱体栽平菇探索,并经较大面积试种,均获得了较好的效果。现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地袋栽平菇生产发展很快,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增加收人,多数菇农采取提前装袋发菌,安排在高温季节发菌,由于掌握不好高温发菌的关键技术,而导致大面积污染,这必然会影响产量.笔者在多年的生产实践中探索出了一套在高温下袋装平菇防杂菌污染技术,成功率达100%.本文介绍的是1995年9月1日投料,至1996年5月20日结束的实验结果.1培养料配制 配方为棉子壳100kg,麸皮5kg,复合  相似文献   

16.
七个平菇菌株引种品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执行广东省科技援藏项目“西藏经济真菌资源调查和开发利用”过程中,我们从1996年开始在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进行了平菇菌株的引种品比试验,研究高原气候条件对平菇生长的影响,比较各菌株的适应程度。筛选了平菇中比较有代表性的7个菌株,采用袋栽法,室内养菌,大棚出菇,观察各菌株的生长情况,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菌株Po-11(凤尾菇),Po-12(美味侧耳,低温型),Po-13(美味侧耳,中高温型),Po-14(桃红平菇),Po-15(榆黄蘑),Po-16(鲍鱼菇),…  相似文献   

17.
玉米芯栽培平菇,投资小.产量高,菇质好,很适合在北方富产玉米的地区推广.本文介绍玉米芯发酵料袋栽平菇技术.1 菌株选择 根据不同出菇季节,选择相应适宜出菇的菌株.1~3月应选中偏高温型品种,如佛罗里达;4~7月选高温品种、如高温831;8~10月选中温型品种、如A831、园林802;10~12月选低温型品种,如539等.  相似文献   

18.
温海祥 《食用菌》1996,18(5):9-10
平菇属于四极性异宗结合的食用菌,通过孢子分离法选育的菌种经常出现不育菌株,需进行严格的出菇试验,以确定菌株的可育性,保证平菇生产的安全进行。常规育种过程中,通常经过母种培养、袋料栽培等阶段进行出菇试验,花费较长的时间,同时受环境条件影响很大,尤其在气温较高的季节,创造合适的袋栽平菇出菇条件较困难,往往成为出菇试验的限制因素。本研究应用静置液培方法培育平菇,观察菌株的出菇情  相似文献   

19.
平菇发酵料短时高温处理技术栽培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菇是我国主栽的食用菌种类之一,在蔬菜消费市场中占有较大比重。为了进一步做好平菇生产技术的推广工作,促进平菇产业更好更快地发展,把“菜篮子”工程落到实处,本文结合北京地区的气候特点,通过生产实践,总结了一套适宜本地秋冬季生产的平菇发酵料短时高温处理技术,包括生产季节的安排、培养料的配制、发酵方法、发茵管理、出菇管理等内容,该技术能进一步提高菌棒成品率,降低虫害的发病率,进而提高产量和生产效益,具有很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20.
我市棉籽壳资源丰富,利用棉籽壳栽培平菇等食用菌愈来愈被人们所重视。但有些菇农由于对平菇栽培认识不足,也常会导致经济损失。为此,笔者将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棉籽壳阳畦栽平菇高产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一)菌种选择和季节安排平菇品种有高、中、低温三个类型,应按当地气候条件选准菌种。早秋栽培选用中温型品种,如佛罗里达;晚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