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多维界面冲压工艺制备不同厚度的空芯刨花板,在前期对其物理力学性能研究的基础上,再依据相关标准测试保温隔热与隔声性能,为其应用于木结构建筑墙体材料的前期研究提供更加全面、系统的数据参考与技术支持.结果表明:随着空芯刨花板厚度增大,其保温隔热性能增强,平均导热系数为0.131 W/(m·K),满足保温材料对导热系数[<...  相似文献   

2.
采用准稳态法测量软木次生皮、软木板和软木橡胶复合板导热性能,研究含水率(0~6%)、密度(0.25~0.55g/cm~3)和橡胶混合比例(40%~70%)3个主要因素对软木产品导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软木板导热系数与其含水率和密度呈比较强的正线性关系,平均含水率为0.2%、3.3%、5.9%的软木板导热系数分别为0.057 8、0.066 1、0.070 2W/(m·K);密度为0.25、0.35、0.45、0.55g/cm~3的软木板导热系数分别为0.047 3、0.058 2、0.070 2、0.089 3W/(m·K);相同密度和含水率条件下,软木橡胶复合板的导热系数与其橡胶的混合比例呈较弱的正线性关系和二次非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3.
以碱木质素和聚氨酯泡沫(PUF)的降解产物为添加剂制备复合聚氨酯泡沫材料,并表征了微观结构、表观密度、压缩性能、保温性能等.结果显示,碱木质素可提高与复合基体之间的相容性,原因是其存在强烈的氢键缔合作用.扫描电镜测试显示,碱木质素和PUF的降解产物对材料的微观结构有很大的影响,加入碱木质素有利于提高压缩模量,其压缩模量为146.44 MPa,加入PUF的降解产物会降低压缩模量,其压缩模量为101.59 MPa,而没有加碱木素也没有加PUF降解产物的其压缩模量108.53 MPa.PUF的降解产物的添加降低了样品的保温性能,加入PUF的降解产物的样品的导热系数为PUF降解产物的样品的导热系数为0.0325 W/(m·K)而不加PUF降解产物的样品的导热系数为0.0226 W/(m·K).  相似文献   

4.
利用双掺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改性动物蛋白发泡剂母液制备了导热系数优良的超高性能泡沫混凝土。实验结果表明:制备干密度为700 kg/m 3的泡沫混凝土,双掺LAS和K12两种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浓度都为1.0 g/L时,制取的泡沫稳定性最佳,制备的泡沫混凝土试件导热系数平均值为0.1583 W/(m·K),此时的保温隔热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以碱木质素和聚氨酯泡沫(PUF)的降解产物为添加剂制备复合聚氨酯泡沫材料,并表征了微观结构、表观密度、压缩性能、保温性能等。结果显示,碱木质素可提高与复合基体之间的相容性,原因是其存在强烈的氢键缔合作用。扫描电镜测试显示,碱木质素和PUF的降解产物对材料的微观结构有很大的影响,加入碱木质素有利于提高压缩模量,其压缩模量为146.44 MPa,加入PUF的降解产物会降低压缩模量,其压缩模量为101.59 MPa,而没有加碱木素也没有加PUF降解产物的其压缩模量108.53 MPa。PUF的降解产物的添加降低了样品的保温性能,加入PUF的降解产物的样品的导热系数为PUF降解产物的样品的导热系数为0.032 5 W/(m.K)而不加PUF降解产物的样品的导热系数为0.022 6 W/(m.K)。  相似文献   

6.
木材有效导热系数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热特性是木质材料研究与使用过程中最重要的物性之一,木质材料传热特性研究的重点集中在木质材料有效导热系数方面,木质材料有效导热系数的研究可以分为实验研究与计算模型研究2个方面。文中总结了木质材料有效导热系数研究工作的内容与进展,分析了当前木材有效传热研究工作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7.
软木砖导热系数与容重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20℃时,软木砖导热系数与容重间的关系,可用以下方程预测:K=0.1039ρ 0.02148式中,K——20℃时,软木砖导热系数(kcal/m·h·℃)ρ——软木砖绝干时容重(g/c·c)本方程适于0.096<ρ<0.22(g/c·c),当颗粒大小合理均匀一致时,平均和最大预测误差分别不超过6%和15%。  相似文献   

8.
以苯酚(4.26 mol)、多聚甲醛(7.28 mol)、甲醛(1.24 mol)为原料,NaOH为催化剂,采用逐步共缩聚的合成工艺,制备高固含量甲阶酚醛树脂,选择3种环保型无卤阻燃剂(APP、MP、LM-NPP 8081)复合酚醛树脂制备酚醛泡沫,通过测试泡沫力学性能、阻燃性能、易碎性、耐热性能和导热性能等,研究阻燃剂的种类及添加量对酚醛泡沫性能影响.结果表明:3种阻燃剂都能明显提高泡沫的阻燃性,对泡沫的耐热性能和导热系数的影响不是很显著.当阻燃剂添加量为8%时,阻燃剂复合的酚醛泡沫的机械性能较优,并且MP复合酚醛泡沫的综合性能较好,此时MP复合泡沫的氧指数为55.22%,压缩强度为0.30 MPa,弯曲强度为0.28 MPa,掉渣率为34.40%,导热系数为0.045 W/(m·K),300℃残炭量87.50%,600℃残炭量61.12%.结果表明3种阻燃剂中MP是一种较适合酚醛泡沫体系的阻燃剂.  相似文献   

9.
对竹材液化树脂发泡材料及人造板覆面的复合发泡材料的性能进行测试.结果显示:树脂发泡材料的性能优良,表现密度为0.128 g/cm3,压缩强度为0.22 MPa,导热系数为0.032 W/(m·K),氧指数最小值为41.7.制成的水泥纤维板覆面复合发泡材料,隔声效果良好,隔声量为37 dB;竹帘板覆面复合发泡材料达到B1级难燃材料的要求,为市场提供一种全新的建筑墙体材料.  相似文献   

10.
制备无卤阻燃剂——杂化硅,并与膨胀石墨复配,用羟甲基化木质素替代部分聚醚多元醇,通过一步法制备阻燃硬质聚氨酯泡沫(RPUF)。结果表明:阻燃剂在聚氨酯体系中混合均匀,泡孔大小均匀。通过极限氧指数测试试样的阻燃等级,试样达到难燃材料。通过热重-差热综合分析研究试样的热分解过程,测试表观密度、压缩强度和导热系数研究试样的物理力学性能。当羟甲基化木质素用量为8%,杂化硅用量为14%,膨胀石墨用量为6%时,改性材料的极限氧指数最高可达到29.6%;试样的表观密度为41.0~45.0 kg/m3,导热系数为0.019~0.026 W/(m·K);压缩强度分布为0.190~0.240 MPa。  相似文献   

11.
运用非稳态法测定银杏木空心刨花板的导热系数,同时探讨了不同厚度空气层对复合墙体传热阻的影响.结果表明,绝干时空心刨花板的导热系数为0.136 W/(m·K),可以作为保温材料;当空气层厚度<74 mm时,复合墙体的传热阻随空气层厚度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2.
为拓展低密度人造板的应用领域,以杨木刨花和可发泡聚苯乙烯为原料制备复合材料(芯材),并在其表面贴覆杨木单板制成木质复合板,以提高板材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当复合板的密度在0.42~0.48 g/cm3时,板材的内结合强度和静曲强度达到国家标准A类刨花板二等品的要求,导热率低于0.050 W/(m.K),可用于家具、室内装饰的非受力部件及墙体保温材料。  相似文献   

13.
现代木结构建筑是一种节能、环保的建筑,如何对其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价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笔者首先利用热流计导热仪检测木结构墙体组成材料的导热系数,计算模拟几种不同组合墙体的传热系数,然后采用热箱-热流计法对实体木结构墙体、木结构墙体传热系数进行实测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38 mm×89 mm木墙骨的平均传热系数为0.436 W/(m~2·K),38 mm×140 mm木墙骨的平均传热系数为0.355 W/(m~2·K),随着木墙骨规格及保温棉厚度的增加,墙体传热系数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提出一种基于有限差分法逆求木材导热系数的方法,以期弥补传统测量法设备复杂、价格高昂的不足,为后续建立导热系数的回归方程提供可靠数据。【方法】运用一维热传导控制方程描述木材升温过程中内部温度变化。以兴安落叶松弦切锯材为对象,通过试验获得锯材沿厚度方向的温度数据(温度检测:使用NEC Remote Scanner Jr. DC3100多点信号巡检仪通过埋入锯材的 T形热电偶获得),采用有限差分逆求法,合理化边界条件后编程求解其在不同含水率、不同温度下的径向导热系数(其中,控制方程离散后的导热系数差分矩阵采用追赶法求解,所有差分方程均在 Matlab2010b软件编程并运行),探讨并分析其随含水率、温度的变化规律。【结果】1)兴安落叶松锯材径向导热系数计算值沿厚度方向存在一定波动性,但其平均值0.1061 W·m -1 K -1(标准差0.0108)符合实际要求,且与理论计算值(0.1109,0.1252W·m -1 K -1)较为接近;2)含水率、温度对导热系数影响显著,且前者影响高于后者(含水率与温度的 F-检验分别为126.9421,99.0083);含水率、温度共同作用对导热系数亦存在显著影响(交互作用的 F -检验为164.2975);导热系数随含水率的升高而增大,随温度的升高亦增大;3)木材材性与内部含水率分布对导热系数的影响较大。【结论】通过试验获得木材内部可靠的温度分布与变化数据后,运用有限差分逆求法可快速、准确获得内部与测温点相对应位置的导热系数,尽管计算值存在一定波动性,但其平均值与理论计算值相吻合,说明运用该方法测算木材导热系数是可行的。相比传统导热系数测量方法,该方法最大优势在于经济且不受试样尺寸限制;同时,可以测算试样内部任意层位置导热系数。今后为提高测算精度,木材内部由于水分迁移产生的热量变化与材性差异应考虑使用该方法;同时,为推广此方法,将程序可视化亦是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利用灵芝菌丝体与果树、杨榆和竹材3种碎料,分别制备木竹碎料/菌丝体原位成型材料。结果表明:果树碎料更适合灵芝菌丝体的生长。3种材料的2 h吸水厚度膨胀率介于3.71%~9.56%之间,24 h吸水厚度膨胀率介于8.82%~13.29%之间。在10%压缩变形时,果树碎料/菌丝体原位成型材料(GG)的压缩强度最大,其最终质量剩余率最大(35.56%),最大质量损失率较小(0.57%),热稳定性较好。果树碎料/菌丝体原位成型材料的导热系数0.093 W/(m·K),保温性能与常用保温建筑材料性能相当。果树碎料/菌丝体原位成型材料具有较好的压缩强度、热稳定性和保温性能。  相似文献   

16.
为了缩短传热时间、降低能耗,以高导热纳米材料石墨烯为填料,以水性酚醛树脂为载体溶液,配制石墨烯/酚醛树脂浸渍改性剂,开发一种导热性能良好的地采暖地板。以吸光度、透射电镜表征石墨烯在酚醛树脂中的分散性能,以改性单板导热系数、多层复合地板导热效能表征地采暖地板的传热性能,分析石墨烯添加量、浸渍改性剂分散性对地板导热性能的影响,确定浸渍改性最优配方工艺。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石墨烯/酚醛树脂浸渍改性地采暖地板可获得更好的导热性能。浸渍改性剂的分散性、浸渍改性单板的导热性与石墨烯添加量有关,同一树脂固含量下,2%质量分数为最佳石墨烯添加量。通过对比试验分析,酚醛树脂固含量为20%,石墨烯添加量为2%时,浸渍改性单板导热系数提高2倍,为0.272 W/(m·K),浸渍改性地采暖地板导热效能为21℃/h。扫描电镜表明石墨烯随浸渍剂进入木材一部分的细胞腔中,X射线图谱也证实石墨烯与木材纤维素的羟基发生反应,导致结晶度数值降低。  相似文献   

17.
利用熔融挤出-注塑的方法制得乙酰化木粉(AWF)/低密度聚乙烯(LDPE)复合材料,在制备过程中分别将腰果酚基乙酸酯(CA)和环氧腰果酚基乙酸酯(ECA)增塑剂添加到复合材料中。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吸水率、表面能、增塑剂热迁移和热机械性能(TMA)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增塑剂含量的增加,材料的力学性能不断下降,但整体而言由CA制备的复合材料的力学强度相比更高;吸水率测试显示材料的疏水性能在增塑剂质量分数为5%时差别不大,但添加量为15%时由CA制备的材料具有更好的疏水性;接触角测试也验证了其界面极性最小。在85℃及100 min内ECA的热迁移常数(4.35×10-4)相比CA的(5.48×10-4)要小,同时随着时间延长至3 700 min时ECA在材料中的保留更好。TMA结果显示随着温度的增大材料的膨胀加剧,加入15%的ECA的复合材料在高温段的线膨胀系数(3 758μm/(m·℃))要明显高于对应的加入CA的材料的线膨胀系数(3 182μm/(m·℃))。  相似文献   

18.
许民  陈磊  李坚 《林业科学》2007,43(12):122-125
采用稻草板与聚苯乙烯泡沫板复合作为复合墙体的保温材料,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模拟冬季条件下热量由室内通过该保温材料向室外的传递.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当P、S分别变化时,1型、2型、3型复合材料的温度场分布、导热系数和热流密度的改变;经过4因素7水平的均匀试验,分析当P、S同时变化时,2型和3型复合材料的保温性能相似;同时对复合材料的保温性能作出预测.稻草/PS层合复合材料保温性能的实际检测结果是1型复合材料的热阻为0.20,2型和3型复合材料的热阻相同,为1.13 m2·(K·W-1),这与有限元分析的结果一致,表明ANSYS有限元法对于稻草/PS层合复合材料保温性能仿真分析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利用DSC法对试验用原材料进行了比热容测试获得了水泥、木屑以及砂的比热容分别为0.76、1.12、0.64J/(g·K),并根据热工原理推算了一种配合比水泥基木质碎料复合材料的比热容。与普通C30混凝土进行室外温度变化规律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水泥基木质碎料复合材料具有较为显著的"热阻效应",作为道路铺装材料能够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相似文献   

20.
以木质纤维为基体,Fenton试剂化学改性后的工业木质素为黏结相,采用“高速混合-平板热压”的工艺技术路线制备环保型木质基复合材料.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及极差分析,探索性能优良的环保型材料的制备工艺,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FTIR)、X射线衍射分析(XRD)、动态热机械分析(DMA)、环境扫描电镜(SEM)对材料的化学组分、聚集态结构、动态热机械性能以及微观形貌特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1)在氧化改性工业木质素填加量25%、板坯含水率20%、热压时间7 min、热压温度170℃的工艺条件下,木质基复合材料的理化性能能够满足GB/T 11718-2009中干燥状态下使用的普通型中密度纤维板(MDF-GP REG)的要求;2)氧化改性工业木质素与木质纤维在热压过程中形成了较理想的化学键结合;木质纤维素的晶形结构保持不变,相对结晶度有所提高;复合材料的刚度和韧性良好,热稳定性降低;复合材料组分之间分布均匀,交织致密,界面相容性良好.该材料在建筑隔板、木质装饰板、产品包装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