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农业网络信息》2008,(5):F0002
天津市农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始建于1979年,经过近30年的建设,现已发展成为集天津市农科院信息研究所、天津市农业科技图书馆、天津市农业科技信息中心三块牌子于一体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机构。  相似文献   

2.
天津市农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始建于1979年,经过近30年的建设,现已发展成为集天津市农科院信息研究所、天津市农业科技图书馆、天津市农业科技信息中心三块牌子于一体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机构。  相似文献   

3.
天津市农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始建于1979年,经过近30年的建设,现已发展成为集天津市农科院信息研究所、天津市农业科技图书馆、天津市农业科技信息中心三块牌子于一体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机构。其下设有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与网络中心、农业图书馆、农业信息咨询部及《天津农业科学》、《华北农学报》、《天津农业科技信息》等三种刊物。在职人员29人,专业技术人员占75%,  相似文献   

4.
根据天津市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运用语音咨询系统、互联网、短信息平台、农民科技书屋、农业信息员、农技培训等手段,构建天津市农业110科技信息共享与服务平台,建立适合天津都市型农业发展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5.
<正>天津市农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始建于1979年,是具有国家事业单位法人资格的独立科研事业单位,隶属于天津市农业科学院,是天津市唯一一家市级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机构。经过30多年的发展,信息所发展壮大了农业信息技术研究和情报研究两个学科,建立起了集传统信息传播手段与现代网络技术相结合的农业科技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6.
<正>天津市农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始建于1979年,是具有国家事业单位法人资格的独立科研事业单位,隶属于天津市农业科学院,是天津市唯一一家市级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机构。经过30多年的发展,信息所发展壮大了农业信息技术研究和情报研究两个学科,建立起了集传统信息传播手段与现代网络技术相结合的农业科技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为天津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目前,信息所设有网络数据部、咨询部、编辑部、文献部四个业务部门,在职职工28人,其中高级职称9人,硕士6人。作为农业部和天津市科研项目管理部门指定的农业科技成果查新资格单位,每年科技查新数量100余项;公开出版  相似文献   

7.
<正>天津市农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始建于1979年,是具有国家事业单位法人资格的独立科研事业单位,隶属于天津市农业科学院,是天津市唯一一家市级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机构。经过30多年的发展,信息所发展壮大了农业信息技术研究和情报研究两个学科,建立起了集传统信息传播手段与现代网络技术相结合的农业科技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为天津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目前,信息所设有网络  相似文献   

8.
<正>天津市农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始建于1979年,是具有国家事业单位法人资格的独立科研事业单位,隶属于天津市农业科学院,是天津市唯一一家市级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机构。经过30多年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天津市农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始建于1979年,是具有国家事业单位法人资格的独立科研事业单位,隶属于天津市农业科学院,是天津市唯一一家市级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机构。经过30多年的发展,信息所发展壮大了农业信息技术研究和情报研究两个学科,建立起了集传统信息传播手段  相似文献   

10.
<正>天津市农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始建于1979年,是具有国家事业单位法人资格的独立科研事业单位,隶属于天津市农业科学院,是天津市唯一一家市级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机构。经过30多年的发展,信息所发展壮大了农业信息技术研究和情报研究两个学科,建立起了集传统信息传播手段与现代网络技术相结合的农业科技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为天津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目前,信息所设有网络数据部、咨询部、编辑部、文献部四个业务部门,在职职工28人,其中高级职称9人,硕士6人。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天津市农业科技图书馆以雄厚的农业科技信息资源为基础,搭建起现代农业信息服务的平台,全方位地服务于“三农”和科技创新,为科技兴农、农业现代化建设服务所做的创新与实践。  相似文献   

12.
【目的】开发广西社会化农村科技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实现多种媒体、多种终端的农村科技信息服务。【方法】通过对农村科技信息综合服务、视频资源建设、远程培训、呼叫服务、产业信息化应用等需求进行分析,对广西社会化农村科技信息综合服务平台总体框架进行设计。【结果】设计了由技术集成层、内容支撑层、基础服务层、特色应用层、网络层和终端层6个部分组成的、适合广西特点的社会化农村科技信息综合服务平台总体框架。【结论】广西社会化农村科技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具有信息数据集中、应用功能完善、服务覆盖面广等优点,为该平台详细功能的开发、测试、应用和农村科技信息服务模式提升奠定了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3.
围绕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以已建成的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和系统为依托,通过云计算技术对底层近服务器集群资源、数字化资源及应用系统资源进行综合调配和利用,设计开发了农业科技云服务平台。该平台拥有5大模块和7个咨询通道,方便用户及时获取本地区各类农业数字资源信息,全面提升了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的精准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开发广西社会化农村科技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实现多种媒体、多种终端的农村科技信息服务。【方法】通过对农村科技信息综合服务、视频资源建设、远程培训、呼叫服务、产业信息化应用等需求进行分析,对广西社会化农村科技信息综合服务平台总体框架进行设计。【结果】设计了由技术集成层、内容支撑层、基础服务层、特色应用层、网络层和终端层6个部分组成的、适合广西特点的社会化农村科技信息综合服务平台总体框架。【结论】广西社会化农村科技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具有信息数据集中、应用功能完善、服务覆盖面广等优点,为该平台详细功能的开发、测试、应用和农村科技信息服务模式提升奠定了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5.
天津市农业科技“110”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适宜天津地区的农业科技“110”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目标,提出了别具特色的农业科技“110”信息服务组织体系、信息服务平台、信息资源、信息服务模式等建设内容。  相似文献   

16.
农村信息化服务平台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手段,对农业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有显著的叠加效应。通过构建与优化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研究开发农业科技信息技术产品和多媒体信息系统,综合运用广播、电视及报刊杂志等传统信息传递方式,以及计算机、网络及卫星通讯等现代发达的信息技术,对现有信息传播体系进行集成整合,建立和完善农村科技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17.
微信作为一种基于智能手机的即时通讯APP,其点对点的信息接收与传输方式受到了广大用户的青睐。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农民用户的不断增加,利用微信这一新型软件进行农业信息服务,不仅节约了成本,也提高了服务效率。创建热带农业科技服务微信公众号,充分利用微信平台的快捷传播特性,向广大热区农业生产者、基层人员提供农业科技知识,通过微信平台提供的统计分析功能获取关注用户读取信息的数据,分析关注用户阅读信息的喜好,以期更好地开展热带农业信息服务,更好的为“三农”服务,提高热区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效率。  相似文献   

18.
农业科技信息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大力推动农业信息化,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对于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和促进科技服务三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帮助农民实现"一网打天下"的目的,本文介绍了山东省农村农业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的主要功能模块,以期为农民提供一站式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为农业发展插上科技信息的翅膀。  相似文献   

19.
新农村建设中河南省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构建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分析了新农村建设中河南省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即:加大对农业科研的投入,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完善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机制,加强农业合作社,完善农业科技信息平台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