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辣椒嫁接抗疫病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引自日本的辣椒专用砧木品种"肩车"为砧木,采用套管嫁接法对辣椒进行嫁接,测定嫁接苗对辣椒疫病的抗性。结果表明,选用的3个辣椒品种四平头、新椒3号和猪大肠的嫁接苗对疫病的抗病程度均显著优于自根苗,嫁接苗可以达到抗病或高抗的级别,而自根苗均为感病,说明辣椒砧木"肩车"对疫病具有较强的抗性,可以作为辣椒嫁接栽培的优良砧木在生产上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2.
辣椒嫁接栽培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国内外辣椒嫁接栽培效果与抗病增产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砧木的筛选与利用、嫁接技术研究、嫁接栽培效果、抗病增产机制以及辣椒嫁接栽培与机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辣椒是保护地蔬菜的主栽品种之一。由于受土地资源和设施条件的限制,辣椒连作增多,土传病害逐年加重,尤其是辣椒疫病、枯萎病等对辣椒的产量和生产效益构成严重的影响。嫁接技术作为克服连作障碍的一项有效措施,已在西瓜.黄瓜、茄子等作物上推广应用,辣椒和茄子同属茄果类蔬菜,通过嫁接防病似有可能性,但在国内此方面的报道极少。  相似文献   

4.
辣椒是银川地区栽培面积较大的茄果类蔬菜之一,但近几年来连年种植,主栽品种抗病性差,容易感染辣椒疫病和青枯病,造成栽培面积逐年减少.为此,蔬菜技术人员多方引种试种,筛选出天津德瑞特种业公司提供的辣椒新品种"洋大帅",采用嫁接栽培技术在兴庆区掌政镇茂盛蔬菜园区推广种植,效果很好.每667m2日光温室辣椒产量达5000kg左右,产值达2.6万元.  相似文献   

5.
辣椒抗疫病的遗传与育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辣椒疫病是在世界范围内严重危害辣椒的重要病害之一。几十年来 ,许多辣椒生产国开展了抗疫病育种和包括抗病性遗传分析在内的相关研究。笔者对近年来有关辣椒疫病病原、辣椒对疫病的抗性、抗病性的生理生化机制、抗病性的遗传、抗病基因的 QTL定位与克隆、抗病性鉴定和抗病育种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并对其发展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辣椒LRR类抗病基因同源序列的克隆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克隆和分析抗、感疫病辣椒材料的抗病基因同源序列,为辣椒抗疫病相关基因的克隆奠定基础。【方法】根据番茄抗叶霉病基因Cf2和Cf9 C端的LRR类保守结构域设计简并引物,对6个不同抗、感疫病的辣椒种质材料基因组DNA进行抗病基因同源序列的PCR扩增。【结果】得到27个抗病基因同源序列(RGAs),其在GenBank中的登录号为EF064260~EF064286。其中,21个RGAs与番茄抗叶霉病基因Cf2和Cf9有较高的相似性。感病材料的辣椒基因组中也存在抗疫病相关RGAs。【结论】上述21个RGAs可能与辣椒抗疫病作用有关,可为辣椒抗疫病相关基因的克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辣椒是我国的大宗蔬菜作物.疫病是辣椒生产过程中的一种极具毁灭性的病害.长江中下游地区,春辣椒种植期多雨高湿的环境条件常导致辣椒疫病的高发、重发而显著减产,甚至绝收.选育并种植抗病品种是最经济有效的防病措施,筛选辣椒抗病品种,鉴定抗性种质材料,对抗病品种利用及选育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鉴于辣椒避雨栽培技术的推广面积不断扩大,成为辣椒提早上市的主流技术,但其对病害的影响效果并不明确.该研究有助于为更好地指导辣椒疫病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辣椒种植基地疫病重发田块设置田间自然病圃,对283份辣椒材料进行疫病抗性鉴定.在参试的辣椒品种中随机选取10份辣椒品种进行避雨与非避雨栽培,比较辣椒疫病发生严重度及其对产量的影响效应.[结果]羊角椒中的高抗、抗病、中抗、感病和高感材料分别占该类供试材料的4.55%、14.77%、14.77%、22.73%、43.18%;小尖椒中的高抗、抗病、感病和高感材料分别占58.97%、35.90%、2.56%、2.56%;线椒中的高抗、抗病、中抗、感病和高感材料分别占32.14%、45.24%、13.10%、8.33%、1.19%;薄皮椒中的抗病、中抗、感病和高感材料分别占3.23%、6.45%、16.13%、74.19%;色素专用椒中的高抗、抗病和中抗材料分别占27.27%、54.55%和18.18%;小圆椒中的抗病、中抗和高感的材料分别占57.14%、35.71%、7.14%;朝天椒中的高抗、抗病和中抗材料分别占56.25%、37.50%、6.25%.共获得DJZ-16等66份高抗材料,并鉴定出DJZ-1等65份高感材料.与非避雨栽培处理相比,避雨栽培对各参试品种均有控病及稳产效果,对辣椒疫病的最低防效在39.29%以上,增产达63.42%以上.[结论]不同类型的辣椒群体抗性差异明显,同一类型的品种间抗性也存在一定差异.以辣椒类型进行抗性分类,羊角椒和薄皮椒更易感病,色素专用椒和朝天椒抗性表现突出.避雨栽培的辣椒感染疫病严重度和为害损失显著低于非避雨栽培的对照处理,具有防病控病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迅猛发展,对大棚辣椒栽培方式和辣椒嫁接抗疫病效果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基于此,本文从前期准备、播种育苗、定植前后三个方面对大棚辣椒栽培的方式方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材料和冰缘植被、嫁接方法和管理、结果分析三个方面对辣椒嫁接抗疫病效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辣椒疫病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生,茎、叶、果都可染病。苗期发病,茎基部呈暗绿色水浸状软腐或猝倒,又称苗期猝倒病。果实染病始于蒂部,初生暗绿色水浸状斑,迅速变褐软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县日光温室辣椒反季节栽培面积逐年扩大,目前面积达到150hm^2,平均亩收入1.60万元以上。随着生产的专业化,多年的连作重茬,使得土传病害尤其是疫病、根腐病逐年加重,一旦流行,用药物治疗效果甚微,会造成大面积死秧,对辣椒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产量及经济效益下降。嫁接技术作为克服日光温室辣椒连作障碍的一项有效措施,已在甘肃白银、武威、  相似文献   

10.
疫病是近年来日趋严重的一种辣椒病害,在温室、大棚、大田均可发生,可危害辣椒的根、茎、叶和果实,发病严重时会整株成片死亡.近年来由于出口韩国等国家腌制辣椒、干椒,种子数量不断增加,露地栽培辣椒面积逐年扩大.因此,只有正确防治辣椒疫病才能保证其正常生长和内在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银川地区日光温室辣椒嫁接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辣椒是银川地区栽培面积较大的茄呆类蔬菜之一,但近几年来连年种植,主栽品种抗病性差,容易感染辣椒疫病和青枯病,造成栽培面积逐年减少。为此,蔬菜技术人员多方引种试种,筛选出天津德瑞特种业公司提供的辣椒新品种“洋大帅”,采用嫁接栽培技术在兴庆区掌政镇茂盛蔬菜园区推广种植,效果很好。每667m^2日光温室辣椒产量达5000kg左右,产值达2.6万元。  相似文献   

12.
辣椒疫病抗性相关的共显性RGA STS标记的开发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辣椒抗病基因同源序列(Resistance gene ahalogues)(RGA2)设计1对特异引物,对高抗辣椒疫病品种CM334和极感疫病品种Early Calwonder(EC)进行多态性扩增,开发出共显性的RGA-STS1200标记.利用STS1200标记在具有不同疫霉菌生理小种抗性的辣椒材料CM334、PBC459、PBC137-1和对辣椒疫霉菌3个生理小种都不具抗性的辣椒材料EC、茄门和B2间进行多态性扩增.结果表明,由3个辣椒疫病抗性材料所扩增出的条带大小一致,而由3个感辣椒疫病品种所扩增出的条带大小一致.说明STS1200标记可用于鉴定辣椒疫病抗、感材料.同时,利用共显性的RGA-STS1200标记在苗期及时剔除CM334和EC正反杂交所得F1代假杂种,进一步构建用于辣椒疫病抗性研究用的F2代分离群体.这是少数报道利用RGA-STS标记对辣椒疫病抗性进行鉴定,也是第一次利用RGA-STS标记对作物种子真伪进行鉴定.  相似文献   

13.
嫁接可有效地防止辣椒疫病、根基腐病的发生,防治率达到98%以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嫁接抗病的机理,为辣椒的嫁接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辣椒为试材,研究接穗(CK)、接穗切伤、砧木、砧木切伤、嫁接5个处理切伤愈合过程中POD同工酶谱的变化。[结果]结果表明,辣椒嫁接后过氧化物带数增加;切伤和愈合过程中均有不同特异同工酶表达,并推测愈合过程中所诱导的特异同工酶表达可能与辣椒地上部抗病性增强有关。[结论]嫁接体发育过程中过氧化物酶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河西走廊日光温室辣椒嫁接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西走廊属典型的大陆型荒漠草原气候,水资源匮乏,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地势平坦,适宜发展日光温室蔬菜生产。截止2007年底,日光温室总面积达1.33万hm^2,其中辣椒栽培面积占30%以上。但由于生产中连作现象严重,造成土传病害逐年加重,尤其是疫病、根腐病的流行,使辣椒大面积死秧,严重威胁辣椒生产。相关研究表明,采用不同类型的变种作为砧木,嫁接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16.
为鉴定辣椒疫病抗性性状位点(QTL),开发抗病基因相关分子标记,实现辣椒抗疫病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本研究以辣椒高抗疫病材料PI201234和高感疫病材料G29为亲本构建的F2群体为试验材料,采用游动孢子灌根法对6~8叶期的F2群体单株进行疫病抗性接种鉴定,同时利用EST-SSR标记对F2群体进行基因型分析。结果显示,构建了包含65个EST-SSR标记、总长度为418.6 c M的辣椒遗传连锁图谱;结合F2群体的疫病抗性鉴定结果,定位了位于N3连锁群EST451与EST191之间的抗病QTL,该QTL可解释表型变异率为14.9%。  相似文献   

17.
辣椒嫁接砧木对产量和抗病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lzh-1号、lzh-2号、lzh-3号作砧木,辣椒品种亨椒1号作接穗,进行了辣椒嫁接试验。结果表明,砧木lzh-3嫁接亨椒1号的成活率最高,为90.4%,且嫁接后接穗长势最旺,对辣椒疫病的抗性最强,折合产量最高,达52202.38kg/hm^2,比对照增产14.94%。  相似文献   

18.
辣椒抗疫病育种材料鉴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分离自贵州省园艺研究所、瓮安和福泉辣椒疫病病果的菌株,对20个辣椒材料按国家现行制定的辣椒抗疫病鉴定标准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参试材料中无免疫材料,高抗材料3个,占15%;抗病材料6个,占30%;中抗材料5个,占25%;感病材料6个,占30%.筛选出综合性状优良的抗疫病材料3个,分别是YC2010-1、YC2010-...  相似文献   

19.
辣椒品种对疫病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辣椒疫病是辣椒疫霉菌(Phytophora capsici)引起的一种土传病害,为害较严重。为明确现有辣椒品种对疫病的抗性水平,采用游动孢子灌根法对36份辣椒品种进行疫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不同辣椒品种之间抗性差异较大,其中4个品种表现出高抗,3个品种表现抗病,5个品种表现中抗,24个品种表现感病。  相似文献   

20.
辣椒疫病发生呈逐年增多加重的趋势,本文介绍了酒泉市肃州区辣椒疫病的主要症状、传播、发病因素、流行类型及流行时间,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配套防治技术,以期为辣椒疫病的防治提供参考,达到控病增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