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以"红地球"葡萄为试材,研究了彩条布+埋土20cm+覆盖地膜、埋土20cm+覆盖地膜及埋土30cm防寒对葡萄越冬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季最低气温在-21℃左右的年份,采用彩条布+埋土20cm+覆盖地膜防寒,葡萄能够安全越冬。  相似文献   

2.
美国超级无核葡萄设施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超级无核葡萄具有结实率高、果粒大、无核、早熟的优良特性。易栽培管理,生长旺盛,抗病能力强,适合露天和大棚种植,大棚种植“五一”节前后可上市,比露地提前2个月,每667m2产量3000kg左右,栽培种植效益极佳。1建棚与幼树培养1.1建棚用冬暖式大棚,棚长40~60m,棚宽6~8m,棚肩高1.8~2.0m,东西向搭建。覆盖薄膜以聚乙烯膜(PE)和乙烯醋酸乙烯膜(EVA)为主,以EVA膜为好。均选无滴类型,厚度在0.065~0.08mm。实践表明,薄膜在次年透光率下降较大,不宜多年使用。1.2幼树培养采用密植型栽培,行间距1.5m,株距初期0.8m,南北向。定植前挖30~40cm定植…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胡桃楸进行早播扣棚育苗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胡桃楸早播扣棚育苗技术克服常规育苗出苗不整齐、倒春寒引起枯梢现象;该项技术比常规育苗能延长生长期45d,地径生长量提高23.28%,苗高生长量提高64.44%,侧根数提高40%,侧根长提高8.3%。  相似文献   

4.
以美登等4个蓝莓品种为试验材料,在吉林省东部山区进行冬季棚式防寒新技术与覆土防寒效果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棚式防寒较覆土防寒可节约成本4 485元·hm-2,果实产量增加收益12 942元·hm-2,总体收益提高了17 427元·hm-2,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5.
通过在民勤盆地进行优无核葡萄膜下滴灌节水试验,结果表明:膜下滴灌的灌水定额需水量360 m~3/667 m~2,比沟灌节水160 m~3/667 m~2;膜下滴灌模式下优无核葡萄产量最高,每667 m~2产量达1 260 kg,节水综合经济效益在250元/667 m~2以上。总而言之,膜下滴灌是一项节水、节肥、增产、增收的新的节水技术,在优无核葡萄种植上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6.
基于甘肃民勤产区酿酒葡萄种植基地实地调研数据,应用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动态评价方法,对该产区酿酒葡萄种植基地的经济效益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种植基地的财务内部收益率仅2.66%,投资收益偏低,种植者积极性不高。为建立种植者与葡萄酒生产企业"合作共赢"机制,促进我国葡萄酒产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葡萄收购价格应当根据建园投资、生产经营成本、葡萄品质、社会资本平均回报率等合理确定。基于此,测算了酿酒葡萄合理收购价格,以期为同类产区供需双方议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北疆地区属大陆性干旱气候区,春秋气候变化快,冬季漫长,气温低,极端最低气温可达零下35℃~40℃左右,不利于桃树和葡萄安全越冬。要提高该地区桃树和葡萄的产量和质量,增加果农收入,做好果树越冬防寒工作尤为重要。1秋施基肥秋施基肥能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条件,对作物越冬起着重要作用。表现在:(1)可抑制生长,节约养分;(2)伤根愈合快,发根多;(3)能满足第2次根系生长高峰对养分的需求;(4)树体贮藏养分更加充足,  相似文献   

8.
塑料矮棚扦插培育罗汉松、桂花等园林绿化苗木,成本不高,简便易行,苗木成活率高,经济效益显著。薄膜矮棚的作用主要有:一是保温保湿,在低温季节扦插,可以使棚内的温度上升2~4℃,还可以使苗床长期保持相对恒定的温湿环境,利于扦插苗的根系发育。二是南方春季和夏季多暴雨,塑料矮棚可以有效的防止暴雨对苗床的冲刷,保证了扦插苗根系的正常生长。现将育苗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王莲原产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的热带地区,19世纪中叶输入欧洲。1958、1959年中科院北京植物园先后两次从苏联、民主德国引种,在我国已有30多年引种栽培的历史。但是目前我国对王莲的引种、繁殖仅限于少数科研部门在温室进行,还无法在露天中越冬,栽培成本昂贵,所以王莲一直无  相似文献   

10.
无核葡萄是当今国际葡萄消费和生产的重要方向之一,胚挽救技术是无核葡萄育种的重要手段;无核葡萄胚珠离体培养中,污染现象时有发生,严重阻碍了无核葡萄胚挽救育种的效率。以"皇家秋天"、"红宝石无核"、"无核翠宝"等种子败育型无核葡萄品种自然授粉幼果为材料,进行的无核葡萄胚挽救培养过程中胚珠内胚培养阶段污染影响因素及抑菌培养试验结果表明,75%乙醇浸泡30s+1%HgCl2溶液浸泡6min的消毒处理对无核葡萄胚珠内培养的效果较好;胚珠培养的接种密度对污染有一定的影响;胚形成培养基MM4+香蕉泥500mg·L-1添加0.1g·L-1高锰酸钾的抑菌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为丰富昆明地区鲜食葡萄品种的栽培多样性,对17个引种无核葡萄品种在昆明地区的栽培特性和果实品质进行调查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根据17个品种的熟性可分为极早熟、早熟、中熟、晚熟和极晚熟5类,植株长势差异较大,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蕴含着良好的选择潜力;(2)17个品种的形态指标变异系数介于13.43%~43.49%,其中百粒重和单粒质量变异系数最大;(3)可将成熟时的17个品种的果实色泽分为4类,即黄绿色、粉红色、红色和蓝墨色,可滴定酸TA是果实品质综合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4)各品种的穿刺力(Fsk)介于2.38~5.65 N,穿刺能量(Wsk)介于4.24~13.35 mj,不同品种在硬度和口感上存在较大变异;(5)通过建立无核葡萄综合品质评价模型,得到17个品种的优良度排序,筛选出综合品质优良的品种是‘美丽无核’‘紫甜无核’和‘郑果大无核’,最差的品种是‘希姆劳特’‘康能无核’‘金星无核’,同时可将17个品种聚为6类,较好地区分开了不同优良度的品种。  相似文献   

12.
大棚冬枣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冬枣的优质早熟,减少成熟期的阴雨损失,我们研究了大棚冬枣栽培技术。通过棚体建造,选择2月上旬开始扣棚,5月底揭棚,并采用规范的棚内温度控制,可使冬枣提前成熟20~30 d,品质和优果率明显提高。在栽培管理上一次施足基肥,扣棚前灌水1次,其它措施类似于冬枣的大田管理。大棚冬枣栽培技术,解决了冬枣座果难的问题,水肥投入减少,虫害减少,但温度控制要求严格,否则会造成损失。大棚冬枣效益显著,减低了成熟期遇雨裂果的风险,优化了产业结构,值得我国同类枣区借鉴。  相似文献   

13.
选取年均降雨量、年均蒸发量、年均气温、年日照时数、极端高温、极端低温、相对湿度和≥0℃积温等8个气候因子作为金塔柽柳在甘肃沙区的气候适宜性栽培条件,以金塔县的金塔柽柳为固定样本,以甘肃沙区的景泰县、民勤县等15个县市区的气候资料为依据,用模糊相似优先比法进行分析,将15个县市区划分成4类金塔柽柳的适宜性区域:适宜区、较适宜区、基本适宜区、不适宜区。  相似文献   

14.
河西地区发展设施葡萄延后栽培的优势及存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河西地区设施葡萄延后栽培的生产现状,分析了设施葡萄延后栽培在河西地区发展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确保河西地区设施葡萄延后栽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5.
京亚葡萄无核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京亚葡萄无核化栽培的药剂处理、果穗整理、肥水管理、负载量控制、整形修剪、生长季架面管理、病虫害防治、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等技术和效益情况。  相似文献   

16.
对藤捻葡萄进行了保护地栽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扣棚葡萄上市时间比露地提前50d;用吡效隆处理果穗,平均粒重比对照增加55.4%,种植模式以“葡萄+草莓+香椿”收益最高,葡萄种植第3年,投入产出比达1:5.9。  相似文献   

17.
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刺种类及实生苗培育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白刺是干旱荒漠区重要的建群植物,是优良的防风固沙造林先锋树种及饲用植物,是药食两用的野生水果,其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较高。主要介绍了甘肃民勤干旱荒漠区白刺植物种类及生物学特性,探讨了其种子采集、催芽、播种、田间管理等实生苗培育技术。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大棚葡萄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佳木斯市现代农业园区的大棚葡萄进行了调查,观察并进行了栽培与管理,从大棚葡萄的品种、土、肥、水管理、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提出一整套大棚葡萄综合管理技术措施,同时在栽培管理中发现了大棚葡萄种植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9.
民勤荒漠区生态变化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民勤荒漠区,荒漠植被的演替是经过历史的环境变迁,渐变的过程。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增加,石羊河水系生态平衡失调,中上游用水量增加,流入民勤的径流量减少,造成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的迅速下降。再加乱垦滥挖,造成植被演替的速度加快,总的趋势为植被覆盖度降低、植物种类减少、生长势减弱、生态环境恶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