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裂褶菌含有多种生物有效成分和营养成分,裂褶菌多糖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根据文献,系统综述裂褶菌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现阶段裂褶菌的菌种生产、人工栽培模式及管理技术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2.
裂褶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论述了裂褶菌的生物学特性、主要化学成分、食药用价值以及人工驯化栽培、深层发酵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研究开发裂褶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裂褶菌(Schizophyllum commune Fr.)属珍稀食药用菌,具有显著的强身健体、抗肿瘤、防衰老功效。较系统介绍裂褶菌的活性成分、栽培历史、品种资源及分布、生物学特性、母种培养和栽培培养基筛选,以及栽培(出菇)模式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和主要结果。  相似文献   

4.
裂褶菌Schizophyllum commune (Fr. ) Fr.属裂褶菌科(Schizophyllaceae),在我国云南等地民间早有食用及药用的传统,药理试验表明,其中所含的裂褶菌多糖,对小白鼠肿瘤有抑制作用.国外在裂褶菌的生态、遗传、生理等方面已有所研究,我们于1987~1991年开展了此项工作,现将初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裂褶菌多糖(Schizophyllan)是裂褶菌(Schizophyllum commune)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综述了裂褶菌多糖结构、提取纯化工艺和生理活性功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以提高现代茶园的综合效益为目的,开展茶园榆黄蘑立体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此模式榆黄蘑的生物转化率达128%,立体栽培一季(10月-4月)后,给茶农增加利润为5421元/667 m2;对茶园土壤p H基本没有影响;春茶采收期提前8~15 d;茶叶百芽重增加20%,茶叶内含物无显著差异。此模式的开展不仅为生态茶园改造提供了优质有机肥料,而且极大激发茶农积极性,具有较高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为科学有效的利用人工栽培与野生裂褶菌资源,采用国家最新标准对两者子实体的主要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并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栽培与野生裂褶菌子实体在灰分、粗脂肪、粗纤维等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碳水化合物含量差异显著(P<0.05),而在水分含量和粗蛋白含量上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  相似文献   

8.
对裂褶菌驯化栽培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病虫害一绿色木霉和眼菌蚊进行危害调查及防治研究。结果表明:绿色木霉在裂褶菌的一、二级种和出菇前的栽培袋中的污染率分别为5.0%、9.4%、26.7%;眼菌蚊在袋栽裂褶菌中的危害随菇棚内相对湿度的增加而增大,在相对湿度90%以上时可达59.4%;筛选出的防治绿色木霉的方法是在裂褶菌培养基中加入0.5‰的杀菌剂施保功Wp;防治眼菌蚊虫害的方法是用防虫网覆盖和用32.5%乐农Ec或0.8%阿巴丁Ec的500~1000倍液在裂褶菌菇棚内喷雾。  相似文献   

9.
丁湖广 《蔬菜》2006,(10):16-17
白参菌,又名裂褶菌、白花,学名schizophyllumcommnheFr,属裂褶菌科(schizophyllqaeae),是一种食药兼用的珍稀菇菌。其菇体质韧、味道清香、鲜美爽口、营养丰富。据云南省农科院测试中心对人工栽培的白参菌分析,其含人体需要的8种氨基酸总量达17.04%,并富含锌、铁、钾、钙、磷、  相似文献   

10.
裂褶菌(Schizophyllum commune)又称白参、树花、白花、八担柴等,隶属于真菌门,担子菌纲,伞菌目,裂褶菌科,裂褶菌属(Schizophyllum)[1]。裂褶菌食用价值高,质嫩味美,具有特殊浓郁香味,中医理论认为,其性平,具有滋补、镇静作用[2]。裂褶菌在食品工业、医药卫生、生物化学等方面应用广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