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家对于草原牧区实施的草原生态补奖机制不仅是建设草原的基本政策,更是促进草原保护的重要手段。但在实际的实践过程中,生态补奖机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就草原生态补奖机制过程中存在的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就怎样处理好这些问题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2.
基于内蒙古自治区2000-2019年县级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估计草原生态奖补政策的实施效果,在此基础上以牲畜规模为中介构建中介效应模型检验草原生态奖补政策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草原生态奖补政策对草原植被恢复呈现出显著的负向影响,导致草地NPP(net primary product)降低了2.28%,且该结果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牲畜总规模和舍饲规模在草原生态奖补政策对草原植被恢复的作用机制中都存在中介效应,通过牲畜总规模的增加抑制了草原植被的恢复,但通过舍饲规模的增加能够促进草原植被的恢复,舍饲饲养模式是更符合草原生态保护要求的路径。因此,提出加强对偷牧等违法行为的监管和惩罚力度,优化牲畜饲养技术,加大对舍饲饲养方式的奖补力度和方式,提高人工草场的建设数量和质量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全面掌握湟中县草原补奖政策实施成效,该县草原站在全县范围内开展草原生态补奖机制政策实施成效的评估工作。评估工作从草原监测网点建设,定期开展监测工作,示范点建设,深入到农户的调查研究,对涉及15 个乡镇牧民收益、生态恢复、草畜平衡实施效果进行实地调查和监测,为实施补奖机制的生态状况及效益做出科学分析。  相似文献   

4.
阿勒泰地区草原生态是我区长期依赖且将永久依赖的基本生态基础,在加强草场保育,恢复天然草场的同时,大力发展人工饲草料基地,提供足够的饲草料是实现牧民定居的前提条件之一,是草原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之路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5.
澄江县草原生态奖补机制政策的实施,是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民族团结大发展,有利于增加民众经济收入。分析澄江县实施草原生态奖补机制政策的情况,阐释实施草原生态奖补机制政策存在的问题,提出对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6.
阿勒泰地区草原生态是我区长期依赖且将永久依赖的基本生态基础,大力发展人工饲草料基地,是草原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之路的重要举措。为保证全地区国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必须强化节水灌溉,大力加强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把"节水、增水、增地"作为一项革命性的措施来抓,要加快现有灌区的节水改造,通过节水和高效用水,实现土地的有效开发和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7.
<正>白城市草原面积为全省最大。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决策,该市坚持"生产生态有机结合、生态优先"的基本方针,以"草原增绿、农牧民增收、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充分调动广大农牧民的积极性,依法治草,科技兴草,全市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工作取得积极成效。草原奖补政策得到认真落实。2012年,国家将白城市纳入草原补奖市份以来,全市累计落实草原生态补奖面积3807.67万亩,落实草原补奖资金3.8亿元,取得国家草原生态补奖工作  相似文献   

8.
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是我国建国以来对于草原生态保护的一项重要措施,对于该政策来说,其涉及到多方面的内容,而实施时间却较短,在实际运行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在本文中将就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对牧民的影响进行一些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9.
正实施草原生态补奖政策以来,四川省聚焦"草原增绿、牧业增效、牧民增收"目标,在保护好草原生态的前提下,按照发展现代草原畜牧业的思路,以补奖政策为载体,创新机制体制,转变发展方式,努力推进生态、生产、生活协调发展。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实施有力促进了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实现了提质增效。一是发展家庭牧场,推进标准化养殖。阿坝州小金县冯大荣依托补奖政策发展家庭牧场,流转草场333.33hm2,建暖棚  相似文献   

10.
在天然割草场少,牧草生产力低,冷季草料不足的广大天山北坡中、下部,为进一步发展草原畜牧业,建立人工饲料基地,生产补饲草料是一项重要措施。自1975年开始,陆续从国内外搜集了100余种牧草,90余种饲料作物,先后在南山种羊  相似文献   

11.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是我国草原生态保护的一项基本政策,标志着我国草原工作进入了历史发展的新时期。通过对云南省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成效进行总结,进一步分析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制定配套政策,建立奖补机制;建立健全草原执法监督体系;加大牧区合作组织的扶持力度,引导农牧民转变生产方式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建立中国草原生态补偿长效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魏琦  侯向阳 《中国农业科学》2015,48(18):3719-3726
生态补偿是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生态资源可持续开发的重要环境经济政策。如何建立公平和效率相统一的生态补偿长效机制,是国内外生态补偿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个具有长期挑战性的课题,关系着补偿政策的方向和重点、政策实施的效果和效率、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永续性的关键问题。草原作为中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生物多样性保存中心、生态安全屏障和食物安全的接续地,草原生态补偿机制已初步建立,投资规模和覆盖面均较大,并已取得明显成效,但草原生态环境“局部好转、总体恶化”的形势仍然没有根本转变。因此,探讨和建立公平性和长效性相结合的生态补偿长效机制,是协调草原资源的多重功能、实现生态生产生活“多赢”、确保草原资源保护利用可持续性的重要手段。笔者通过对国内外生态补偿概念、理论和长效机制发展趋势的分析,阐述建立生态补偿长效机制在生态环境保护和农牧民致富中的必要性。通过对不同草原区域实施草原生态补偿进行实地调研、对牧户固有的生产决策行为对草原生态补偿效果的影响进行分析,以及对中国当前草原生态补偿政策实施效果分析,认为目前草原生态补偿存在如下主要问题:长期欠账,草原生态治理难度巨大;草原生态投入少、周期短,保护成果尚难以得到有效巩固;牧民存在心理载畜率和超载惯性,对生态补偿减畜产生影响。针对以上问题,提出进一步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草原生态补偿长效机制的政策建议:延长草原生态补奖政策期限;增加草原生态补奖经费;实行多样化的适应性减畜模式;大力发展草原生态畜牧业经营模式和加强草原畜牧业制度保障体系。旨在为中国脆弱性生态资源的科学保护和草原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撑。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玛纳斯县奖补机制实施前后草地生态指标的地面监测,结合遥感影像、气象数据综合评价分析,结果显示:全县天然草原植被平均盖度、平均高度比实施前分别增加了7.9个百分点和45%,鲜草总产量比实施前增加了8.87%,草地载畜能力比实施奖补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草原奖补政策生态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第1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实施以来,天然草原生态状况持续好转,草原植被加快恢复,生态效益显著。如何对生态效益进行科学评估,文章以炉霍县草原监测实践为例,从草原生产力、草原物候环境、政策因素、草原生态综合植被指数的动态变化信息,评价补奖机制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5.
草原保护与建设是西藏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草原承包经营责任制、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草原资源监督、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工程等措施是西藏草原保护与建设的重要手段,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我区草原生态环境和草地生产力得到了有效提升。但我区草原保护与建设仍存在诸多问题,诸如草原局部退化形势依然严峻、草原保护与建设项目实施效果不明显、草原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草业科技支撑不足等。本文在全面分析我区草原保护、草原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草业顶层设计、加大草原行政队伍、加强草原科学研究、建立西藏乡土牧草繁育体系等西藏草原保护与建设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6.
以内蒙古赤峰市草原为例,分析了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对草地植被盖度和生产力、土壤肥力的促进作用,对补奖标准偏低、牧民就业空间狭窄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增加补奖额度、加强草原管护和科学研究等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7.
新疆草原生态保护奖补政策实施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津农业科学》2017,(6):64-67
新疆草原面积辽阔,生态群落丰富,而近年来,由于人为和自然的因素,草原退化较严重,自2011年起,国家和自治区都在不断地加大对草原生态的奖补。本文从生态环境与社会效益方面通过数据对比分析新疆草原生态保护奖补政策实施前后的变化,评价草原奖补政策在实施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巴林左旗天然草原植被的恢复与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国家生态发展的大政方针,按着国家项目建设要求,2002~2003年巴林左旗圆满地完成了天然草原植被恢复与建设项目的各项任务指标即草原围栏改良4733.33hm2,高效节水灌溉饲草料基地540hm2,旱作饲草料基地2126.67hm2.此项目的建设以恢复和保护天然草原,维护草原生态平衡,改善巴林左旗草原生态环境和草原畜牧业基本生产生活条件为发展思路,本着统筹规划,全面保护,重点建设,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依靠科技遵循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规律,按照相对集中,先易后难,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和治理模式,以建促保,保建并举,突出生态效益,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协调统一的原则.依靠高新科技,运用生物、工程管理等综合措施,有效遇制天然草原的退化,提高和恢复天然草原植被及其生态功能,实现恢复和保护草原生态环境,保障巴林左旗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当前阶段我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已经连续执行了多年时间,通过对过去几年补奖政策的实践以及具体实施措施的整理和总结,可以得出过去一段时间内我国草原生态保护存在的不足以及欠缺,旨在为后续草原生态保护工作指明发展方向,推进我国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鉴于此,本文就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实施进行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20.
热点扫描     
正财政部农业部部署新一轮草原补奖工作2月23日上午,财政部、农业部在京召开启动实施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以下简称"草原补奖政策")视频会。"十二五"期间,中央财政累计投入资金773.6亿元,实施了第一轮草原补奖政策,有力地促进了牧区生态恢复、牧业生产发展和牧民生活改善,基本扭转了过去草原利用无序、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