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甘州区羊布病免疫试点情况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做好羊布病M5株疫苗注射免疫的基本工作措施,并针对试点工作出现的问题,总结了经验和教训,以期为2016年秋季大面积全覆盖免疫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镇原县布病流行有明显回升趋势,畜间和人间布病新发病例逐年增加,已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畜牧业的安全发展.2015年底甘肃省庆阳市防制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确定镇原县从2016年元月开始,实施羊布病区域免疫试点工作,至4月底,试点免疫接种工作已经圆满结束,全县共免疫接种羊只19.3万只,现已进入抗体效价检测评估阶段.现就镇原县羊布病免疫接种工作试点做法进行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布病预防免疫、布病检测、布病控制和管理等方面对甘肃省崆峒区羊布病防控技术进行了详细论述。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当地羊群布病发病率得到了有效控制,为消灭羊布病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4.
羊布病免疫是遏制布病反弹势头最有效的措施,免疫操作流程复杂,技术规范精细,人员防护周密。按照“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的工作要求,“不漏一村、不漏一户、不漏一畜、不漏一针”,彻底做好我县羊布病集中免疫工作。为了规范操作技术,对我县羊布病免疫工作做进一步技术指导,从布病免疫范围和对象、布病免疫工作准备、布病免疫操作技术、布病免疫结束撤离工作等方面进行详细总结,能使各位防疫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引用借鉴。  相似文献   

5.
瓜州县自2009年人间暴发布病以来,每年都有一定人和畜感染。2013年被省兽医局划定为布病防控一类区,连年采取“消毒、调运监管、检测、扑杀净化”的措施进行防控,但收效缓慢。2016年,按照《甘肃省羊布病区域免疫试点工作指导意见》开展了布病免疫试点工作,免疫接种取得了成功。之后羊布病免疫则纳入了动物防疫强制免疫病种,通过三年来免疫试验推广,取得了显著成效,人间布病发生率有所降低,畜间布病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6.
同仁县绵羊布病免疫工作开始于1959年,但1965年前免疫密度仅在0.15—2.6%之间。从1973年起,应用了布病羊型M_5号菌苗气雾免疫技术,免疫密度和质量不断提高。截止1986年,全县共免疫羊1878169只(次),收到了明显效果,羊布病阳性率从1984年的4.46%下降到1.62%。1986年对该县进行绵羊免疫效果考核,由于多种因素没有达到“控制区”标准。为此,该县从1986年开始,认真总结经验,着重抓免疫密度和质量,加强重点乡、村的免疫工作,至1988年共免疫羊528996只(次),平均免  相似文献   

7.
自1971年以来,特别从1981年开始,贵德县在羊布病的防治方面开展了以免疫为主的防治措施,从而取得了可喜的成绩。1983年11月到1984年5月,我们根据《布病免疫区(以县为单位)控制标准和考核方法暂行规定》,对全县羊布病的免疫工作进行了考核:结果在被检的8,213  相似文献   

8.
在布病防控中,布病免疫工作至关重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畜禽养殖户也越来越多,同时,不同地区畜禽的流通性逐渐增大,羊布病也时有发生,因而威胁着人民群众的健康,阻碍了畜牧业的健康发展。本文主要分析和探讨了甘肃省羊布病免疫接种工作的措施和注意事项,以期为规范羊养殖业中的布病免疫工作和促进我国畜牧业的安全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三角城种羊场自1986年开始进行种公羊和幼年羊的布病检疫工作,到1990年共检疫羊24254只,检出阳性385只,阳性率为1.59%;淘汰病羊337只,淘汰率为93.09%;因布病引起的流产下降0.83%,下降率为29.87%,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布病防制情况该场羊布病防制大体经历了检疫、免疫、检疫淘汰三个阶段。1958—1965年为全面普查,共检疫各类羊112754只,检出阳性24894只,阳性率为22.08%。期内病羊单独组群,划区放牧,健康羊施行19号菌苗预防注射。后因“十年动乱”的干扰,免疫  相似文献   

10.
乌兰县地处柴达木盆地的东北沿,是一个以牧为主,农牧结合的县,全县有1个区、2个镇、9个乡,47个生产大队和167个生产队。截止1983年底,有各类牲畜577,318头(只、匹、峰),其中有羊524,399只。乌兰县家畜布病的防治工作,从七十年代初(即1971年),开始应用布氏菌M_5号菌苗对羊群开展以气雾免疫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以来。1973年我县铜普公社为《M_5号菌苗在大面积应用后对控制羊布病的效果观察》试点,并兼管全县的羊群气雾免疫工作。到1976年的四年间共免疫羊150多万只次,免疫密度在90%以上,并对连续免疫2—  相似文献   

11.
在运输检疫中,对进行过口服布氏杆菌猪型二号菌苗免疫过的羊群检出的布病阳性羊,在检疫现场难以判定是喂苗免疫的结果还是感染过布病。为了使运输检疫不漏检,防止疫病传播,又不因健康羊喂苗误.判成病羊而遭受经济损失,经与河北省国营御道口牧场协商,决定在御道口牧场对口,服布病猪型二号菌苗后绵羊的布病凝集反应阳性消长  相似文献   

12.
采用现场问卷调查和实验室血清学检测的方法,通过大量的数据统计,了解到大同市羊布病血清学阳性率3.57%,对养羊业的发展和公共卫生存在很大的潜在危害性。而据调查问卷显示,大同市羊调入检疫率21.97%,羊布病免疫率为15.32%,经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提出了"提高防控意识,严格调入检疫,做好免疫预防,加大隔离淘汰"等大同市羊布病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州在防治家畜布病工作中广泛应用了布病羊型五号菌苗气雾免疫,质量不断提高。为了掌握免疫后机体内抗体消长时间,以便准确地开展布病检疫和有关科研工作,于一九八○年六月至一九八二年十二月进行了初步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布氏菌病是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主要传染源是病羊、病牛,其次是病鹿、病猪。对羊、牛采取免疫的方法预防布病已实施多年,效果是良好的,但对鹿用免疫的方法预防布病,以及免疫后能否影响鹿及鹿产品的销售及外贸出口是目前尚待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布病疫情有所抬头,并且有多人感染,造成了很大的精神和经济损失。分析布病疫情抬头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近年来各地的牛、羊、鹿流动比较频繁,来源比较广泛,而且数量比较大,导致外地布病疫情传入;二是检疫监测工作没有及时到位,没有及时发现布病疫畜;三是大量的牛、羊、鹿已过了免疫有效期或者没有及时免疫,引起布病疫情的抬头。为了控制布病疫情,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16.
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在我州曾广泛流行,对人、畜危害较大,自50年代开始,在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采取了以畜间基础免疫为主,免检结合,人间普种、普治等综合防治措施,到1992年全州牛羊布病率先达到“控制区”标准,1998年人间布病达到“控制区”标准。达标后各地在加强部分地区畜间免疫的同时,重点开展了检疫、淘汰、治疗和疫情监测等综防工作。1布病疫情回顾自50年代开始各地进行了羊布病感染情况调查,到50年代末共抽检羊168826只,平均阳性率达24.49%。1980年到1984年全州共抽检未经免疫…  相似文献   

17.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一种危害严重的人兽共患病。近几年,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和动物的频繁调运,我国布病防控形势日益严峻。疫苗免疫是我国布病一类地区控制该病的主要方法,但由于现有布病疫苗对人有一定的致病性,导致部分地区免疫实施效果不能有效保障。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县通过多年实践,创新了一种经阴道途径免疫S2疫苗的新型布病免疫技术。该技术对羊免疫安全性高、抗体阳转率高,抗体持续期长于经口途径免疫。该免疫技术在辽宁省建昌县和葫芦岛市其他地区推广使用后,取得了较好的免疫保护效果,并有效降低了人间的布病感染率,是我国其他一类地区可参考的一种布病免疫新技术。  相似文献   

18.
甘肃省历史上布病流行范围广 ,2 0世纪60年代末和 70年代初 ,全省 1 4个地 (州、市 )所辖的 87个县 (市、区 )牛、羊均不同程度的感染布病 ,危害十分严重。应用布氏M5 号菌苗对牛、羊坚持开展了大面积的免疫 ,布病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80年代进行了全省控制区考核工作 ,于 1 985年全省达到了控制区标准。“九五”期间 ,全省家畜布病防制工作 ,按照全国布病“九五”规划要求 ,在认真总结以前布病防制经验的基础上 ,研究制定了切合我省现状的布病防制措施。重点开展了布病稳定控制区考核 ,布病监测 ,布病计划免疫 ,布氏S19号菌苗免疫研究 ,…  相似文献   

19.
随着国内羊养殖量的不断增加,各种传染性病菌发生率也会提高,其中羊布病就属于危害性最为严重的一种病症,必须要引起羊养殖企业的高度重视。本文先阐述羊布病的危害,然后从优化饲喂管理方法、创新免疫管理措施、全面净化三个方面来研讨羊布病的防控,将发病率和传染率控制在最小化,促进羊养殖业持续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属病源菌引起的,以流产或睾丸炎为主要特征的人兽共患传染病。2017年7月,汉中市南郑区果断处置一例羊布病,有效维护了县域内畜间布病非免疫无疫状态和畜牧业及从业者的安全。现就相关情况做一梳理,结合2015年底完成县镇机构改革后对全区畜牧兽医工作带来的影响,对布病防控等进行思考并提出建议。1羊布病发生处置概况1.1区域及养羊情况汉中市南郑区位于陕西省西南边陲,总人口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