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降低化肥用量,提高肥效.化肥用量和肥效是作物施肥过程中密切相关的.化肥用量是肥效的前提,肥效是化肥用量的表现.有了一定的用肥量,才能显现出一定的肥效.  相似文献   

2.
4.化肥土壤肥料专家指出,我国粮食总产量与化肥年施用量的线性相关系数高达0.959,即二者相关极显著.鉴于近来人们把食品污染的部分原因归结为化肥,专家们一再呼吁:带来食品污染的不是化肥本身,而是化肥特别是氮肥的不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3.
综合当前国内外化肥市场形势来看,影响下半年化肥价格上涨与下降的因素同时并存. 由于化肥产量保持较快增长,企业库存明显增加,市场供大于求的压力在增大,这将对后期化肥价格走势产生较大的影响.受政策调整影响,化肥出口下降,相应增加国内市场供应,这将对化肥价格上涨形成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开展等氮条件下腐熟秸秆替代化肥定位试验,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冬小麦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与小麦产量的影响,以期为化肥减量施用和秸秆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共设置5个处理:单施化肥、腐熟秸秆替代20%、50%、80%和100%化肥.结果 显示:随着腐熟秸秆替代化肥量的增多,害虫数量呈现减少趋势,天敌数量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以腐熟秸秆替代50%化肥为节点,除了害虫优势集中性指数,节肢动物群落各主要特征值均随着替代量的增多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当腐熟秸秆替代化肥达50%及以上时,小麦各产量指标均显著低于单施化肥.结论 表明腐熟秸秆替代化肥比例宜控制在50%以下.  相似文献   

5.
分析江苏省化肥使用量在时间和空间的变化,探讨江苏省化肥的环境安全使用量.研究表明:江苏省自1979年到2009年单位耕地面积化肥使用量的年平均增长率是4.5%.江苏省1979-1989年、1990-1999年、2000-2009年3个不同时段的粮食产量和化肥使用量的相关系数分别是0.862、0.835、0.671,粮食产量明显受土地报酬递减率的制约.苏北地区的单位耕地面积化肥使用量是苏南地区的2.2倍,其中徐州市的化肥使用量是南京市的3.2倍.目前江苏省化肥使用量大大超出了环境安全使用量.通过模拟和对比分析,认为江苏省平均化肥使用量不宜超过600~ 650 kg/hm2,各地可以根据当地情况适当降低化肥用量,通过改进施肥措施等技术提高粮食产量.  相似文献   

6.
据业内人士分析,2004年化肥市场的有利条件有以下几点:1.农业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2.国际化肥价格也不会有明显的改变。3.化肥投入量进一步增加。农业部预测2003年化肥净增量120万吨,估计2004年化肥的用量还会再增加100万吨以上,但同时也存在不利因素:1.一些化肥企业还在不断地扩产,生产能力不断增加,供大于求的局面在进一步扩大,比如2003年1~9月累计氮肥同比增长5.5%,尿素同比增长5.1%。2.从2004年起化肥的出口退税率由13%下降到11%,化肥出口企业每吨化肥减少收入20~30元,出口将受到影响。3.经济作物面积不断加大,农民用肥的要求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7.
一、生产无公害农产品与施用化肥的关系 1、肯定化肥对农业生产的推动作用.施用化肥为提高作物产量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表明如不使用化肥,粮食将减产1/3以上.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肥料使用国,1996~1999年期间,平均每年使用量4 000万吨(纯养分).但由于我国化肥生产能力不足和自然资源的限制等,我国每年还需从国际市场进口大量化肥,1996~2000年期间,我国共进口化肥7 500万吨(实物量),平均每年进口化肥1 500万吨(实物量).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最近几年我国化肥进口总量平均占世界进口总量的17%左右.在国际化肥市场中,我国化肥进口份额所占的比例较大,使得我国在国际化肥市场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每年我国化肥进口都成为国际化肥市场的焦点和国际化肥市场价格的"晴雨表”.  相似文献   

9.
据调查,今年化肥市场呈现出五大变化。 1.竞争日趋激烈。面对化肥经营渠道的拓宽,多年来由供销社、农资部门主宰化肥市场的局面有所改变,化肥生产厂家、农资系统、农业部门三家共同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而谁是化肥经营的主渠道,将通过竞争方能见分晓。 2.供求基本平衡。前几年由于进口化肥的增加和国内化肥工业的飞速发展,化肥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现象,呈现买方市场。但今年随着国家对进口化肥数量的严加控制,国内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业从1980-2000年这二十年期间化肥使用上发展迅速,化肥消费量逐年上升.但由于利用不合理造成化肥利用率较低,土壤肥力不平衡,近年来不少地区化肥的投入在增加,而粮食的增产在减缓,出现农民增产不增收的现象.针对这种现状,我们提出了合理的施肥措施以提高化肥利用率.  相似文献   

11.
一、化肥施用现状 根据近年来化肥销售情况,我省化肥生产仍然处于低谷之中.由于销售不畅、库存量大、资金紧缺诸方面的原因,从1997~1999年三年平均亏损约1000万元,仅2000年1~8月化肥业净亏损480万元,亏损面占到了46.8%.目前化肥价格已跌至极限.分析其原因有:一是近几年化肥超量进口,冲击国内市场的负面影响一时难以消除,使得化肥市场供大于求;二是前两年农民卖粮难,农产品价格低,加上一些自然灾害,导致了一些地区施肥量下降,化肥需求萎缩.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世界化肥消费第一大国,2004年的化肥消费量已占世界化肥消费量的30%左右,而且在逐年增加.从1994-2004年的十年间,粮食产量最高的1998年,达到51229.3万吨,当年化肥消费量为4085.7万吨(纯养分);粮食产虽最低的2003年只有43069.4万吨.但当年化肥消费量却达到4411.8万吨(纯养分).农民对化肥的依赖性逐年在加强.  相似文献   

13.
我国化肥流通的管理体制由直接管理改为间接管理,充分发挥了市场在配置化肥资源方面的调节作用.本文总结了我国化肥流通体制历年来的政策变革及相应的市场变化,分析了化肥流通体制的现状及问题,并提出了政策建议与未来化肥产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化肥对土壤环境污染的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0 引言 解放前,我国基本上不使用化肥.解放初期全国化肥施用甚少,70年代施用量急剧上升,随着化肥施用量的增加,土壤污染越来越严重.  相似文献   

15.
现在农村使用化肥的农户很多,有的农户在使用化肥时存在着很多误区,造成了化肥使用不当,这里给大家介绍化肥的正确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16.
太湖和滇池流域保护地蔬菜氮肥去向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研究化肥氮在保护地土壤-蔬菜系统中的当季利用与损失,在浙汀嘉兴和云南昆明15个点位上进行15N田间微区试验.结果表明,保护地莴苣化肥氮当季利用率为8.32%~14.52%,保护地西芹化肥氮当季利用率为6.34%~13.85%,保护地结球生菜化肥氮当季利用率为11.34%.相同土壤、同一种类蔬菜保护地种植中,随着保护地种植年限的增加,蔬菜对化肥氮当季利用率显著降低.莴苣和西芹吸收化肥氮和土壤氮的比例在不同种植年限保护地土壤上差异不显著.当季蔬菜收获后,0~20 cm土层15N丰度和化肥氮残留量显著高于20 cm以下各土层.在保护地莴苣种植系统中,施入土壤中的化肥氮有18.98%~42.5%损失.在保护地西芹种植系统中,有11.7%~18.9%损失.在保护地生菜种植系统中,施入土壤中的化肥氮有16.0%损失.  相似文献   

17.
一、特点 1.沼肥与化肥混合施用,强化了肥力,提高了肥效.沼肥是具有缓速兼备的腐熟有机肥,后效较长,与化肥配合施用,取长补短,比单一施用化肥更能发挥肥力持续优势. 2.油菜施用沼液增产高. 3.综合效益好.油菜施用沼肥,既可减少50%的化肥需要量,又可增加收入,提高经济效益,同时还可改良土壤结构,增强田地肥力水平,避免因多施化肥造成的土壤破坏,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二十世纪初(1910年)化肥进入我国,拉开了我国应用化肥的序幕.1952年,青海省开始引进化肥.化肥为提高农作物产量,解决我省人民的温饱问题,实现农业的突破和飞速发展,基本实现粮食自给自足、促进经济建设稳步前进和繁荣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我是一个果树种植户.别的果农免不了年年给果树打农药施化肥,可我至少5年没有使用过农药和化肥了.一说到不用农药化肥,曾有不少人笑话我异想天开,在他们看来,不论粮食、蔬菜、茶叶、水果都少不了农药化肥.  相似文献   

20.
水稻经济合理施用化肥是农业生产中最快和最有效的提高产量、增加经济效益的一项重要措施.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20世纪以来化肥增产作用占农作物产量的60%.最高达到67%,作物产量增加的一半来自化肥,现在如果立即停止施用化肥作物产量将会减少40%~50%.由此显示了经济合理施用化肥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