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河南省8个地市10个种猪场的3000头种母猪进行了繁殖障碍的流行病学和临床调查。结果表明,在头产母猪中,用猪细小病毒疫苗免疫过者其死胎(仔)数占产仔总数的7.2%;未用猪细小病毒疫苗免疫者其死胎(仔)占产仔总数的8.4%,明显高于免疫猪(P<0.05),证明河南部分猪场中可能流行有猪细小病毒。调查结果还表明,造成母猪繁殖障碍的原因很复杂,除细小病毒外,可能还存在有猪瘟、乙型脑炎等,血清学诊断正在进行中。繁殖障碍有明显的季节性,而品种易感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选用猪细小病毒灭活苗对41窝阳性后备母猪进行免疫注射,与41窝未免疫组进行对比试验,结果,窝均产仔数增加0.44头,窝均死仔减少0.66头,窝均活仔数增加1.1头,产活仔率提高7%。表明猪细小病毒灭活苗对预防猪细小病毒引起的繁殖障碍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选用猪细小病毒灭活苗对41窝阳性后备母猪进行免疫注射,与41窝未免疫组进行对比试验,结果,窝均产仔数增加0.44头,窝均死仔减少0.66头,窝均活仔数增加1.1头,产活仔率提高7%。表明猪细小病毒灭活苗对预防猪细小病毒引起的繁殖障碍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母猪繁殖障碍综合症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产死胎、木乃伊胎、流产等等,母猪产仔日期比预产期推迟或提前,而弓愧母猪繁殖障碍的因素又较多,有传染性和非传染性两大类,如细小病毒、乙型脑炎、伪狂犬病、猪瘟、李氏杆菌病、布氏杆菌病、弓形体、衣原体等都能引起母猪发生流产或产死胎,后备母猪过早地提前使用,热应激等也可以造成产死胎。流产。红星牧业公司下属某猪场从1992-1993年母猪分娩728窝,其中产死胎或木乃伊胎共818头,总产仔76op头,死胎率10.64%,在所有分娩母猪中,有37头次产全死胎,占分娩窝数的5.08%。该场产死胎…  相似文献   

5.
为摸清毕节市能繁母猪繁殖障碍疾病的流行情况、危害程度及主要病原,2008年10-11月在全市开展了能繁母猪繁殖障碍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并选择3个不同区域存在明显繁殖障碍疾病的猪场随机采取血清30份送贵州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检测。调查结果表明,全市有23个乡、镇、办事处,137个村的1638头母猪发生繁殖障碍疾病,发病乡、镇、办事处占全市(41个乡、镇、办事处)的56.1%,发病村占全市(595个村)的23.03%,发病母猪占2008年母绪存栏数(55882头)的2.93%。发病母猪中,妊娠期流产488头,占发病数的29.79%;产死胎383头,占发病数的23.38%;产弱胎293头,占发病数的17.89%;产木乃伊胎58头,占发病数的3.54%;假孕413头,占发病数的2521%。3个猪场血清学检测结果表明,引起毕节市能繁母猪繁殖障碍的疾病有猪乙型脑炎、猪细小病毒病、猪伪狂犬病、弓形体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嘲环病毒病等多种病原,多为混合感染,1头母猪感染2~5种病原,  相似文献   

6.
母猪繁殖障碍征的病因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某猪场一批初产母猪发生流产、早产、死胎、死仔和木乃伊胎为主要表现的繁殖障碍征。调查发现繁殖障碍占调查胎数的 517% ,其中早产占 108% ,一窝中部分死胎(仔)占 696% ,全窝死亡占 196% 。在因繁殖障碍损失的胎、仔数中,死胎占697% ,产后即死占 249% ,木乃伊和畸形占54% 。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呼吸和繁殖障碍综合征、流行性乙型脑炎和布鲁氏菌病为阴性而细小病毒为阳性,故诊断为细小病毒感染所致。  相似文献   

7.
笔者自 1991 年以来对湖北省不同地理环境的 12 个市(县)和国营农场共21 个集约化养猪场的2478 胎妊娠母猪, 进行了猪细小病毒流行的调查研究。其发生繁殖障碍综合征的 1071 胎,占 439% 。在 2478 胎中,共产仔 27799 头;共死仔 6680 头,占产仔总数的 24% 。在 1071 胎中,共抽样 407 头份血清进行猪细小病毒( P P V)、衣原体( Cp)、布氏杆菌( Br)及乙型脑炎病毒( J E V)的血清学检查。其中,猪细小病毒( P P V)抗体阳性反应高达848% 。研究结果表明我省繁殖障碍综合征的主要原因是猪细小病毒感染。至今,我们没发现布氏杆菌病。对此,笔者建议湖北省应根据实际情况,将防制繁殖障碍综合征的主要对象从布氏杆菌病转移到猪细小 病毒病。制定和执行严格的兽医卫生管理制度是当务之急 ,并建立猪群中定期血清抗体监测制度。要努力改善生态环境,建立防疫系统工程(即科学的、立体的及全方位的防疫体系)。  相似文献   

8.
初产母猪繁殖状况对提高猪场生产力至关重要.生产实践中,初产母猪产一胎前后遭淘汰比例较大,且生产技术指标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繁殖障碍.现统计我场几年来初产母猪繁殖技术指标,分析繁殖障碍原因,探讨提高其繁殖性能的有效途径.l初产母猪繁殖性能l.l产仔情况初产母猪窝平产仔8.87头,弱仔率11.3%,死仔率89%,流产、死胎、胎儿消化占18.6%.比经产母猪窝平减少2.43头,弱仔率高出7.l%,死仔率高出53%,流产死胎率高出13.9%,其产仔性能较差的主要原因是初产母猪性成熟程度较低,排卵数目相对较少,免疫功能较弱,缺乏…  相似文献   

9.
1增加胎产活仔数 1.1强化免疫养猪生产中,猪瘟、伪狂犬、细小病毒、乙脑、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等可不同程度地引起母猪繁殖障碍,导致胎产活仔数减少及繁殖失败。减少这些疫病的发生,要因地制宜地做好免疫程序。配种前必须搞好免疫,以提高母猪免疫力,减少死胎、弱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母猪的流产、死胎是母猪饲养地区普遍存在的主要疾病之一。据报道,引起这种繁殖障碍的病原主要是细小病毒、乙脑病毒。据1990年在金坛县四个乡的抽样调查,共查初产母猪130头,有37头初产母猪不同程度地发生了早期流产、死胎和木乃伊,占统计数的35.9%,其中有29头初产母猪发生全死胎(占统计数的28.6%),在这29头初产母猪中有17头初产母猪到期不产,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以后的再繁殖,经济损失严重。为搞清该病的发病机制,我们针对性地进行有关疫苗接种免疫的研究探索。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针对近年来湖南永州市规模化猪场出现母猪屡配不孕、妊娠期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弱仔和畸形仔等现象,笔者对永州市11个县(区)23个乡镇的36个规模化猪场的5860头母猪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刚种母猪受胎率为81.3%,妊娠母猪发病率为18.6%,有36.1%的胎次发病,以一胎母猪比例最大,占38.5%,胎儿流产率9.1%,出生或1周内仔猪发病,死亡率14.8%,死胎率45.2%,弱仔率34.6%;经血清学调查,引起母猪繁殖障碍的主要病原为PRRSV、PCVII、PRV、PPV、CSFV、猪弓形虫、猪附红细胞体。建议规范引种程序,实行程序化免疫,加强疫情监测,健全猪场综合防疫体系。  相似文献   

12.
针对近年来云南省红洞州出现公猪生殖器官病变.母猪屡配不孕、妊娠期流产、产死胎或弱仔,仔猪高热、运动失调、抽搐、昏迷等现象.对全州12个县(市)15个乡镇20个自然村987农户和18个种猪场的3429头繁殖母猪和种公猪进行了细小病毒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种公猪发病率为23.6%、妊娠母猪为40.6%,胎儿流产率16.1%,死亡率33.7%.弱仔率32.5%.经血清学(乳胶凝集试验)检测,猪细小病毒病感染率为27.7%。结果表明红河州猪细小病毒病流行广泛.发病率和感染率高,危害严重。  相似文献   

13.
猪细小病毒病是猪感染细小病毒后引起的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常发于初产母猪,感染后的母猪生殖系统功能遭到破坏,根据妊娠时间不同,常导致流产、死胎、木乃伊胎和弱仔等。其对外界抵抗力强,临床需要重点加强引种管理来控制本病的引入。病毒的分离培养鉴定和血清型诊断是实验室诊断本病的主要方法,临床还需要结合发病特征进行确诊。疫苗免疫是预防本病的最有效途径,病猪无特效治疗方法,感染后只能淘汰处理。  相似文献   

14.
猪细小病毒可引起妊娠母猪流产、死胎、木乃伊胎和以产弱仔为特征的繁殖障碍性疾病,在我国各地均有发生.给养猪业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为及时掌握猪细小病毒病在该地区的流行动态.制定科学合理的防制方案,笔者于2006年10月份对遵义地区7个县(市)部分规模养殖场和散养户随机采取271份猪血清进行了血清学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猪细小病毒病油乳剂灭活疫苗研制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细小病毒 (PPV)能引起母猪尤其是初产母猪的繁殖障碍 ,主要表现为母猪受胎率降低、产活仔数减少、出现死胎和 (或 )木乃伊胎。到 2 0世纪 80年代PPV在我国的流行已经相当广泛 ,给养猪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预防本病的唯一办法是应用疫苗。我所在PPV分离和鉴定的基础上 ,一直致力于猪细小病毒病疫苗的研究 ,于 1 987年研究成功猪细小病毒AEI灭活疫苗〔1〕,1 994年研究成功猪细小病毒病弱毒疫苗〔2 ,3〕。对于猪细小病毒AEI灭活疫苗在经过不断的改造、完善及一系列试验后 ,现在研制的猪细小病毒病油乳剂灭活疫苗具有免疫剂…  相似文献   

16.
猪细小病毒是引起母猪发生繁殖障碍的重要病原之一,其危害主要是导致母猪特别是初产母猪发生流产或产死胎、畸形胎、木乃伊胎及弱仔等.  相似文献   

17.
厦门某猪场母猪存栏120多头,专业提供商品猪苗,全场存栏商品猪300多头。2003年7月下旬发生2窝死胎,推迟分娩,至8月份共发生19窝死胎、木乃伊胎,其中2头母猪流产,弱仔数增多,每窝死胎率占40%~100%。母猪发生繁殖障碍头数占总母猪头数的17.5%。此期母猪返情率高,配种28头,出现8头返情,返情率达28.57%。饲养员反映此期母猪发生子宫炎比以前明显增多,且大部分发病的是初产母猪。该场长年有免疫猪瘟、蓝耳病、伪狂犬病、细小病毒病、乙型脑炎、链球菌病等疫苗。  相似文献   

18.
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病是引起猪繁殖障碍的主要病原之一。本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胚胎和胎儿的感染及死亡,呈现早产,流产.死胎,畸形和木乃伊、弱仔,产仔不足以及不孕等繁殖障碍.而母猪本身通常并不表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在健康猪场,PPV一旦传入猪群.初发发病的各胎母猪都可能发生流产死胎和木乃伊;在本病流行区内或猪场7月龄以后的初产母猪往往容易发生流产死胎和术乃伊等现象。  相似文献   

19.
猪病毒性腹泻三联疫苗的免疫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用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轮状病毒制备的三联疫苗对8头怀孕母猪进行免疫,所产73头仔猪保护率89%;对110头仔猪进行口服免疫,21天用三种强毒混合毒攻击,免疫组保护92.7%,对照组发病84.8%,经测定疫苗免疫期为4个月,干燥阴凉条件下保存期为12个月。田间受免仔猪2744头,免疫保护90%。  相似文献   

20.
1999年1~3月,哈尔滨市郊某猪场母猪发生早产或晚产,产死胎和弱胎等繁殖障碍,弱胎猪多在2~3日龄死亡,而同窝貌似正常的哺乳仔猪在15~20日 龄时也发病死亡,发生繁殖障碍的母猪占妊娠母猪总数的78.2%(79/101),死亡胎(仔)猪占总产仔数的68.4%(718/1049)。采集死胎猪和哺乳仔猪淋巴结 和脾脏及扑杀母猪肾脏,经实验室诊断为猪瘟。现将发病情况,剖检病变及实验室诊断等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