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羊伪结核棒状杆菌(Corynebaeteriurn pseudotuberculosis)是引起人和多种动物共患的慢性传染病的重要病原之一,主要引起羊干酪性淋巴结炎、骆驼脓肿、马溃疡性淋巴管炎和人化脓性淋巴管炎。动物多由皮肤破伤感染,有的可因摄食污染的饲料而感染。羊的发病率较高,常在8%~30%以上。该病的发病特征是受害羊的皮下及淋巴结出现化脓性病变,呈脓性干酪性坏死;  相似文献   

2.
20 0 0年 5~ 6月 ,重庆市某养殖场所养波尔山羊在颈部、腰部、臀部及腹部皮下发生结节样肿块病变 ,用环丙沙星、恩诺沙星等抗生素治疗 ,病情很快得到控制 ,不久痊愈 ,初疑为伪结核棒状杆菌引起的干酪性淋巴结炎 ,但采集病科分离出的细菌均为革兰氏阳性杆菌 ,经微生物学鉴定 ,确诊为绿脓杆菌感染。现报道如下。1 发病情况该场饲养有波尔山羊 15只 ,并混圈饲养少量南江黄羊、本地白山羊及杂交羊。 2 0 0 0年 5~ 6月 ,先有数只波尔山羊在其颈部、腰部、臀部及腹部皮下出现不明原因肿块 ,随后波及整群波尔山羊 ,继之南江黄羊也有少量感染发病…  相似文献   

3.
伪结核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pseudotuberculosis)是引起多种动物和人共患的慢性传染病病原,多侵害皮下及淋巴结,形成局灶性脓肿,引起羊干酪性淋巴结炎,骆驼脓肿,马溃疡性淋巴结炎和人的化脓性淋巴管炎,受害的皮下及淋巴结出现化脓性病变,呈脓性干酪样坏死,有的还可侵入体内,在肝、脾、肺、子宫角、肠系膜等处发生大小不等的结节,[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波尔山羊干酪样淋巴结炎的病原分离与初步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波尔山羊场羊群患有以淋巴结肿 大、化脓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怀疑为山羊干酪 样淋巴结炎。从一患病羊只的淋巴结脓肿中 分离得到1株病原菌,对该病原菌分别进行 病原形态、培养特性、生化特性以及致病性等 方面的鉴定,初步确定为致病性假结核棒状 杆菌。  相似文献   

5.
<正>山羊伪结核棒状杆菌病是由伪结核棒状杆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慢性细菌性传染病,病羊主要表现消瘦、局部淋巴结脓肿和干酪样坏死为典型特征,该病在临床上易于治疗,但也易复发,一旦羊群发病则很难彻底清除,给养羊业造成较大的危害,严重影响了养羊业的发展。三明市三元区某南江黄羊养殖专业户饲养的部分南江黄羊发现颈肩淋巴结脓肿和干酪样坏死,采集患病羊淋巴结脓肿物进行实验室分离培养,分离出革兰氏阳性棒状杆菌,山羊所发病为伪结核棒状杆菌病。  相似文献   

6.
山羊伪结核棒状杆菌病是由伪结核棒状杆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人畜共患慢性传染病。山羊发病特征是局部淋巴结发生脓肿和干酪样坏死,病羊消瘦。老百姓叫"长包"或"长大包"、"长兴羊子"。由于养殖户和基层兽医对  相似文献   

7.
羊发生干酪性淋巴结炎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某良种山羊繁育场及乡镇部分养羊专业户的羊只发生了一种不明原因的皮下淋巴结脓肿病,经送样福建农林大学化验,确诊为山羊干酪性淋巴结炎,该病又称假结核病,是由假结核棒状杆菌引起绵羊和山羊的一种慢性细菌性传染病。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羊伪结核病又叫干酪性淋巴结炎,是羊的一种慢性传染病,本病的病原菌是假结核棒状杆菌或称羊棒状杆菌,该病主要侵害羊,引起淋巴结化脓或干酪样病变,也可感染其他畜禽,人偶尔也有感染,主要传播途径是消化道。笔者从2002~2004年肉检工作中的统计出,绵羊伪结核病的检出率达0.9%,山羊伪结核病的检出率为0.01%。  相似文献   

9.
羊伪结核病(Pseudotuberculosisovis),又称羊干酪性淋巴结炎,是羊的一种慢性传染病。本病的病原菌为假结核棒状杆菌或称羊棒状杆菌。该病主要侵害羊,引起淋巴结化脓性或干酪样病变;也可感染骆驼、马、牛等。人工感染家兔、豚鼠时均能  相似文献   

10.
贵州山羊伪结核棒状杆菌的生化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伪结核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pseudotuberculosis)是引起人和多种动物共患的慢性传染病的重要病原之一,主要引起羊干酪性淋巴结炎、骆驼脓肿、马溃疡性淋巴管炎和人化脓性淋巴管炎。动物多由皮肤破伤感染,有的可因摄食污染的饲料而感染。羊的发病率较高,常在8%~30%以上。该病的发病特征是受害羊的淋巴结肿大,呈脓性干酪性坏死;有的还可能在肺、肝、脾和子宫角发生大小不等的结节,内含淡黄白色干酪样物质。病羊消瘦,生产性能下降,严重者死亡。由于该病发病缓慢,致死率低,所以常被人们忽视,但它却又是世界公认的难以防治的传染病之一,一…  相似文献   

11.
正干酪样淋巴结炎(CL)是由假结核棒状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干酪样淋巴结炎在全世界范围内均有发病。小反刍动物养殖户需关注该病。本病的特点是在主要淋巴结处或附近(体外型)或者在胸部和腹部(体内型)形成脓肿。动物外部出现脓肿是CL的重要提示,确诊需进行细菌培养和镜检。可  相似文献   

12.
山羊伪结核病是威胁山羊健康的慢性、接触性传染病,以病羊的体表、内脏淋巴结和内脏器官(肺、肝、脾和子宫角等处)出现结节、干酪样坏死和脓肿为主要特征。本文介绍了该病的病原体、发病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及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3.
在很多国家,由伪结核棒状杆菌引起的山羊干酪样淋巴结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在挪威,干酪样淋巴结炎广泛存在于一些奶山羊群中。此病的特征是体表和内脏的淋巴结发生干酪样坏死,致使产奶量降低,消瘦,甚至死亡。Ashfaq 等报导,通过对4013只不同年龄山羊的临床检查,8.1%有脓肿,而其中70%是由伪结核棒状杆菌引起的。Buri-ell(1981)检查了两群共110只奶山羊的血清样品,证实67只存在伪结核棒状杆菌抗体(61%)。在试管里和活体上的几种不同的试验已被用来进行干酪样淋巴结炎的血清学诊断(Shigidi 等)。Keskintepe(1976)用含有1%  相似文献   

14.
羊伪结核棒状杆菌的分离鉴定及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国兽医学报》2005,25(1):34-36
从疑似山羊干酪性淋巴结炎羊的肩前淋巴结脓肿内分离到2株菌,经鉴定均为羊伪结核棒状杆菌。利用羊伪结核棒状杆菌标准菌株(ATCC19410株)制成外毒素作为检测抗原,通过酶标抗体、阳性血清、外毒素抗原最适浓度的选择试验,确定适当的抗原、抗体和酶标抗体稀释浓度,建立了间接ELISA方法用于检测抗体。用建立的ELISA方法检测100份待检羊血清,其中阳性血清4份,阳性检出率为4%。  相似文献   

15.
波尔山羊链球菌病是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绵羊对该病易感性高,波尔山羊次之.本病通过呼吸道传播,也可经皮肤创口或蚊、虱叮咬引起传播,病死羊的肉、骨、皮、毛等亦可散播病原.新病区本病常呈流行性发生,老疫区本病常呈地方性流行或散发.季节交替,圈舍潮湿、拥挤,饲养管理不良等因素均可诱发本病. 1 发病情况 某饲养户饲养波尔山羊86只,其中9只(大羊3只,羔羊6只)出现发病,病羊主要表现为精神不振,食欲减退,体温升高.随着病程发展,有2只患病羔羊死亡.  相似文献   

16.
羊链球菌病是由羊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羊颌下淋巴结和咽喉肿胀、各脏器出血、大叶性肺炎、胆囊肿大等特征性病理变化。 2 0 0 2年 3月 ,宁安市杏山乡杏山村孟某饲养的波尔山羊羊群中爆发该病 ,现报道如下。1 发病情况及临床表现 该户饲养波尔山羊 4 6只 ,2 0 0 2年 3月 16日开始陆续发病。7日内发病 4 2只 ,发病率为89.36 % ;流产 5只 ,占怀孕母羊的 (怀孕母羊 9只 ) 5 6 .0 0 % ;死亡 4只 ,死亡率为 15 .74 %。病羊精神沉郁 ,食欲减少或废绝 ,呼吸急促 ,达 5 4~ 6 2次 /min ,心跳加快 ,达 96~ …  相似文献   

17.
用稀碘酊预防绵羊剪毛创伤干酪样淋巴结炎芹川慎著程伶摘译甘晓芹校1前言绵羊及山羊的干酪样淋巴结炎是感染绵羊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pseudotuber-culosis)后,在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淋巴结及脏器引起化脓性、坏死性炎症,继而形成...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绵羊干酪性淋巴结炎的发病机理、预防和治疗,需要有伪结核棒状杆菌感染绵羊的一种可靠方法。试图通过皮下、粘膜内和皮内局部接种或静脉内接种含伪结核棒状杆菌的液体培养物或脓肿渗出物来诱发干酪性淋巴结炎。但是皮下、粘膜内和皮内  相似文献   

19.
羊伪结核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pseudotuberculosis)是引起绵羊和山羊干酪性淋巴结炎(Caseous lymphadenitis,简称CLA)的病原菌,能使绵羊、山羊、骆驼、马、牛等多种动物致病,发病特征是受害动物的淋  相似文献   

20.
干酪样淋巴结炎(CL)是山羊和绵羊的一种重要的、遍及全世界的疾病。由于体表、皮下、内脏(尤其是肺淋巴结,也见于肝、脑、心等器官的淋巴结)形成特征结构的脓肿,故一般称为脓肿。本病是由假结核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pseudotubercolosis)、有时也叫做假结核杆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