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浙江省常山县供销社微生物厂,重视科学技术研究,不断提高猴头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商品的花色品种,销路畅通,扭亏盈余,猴头生产出现了新的局面。这个厂是仅有十五名正式职工的小厂,从一九八○年开始利用金刚刺酿酒残渣栽培珍贵食用菌——猴头。初期由于杂菌污染严  相似文献   

2.
以灵芝、猴头、黄伞、真姬菇为供菌种,研究了8种母种培养基和8种原种(栽培种)培养基对4种食用菌菌丝生长速度和长势的影响。结果表明:母种培养基配方中,灵芝在PDA综合培养基中长速和长势较好,猴头为PDA培养基或PDA加富培养基,真姬菇为PDA加富培养基,黄伞为5号配方;原种(栽培种)培养基中,灵芝适宜的培养基为木屑合成培养基(栽培种培养基)或麦粒培养基(原种培养基),猴头和黄伞为木屑合成培养基,真姬菇为麦粒培养基。  相似文献   

3.
对5个猴头菇菌株在各种培养基上的发菌、工厂化条件下栽培的子实体栽培性状、产量及生物学效率等方面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常山菌株表现较好,仅次于对照菌株老常山,其次为鲁猴1号和猴头BJ-5,刺长表现最差。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猴头优质高产问题,我厂1979年开始进行选育猴头优良菌株的工作。从上海农科院引进原始出发菌株,采用紫外线处理法进行诱变选育,获得99号猴头优良菌株。并对其生物学特性、形态特性、营养成份、栽培技术等进行综合试验与分析。现报告如下: 一、选育方法 1.供试菌种:上海食用菌研究所“103”。 2.培养基配制:母种培养基为PDA培养基。栽培培养基:甘蔗渣、麦麸、糠、石膏  相似文献   

5.
金针菇分解木材的能力较其它木腐菌弱,栽培后剩下的培养基残渣,一般为收获量的3~4倍(湿料重),至少还有一半未被利用。据日本的国松丰对新鲜的金针菇培养基残渣成分分析结果,水份45.3%、粗蛋白4.8%、粗脂肪1.9%、粗纤维28.19%。由此可见,金针菇的培养基残渣中尚有一定的营养成分。为此,笔者于1981年开始利用残渣进行栽培比较,至1983年共试验三批,现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6.
猴头是一种珍贵的食药兼用菌,具有较好的食用和药用价值。今年我厂产猴头七万余斤,畅销国内外市场。猴头作为食品供应市场,要求球心大、菌刺短、肉质肥厚结实、菇形完整、颜色洁白(烘干后颜色淡黄色、中黄色)、无苦味等特点。为了生产符合食用的猴头商品,几年来我们对猴头菌种选育和栽培管理进行了试验、摸索。现将猴头栽培技术中几个问题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猴头人参花发酵菌质化学成分及抗胃溃疡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小刺猴头菌与人参花共发酵菌质的化学成分变化以及对小鼠胃溃疡的治疗作用。方法:将小刺猴头菌接种于人参花固体培养基中共发酵,获得猴头人参花菌质。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发酵前后人参花多糖和人参总皂苷的含量变化。建立无水乙醇致小鼠胃溃疡模型,观察猴头人参花共发酵前后人参花、猴头人参花发酵物70%乙醇和水提取物对小鼠的胃溃疡面积以及对溃疡抑制率的影响。结果:小刺猴头人参花菌质多糖含量〉人参花高压灭菌后多糖含量〉人参花多糖含量。人参花高压灭菌后总皂苷含量〉人参花总皂苷含量〉小刺猴头人参花菌质总皂苷含量。人参花、高压灭菌人参花、猴头人参花发酵菌质的70%乙醇提取物对抑制小鼠胃溃疡有一定疗效。结论:人参花在高压灭菌的过程中增加了多糖和总皂苷的含量,和猴头菌共发酵会使多糖含量增加,但人参总皂苷含量没有显著变化。猴头人参花发酵菌质比单独使用人参花治疗胃溃疡的疗效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小刺猴头(Hericium capt-medusae)属担子菌纲、齿菌科、猴头属,为著名美味食用菌。1966年格雷戈里(Gregory,E.T)等,发现在猴头的发酵液中存在对肌癌180和肌癌755有高度活性的物质。据国内报导,猴头子实体或菌丝体可做为免疫治疗药物。近年来,有关单位和我所先后研究用猴头(Hericium erinarens)或小刺猴头固体培养提取物制成浸膏片,发现它们对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等均有较好的疗效,对消化道肿瘤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将其子实体提取物制成“山珍精”补剂,可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为了解小刺猴头的药用价值,我们分别分析了  相似文献   

9.
为了寻找栽培食用菌的新原料和增加红麻种植的经济效益,本研究进行了红麻副产物栽培刺芹侧耳试验。通过测定不同营养条件下刺芹侧耳的菌丝生长速率以及生物学效率,研究了水分、pH值、钙盐、糖以及碳氮比对刺芹侧耳生长的影响,确定了红麻副产物栽培刺芹侧耳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红麻副产物培养基中麻骨50%、氮源35%、水分67.5%,pH值为5.5,添加1%碳酸钙和1%蔗糖时用来栽培刺芹侧耳生物学效率最高。品质分析结果显示红麻栽培刺芹侧耳产品的蛋白质、脂肪、还原糖和粗纤维指标与棉籽壳培养基栽培的接近,但总糖含量与对照相比降低了7%。因此,红麻副产物是栽培刺芹侧耳的理想原料之一。  相似文献   

10.
猴头菌是一种食药用价值均较高的食用菌,尤其是近几年来一系列猴头保健产品的成功开发,市场对猴头菌的需求日益增加。传统上,猴头的栽培方式是瓶栽,但瓶栽成本较高、操作不便等弊端限制了生产规模,为适应市场需要,近几年来猴头袋栽发展迅速,且有取代瓶栽的趋势。但在生产上进行猴头袋栽也存在较多问题,如菌丝生长较慢,形成的子实体畸形、无刺,产量不理想等。本试验从不同培养料种类、不同装袋量及不同出菇方式等方面进行了试验,以期为丰富猴头的袋栽技术并解决一些生产上的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1987年冬,我们利用晚稻草试种猴头菌取得了较好的结果,现报道如下。材料和方法供试猴头菌种,由三明真菌研究所提供。母种采用PDA培养基培养,原种用玉米粉培养基培养。栽培材料配方(%)设:①稻草88,玉米粉10,石膏粉1,过磷酸钙和蔗糖各0.5,每瓶装料102克;  相似文献   

12.
我对《食用菌》1984年第5期聂三同志“宜药宜膳的猴头”一文,颇有兴趣。该文字里行间充满了对猴头爱抚之情,还加上几分惋惜。文章是从传诵曹靖华同志赠猴头给鲁迅先生的佳话开始的。我也就此接茬。1979年,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用木屑培养基驯化野生猴头成功。  相似文献   

13.
酒糟栽培猴头用刚出锅的酒糟趁热装入塑料袋内,等到袋内冷到20-25℃时,在无菌箱里接种。菌种用野生猴头分离的菌种,编号858,接上菌以后,在自然温度下,培养30-45天,长满瓶(袋)菌丝,比木屑、玉米芯、麦麸培养基长得壮,菌丝长满瓶(袋)后,用小刀在...  相似文献   

14.
目前各地栽培猴头主要以木屑、玉米芯粉、麦麸为原料,用瓶和袋栽,经高压灭菌后栽培。我用酒糟栽培猴头获得成功,方法如下: 用刚出锅的酒糟趁热装入塑料袋(瓶)内,等到袋内冷到20-25度时,在无菌籍里接种。菌种用野生猴头分离的菌种,编号为863。接上菌以后在自然温度下培养30-45天长满瓶袋,菌丝比木屑、玉米芯、麦麸培养基长得壮。菌丝长满瓶袋后用小刀在袋上划四个三角口(边长1厘米),再把菌袋放到5-7%石灰水里浸泡一下,以刺激较快地分化出子实体,同时也起到对菌袋表层的消毒作用。子实体大的能长半斤以上,小的二两(鲜),能收两茬。  相似文献   

15.
试验确定了猴头多糖罐批发酵的种子培养基配方、种子质量标准、发酵控制条件及发酵终点。猴头罐批培养要求种子活力旺盛,菌球色白,悬浮性强,密度3.0×103个.mL-1~4.0×103个.mL-1,直径0.5 mm~1.5 mm。5批发酵表明,猴头多糖培养以26℃,pH5.0,搅拌150 r.min-1~200 r.min-1,罐压0.04 PMa~0.06 PMa,通风0.6 m3.h-1~0.8 m3.h-1培养144 h~168 h较适宜,菌丝多糖达115 mg.g-1~130 mg.g-1。比较发现,猴头罐批发酵较栽培子实体多糖高2倍。  相似文献   

16.
猴头栽培中,当多菌灵用量为万分之五拌料时,对猴头发菌能力有所影响,但不明显,当用量为千分之一拌料时,猴头发菌能力大大弱减,当用千分之二拌料时,猴头接种后就不发菌。因此在栽培猴头时,用多菌灵拌料要适当。  相似文献   

17.
猴头是我国传统的名贵菜肴,常以“山珍猴头,海味燕窝”来形容其珍贵。它的子实体不仅是美味食品,而且是珍贵的良药。对抗恶性肿瘤和治疗消化道溃疡病都有一定的功效。如猴菇片就是从猴头中提炼的一种抗癌新药。但野生猴头比较稀少。为了发展人工栽培,各地进行了多种代料试验。以下分别介绍蔗渣、木屑和棉子壳三种袋料栽培猴头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在食用菌的生产过程中,经常遇到菌种退化、产量降低等同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不断地选育新菌种.常用的育种方法是组织分离和孢子分离.笔者在实践中摸索了一种混合培养法,现简介如下:(一)材料菌种育猴头和平菇.斜面和甲板培养基均为土豆蔗糖培养基.原种、栽培种培养料配方为棉子皮78%、麸皮20%、糖和石膏各1%、磷酸二氢钾0.1%、硫酸镁0.1%、料水比1∶1~1.05.(二)方法①混合培养:将猴头和平菇菌种混合培养于同一斜面上,基本长满斜面后用蜡封口,置冰箱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猴头袋栽技术,我所于1986年10月进行了棉籽壳袋栽猴头试验。共栽培500袋,至87年3月底收菇三潮,生物效率达100%以上。现将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本厂的“猴头栽培及加工”是大兴安岭地区“星火计划”项目之一。八七年国际农展会上,猴头菌种、干、鲜猴菇及罐头,获优质产品证书。利用大兴安岭的丰富食用菌资源,选育出耐低温、抗杂菌、出菇,出耳整齐,生物率高的猴头、黑木耳等菌种。兴柞黑木耳1菌株朵大肉厚、色黑、开片好,六十天左右出耳,适应南北方段木、代料栽培。兴猴1菌株刺中长、菇形美,白色,适宜室内、外荫棚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