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食用菌》2021,(5)
食用菌产业是支撑我国绿色食品的主力军,菌种制备技术在食用菌产业发展中举足轻重。多方面多角度阐述我国目前常用的食用菌液体菌种制备技术以及食用菌液体菌种应用研究现状,并对食用菌液体菌种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期更好地推动液体菌种应用,促进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食用菌液体菌种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用菌产业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地位,菌种生产作为食用菌产业的首道工序,关系着这一产业的成败。液体菌种以其具有培养时间短、发菌快、菌龄整齐一致、接种方便等优点,并有利于食用菌规模化、工厂化生产,越来越受到食用菌生产企业的青睐,已成为食用菌制种产业的发展趋势。综述了当前国内外食用菌液体菌种的研究现状,总结了国内液体菌种制作工艺及关键技术,分析了制约我国液体制种发展因素,并对国内液体菌种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食用菌以其营养性、功能性、绿色安全的特点,成为食品行业的朝阳产业,在功能性食品(或保健品)/药品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和经济、社会价值。在通读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详尽地介绍了食用菌的营养价值、营养特点、功能因子和其功效和作用机理,系统阐述了食用菌功能性食品/药品的开发现状,并进一步分析了食用菌功能性食品/药品发展前景及现存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食用菌》2018,(6)
食用菌液体菌种成本低、生长快、品质好,是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分析了食用菌液体菌种的特点、生产关键技术控制点及工厂化液体菌种生产应用现状,并对液体菌种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食用菌液体发酵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发展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回顾了食用菌液体发酵技术的研究进展,对食用菌液体发酵和固体发酵进行了比较,并讨论了食用菌液体发酵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然而硒的分布很不均匀,我国超过70%的地区缺硒。因此摄食富硒食品已成为保障我国民众健康的一个重要手段,而食用菌是最好的富硒载体之一。根据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就食用菌作为富硒产品的优点,富硒食用菌的固态栽培和液体培养技术,食用菌的富硒能力及富硒原理,食用菌中硒的分布及存在形态,富硒食用菌中硒的生物可吸收性及食用安全性,富硒食用菌的保健功效等内容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然而硒的分布很不均匀,我国超过70%的地区缺硒。因此摄食富硒食品已成为保障我国民众健康的一个重要手段,而食用菌是最好的富硒载体之一。根据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就食用菌作为富硒产品的优点,富硒食用菌的固态栽培和液体培养技术,食用菌的富硒能力及富硒原理,食用菌中硒的分布及存在形态,富硒食用菌中硒的生物可吸收性及食用安全性,富硒食用菌的保健功效等内容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菌种技术是食用菌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对我国现行食用菌菌种技术标准情况进行了梳理分析,特别指出了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新常态下液体菌种技术标准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根据已有的研究结果,为液体菌种生产和检测标准的制定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食用菌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被称作健康食品。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简要介绍了食用菌产业的发展优势、存在问题,并从强化科技支撑、推进产业化经营、强化典型示范以及搭建服务平台等几个方面分析了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0.
食用菌加工蜜饯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牟水元 《蔬菜》2006,(9):30-31
在食用菌产业化大生产这个链条中,食用菌的保鲜加工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保鲜加工技术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整个产业的经济效益。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科学技术的进步,食用菌加工技术日新月异,方法也千变万化。当前主要的加工方法有干制加工(晒干、烘干、冻干、膨化干燥等);腌渍加工(盐渍、糟制、酱渍、糖醋、醋渍、酒渍等);制罐加工;即食食品加工;软包装加工;精细加工(蜜饯、糕点、米面、糖果、休闲食品等);深度加工(饮料、浸膏、冲剂,调味品、美容化妆品等)和保健药品加工(保健酒、胶囊、口服液、多糖提取)等。为此,本栏目特别奉献一组食用菌保鲜加工的技术文章,愿为您的生产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11.
食用菌调味料具有食用方便、天然、健康等优势,因而备受国内外关注。食用菌调味料工艺研究是目前食用菌食品领域研究的热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健康意识的提高和食品加工技术增强,越来越多的食用菌调味品在市场上出现。综述了低钠菇盐的作用机理、现状和营养优势,并对其开发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为促进农村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则必须按照特色化、产业化、多样化的方式,逐步增加产品种类、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产业之间的交流、协作。由于野生食用菌具有较大的保健价值和经济价值,因此促进食用菌产业与农村旅游业的结合,可促进两者共同发展。通过研究食用菌产业发展状况,从打造食用菌栽培基地景观、开发采摘体验项目、提升主题食用菌产品生产技术等方面制定出能够通过食用菌实现旅游业发展的方法,以推动食用菌农业旅游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韩城市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院食用菌是一类有机、营养、保健的绿色食品,食用菌产业投资小、周期短、见效快、卖价不菲、供不应求,近年来发展迅速。本文以陕西省韩城市食用菌产业为例,论述了其发展现状,分析了其在气候、区位、原料、劳动力方面的发展优势,指出了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发展对策。通过对韩城市食用菌产业的全方位调查、分析,以期为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提供素材和依据。  相似文献   

14.
李青 《中国食用菌》2020,(1):140-142,146
食用菌作为一类新鲜食品,采后如果得不到合理的处理,不仅营养成分会有所流失,其自身也容易发生腐败,合理的食用菌采后物流保鲜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食用菌品质质量和保鲜期,详尽地研究并介绍了食用菌采后冷链物流保鲜技术,希望可以促进国内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15.
张玉铎 《北方园艺》2024,(7):133-138
食用菌生产是生物碳循环的重要载体,变农林“废碳”为蛋白食品,但是在栽培过程中也需要消耗能源,增加碳排放,在“双碳”目标视角下,介绍了房山区食用菌产业模式和规模,阐述了食用菌生产过程碳循环和排放规律,分析了食用菌产业对“双碳”目标实现的影响,计算了平菇、香菇、鹿茸菇等种类的单位产量灭菌过程消耗能源量和碳排放量,提出了房山区食用菌发展变革思路,并对近年来节能减排的探索实践和取得的成效进行了介绍,为不同地区食用菌产业在“双碳”目标下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总结液体菌种技术在食用菌栽培中的优势、液体菌种技术推广的技术瓶颈及相应对策分析,对液体菌种的关键技术进行梳理,并对国内研究现状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7.
正山西农业大学食用菌科技创新团队在首席专家常明昌教授带领下逐步发展壮大,现有核心成员11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4人,在校研究生42人。团队成员在长期的教学、科研、成果转化和社会服务中,形成了食用菌种质资源创新与新品种选育、高产高效标准化生产技术、产品精深加工及食用菌营养健康食品开发、菌糠综合开发利用等的研究方向,建立了"山西食用菌产业国家科技特派员创业链"、"山西省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西省食用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食用菌山西省科技重点创新团队"、"山西省现代农业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黄土高原食用菌提质增效协同创新中心"和"山西省食用菌产业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18.
《食用菌》2014,(6)
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生物酶技术在食用菌加工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概述。常用的纤维素酶、蛋白酶、果胶酶等酶能破坏食用菌细胞壁,促进功能性成分溶出,并降解大分子物质成小分子呈味物质,简化食用菌加工工艺。生物酶技术在食用菌加工中有广阔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近十年来食用菌降血糖方面的文献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分析食用菌降血糖活性的机理,系统阐述食用菌降血糖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也为天然高效低副作用的食用菌降糖药物及功能性食品的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武燕 《中国食用菌》2020,(3):219-221
针对大部分食用菌的保健及药用价值尚未被完全开发的现状,通过从食用菌的保健价值角度出发,分析食用菌饮食的重要作用,并提出推进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建议,以期促进食用菌在运动健康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