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毕节地区马铃薯产业发展设想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1 前 言毕节地区位于贵州省西北部 ,素有高寒山区之称 ,区内年均温 12 8℃ ,降雨量 10 0 0mm左右 ,气候凉爽 ,雨量充沛 ,昼夜温差大 ,十分有利于马铃薯栽培。全区马铃薯播种面积 15 3万hm2 ,占全省播种面积的 1/ 3以上 ,是贵州省马铃薯的主产区。马铃薯是毕节山区人民的主副食品和发展畜牧业的主要饲料 ,在本区农业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发展马铃薯生产对于毕节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2 毕节地区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基础2 1 气候资源毕节地区气候凉爽 ,昼夜温差大 ,形成了独特的立体气候 ,可以明显地分出三个不…  相似文献   

2.
1 前 言制定育种目标是品种选育的首要工作 ,也是一项复杂细致的工作。毕节地区是贵州省马铃薯的主产区和种源区 ,播种面积 15 3万hm2 ,马铃薯是山区人民粮食和饲料的主要来源 ,地区内于 5 0年代开始马铃薯研究 ,进行了地方品种收集、整理到引种、育种和栽培技术研究。多年来育种目标是以高产、抗病为主攻方向。 80年代为了发展中低海拔地区的马铃薯 ,地区农科所着重选育适合间套栽培的品种 ,把高产或适产、株高、株型作为主要育种目标 ,而加工品种的选育在我区还是一大空白。毕节地区生态条件非常适合马铃薯栽培是本区的一大优势 ,然…  相似文献   

3.
毕节地区马铃薯不同间套作栽培技术模式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为了提高马铃薯规模化、规范化、产业化生产水平,帮助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和增收致富,壮大地方经济实力,积极为探索适合毕节地区地理气候条件下的马铃薯间套作技术模式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我们在国家科技部下达的“专用马铃薯优质高效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实施过程中,在毕节市朱  相似文献   

4.
选择毕节地区马铃薯生产上主推的费乌瑞它、云薯201、会-2、毕引1号、威芋3号5个不同熟期的马铃薯品种的原原种开展繁殖一级原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云薯201和会-2产量较高,晚疫病发生相对轻,适应性强,是马铃薯原种扩繁的首选材料;毕引1号产量略低,但晚疫病危害程度明显偏重,生产上作为原种扩繁材料要加大晚疫病防控力度;费乌瑞它和威芋3号产量低,晚疫病发生重,在原种繁殖时必须严格防控晚疫病的危害。  相似文献   

5.
实施结构调整,发展马铃薯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国  张绍荣 《中国马铃薯》2001,15(4):244-245
1 前 言毕节地区位于贵州省西北部 ,处于云贵高原台面与侧面的结合部 ,素有高寒山区之称。全区耕地面积 4 3 3万hm2 ,其中 70 %以上耕地分布在海拔 14 0 0m以上 ,旱地占 86 % ,以旱地农业为主体。区内年均温 12 8℃ ,降雨量 10 0 0mm左右 ,气候凉爽 ,雨量充沛 ,十分有利于马铃薯栽培。地区内马铃薯是一种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播种面积和产量仅次于玉米占第二位 ,是山区人民的主副食品和发展畜牧业的主要饲料来源。因而马铃薯在我区农业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全区马铃薯播种面积 1999年为 14 3万hm2 ,占全省播种面积的三分之一…  相似文献   

6.
1前言马铃薯癌肿病是国际国内检疫对象,是马铃薯生产上的毁灭性病害,它具有危险性大、防治非常困难的特点。贵州省毕节地区赫章县自1986年首次发生马铃薯癌肿病至今已不同程度地扩散蔓延到27个乡镇,发生面积504hm2,据调查一般地块损失40%左右,重病地...  相似文献   

7.
喷施多效唑对套作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王文秀,蔡丽荣(贵州省毕节地区农技站551700)1前言马铃薯、玉米套作是毕节地区主要的种植方式,每年约为120万亩.如何在中上等土地上普遍推广分带种植,玉米实行直播或育苗移栽,马铃薯、玉米相互间对光、热、水竞争的矛盾...  相似文献   

8.
滴灌施肥技术在马铃薯生产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了滴灌施肥与传统灌溉施肥对马铃薯生长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设3个处理:常规灌溉施肥处理A,滴灌施肥处理B(马铃薯浅植+培土),滴灌施肥处理C(马铃薯深植+不培土)。结果表明:滴灌施肥处理能显著提高马铃薯植株的生物量;滴灌施肥处理在节约10%的生产成本的同时,显著增加马铃薯块茎产量,增幅达37.31%~47.39%,经济效益显著提高。研究结果对滴灌施肥技术在马铃薯生产上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1 前 言近年来 ,我州马铃薯生产发展较快 ,种植面积已从 1995年的 894 7hm2 扩大到 2 0 0 0年的 175 73hm2 ,单产也从 1995车的 11 70t/hm2 提高到2 0 0 0的 13 5 2t/hm2 ,是我州秋冬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主要作物。我州地处贵州省南部 ,与广西相连 ,是两广及东南亚国家马铃薯的主要产出地 ,也是贵州省马铃薯的主产区之一。马铃薯品种米拉自 6 0年代引入我州以来 ,已种植多年 ,个头小、产量低、种性退化严重 ,产量逐年降低。为促进品种更新换代 ,满足市场需求 ,我们从北方引进无花种等 4个国内表现较好的蔬菜型和加工型品种进行引种…  相似文献   

10.
毕节地区1997年推广喷施多效唑对马铃薯产量效益评估王文秀蔡丽荣聂晓文(贵州省毕节地区农技站551700)1前言马铃薯、玉米分带套作是我区主要种植方式,年播种面积80000~90000hm2,总产1.3亿~1.5亿kg(折原粮),在我区粮食生产中占有...  相似文献   

11.
地膜覆盖栽培马铃薯具有增温保墒的作用。从选地、施肥、选用良种、种薯处理及田间管理等方面阐述了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为马铃薯生产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2.
马铃薯对氮、磷、钾的吸收及分配规律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马铃薯的生长发育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养分的供应以及马铃薯对养分的吸收、利用,对其块茎的形成、膨大及淀粉积累的影响尤为显著。氮、磷、钾在马铃薯生长发育中需要量大,必须加以补充,才能满足其正常生长需求。生产上不合理的施肥,导致马铃薯产量不高、品质较差及生产成本增高。通过分析马铃薯不同生育阶段、不同器官吸收养分的特征和分配规律,从而探索马铃薯生产中最佳的氮、磷、钾施肥组合,这对于丰富马铃薯栽培生理理论和指导生产中氮、磷、钾肥合理配施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基于辽西地区马铃薯生产过程中化肥用量过高、综合利用效率低下的现状,探索提高在辽西地区马铃薯复种大葱过程中的化肥利用效率的新方法。[方法]采用裂区大田试验,研究单膜种植马铃薯复种大葱全程测土配方施肥对作物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马铃薯产量数据、植株生理性状配方施肥处理要明显好于常规处理,配方施肥处理的氮、磷、钾肥料利用率均明显高于常规施肥处理;在上茬土壤养分明显养分积累基础上,大葱配方施肥处理在整个生育期氮、磷、钾的养分吸收比较合理,产量要明显好于常规施肥。[结论]从稳产,节约成本看,在试验施肥水平和技术配套条件下,全程配方施肥,是一种比较安全的减肥增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中国马铃薯》2016,(5):316-318
在地理、自然条件、交通条件、科技条件、产品等多方面,呼伦贝尔市马铃薯产业都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而决定当地马铃薯产业发展壮大的关键因素是品种选育、机械化生产、合理施肥和用药、病虫害防治、产品营销策略等。只有充分利用当地马铃薯生产的各种优势,解决马铃薯生产中关键环节上的问题和不足,并大力加强马铃薯产业基础建设,才能立足本地,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5.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是贵州省六盘水市第三大粮食作物,具有重要的经济地位。由茄科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的马铃薯青枯病(Bacterial wilt)是一种世界性病害,是马铃薯生产中继晚疫病之后第二个最主要的限制性病害。本试验通过对贵州省六盘水市的马铃薯青枯病病原菌的生理小种及生化变种进行调查,为六盘水市马铃薯的抗病育种、引种栽培及青枯病的综合防治提供参考价值。结果表明,生理小种3号(生化变种2号)为优势小种,但生理小种1号(生化变种3号)、生理小种3号(生化变种2号)在本地区普遍流行,且两个生理小种分布无明显的地域特征,在海拔高度上亦无差异。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马铃薯施肥效应特征参数与施肥推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铃薯是内蒙古的主要作物之一,目前生产上由于没有合适的推荐施肥方法,过量施肥现象严重,研究明确马铃薯施用氮磷钾肥的产量反应与农学效率等推荐施肥参数,构建适宜的推荐施肥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在内蒙古马铃薯主产区,采用多年多点田间试验方法结合室内分析,研究了马铃薯施用氮磷钾肥的产量反应、农学效率、养分利用率,探索养分吸收与农学效率及产量反应与农学效率的相关关系,构建基于土壤养分丰缺指标、土壤养分含量和相对产量的最佳施肥推荐。结果表明,施用N、P、K肥的产量反应(YRN、YRP和YRK)分别为4.2,3.6和2.7 t/hm~2,农学效率(AEN、AEP和AEK)分别为27.5,46.6和29.3 kg/kg。施用氮磷钾肥的产量反应与缺素区的相对产量、产量反应和农学效率之间均呈显著的相关关系,可以采用基于马铃薯产量反应和农学效率的推荐施肥方法进行马铃薯的氮磷钾肥推荐。生产1 t马铃薯吸收N、P_2O_5和K_2O分别为5.6,1.5和6.1 kg/t,由此参数可确定一定马铃薯产量下的养分吸收量。土壤速效磷、钾含量(x)和缺磷、缺钾区相对产量(y)之间有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依据这一相关关系可以确定内蒙古马铃薯生产的土壤有效磷和土壤交换性钾的养分丰缺指标,可以采用目标产量养分吸收量与养分丰缺指标指导测土推荐施肥。因此研究明确了内蒙古马铃薯主产区施用氮磷钾肥的产量反应和农学效率等推荐施肥的相关参数,建立了基于产量反应与农学效率进行马铃薯氮磷钾养分施肥的推荐方法。  相似文献   

17.
张掖市沿祁连山冷凉区域是甘肃省重要的马铃薯生产基地,我们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针对不同土壤条件和气候特点,开展了大量的马铃薯栽培试验,总结出了该区域马铃薯丰产栽培技术,在生产中示范应用效果显著。本文主要从不同区域选择不同品种、整地施肥、种薯精选、种薯处理、播种方法、播种密度、适时灌溉、科学追肥、病虫草害综合防治和适时收获等方面介绍了冷凉区域马铃薯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毕节地区马铃薯地膜覆盖增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节地区从90年代初,利用地膜覆盖马铃薯栽培进行试验,示范性研究。通过多年的实施,无论从产量,质量和商品价值,经济效益,均取得明显的效果。在马铃薯种性上,因结薯阶段错过高温季节,降低病毒传播,从而获得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19.
会泽县小春马铃薯近年种植面积在4 000 hm2每年生产的鲜薯供不应求,2009年每公顷产值在1.8万元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为优化种植业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种植业经济效益,探索适合小春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为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多年以来会泽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做了小春马铃薯栽培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主要从品种选择、播种期、种植密度、合理施肥等方面介绍了小春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毕节地区从90年代初,利用地膜覆盖马铃薯栽培进行试验、示范性研究。通过多年的实施,无论从产量,质量和商品价值,经济效益,均取得明显的效果。在马铃薯种性上,因结薯阶段错过高温季节,降低病毒传播,从而获得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