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仔猪梭菌性肠炎又称坏死性肠炎,是由C型或A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1周内的仔猪肠毒血症,以血性下痢、病程短、高死亡率、具有传染性、小肠后段出血或坏死为特点,俗称仔猪红痢。1病例2018年11月27日上午,泾川县丰台镇某猪场主告知,该场9头仔猪持续腹泻,以水样灰色和黄白色稀粪为主,26日晚上突然死亡1头仔猪,病猪虚弱。经临床诊断,该批仔猪患仔猪红痢。  相似文献   

2.
仔猪红痢又称仔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是由C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新生仔猪肠毒血症。据资料记载,凡母猪产仔发生红痢者,以后产仔多有红痢发生。本病的主要特征是:患病仔猪几乎都发生在产后3天以内,排血样稀便,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病程短促,一般来不及治疗即死亡,病死率几乎100%,剖检可见小肠壁呈界线分明的深红色,肠内容物呈暗红色,坏死肠段荣膜下有小气泡。随着养猪业的迅速发展,本病的蔓延也逐渐扩大,根据我们抽样调查,沙田镇芳林村、民田村,八步镇三加讨、夏良村,1992年只有8户10窝106头仔猪发生红痢,全部死亡;1994年…  相似文献   

3.
邓绍基  骆永泉 《养猪》2004,(2):37-38
由C型魏氏梭菌引起的新生仔猪红痢和致病性大肠杆菌引发的仔猪黄痢、白痢总称为仔猪“三痢”。红痢多发生于3日龄的新生仔猪,排血红稀薄粪便,肠坏死,病程短,一般来不及治疗就整窝仔猪死亡;黄痢、白痢由于近年来滥用抗菌药物,耐药菌株不断出现,疗效越来越不尽人意。基于此种情况,  相似文献   

4.
仔猪红痢是魏氏梭菌的外毒素所引起的初生仔猪急性传染病。但猪场发生此病并不多见。而我市某猪场由于管理差,于去年春季1批初生3天仔猪突然拉血痢,并迅速死亡。经现场调查,解剖病死仔猪、细菌学检查,确诊为仔猪红痢病,后经采取有效防治措施,疫情很快得到控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1仔猪红痢仔猪梭菌性肠炎又叫仔猪红痢,是由C型或A型魏氏梭菌引起的初生仔猪的急性传染病。流行特点主要发生于3日龄以内的新生仔猪。患猪排出浅红或红褐色稀粪,或混合坏死组织碎片和气泡;发病急剧,病程短促,死亡率极高。患猪体温40.0~40.5℃。最急性型:生后1天内即发病,突然下痢,后躯沾满血样稀粪。仔猪虚弱,不愿走动,很快即变为濒死状态,少数病例不见血痢,便昏倒和死亡;急性型:病程常在2天,一般在  相似文献   

6.
猪梭菌性肠炎是由C型魏氏梭菌引起的肠毒血症 ,又称仔猪红痢 ,一般侵害 3日龄内的哺乳仔猪。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腹泻 ,排血便 ,肠坏死等症状 ,病程短 ,死亡率高。 2 0世纪 70年代我国已研制出仔猪红痢氢氧化铝灭活苗 ,广泛用于养猪生产 ,有效的控制了仔猪红痢的发生。 2 0 0 0年 1月牡丹江某猪厂饲养的断奶仔猪 6d内死亡 4 7头 ,最多 1d死亡 17头 ,给猪厂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畜主来农大就诊 ,经诊断为寒冷应激激发仔猪红痢 ,现报道如下。1 发病情况该猪厂采用热风炉供暖 ,母猪分娩前 1个月、15d分别注射仔猪红痢疫苗。 2 0 0 0年 1月 ,…  相似文献   

7.
仔猪"三痢"即仔猪红痢、黄痢、白痢。仔猪红痢由C型魏氏梭菌引起,多发生于3日龄的新生仔猪,排血红稀薄粪便,病程短,一般来不及治疗仔猪就整窝死亡;仔猪黄痢、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发,近年来滥用抗菌药物,耐药菌株不断出现,对该病的疗效不佳。因此,针对仔猪“三痢”对新生仔猪的危害,现将其鉴别诊断及预防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仔猪红痢是已型魏氏梭菌的外毒素所引起的初生仔猪急性传染病。但猪场发生此病并不多见。而我市某猪场由于管理差.于去年春季一批3日龄仔猪突然拉血痢,并迅速死亡。经现场调查.解剖病死仔猪细菌学检查.确诊为仔猪红痢病。后经采取有效防治措施,疫情很快得到控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 1989公1—7月死亡仔猪72头,其中56头是冻死的。④还有3.4%的仔猪是属于其它原因致死(如打死、跌死、毒死、汽车压死等)。总之,造成上述种种死亡原因,都是由于饲养人员责任心不强,管理不当,护理不认真所致。2.疫病致死是仔猪死亡率高的一个重要因素此类死亡仔猪占仔猪死亡总数的34.8%。其中,仔猪黄、白、红痢,严重影响仔猪生长发育,死亡严重,有的全窝死亡,该类死亡占总数30.9%。黄、红痢都是在仔猪出生3日内发生,白痢是生后5—7天开始出现,随着日龄增加,白痢逐渐减少。“三痢”主要是由于母猪乳少,仔猪瘦弱,抵抗力差,吮不清洁的乳头,饮脏物污水,拦舍潮湿、不清洁等而发生。在调查中发现,国营、集体猪场因黄、白、红痢死亡仔猪比农户要多。据国营、集体猪场188窝仔猪统  相似文献   

10.
徐宁 《养殖技术顾问》2014,(10):198-198
猪梭菌性肠炎也称为仔猪红痢,是由C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新生仔猪肠毒血症。本病主要侵害出生3日龄以内的仔猪,大于3日龄的仔猪很少感染发病。仔猪出生后10小时即可发病,下红痢,气味腥臭,肠坏死,病程短,死亡迅速,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11.
C型仔猪红痢病又称猪梭菌性肠炎,是由C型魏氏梭菌引起的新生仔猪肠毒血症。据资料介绍,凡前胎仔猪有红痢病史者,以后此母猪产仔多有红痢病发生,有的用更新母猪的办法也难免仔猪红痢病的感染。本病的主要特征是:仔猪几乎都是在产后3天以内感染红痢;患病仔猪呈现红...  相似文献   

12.
仔猪病毒性腹泻免疫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仔猪腹泻是养猪业最常见的疾病,轻者引起仔猪胃肠机能紊乱,生长缓慢,重者引起水和电解质的大量丢失,造成脱水、酸碱平衡紊乱,甚至发生大批死亡。能引起仔猪腹泻的病因有多种,如细菌(仔猪黄痢、仔猪白痢、仔猪红痢、仔猪副伤寒、猪密螺旋体病)、病毒(猪传染性胃肠...  相似文献   

13.
正初春天气变化无常,昼夜温差变化大,而仔猪体温调节机能尚未发育完全,皮下沉积脂肪少,御寒能力差,易受寒着凉,引起红痢、黄痢、白痢这三种疾病,严重危害养猪生产。1仔猪红痢1.1流行特点仔猪红痢病是一种初生仔猪肠道传染病,由魏氏梭菌引起。该病3日龄前的仔猪多发,7日龄后较少发病,一旦发病,易在产仔季节爆发,病程短且病死率高,发病后数小时至2d内可死亡。  相似文献   

14.
在实践中使用红痢菌苗预防仔猪红痢病已见成效。但仍有因预产期掌握不准,有的因母猪个体免疫机能的差异等影响,在有些猪场虽经菌苗预防注射,仍有本病发生,造成初生仔猪死亡。为此我们  相似文献   

15.
仔猪红痢又称为魏氏梭菌病、仔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仔猪肠毒血症,是由魏氏梭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在临床上以仔猪排出血便为主要临床症状,造成仔猪出现严重的死亡,给猪养殖产生造成严重的危害。最近几年,随着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猪养殖产业不断向前发展,仔猪红痢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常常因为防治不及时给饲养者造成不小的经济损失,做好该种疫病的防控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了。笔者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1例仔猪红痢诊断和防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1常见的几种腹泻病1.1仔猪“三痢” 仔猪红痢的患病仔猪不吃奶,排出灰黄色或灰绿色稀粪,后变为红色糊状,粪便恶臭,混有坏死组织碎片和大量小气泡。体温升高至41℃以上,多数发病仔猪于很短时间内死亡。  相似文献   

17.
产气荚梭菌在自然界广泛分布,如果养殖环境恶劣,清洁、消毒措施又跟不上,很容易引起仔猪红痢的发生。仔猪红痢发病急,死亡快,治疗效果差,即使治愈,也会生长不良,导致料肉比下降,养殖成本增加,仔猪红痢重在预防。加强饲养管理,提供均衡营养,控制好母猪体重,保持养殖环境清洁,定期进行消毒,提供猪只生产的良好环境是预防猪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本文阐述了仔猪出现红痢的主要原因,分析了仔猪红痢的主要症状,提出了预防和治疗仔猪红痢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正>仔猪红痢又名仔猪梭菌性肠炎或仔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是由C型产气荚膜梭菌所致新生乳猪(一周龄以内)的一种肠毒血症,以拉红痢、味腥臭、肠坏死、病程短、死亡快和病死率高为特征。由于本病有很高的病死率,故对养猪业带来严重的危害。1发病情况2015年5月,梨树县龙王庙村某养殖户一母猪生产后第3天,有一头仔猪突然死亡,还有两头仔猪腹泻。该养殖户到兽药店咨询并想买点  相似文献   

20.
仔猪梭菌性肠炎(Clostridial enteritis of piglets)是初生仔猪(3日龄以内)的高度致死性肠毒血症。又称仔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俗称仔猪红痢。其特征是排出红色粪便,小肠黏膜弥漫性出血和坏死;发病快,病程短,致死率高。常常造成初生仔猪整窝死亡,损失很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