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不同药剂拌种对小麦根腐病和孢囊线虫病的防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150 g·L-1苯醚·阿维·吡等10种药剂拌种对小麦根腐病和孢囊线虫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30 g·L-1苯醚甲环唑和60 g·L-1戊唑醇拌种处理对小麦根腐病防治效果分别为73.9%和66.2%,但二者对小麦孢囊线虫无防治效果;50 g·L-1阿维菌素和140 g·L-1阿维·吡拌种处理后,土壤中校正孢囊减退率分别为58.4%和69.2%;使用600 g·L-1吡虫啉拌种对孢囊线虫未见明显防治效果,但吡虫啉能对阿维菌素的杀线作用有一定增效作用;复配剂150 g·L-1苯醚·阿维·吡和160 g·L-1戊·阿维·吡对小麦根腐病和小麦孢囊线虫病防治效果较好,二者对小麦根腐病防治效果分别为75.6%和63.8%,校正孢囊减退率分别为71.3%和74.1%;从增产效果来看,150 g·L-1苯醚·阿维·吡拌种后小麦增产效果最好,平均产量为7 869.9 kg·hm-2,增产率为8.6%。综合药剂安全性、防病效果和增产效果,150 g·L-1苯醚·阿维·吡适合在生产上防治小麦根腐病和孢囊线虫病。  相似文献   

2.
解淀粉芽孢杆菌B1619对番茄的促生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B1619是一株对设施番茄土传病害具有很好防治效果的生防菌株。为了明确其对番茄的促生作用,本研究通过室内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稀释倍数的生防菌B1619发酵上清液对番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测定了喷施B1619菌液后番茄体内叶绿素、胡萝卜素和根系活力的变化;运用液质联用法检测了生防菌B1619上清液中促生相关物质(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脱落酸和亚精胺)的含量。结果表明,生防菌B1619不同浓度的上清稀释液对番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以100倍稀释液(4.8×107cfu/mL)促生作用最大;用生防菌B1619不同浓度的上清稀释液对番茄喷施后,番茄植株的叶绿体色素、胡萝卜素和根系活力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以100倍稀释液各生理指标活性增加最大(分别增加47.92%、38.37%和49.75%);生防菌B1619上清液中生长素(IAA)、细胞分裂素(CTK)、赤霉素(GA3)、脱落酸(ABA)和亚精胺(Spd)的含量分别为1.90、1.30、0.0544、1.94和1.22mg/L。本研究结果证实了解淀粉芽孢杆菌生防菌株B1619对番茄生长具有显著促生作用,且促生物质主要存在于上清液中。  相似文献   

3.
叶文斌  樊亮 《江西植保》2013,(2):164-168
当归根腐病是当归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之一,分离纯化后鉴定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oxysporum)为了明确中草药党参和黄芪提取液对当归根腐病的抑制作用,分别以两种中药水浸液对小当归根腐病的抑制作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中草药党参和黄芪提取液对当归根腐病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都有抑制作用,在浓度为0.50 g/mL对当归根腐病菌丝生长的抑制率为25.23%和53.48%,对其孢子萌发抑制率为51.57%和74.56%,且所有处理发生根腐病均比对照低,差异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太阳能土壤消毒与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联合对黄瓜根腐病防治效果, 在对温室进行太阳能土壤消毒之后, 采用蘸根和灌根的方式测定了解磷?抑菌效果较好的3个菌株JPG-5?LWG-5和YB-4对黄瓜根腐病的田间防治效果及其对黄瓜根围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YB-4 300倍蘸根对黄瓜根腐病防治效果最高, 病指防效为89.49%, 显著高于LWG-5 300倍和JPG-5 500倍的防治效果?2)LWG-5 500倍灌根对黄瓜根腐病防治效果最高, 为89.47%, 显著高于LWG-5 800倍和JPG-5 500倍防治效果?3)不管是灌根还是蘸根, JPG-5 500倍和YB-4 300倍均能显著提高黄瓜根围有效磷含量, 分别为99.68?86.81 mg/kg和84.30?86.56 mg/kg?因此, PGPR菌株在田间促进养分转化效果和对根腐病的防治效果综合评判, 用YB-4 300倍蘸根?JPG-5 500倍灌根和LWG-5 500倍灌根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采用灌根施药法,测定了不同有效氯浓度的酸性电生功能水对黄瓜根腐病的防治效果及对黄瓜种苗的安全性。结果表明,酸性电生功能水对黄瓜根腐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有效氯浓度90 mg/L时防效最高,为67.15%,与对照药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 mg/L的防治效果62.62%相当。酸性电生功能水对黄瓜种苗安全、无毒,在适宜的有效氯浓度范围内,对黄瓜植株具有不同程度的促生作用。  相似文献   

6.
稻曲病菌拮抗菌的筛选及拮抗活性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对稻曲病菌具有拮抗能力的18株芽孢杆菌中选出拮抗作用较强的2个菌株A1、H-51,分别对稻曲病菌进行抑菌率、致畸性、孢子萌发影响以及对水稻促生性试验。结果表明,拮抗菌2个菌株的发酵液对稻曲病菌最大抑制率分别为67.66%和62.87%,对病菌分生孢子的萌发抑制率分别为77.37%和59.74%,但对水稻促生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为了明确解淀粉芽胞杆菌B9601-Y2(Y2)对大白菜软腐病的防治效果,本研究通过平板对峙和离体生防试验评估了B9601-Y2对软腐病的生防潜力,同时采用绿色荧光蛋白标记菌株Y2-gfp,测定其在大白菜植株内的定殖能力,在温室内研究了B9601-Y2对大白菜软腐病的防治和增产效果。结果表明,B9601-Y2在LB平板和离体植物组织上均能有效地抑制软腐病原菌的生长;淋灌Y2-gfp发酵液后,标记菌在大白菜根际、根、茎、叶等组织内的种群数量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最后趋于平稳"的趋势,最终稳定在约10~3cfu/g组织;温室防效试验结果表明,移栽生防苗后淋灌Y2菌悬液防治效果最佳,为62.23%,仅移栽生防苗与移栽普通苗后淋灌Y2菌悬液防效分别为28.87%与49.48%,大白菜产量分别增加了146.58%、47.52%及109.37%。研究结果表明解淀粉芽胞杆菌B9601-Y2能够有效防控大白菜软腐病。  相似文献   

8.
拮抗放线菌B1菌株鉴定及其防治番茄灰霉病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为明确放线菌B1菌株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潜力,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离体叶片和果实及温室盆栽苗测定其抑菌作用,通过多相分类法研究其分类地位,并且采用单因子试验与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筛选出该菌株的液体发酵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菌株B1对10种植物病原真菌和3种植物病原细菌有抑制作用,其中对番茄灰霉病菌、番茄早疫病菌、小麦纹枯病菌、甘蓝黑腐病菌和西瓜果腐病菌的抑制作用较强,对番茄灰霉病菌的生长抑制率达86.25%;菌株B1的代谢产物对番茄灰霉病菌菌丝有致畸作用;菌株B1发酵上清液在离体叶片和活体植株上对番茄灰霉病具有良好的生防作用,其防治效果分别为68.80%和64.03%.根据形态特征、培养性状、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将菌株B1初步鉴定为淡紫灰链霉菌Streptomyces lavendulae.通过正交试验筛选出菌株B1的液体发酵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15 g、玉米浆20g、NH4H2PO40.5 g、MgSO41.0 g、自来水1 000mL,pH 7.2~7.4.  相似文献   

9.
玉米纹枯病拮抗内生细菌的筛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玉米成株期根、茎组织中分离获得232株内生细菌,在离体条件下筛选获得20株对玉米纹枯病菌具有显著拮抗作用的内生细菌,其中7株为枯草芽孢杆菌,占拮抗菌株的35%.B20-120、B20-006、B20-122、B21-072、B21-016、B20-070等6株拮抗细菌的发酵液对玉米种子萌发没有影响,进一步对其内生性(以抗利福平120 mg·mL-1为标记)及其对玉米的促生作用和玉米纹枯病的防治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供试6个拮抗菌株对玉米生长没有抑制作用,有的甚至有促进作用,并且能在体内繁殖,具可转移性.拮抗菌株B20-006和B20-120对纹枯病的防治效果最好,菌液浸种处理苗期防治效果分别为67.9%和62.3%,成株期分别为40.2%和39.1%.  相似文献   

10.
通过测定植物根际促生菌株固氮酶活性、溶磷量、分泌植物生长素、对病原菌的拮抗作用及菌株生长速度,筛选出了5株具有较好促生特性的优良菌株.利用筛选的优良菌株研制复合接种剂,并于2009年和2010年进行田试,测定其部分替代化肥对玉米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筛选的优良促生菌研制的复合微生物接种剂符合《微生物肥料》NY227-94标准.施用接种剂替代20% ~ 30%的化肥,玉米株高、地上植物量、穗长、穗粗、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和经济产量等均有提高.研制的微生物接种剂(菌肥+80%化肥),2010年大田推广使用,玉米增产9.86%,减少化肥投入、增产收入及直接经济效益分别为620.1元,hm-2、2 291.4元,hm-2和2 851.5元.hm-2.  相似文献   

11.
枯草芽孢杆菌Bs2004菌株的防病促生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测定了枯草芽孢杆菌Bs2004菌株对生姜姜瘟、大白菜根肿病和莴苣霜霉病的田间防治效果及对作物的促生作用。结果显示:Bs2004菌剂可以显著降低生姜因姜瘟导致的死亡率,并使姜苗和生姜分别增产52.5%、51.2%;对大白菜根肿病的防效达到52.3%,增产14.7%,显著优于庄伯伯和生石灰土壤处理;对莴苣的增产和霜霉病的防治效果与施药次数和施药浓度有一定关系,在莴苣生长前期和中期用药可提高对霜霉病的防治效果,防效达到69.0%,生长后期一次性高浓度用药,莴苣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2.
高山红景天根腐病发病因素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吉林省龙井市高山红景天根腐病发病因素调查明确,低海拔地区种植和连作红景天是根腐病流行的主要原因之一。铲地时适当扒土使高山红景天根颈部裸出地面和人工摘除花序等措施可以减轻根腐病的危害。室内及田间药剂防治试验表明,多菌灵、多菌灵+福美双混剂600倍液对高山红景天根腐病防治效果分别为82.15%和85.46%。  相似文献   

13.
放线菌混合菌剂对西瓜枯萎病的防治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开展生防放线菌对尖镰孢西瓜专化型的皿内防效初筛,在此基础上进行多菌复配,变单一菌剂为放线菌混合菌剂使用,以期提高生防菌剂对西瓜枯萎病的防效。采用皿内抑菌试验、单一菌株的盆栽促生及定殖试验等筛选出对尖镰孢西瓜专化型防效较好的生防菌;制成混合菌剂并探究其对西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和对西瓜幼苗的促生效果。单一菌株S C 1 1、1 5 3、S F 6及其混合菌剂对西瓜枯萎病均有防治效果,其防效分别为2 5.8 7%、2 0.6 1%、1 6.7 2%和4 7.5 0%,且对西瓜幼苗有较好的促生效果,对植株鲜重的提升幅度分别达9 9.2 6%、1 2 4.4 4%、1 4 4.4 4%和1 6 2.2 2%,无论是防病方面还是促生方面,均以组合S C 1 1+1 5 3+S F 6效果最为理想。生防放线菌混合菌剂的防病促生作用明显优于单个菌株,混合菌剂各菌株间通过协同作用达到优势互补,充分发挥生防效果。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生防促生芽孢杆菌OKB105、FZB42和以其为宿主菌的可外泌表达Harpin蛋白激发子的基因工程菌OKBHF、FZBHarpin对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治效果。菌株OKB105、FZB42、OKBHF和FZBHarpin温室防效分别为31.7%、23.6%、43.2%和56.7%;田间防效分别为29.8%、21.8%、40.4%和43.1%,表达Harpin蛋白的芽孢杆菌工程菌的防病效果显著高于出发菌株。两株生防芽孢杆菌及其工程菌对水稻均有良好的促生作用,特别是对水稻植株的生长促进明显,其中FZBHarpin使植株增高达15.86%。田间产量统计结果显示,OKBHF增产效果最显著,为14%,产量达8869 kg·hm^-2。工程菌比出发菌株显著提高水稻抗病性和促进植物生长,在农业生产上具有应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15.
几种杀菌剂对黄芪根腐病病原菌的毒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生长速率法在室内选用5种药剂对黄芪根腐病病原菌进行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所选2种商品化药剂中苯醚甲环唑对黄芪根腐病主要致病菌尖镰孢菌和腐皮镰孢菌的EC50分别为0.107 6 mg,L和66.055 9 mg/L,其总体抑制效果远优于三唑酮;3种原药对黄芪根腐病病原菌的抑制作用均很强.其中咪鲜胺和多菌灵的抑制效果比腈菌唑更为突出,可以作为开发黄芪新种衣剂的候选药剂.  相似文献   

16.
芒果细菌性黑斑病生防菌的筛选及防效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芒果细菌性黑斑病生防菌进行了筛选,共筛选到6个生防菌,初步鉴定均为芽孢杆菌。抑菌圈测定表明:B3的抑菌效果最明显,抑菌圈直径为25.7mm,其次是B2和B4,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3.7mm、20.0mm;B1、B5和B6的抑菌效果一般,抑菌圈直径在16mm和19.3mm之间。田间试验结果表明:6个生防菌对芒果细菌性黑斑病均具有明显的防治效果,其中B2和B5的防治效果最明显,达75%。其次是B4和B3,防治效果分别为65.9%和52.8%。B1和B6较差,防治效果约为30%。  相似文献   

17.
5种种衣剂防治小麦主要土传病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5种种衣剂对小麦土传病害纹枯病、全蚀病和根腐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230g/L吡虫啉·苯醚·咯悬浮种衣剂综合防治效果优于其他药剂处理,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治效果为73.51%~95.05%,对小麦全蚀病的防治效果为73.01%~87.41%,对小麦根腐病的防治效果为65.51%~92. 09%。按药效其次依次是60g/L戊唑醇悬浮种衣剂、30g/L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25g/L咯菌腈悬浮种衣剂、15%多·福悬浮种衣剂。随着小麦的生长,各处理的防效逐渐降低,但直到枯白穗期还有一定防治效果。同时230g/L吡虫啉·苯醚·咯悬浮种衣剂对小麦增产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8.
仲彩萍  孙新荣 《植物保护》2022,48(3):364-368
为明确3种复合型种衣剂对党参种苗根腐病的防治效果和经济效益,以‘渭党1号’为试材,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18%噻灵·咯·精甲FSC、8%氟环·咯菌腈FSC和62.5 g/L精甲·咯菌腈FSC对党参种苗根腐病、产苗量及等级的影响,分析其防治党参种苗根腐病的效果及经济效益,以期筛选出最佳种衣剂。结果表明,党参种苗根腐病中慢性黄腐型发病率明显高于急性青枯型,发病率分别为5.94%~29.98%、2.04%~4.69%。3种种衣剂对党参种苗根腐病防效分别为80.52%、58.27%、69.79%,以18%噻灵·咯·精甲FSC包衣处理防治党参种苗根腐病效果最佳。3种种衣剂处理对党参种苗根长、根粗、单根鲜重分别较对照增加22.20%~42.67%、30.87%~58.14%、15.89%~48.60%,明显提高了党参种苗产苗量和等级,以18%噻灵·咯·精甲FSC包衣处理效果最好,增产高达6 156.08 kg/hm~2,经济效益为36 936.50元/hm~2,投入产出比为1∶123.12,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通过田间示范试验,验证芸乐收对花生病害的防治效果以及增产潜力,为大面积推广使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芸乐收产品对花生根腐病以及叶斑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施药后能有效防治叶片衰老;同时调查发现花生鲜重、干重、双果仁数、总果仁数增加明显,单产亦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20.
为从青藏苔草Carex moorcroftii内生细菌中开发优势拮抗菌种资源,采用对峙培养法测定其叶片内生细菌对黄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马铃薯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coccodes、孜然根腐病菌F. solani等9种病原真菌的拮抗作用,对所筛选的优良拮抗内生细菌进行形态学及16S rDNA和gyr-B基因序列分析鉴定,并将其经固体发酵制成菌剂,采用生防菌剂接种方法测定其对黄瓜和辣椒的促生作用。结果显示,从青藏苔草叶片中共分离得到14株内生细菌;以黄瓜枯萎病菌作为指示菌初筛得到8株具有拮抗作用的菌株,其中菌株1Y4、1Y5、和1Y7的抑菌率均为57.53%,菌株1Y11的抑菌率为58.44%,均高于平均抑菌率56.73%;菌株1Y4具有广谱抑菌活性,对孜然根腐病和马铃薯炭疽病菌的抑菌率分别达73.33%和71.43%,且具有固氮作用;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菌株1Y4为西姆芽胞杆菌Bacillus siamensis;以0.5%1Y4发酵菌剂处理黄瓜和辣椒,株高分别增加153.06%和117.33%,促生效果显著。表明青藏苔草内生细菌1Y4的防病促生作用良好,有开发为微生物菌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