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灭幼脲Ⅰ号对油松毛虫室内毒力测定,以及对寄生天敌的影响。在林间用灭幼脲Ⅰ号低容量和超低容量喷雾大面积防治油(赤)松毛虫,并用灭幼脲Ⅰ号对鹌鹑作了毒性试验。结果证明:在林间大面积防治松毛虫后,除对中华草蛉幼虫有影响外,对其他寄生性天敌——松毛虫狭颊寄蝇、黑足凹眼姬蜂无不良影响。对异色瓢虫、蠋蝽等捕食性昆虫亦无不良影响。对白僵菌、粉拟青霉菌在常规使用浓度下无抑菌作用。对鹌鹑也是安全的。因此,灭幼脲Ⅰ号在松毛虫的综合治理中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2.
1988—1990年在福建漳浦县设点进行灭幼脲Ⅲ号防治马尾松毛虫试验。结果表明:灭幼脲Ⅲ号防治马尾松毛虫效果好,用药量少,对天敌杀伤作用小,对松毛虫成虫羽化、产卵量均有抑制作用;但触杀效果不佳、药效较慢。在闽南地区防治3—4龄马尾松毛虫,浓度以1250倍~2500倍为宜;防治越冬代幼虫,施药时间最好在11月份以前。  相似文献   

3.
通过室内、林间罩笼和林间小区试验系统地测定了灭幼脲Ⅲ号(Dimilin Ⅲ)胶悬剂对不同世代马尾松毛虫4龄幼虫的防治效果,并通过测定排粪量分析了使用灭幼脲Ⅲ对减少松毛虫取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灭幼脲Ⅲ号对马尾松毛虫4龄幼虫的致死中浓度(LC50)为41.70 mg/kg,松毛虫取食灭幼脲Ⅲ胶悬剂溶液处理的松针3 d后即出现取食量下降,6 d后,50 mg/kg灭幼脲Ⅲ号胶悬剂溶液处理组的幼虫平均体重下降了62.09%.林间应用结果表明,灭幼脲Ⅲ对第2代马尾松毛虫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治效果可达95%以上,第1代和第3代防治效果受温度影响变异较大.  相似文献   

4.
通过室内、林间罩笼和林间小区试验系统地测定了灭幼脲III号(Dimilin III)胶悬剂对不同世代马尾松毛虫4龄幼虫的作用效果,并通过测定排粪量分析了使用灭幼脲III减少松毛虫取食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灭幼脲Ⅲ号对马尾松毛虫4龄幼虫的致死中浓度(LC50)为41.70 mg/kg,,松毛虫在取食经50 mg/kg灭幼脲III胶悬剂溶液浸泡处理的松针3d后即出现取食量下降,6d后,用50 mg/kg和250 mg/kg灭幼脲III号胶悬剂溶液处理的幼虫均体重分别下降了62.09%和89.95%。林间应用结果表明,灭幼脲III对第2代马尾松毛虫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效可达95%以上,第1代和第3代防效受温度影响变异较大。  相似文献   

5.
对灭幼脲Ⅲ号防治马尾松毛虫的药效、耐雨水冲刷度、药剂的后效作用、带药成虫的产卵量及其孵化率、对卵的毒杀作用以及药剂对天敌的影响进行了综合测定。结果表明:使用灭幼脲Ⅲ号防治马尾松毛虫的最适用量:常量为300~375g/hm^2,超低量为120~180g/hm^2;施药后雨水对药剂的冲刷不会对药效造成显著影响;药剂后效作用只显著表现在虫粪上;体内带药的雌、雄蛾交配后,其产卵量、卵孵化平均数、卵的孵化率均较低;灭幼脲Ⅲ号对卵的毒杀作用只明显表现在对新鲜卵,而对3d前产的卵无明显毒杀作用;灭幼脲Ⅲ号对马尾松毛虫捕食性天敌、寄生性天敌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灭幼脲防治榆蓝叶甲示范区试验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灭幼脲防治榆蓝叶甲越冬成虫能使产卵量明显减少。灭幼脲Ⅲ号亩施40毫升产卵量降低76.5%;灭幼脲Ⅰ号亩施15毫升降低52%;随药剂后效作用的发挥,可使总产卵量降低73—93%。用上述药。防治1龄幼虫,灭幼脲Ⅲ号死亡率为82%以上;灭幼脲Ⅰ号死亡率为82—87%。但对天敌昆虫,如异色瓢虫、中华草蛉、蠋敌、啮小蜂基本完全无害。  相似文献   

7.
采用1 500~2 000倍液灭幼脲Ⅲ号对松毛虫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灭幼脲Ⅲ号防治松毛虫,地面杀虫效果可达90%,对松毛虫的幼虫、蛹、成虫、卵有连续的灭杀作用,成效显著,而且灭幼脲Ⅲ号胶悬剂易形成胶膜而不易被水冲刷,残效期较长,成本低,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8.
<正> 灭幼脲是近几年来国内外广为重视的一类新型杀虫剂,具有既保护天敌,又杀死害虫的特有功能。为了探讨对马尾松毛虫的防治效果和对天敌及水生动物的影响,我们于1984~1985年,分别在新县和罗山两县进行了地面喷洒灭幼脲防治马尾松毛虫的试验,现将结果报导于后,供参考。一、材料与方法 1、供试药剂:15%灭幼脲Ⅰ号胶悬剂,唐山市化工所产品;25%灭幼脲Ⅱ号胶悬剂,吉林省通化市化工研究所产品。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灭幼脲1号林间防治松毛虫进行了研究。用LV和ULV喷雾,亩用药量(折合纯药)1.0g,1.5g,2.0g和3.0g;用常量喷雾,10,20,50ppm,防治效果均达70%以上。即使防治老龄(7—8龄)幼虫,用药量2.0g/亩也可达到防治目的。施药后幼虫虽然死亡缓慢,但食量减少,体重、体长均明显小于正常同龄幼虫。用药量2.0g/亩防治松毛虫,残效期可达20天以上。  相似文献   

10.
<正> 灭幼脲Ⅲ号是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新型杀虫剂,其主要作用是抑制昆虫体壁几丁质的合成,对高等动物及其它有益生物比较安全,可望成为综合防治松毛虫的主要手段之一。1984年5-6月,我们在河北省东陵林场西山林区,采用灭幼脲Ⅲ号进行了林间防治松毛虫试验和残效期试验,并对该杀虫剂的后效作用及对寄生性天敌的影响做了初步的测定和观察。  相似文献   

11.
灭幼脲与白僵菌混合防治马尾松毛虫效果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灭幼脲Ⅲ号胶悬剂与白僵菌孢子粉混合,用901烯释防治马尾松毛虫,其杀虫效果比二者单用分别提高9%~28.8%和21.9%~29.6%。灭幼脲与白僵菌最优配比为灭幼脲150g/hm^2和灭幼脲225g/hm^2加白僵菌45g/hm^2。喷洒混合剂后,林间松毛虫取食量减省得.4%以上,幼虫僵虫率提高17.5%左右。  相似文献   

12.
灭幼脲Ⅲ号胶悬剂与白僵菌孢子粉混合,用901稀释防治马尾松毛虫,其杀虫效果比二者单用分别提高9%~28.8%和21.9%~29.6%。灭幼脲与白僵菌最优配比为灭幼脲150g/hm2加白僵菌90g/hm2和灭幼脲225g/hm2加白僵菌45g/hm2。喷洒混合剂后,林间松毛虫取食量减少28.4%以上,幼虫僵白率提高17.5%左右。  相似文献   

13.
云南松毛虫是柏木上的主要食叶有害生物,通过比较人工摘茧、氧化乐果治理、灭幼脲治理、白僵菌治理、苏脲I号胶悬剂混合白僵菌治理几种不同方法的治理效果,结果显示;苏脲I号胶悬剂与白僵菌混用是治理云南松毛虫的最好方法,在3龄前幼虫期能较快速有效控制云南松毛虫对柏木的危害,也能长期有效地抑制云南松毛虫大发生。  相似文献   

14.
灭幼脲Ⅲ号防治油松毛虫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灭幼脲Ⅲ号是一种无公害的生物杀虫剂,笔者采用不同浓度的灭幼脲Ⅲ号,对I同松毛虫进行了防治试验。并与氧化乐果等化学农药进行对比,结果显示,灭幼脲Ⅲ号与对比化学农药有相同的防治效果,其常量喷雾最佳浓度为100倍液,可有效杀死油松毛虫,而对其天敌伤害极小。  相似文献   

15.
云南松毛虫是柏木上的主要食叶有害生物,笔者通过比较人工摘茧、氧化乐果治理、灭幼脲治理、白僵菌治理、苏脲Ⅰ号胶悬剂混合白僵菌治理得出结论:苏脲Ⅰ号胶悬剂与白僵菌混用是治理云南松毛虫的最好方法,在3龄前幼虫期能较快速有效控制云南松毛虫对柏木的危害,也能长期有效地抑制云南松毛虫的大发生。  相似文献   

16.
为了拓宽山区松毛虫防治生物农药的选择面,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保护好生态环境和天敌资源,我们开展了几种灭幼脲类仿生农药飞机防治山区松毛虫的试验研究,试验表明灭幼脲4号及混合制剂防治效果达90%以上,适宜今后山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用不同浓度的灭幼脲Ⅲ号,对油松毛虫进行防治试验,并与氧化乐果等化学农药进行对比,结果显示,灭幼脲Ⅲ号与化学农药有相同的防治效果,其常量喷雾最佳浓度为100倍液,可有效杀死油松毛虫,而对其天敌伤害极小。  相似文献   

18.
灭幼脲类杀虫剂是一种选择性仿生药剂,具有防治害虫经济有效、不污染环境、对人畜及天敌安全、无公害和对害虫不产生抗药性、抗雨水冲刷等特点。目前在林业害虫防治中广泛推广应用。但因灭幼脲防治害虫死亡速率较慢、都局限在低虫口区。为在松毛虫猖獗发生区利用灭幼脲防治,探讨防治松毛虫虫口阈值,在1985年防治试验的基础上,1986年春季对松毛虫猖獗发生区,利用灭幼脲Ⅲ号讲行了防治试验。  相似文献   

19.
灭幼脲Ⅰ号及其混剂防治赤松毛虫对比试验赤松毛虫是山东省沂水县山地赤松、黑松的主要害虫。生产防治中灭幼脲常常与其它化学农药混合使用,目的是提高灭幼脲的防治效果。我们在大面积防治松毛虫的同时,进行了药效对比试验,防治对象为越冬后5—6龄赤松毛虫。防治前调...  相似文献   

20.
林间喷洒不同浓度的灭幼脲 3号、阿维菌素防治马尾松毛虫幼虫的结果显示 :30 0 0 ,35 0 0 ,4 0 0 0 ,4 5 0 0倍防治效果均达到 79.7%以上 ,其中灭幼脲 3号 35 0 0倍液防效达 97.5 % ,可适用于大面积生产性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