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探索遵辣8号最佳的栽培密度和施肥量,采用4因素5水平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不同密度、施氮量、施磷量及施钾量4个因素对遵辣8号产量的影响,建立产量与各因素的数学回归模型。结果表明,随着栽培密度、施氮量、施磷量、施钾量的提高,辣椒产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小区产量高于7.82kg,即单产高于258.72 kg/667 m~2的最佳农艺优化栽培方案是:栽培密度9 092~9 815株/667 m~2、施氮量28.33~33.4 kg/667 m~2、施磷量13.78~16.51 kg/667 m~2、施钾量29.46~34.92 kg/667 m~2。  相似文献   

2.
为培肥地力、增加马铃薯产量,调查了不同专用有机肥用量对马铃薯的产量、经济性状、品质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专用有机肥可显著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改善耕地土壤肥力,以100 kg/667 m~2施用量为宜,且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施用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
以马铃薯‘荷兰15’一级种为试验种植材料,探讨马铃薯‘荷兰15’磷肥4种施用量的鲜薯产量、商品薯产量与经济效益。结果表明,适当增加磷肥(P2O5)施用量,可以提高出苗率,增加鲜薯产量、商品薯产量与经济效益。磷肥(P2O5)施用量8 kg/667 m2的鲜薯产量、商品薯产量最高,每667 m2分别为2 513.3 kg和2 254.5 kg,极显著高于不施磷肥鲜薯产量与商品薯产量,显著高于磷肥(P2O5)施用量12 kg/667 m2的鲜薯产量与商品薯产量。磷肥(P2O5)施用量8 kg/667 m2的经济效益最高,为2 965.9元,比不施磷、磷肥(P2O5)施用量4、12 kg/667 m2分别增效1 175.4、805.3和646.4元。综合考虑,承德中南部区域种植马铃薯‘荷兰15’,磷肥(P2O5)施用量8 kg/667 m2最适宜。此水平磷肥(P2O5)施用量的鲜薯产量、商品薯产量及经济效益均最高。  相似文献   

4.
为掌握本地潮土—灰泥土条件下大棚莴笋氮肥最佳施用量,开展了不同氮水平对大棚莴笋产量及氮肥利用率影响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莴笋产量及经济效益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依据偏导理论,经回归分析,得出大棚莴笋最佳施氮量为14.59 kg/667 m~2,产量4 073.27 kg/667 m~2。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提高遵义县辣椒种植水平,以遵椒4号为材料,测试不同种植密度对遵椒4号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对遵椒4号的生育进程影响小,对其主要生物性状和经济性状均有不同影响,对产量构成因素影响显著,过稀过密都不利高产。遵椒4号种植密度为7200株/667m~2时产量最高,其干椒产量达276.8 kg/667m~2,且收益也达到最高,为3 187.8元/667 m~2。通过种植密度影响产量的数学模型计算,遵椒4号种植密度达到7 133株/667 m~2时,可实现其最高干椒产量256.2 kg/667 m~2。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秋季不同种植密度对甜玉米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以甜玉米"HZ388"为试验材料,设置每667 m~2种植3 200、3 600、4 000、4 400、4 800、5 200株6个密度处理,进行观察比较。试验结果表明:667 m~2种植4 000株时,空秆率为零,商品率、穗粗和穗粒数达到最大,分别为90.0%、4.68 cm和532.7粒;在一定范围内,667 m~2无苞叶商品鲜穗产量较大,为650.2 kg。建议在武汉及周边地区秋季甜玉米"HZ388"的适宜种植密度为667 m~2种植4 000株。  相似文献   

7.
以紫菀为试材,采用HPLC法,研究磷肥的不同施肥量(35、40、45kg/667m2)对紫菀的产量、有效成分(紫菀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磷肥施用量为40kg/667m2时,其对紫菀的农艺性状及有效成分含量影响显著;当施用量为45kg/667m2时,紫菀产量最高,但与40kg/667m2不存在显著差异,因此确定40kg/667m2为紫菀磷肥的最佳施用量。  相似文献   

8.
为了进一步探索复合肥不同施用量对马铃薯品种"盘薯1号"产量的影响,通过"盘薯1号"的不同施肥量试验,寻求合理的施肥量,达到合理施肥,经济用肥的目的。试验结果表明:施肥量为30kg/667m2、40kg/667m2、60kg/667m2的产量较高,且差异不显著,与施肥量70kg的产量差异显著。说明该区域、该品种比较合理的667m2施肥量为30~40kg,随着施肥量的增加,产量反而有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研究在磷肥用量一定水平下,氮、钾肥不同比例及施用时期对早熟菜用型马铃薯品种费乌瑞它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N、P_2O_5、K_2O总用量分别为12、10、20 kg/667 m~2,处理7(100%P_2O_5、60%N、40%K_2O作基肥,20%N、30%K_2O作苗肥,20%N、30%K_2O作现蕾肥)马铃薯产量最高,为1 360.3 kg/667 m~2;处理1(N、P_2O_5、K_2O全作基肥)马铃薯产量最低,为985.9 kg/667 m~2;磷肥用量一定时,氮肥和钾肥分期施用比一次性施用较好,马铃薯可增产123.4~374.4 kg,增产率12.5%~37.9%,平均增产222.7 kg,平均增产率为25.8%。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辣椒新品系ZJ1-12的高产优化农艺措施,运用4因素(完全实施)5水平的二次正交旋转回归设计研究了密度、氮、磷、钾肥对辣椒新品系ZJ1-12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子表现正向增加作用,作用大小排序为密度>K20>N>P2O5肥用量。单产达156.93kg/667m2以上的优化农艺措施为密度10235~10813株/667m2,纯N量13.525~14.855kg/667m2,P2O58.232~9.748kg/667m2,K2010.875~12.6kg/667m2。当最高产量为278.84kg/667m2时,纯收益高达4149.04元/667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