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通过对宁夏同心县扬黄灌区单种玉米栽培技术的研究、试验、示范以及大面积推广,总结出了一套适合宁夏同心县扬黄灌区单种玉米超高产栽培技术。从选地选茬、整地施肥、品种选择、田间管理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单种玉米超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超高产春玉米冠层结构及其生理特性   总被引:23,自引:6,他引:17  
 【目的】研究超高产春玉米群体冠层结构和功能特性,揭示超高产形成的生理机制,为春玉米超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金山27为供试品种,设超高产栽培(SHY)和普通高产栽培(CK)2个处理,于2009年和2010年连续2年的田间试验,测定超高产春玉米冠层结构及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与普通高产栽培相比,超高产栽培春玉米叶面积指数大,在生育期上表现为吐丝之后更为明显,在叶位上表现为棒三叶最为突出;不同叶位的叶倾角超高产栽培均小于普通高产栽培,而叶向值均大于普通高产栽培,在棒三叶表现最为明显;随着生育时期的推移,超高产栽培与普通高产栽培光合势的差幅增大;吐丝期和乳熟期,两种栽培模式间净光合速率的差异不显著,但冠层光合能力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吐丝后40 d内,超高产春玉米叶片SOD和POD酶活性总体上高于普通高产栽培,而MDA含量低于普通高产栽培。【结论】超高产栽培春玉米叶面积指数高,群体光合势大;叶倾角小、叶向值大,冠层结构合理;叶片SOD 和POD活性强,MDA含量低,衰老缓慢,净光合速率相对较高,冠层光合能力强。在合理的栽培技术调控下,超高产春玉米群体结构与个体功能实现了协同增益。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2005—2009年在宁夏大学实验农场高肥水条件下单作玉米667m^2产量1000~1200kg(小面积1300kg)的生产实践经验,系统总结论述了宁夏引黄灌区单作灌溉玉米超高产栽培的品种选择、株行配置、科学施肥和适时收获等综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黄淮地区夏玉米超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介绍了黄淮地区夏玉米超高产栽培技术,包括播种、田间管理、收获等方面的内容,以期为黄淮地区夏玉米超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陕西灌区高产春玉米物质生产与氮素积累特性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探明陕西灌区高产春玉米栽培下干物质积累和氮素吸收的动态特征,为陕西春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高产玉米品种陕单609为材料,设置普通大田栽培、高产栽培和超高产栽培3个栽培处理,于2013—2015年在陕西灌溉春玉米试验站进行试验,研究分析玉米产量等级群体的干物质积累、氮素吸收、叶面积指数与SPAD值、产量构成特性。【结果】普通大田栽培、高产栽培和超高产栽培下玉米籽粒平均产量分别为11.1、13.1和16.1 t·hm~(-2),与普通大田栽培(对照)比,高产栽培和超高产栽培下籽粒产量增加18.0%和45.1%;穗粒数和千粒重低于对照,而单位面积穗数极显著高于对照,单位面积较多穗数,是玉米高产潜力的关键。高产栽培和超高产栽培下群体收获指数也显著高于普通大田栽培。高产和超高产栽培群体干物质和氮素积累量较对照增加18.5%、41.8%和20.5%、24.5%。春玉米吐丝后,高产和超高产栽培群体干物质量对籽粒产量贡献率较对照提高10.0%和20.1%;氮素积累量对籽粒氮贡献率较对照提高30.2%和61.6%。相关分析显示,干物质量和氮素积累量与籽粒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998;r=0.927)。春玉米花后,高产栽培和超高产栽培下叶面积指数和SPAD值显著高于普通大田。【结论】与普通大田栽培和高产栽培相比,超高产栽培显著提高了春玉米吐丝后生物量积累和氮素积累量,及其对籽粒的贡献率。维持叶片较强的光合生产能力,是其实现春玉米高产的生理基础。在陕西灌区春玉米生产中,在筛选耐密品种的基础上增加种植密度、强化氮肥分次追施,保证高产玉米吐丝后期对氮素的需求,实现春玉米高产。  相似文献   

6.
针对玉米高产技术模式优化集成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难点问题,及超高产关键技术开展攻关研究。初步明确了玉米超高产机理和超高产关键生产技术,研究提出了承德市不同区域高产田稳产、优质、高效生产技术和玉米栽培专家智能系统、玉米高效精准施肥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7.
为了筛选出适合宁夏平罗县高产栽培条件下的玉米高产品种,最终达到超高产栽培,进行了不同品种比较以及特定栽植密度条件下品种对比鉴选实验。结果表明:参试的10个玉米品种产量均表现较好,特别是农华101、良玉88、中单909、良玉99、永禾6号、农大626等玉米品种产量均高于正大12,建议可作为当家品种推广,其他品种可作为搭配品种在该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8.
玉米双株叶片定向超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玉米双株定向栽培是玉米单穴栽培基础上的创新型技术,为改善玉米群体生态环境、提高玉米产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针对玉米双株定向超高产栽培的原理、关键性技术、创新发明和科技成果作以概括总结。  相似文献   

9.
田洪 《吉林农业》2011,(7):153-153
玉米超高产栽培可以提高玉米的产量,对此文章分析了相关品种的选择以及播种技术。  相似文献   

10.
榆林长城沿线风沙区春玉米超高产集成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建成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5):87-87,89
概述了榆林春玉米超高产栽培的做法与经验,为陕北地区春玉米大面积实现"吨粮田"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菏泽市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也是山东省多年来的粮食生产先进县。近几年来,随着菏泽市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对粮食单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我们在大力做好玉米高产创建工作的基础上,全面致力于玉米超高产栽培中的品种筛选、超高产玉米群体质量指标体系和关键栽培技术集成等的研究与应用,促进了玉米生产不断由高产向超高产水平迈进。  相似文献   

12.
菏泽市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也是山东省多年来的粮食生产先进县。近几年来,随着菏泽市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对粮食单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我们在大力做好玉米高产创建工作的基础上,全面致力于玉米超高产栽培中的品种筛选、超高产玉米群体质量指标体系和关键栽培技术集成等的研究与应用,促进了玉米生产不断由高产向超高产水平迈进。  相似文献   

13.
我国玉米生产持续稳定增长,全国也出现了许多玉米大面积高产和超高产,县至达到了吨粮的典型.前人对高产栽培模式作了大量研究,但对其增产效益研究者不多,为验证玉米高产栽培模式及了解增收效益,特作本试验,以期为人们进行高产高效玉米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在黄淮海地区,玉米的超高产栽培越来越受到生产诸因素的限制,产量的提高受到配套栽培技术滞后问题的制约。分析这些因素和问题,积极研究应对栽培技术措施,可为玉米超高产生产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5.
我国玉米生产持续稳定增长,全国也出现了许多玉米大面积高产和超高产。甚至达到了吨粮的典型。前人对高产栽培模式作了大量研究,但对其增产效益研究者不多。为验证玉米高产栽培模式及了解增收效益,特作本试验,以期为人们进行高产高效玉米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新农业》2020,(2)
玉米超高产栽培技术是主要采用优质、高产、耐密品种,大垄双行栽培、增加密度的一种增产技术。玉米超高产栽培技术较一般种植技术亩产可平均增加160~500kg,同时玉米含水量可降低4~5个百分点,可以较好地提升玉米的产量及品质。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由于农民传统的栽培模式一直没有改变,玉米种植密度普遍偏低,施肥方法不合理等因素,导致玉米单产水平增产缓慢。因此在选用高产、耐密品种的基础上,引进玉米超高产"8030-2金鼎"模式,在本地进一步熟化,制定出一套适合宁河县的玉米超高产栽培技术体系,大幅度提高玉米产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重庆市当前玉米栽培现状及存在问题与差距,提出了发展对策:即围绕提高玉米单产、增加总产量的目标,针对不同生态条件、不同生产水平,深入研究和推广超高产和高产综合配套栽培技术,从理论上研究高产群体中个体间多器官相互关系、提高群体质量的途径、诊断技术和定性、定量促控措施,建立玉米超高产和高产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9.
2006~2008年连续3a进行了夏玉米栽培攻关试验,对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玉米麦后直播、密植足穗、适当晚收和成熟收获是获得超高产的关键,并创出了大面积连片产量13500.0kg/hm^2、小面积产量16017.0kg/hm^2的超高产水平。  相似文献   

20.
玉米弱小苗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前期弱小苗,造成群体不齐,后期空穗秃顶严重,对产量影响很大,创建高质量的群体,是当前玉米超高产栽培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