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求滇池流域水资源承载力与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环境的协调关系。【方法】选取水资源、社会经济、环境相关指标,构建滇池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模型,计算分析流域2011—2015年的压力指数、承载力指数、协调指数、水资源承载力指数的变化趋势,并用因子分析法进一步对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利用提取出的主要因子构建水资源承载力驱动力模型,识别出影响滇池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驱动力。【结果】滇池流域2011—2015年水资源承载力指数呈上升趋势;滇池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驱动力有人类活动因素和自然因素,包括城镇化率、经济发展因素以及年均气温和年降水量。人均GDP和年降水量属于正向驱动因子,城镇化率和年均气温是负向驱动力。【结论】基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与水资源系统协调发展,应加大外流域向滇池流域调水工程的建设,形成多水源联合调水的格局,同时在保证大力发展经济的基础上控制人口数量,建立健全流域水资源系统多水源供水的水资源高效配置与统一调度方案。  相似文献   

2.
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脆弱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里木河流域作为内陆干旱区典型流域,其经济可持续发展受制于水资源的脆弱性。为了保证流域经济与水资源的协调发展,实时开展水资源脆弱性评价,提高水资源优化调控与科学管理效率,成为流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向之一。基于流域水资源历史与现状的调查结果,对水资源脆弱性影响因子进行分析、识别,将主要水资源问题归纳为水资源脆弱性评价指标,建立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脆弱性评价标准,选择数学模型对流域进行综合评价,形成定量反映流域水资源脆弱性的成果,为该流域的各种水资源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总量控制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收集石羊河流域相关资料,对石羊河流域的自然环境、经济状况及流域水资源总量控制现状进行分析,研究了流域内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利用水平和程度及水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石羊河流域水资源控制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东江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及可持续利用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东江流域水资源状况、社会发展水平及经济结构等特点,建立东江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东江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东江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呈现中上游高下游低的分布趋势,对此提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以促进流域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投影寻踪技术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资源短缺是制约玛纳斯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素,因此,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研究对流域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从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4个子系统出发,结合投影寻踪技术,对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2000年处于V1级,2010年,2020年分别位于V2和V3级,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呈良好变化趋势;该模型方法可靠,分析结果合理,评价结果可以为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最后,提出了促进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建议,为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陈磊  梁新平 《节水灌溉》2019,(1):72-75,83
科学客观的评价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对于合理、高效利用水资源,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干旱区水资源特点,并结合塔里木河流域实际情况,建立了涵盖4个方面、12项指标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体系。利用可变模糊集理论与综合赋权法对研究区不同水平年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15年,阿克苏河流域与塔里木河干流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等级为2级,和田河流域与叶尔羌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已达到2~3级,若继续恶化必将阻碍流域可持续发展;至2035年,叶尔羌河流域与和田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等级均为2级,表明研究区水资源复合系统有好转趋势,承载力有所增强;阿克苏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等级为2级,水资源复合系统相对稳定;塔里木河干流水资源承载力等级稳定在2级,说明该流域水资源系统可支撑当地生产生活与生态用水。所建模型评价结果稳定、精准程度高,研究结果为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7.
松辽流域与区域相结合水资源管理运行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对松辽流域水资源管理现状和改革中所面临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新水法的颁布和实施.积极探索水资源管理的基本模式,建立以流域管理为导向,区域管理为基础的流域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运行机制,研究成果包括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协商机制、流域水资源管理信息交流机制、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用水管理机制、流域水资源保护与水污染防治协作机制、流域水法制体系建设协作机制。  相似文献   

8.
水资源管理是水行政主管部门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手段对水资源的分配、开发、利用、调度和保护进行管理,以求可持续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改善环境对水的需求的各种活动的总称。通过水资源的有效管理,对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水资源管理模式是提高水资源动态管理的有效方式,为水资源高效配置和合理利用提供技术支撑。针对内陆河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水资源配置结构不合理、生态环境仍恶化、用水管理不够完善和管理制度不健全等方面存在问题,分析和探讨了基于"三条红线"、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调度和流域水资源集成管理的内陆河流域水资源管理模式。指出在未来应加强流域水资源污染研究,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流域水资源研究与流域水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研究。  相似文献   

9.
在对松辽流域水资源管理现状和改革中所面临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新水法的颁布和实施,积极探索水资源管理的基本模式,建立以流域管理为导向,区域管理为基础的流域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运行机制,研究成果包括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协商机制、流域水资源管理信息交流机制、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用水管理机制、流域水资源保护与水污染防治协作机制、流域水法制体系建设协作机制。  相似文献   

10.
流域水资源管理体制的界壳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水资源系统概念入手,给出水资源系统的构成要素及结构;依据界壳理论,研究流域水资源管理界壳的构成,以及界壳基本要素的作用;并分析流域水资源管理中存在的诸多不一致性。通过分析流域水资源管理体制的演化过程,提出了流域水资源管理的"太极界壳模式",并指出未来社会的流域水资源管理的方向生态体制。同时,分析太极界壳模式对我们的几点启示,对如何进行流域水资源管理改革,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