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怎样育雏     
正无论饲养肉用仔鸡、产蛋鸡或种鸡都要经过育雏这个阶段。育雏工作的好坏,不仅影响雏鸡的成活率和生长发育,成鸡的生产性能和种用价值,而且还影响将来鸡群的补充和发展,以及商品鸡的供应。1育雏室的要求和用具使用1.1雏鸡的特点,出壳后在自然条件下,不能维持体温,需要有一定的保温措施。胃肠容积小,生长快,饲料报酬高,要求全价饲料。雏鸡没有自卫能力,易受惊,育雏室要有防卫设备,鸡舍要安静。雏鸡抗病能力差,很多疾病对雏鸡都有  相似文献   

2.
李湛 《广东饲料》2010,(12):39-41
<正>育雏期是种鸡生产中相当重要的基础阶段,育雏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该鸡群整个生长期的正常发育,也影响到产蛋期性能的发挥,同时也会影响到种鸡场鸡群的更新和生产计划的完成。雏鸡对饲料中能量与蛋白质水平要求较高,对环境条件要求更是严格,所以要求育雏人员一定要有较强的责任心。温氏父母代种鸡各品种育雏周龄的界定分别为:麻鸡、黄鸡类1~6周龄,土鸡及竹丝鸡为1~7龄。  相似文献   

3.
雏鸡6周的均匀度和成活率是衡量育雏阶段的两个重要指标。要想有好的生产性能,关键是在育雏阶段。育雏的好坏不仅影响到育成期的生长均匀与预产期的生殖系统发育状况,而且最终影响到整个产蛋期生产性能的发挥。雏鸡阶段适应外界环境能力差,免疫水平低,抗病力弱,必须通过人为创造其适宜的生长环境。因此,要十分重视育雏阶段的饲养管理。而要提高种鸡育雏成活率,又涉及到环境、卫生防疫、饲料,保健用药等多方面因素,因此必须采取综合性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雏鸡6周的均匀度和成活率是衡量育雏阶段的两个重要指标。要想有好的生产性能,关键是在育雏阶段。育雏的好坏不仅影响到育成期的生长均匀与预产期的生殖系统发育状况,而且最终影响到整个产蛋期生产性能的发挥。雏鸡阶段适应外界环境能力差,免疫水平低,抗病力弱,必须通过人为创造其适宜的生长环境。因此,要十分重视育雏阶段的饲养管理。而要提高种鸡育雏成活率,又涉及到环境、卫生防疫、饲料,保健用药等多方面因素,因此必须采取综合性的技术措施。一做好育雏前的准备工作1育雏舍的冲洗工作冲洗的原则是由上到下,由内到外的先后顺序冲洗。要将…  相似文献   

5.
1雏鸡供料 雏鸡到达鸡舍时,不要急于点数,不要将雏鸡盒堆放在一起,特别是夏天如果堆放在一起,容易闷死雏鸡,应尽快将雏鸡放进育雏栏和保温伞下。让雏鸡饮温水2~3小时后再开始投喂饲料。将饲料撒在纸上或开食盘中,1星期以后可用食槽装料喂雏鸡。育雏期投放饲料时,要“少添勤喂”,并且每次添料时要清除纸上、开食盘中的粪便、剩料或垫料。  相似文献   

6.
1雏鸡入舍前物料与用具的准备育雏必备物资。按雏鸡的营养需要配制好饲料或外购成品饲料,提前将饲料送到育雏舍。自配雏鸡开食料的,应事先备好饲粮以及有关营养品。饲料要新鲜,防止霉变。准备1周左右的用量即可,贮存时间不宜过长。  相似文献   

7.
正育雏鸡通常是指1~42日龄的雏鸡。育雏期的管理水平能够影响到雏鸡的成活率、均匀度和发育状况,还关系到蛋鸡的产蛋性能。笔者根据家庭饲养育雏鸡的经验体会,谈几点看法。1雏鸡的生理特点雏鸡的生长发育迅速、代谢旺盛,饲养中要充分满足雏鸡对饲料营养和舒适环境的需求,否则容易导  相似文献   

8.
梁莲芝  刘岐 《中国家禽》2001,23(7):22-23
近年来,我国蛋鸡业靠蛋价攀升来增加效益的可能性已经很小。因此养鸡场应当在降低饲料成本上挖掘潜力。饲料成本占到整个成本的 70%~ 80%,在节约饲料、降低饲养成本方面还有许多工作可以做。现提出以下十个方面,供大家参考。1减少育雏期饲料浪费非常重要  用报纸和平盘开食育雏,饲料的浪费高达 10%~ 15%。因为雏鸡在吃料时易将粪便拉到饲料上,这不仅造成对饲料的糟蹋和浪费,而且也易造成雏鸡疾病的重复感染,对其生长发育显然不利,这种雏鸡饲喂方法应当淘汰。生产中,还有些养鸡户在育雏前期用塑料蛋盘饲喂雏鸡。笔者认为这…  相似文献   

9.
育雏是养禽生产中的重要环节。本人参予从法国引进的红波罗祖代雏鸡育雏试验,现报告如下:1红波罗祖代雏鸡的育雏技术1.征入雏前的准备入雏前要做好育雏舍检修和育雏舍、育雏设备、用具的消毒。舍内要求保温良好,通风干燥,光照适中,在入雏前24小时,并关闭门窗启动育雏舍的供热系统进行预热,舍温控制在30~32℃并维持恒温。备好常用物品、药品、饲料。1.2雏鸡的饲养1.2.1开饮:因长途空运,雏鸡体内严重缺水,在雏鸡点数人舍分群后马上饮用18C含5%红糖的凉开水。还可以在饮水中加入普杀平和雏禽开食补液盐,以增强雏鸡体质和抵抗…  相似文献   

10.
一批鸡从育雏到淘汰,其经济效益如何关键在于育雏期和育成期的管理,尤以育雏期的管理更为重要。幼雏绒毛较短、抗寒能力差,其嗉囊和肌胃容积小,贮存食物有限,消化机能尚未健全,而雏鸡生长代谢旺盛,对外界环境变化和饲料营养比较敏感,抵御疾病能力较低。要提高育雏成活率,保证雏鸡健壮成长,必须采取科学的饲养管理措施,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满足其生理需要。结合生产实践,我们总结出了一些提高雏鸡成活率的技术措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1了解雏鸡的生理特点雏鸡主要有三个生理特点,一是生长发育迅速;二是调节体温机能弱,难适应外界环境;三是消化器官体积小,消化能力弱。2做好育雏前的准备工作首先要做好育雏室、饲养用具和必要设施的配备齐全,保证每羽雏鸡都能吃到饲料和饮水;其次,育锥室、饲养用具等要用2%烧碱水进行消毒,干燥后再用清洁水冲洗干净,育雏室要进行熏蒸消毒,再次要备足新鲜优质的全价饲料。  相似文献   

12.
一瓦灰鸡饲养管理1雏鸡的饲养管理雏鸡应来自有种鸡生产许可证,而且无鸡白痢、禽流感、支原体、禽结核、白血病的瓦灰鸡种鸡场。育雏前的准备:进雏前1周对育雏舍、育雏所用设备进行彻底清扫、清洗和消毒。准备好育雏舍、育雏所用设备、药品、饲料和垫料,调好育雏室内温度,检查通风换气设备是否能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13.
育雏期指雏鸡0~3周龄这段时期。对于肉鸡,育雏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存活率、整齐度、饲料效率、增重及胴体质量;此外,还可影响到肉鸡的健康状况(如慢性呼吸道疾病和球虫病的发生频率),间接影响到肉鸡的生长成绩。育雏期是肉鸡整个饲养阶段最为重要的时期,育好雏鸡首先要了解雏鸡的  相似文献   

14.
三、雏鸡的饲养管理(一)做好育雏的准备工作在育雏前要对保温器进行全面检查和维修,准备足够数量的饲料器、饮水器和各种育雏用具以及常用消毒、防病药物和疫苗,备好各种所需的饲料,并按日粮配方进行配合,拟好各种育雏记录表格等。  相似文献   

15.
育雏工作的成效不仅影响雏鸡的发育,而且最终影响鸡生产性能的发挥,育雏工作受育雏温度、湿度、通风、密度、饲料、饲养管理、疾病等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16.
育雏在养鸡生产中是一项非常细致、繁杂的重要基础性工作。育雏工作好坏,不仅影响雏鸡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而且还直接影响以后成鸡的生产性能。要想获得较高的产蛋量和最好的经济效益,就必须严把育雏关,注意抓好以下几个关键问题。一、做好育雏前的准备工作1.对育雏舍进行适当的清理和维修;2.准备好必要的育雏设备及垫料Z3.备好饲料及饮水用具;4.雏鸡舍及设备进行清扫与消毒:鸡舍内所有设备,包括饮水器、料盘、通风设备、垫料、鸡笼等用具进行彻底清扫后,可用3%-5%的来苏或2%的烧碱水清洗消毒。进雏前把雏鸡舍内所…  相似文献   

17.
(一)做好育雏期工作,提高成活率育雏期除提高成活率外,还应注重前期高投入,确保在5周龄体重和胫长达标.(1)大体型麻鸡、黄鸡在雏鸡时喂配合饲料至少到42天,小体型黄鸡至少喂到60天,商品蛋鸡至少喂到8周龄.(2)减少密度,加强通风.(3)投资育雏设备,及时分群饲养.  相似文献   

18.
蛋用型鸡的育雏和育成阶段鸡的体重状况和日后鸡的产蛋成绩呈正相关,尤其是与周龄体重与产蛋成绩呈明显的正相关。因此,育雏和育成阶段鸡的体重是衡量鸡群质量的重要指标。育雏阶段鸡的体重状况除了与饲料营养水平、环境优劣、是否感染疾病、饲养方式等因素有关外,饲料形状也有一定的影响。本试验着重考察饲喂颗粒饲料和粉状饲料对蛋用雏鸡增重的影响。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山西省长治县某鸡场引进的5700只海赛克斯白1日龄健康雏鸡,长治市某饲料公司生产的全价同样营养水平的粉状和颗粒状雏鸡饲料。1.2 试验方法将5700只雏鸡随机分成两个…  相似文献   

19.
在养鸡生产的各个环节中,小鸡育雏期的饲养是极其重要的。雏鸡死亡的多少直接关系到养鸡成败与饲养者的经济效益。饲养者要了解出壳雏鸡的生理特性,采取针对性的饲养管理,帮助雏鸡渡过生长期的难关,保证育雏取得满意效果,其关键在于让雏鸡过好温度关、饲料关和疫病预防关。过好这三关,雏鸡成活率就高,体质健壮,能正常生长发育。笔者经多年的实践,现将小鸡育雏期死亡原因分析如下。 一、管理不善性死亡 1.忽视对弱雏的管理:弱雏主要是指一些蛋黄吸收不完全,脐环肿胀有粘液,腹部肿大,出生时体小软弱、体质差、反应迟钝的雏鸡,…  相似文献   

20.
雏鸡的生长发育情况直接关系到育成鸡的整齐度和合格率,间接地影响成年母鸡的生产性能。因此,育雏是为蛋鸡生产打基础的关键阶段。在育雏时,要了解雏鸡的生理特点,并根据其特点,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创造一系列有利于雏鸡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增强雏鸡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